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种群有尾和断尾丽斑麻蜥的选择体温、表面活动和摄食量

来源 :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2006年4-6月捕自长安(陕西)、共和(青海)、哈尔滨(黑龙江)三个地理隔离种群尾部完整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成年雄体检测断尾对选择体温、表面活动(表面调温个体数)和摄食量的影响。各种群个体均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在距尾基部10 mm处切除实验组蜥蜴尾部,获得断尾个体。实验和对照组个体饲养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收集相关数据,历时四周。表面活动的种群间差异是不同种群个体对其所处区域热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断尾个体减少表面活动见于所有三个种群,表明尾自切能导致丽斑麻蜥活动水平的改变。同一种群断尾和有尾个体表面活动的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不同种群表面活动的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丽斑麻蜥白天活动节律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受断尾影响。丽斑麻蜥选择体温随纬度或海拔升高而降低,这种变化趋势可能是热环境制约的结果。所有三个种群断尾个体的选择体温均低于有尾个体,表明断尾可改变丽斑麻蜥的体温调定点。丽斑麻蜥摄食量存在种群间差异,长安种群蜥蜴的摄食量显著大于共和种群蜥蜴。三个种群断尾个体均未增加摄食以满足尾再生的额外能量需求,表明增加摄食不是该种蜥蜴补偿断尾能量代价的对
其他文献
科研经费是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课题制”对研究经费进行全成本核算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许多高校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任意性原则不断地受到怀疑与挑战。本文通过对这些争论和索绪尔符号理论的分析,认为语言象似性并不构成对语言任意性的否定,两者只是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