基诺族儿歌的艺术特色和功能特征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歌是基诺族传统民歌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歌种之一,历史上曾承载着儿童教育、益智娱乐、知识传承等多种职能.如今,随着学校教育普及,儿歌逐渐退出基诺族生活,许多品种已消亡.对基诺族儿歌的传承及保护、保存方式的探索,是值得相关政府文化部门和学界关注、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作为对同母题歌谣进行系统整理与学术讨论的尝试,董作宾的《看见她》无疑是今天思考歌谣研究时难以绕开的起点.不论是歌谣母题比较范式的后继乏人,还是当代民间文艺学术格局中歌谣研究的相对暗淡,都在学术史定位与研究实践的错位中呼唤着对经典范式内在学术理路的反思.文章在现代歌谣运动的思想与学术互动的脉络中,探讨《看见她》的学理路径与方法得失.正是在为当下学界的歌谣研究提供镜鉴的意义上,这一交叠着传统学术与运动话语的学术形态,得以成为我们应当持续对话并发掘学术空间的"经典".
从1982年"非物质遗产"一词首次正式使用,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的21年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逐步形成,并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和发展被应用到各缔约国通过遗产项目申报机制促进国际合作的实际行动中.在回溯这段进程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在线档案研究和统计分析法,考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迄今已列入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领域归属和信息呈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结合中国国情和既有的相关申报实践,就如何在国际层面更好地应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分类体系、在国家层面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工艺观的形成阶段,研究先秦朴素的造物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下和未来设计之必然性与归属性的问题.迄今为止,关于先秦造物道器观的思想体系的系统研究涉及较少.站在这样的角度,从道技相结合的视角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先秦造物艺术的思想体系很有必要.以先秦《周易》《周礼》《礼记》等思想典籍为理论基础,以诸子百家的治世观念和散置的工艺思想典籍为补充,从实践之维、功利之维和审美之维形成一个完整的先秦造物智慧研究体系,可收获“规矩为度”“工于技巧”“器以载道”的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
在《南诏中兴画传》中,梵僧施术幻化慑服众人,诱使他们将部落神器、祖传的铜鼓熔铸为圣像.地方社会在异文化冲击下,产生对抗、融合和变异.从变服从俗的在地化适应,到熔鼓铸圣的文化突变与展衣夺土的社会转型,《南诏中兴画传》及相关传说,折光地反映了一个时代意识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微妙变化.通过铜鼓、圣像及民间传说这类艺术象征物和口传文化,传递出多民族地区在与异文化产生接触的过程中,如何自我调适,进行文化认同的信息.
与以往同类题材影片相比,新时代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在美学风格上呈现出新的特征.叙事手法上,采用成长叙事、悬疑叙事、隐喻性叙事等多种手法,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生动有趣;影像画面上,往往在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中凸显乡村之美,将诗意美、崇高美、浪漫美融于一体;喜剧色彩方面,采用夸张、巧合、波折、反转等多种手法,来营构和增强喜剧效果;人物形象塑造上,既有多层次的性格挖掘,亦有多维度的人格揭示,更加生动可感、真实可信.选取这样的美学走向,新时代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彰显出强大的亲和力和号召力,在取得不俗票房
美育的概念与内涵有很多种解读,许多学者站在对美育认知的各自立场上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与价值.有的持美育工具论立场,有的持美育决定论立场,有的持美育自律论立场.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强调学校美育的当下,对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在认知立场上的误区与矛盾性,造成美育工作推进的各种障碍与尴尬.尤其是在关于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美育的非功利性与功能观、美育理论与实践、美育课程化与终身化等问题上存在诸多认知矛盾性.因此,揭示过往美育认知的矛盾性,找准美育推进的路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全国戏剧编剧的“黄金期”,剧作家涌现、佳作辈出.2000年之后,受专业剧团锐减、演出市场萎缩等影响,全国各地编剧队伍普遍存在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云南戏剧多年来也同样遭受编剧人才断档的困扰.但近十年来,云南编剧队伍已逐步成长起来,目前已经形成了学历背景、年龄结构、创作观念都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生代”编剧群体.但是囿于专业平台少、出人出戏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生代”编剧们又面临着很多发展困境.发扬优势和正视困境是优化云南戏剧编剧生态的必经之路,在“新十年”之初对云南编剧队伍进
艺术是柏拉图构建理想国、治理城邦的重要依凭,伦理功能是柏拉图对艺术及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文本的重要规定.艺术创作者的品德比才华更重要,在承担城邦教师的角色时应秉持以德治德的教育宗旨;治心是艺术存在的主要价值,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包含扬善弃恶的文辞和恰切的曲调与节奏.柏拉图基于城邦与公民维度的艺术伦理思考,开创了西方艺术审视道德化的先河,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劲的现实意义,然而,也存在因过度强调他律功能而造成艺术审美失效的嫌疑.
围绕着“发掘传统精髓,开创滇剧新篇”的发展定位,玉溪市滇剧院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创作出了以《水莽草》《贵妇还乡》《王者江上》《马克白夫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滇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保持、传承着滇剧的传统精髓,还为滇剧的创新谱写了新的篇章.玉溪市滇剧院的“新滇剧”作品从体裁类型上覆盖了大戏、小剧场戏曲、小品小戏;在题材上涉及了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改编国内外名著等丰富类别.这些作品虽然题材、体裁各异,但在作品的美学精神、导表演风格、舞台面貌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新滇剧”的品格和风貌.
黑龙江地区金代流人的艺术文化是极具历史意义和区域特色的边疆文化.金代以前黑龙江的主体艺术文化由肃慎、秽貊和东胡三大族系文化构成,金代流人带动中原文化艺术集中流入黑龙江,取得的主要艺术成就体现在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并且金代流人在宫廷礼乐、儒学兴教、匠作工艺三个层面推动了黑龙江艺术发展.通过研究发现,金代流人不仅加快了金代艺术文化汉化发展的速度,提升了金代艺术文化的整体层次,更推动了黑龙江地区宋金以来艺术文化发展的总体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