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商人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从穷到富,一定存在其必然性
  我们认为:一个人从穷到富,一定存在其必然性。
  当前,大多数人过分忙碌于应付生活,而无法停下来思索如何解决他们的金钱问题。大多数人甚至无法花1小时的时间来想想他们应如何致富,以及他们为何从来不这么做。
  可叹的是:富人舍钱,穷人舍力;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其实,一个人有100万并不能称为“百万富翁”,只有那些拥有100万但又能连续投资使100万再增值100万、1000千万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百万富翁”。前者充其量只是个“存款额”很高的人,他们不能荣获“百万富翁”的称号。凡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用金钱买到了,它原有的价值便不存在了。1角硬币和20美元的金币沉在海底是毫无区别的。只有当你将他们拾起并投入流通时,它们的价值区别才显现出来。
  一位百万富翁说:我一直让自己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相反,许多人喜欢调整自己的需要来适应自己的收入。
  另一位千万富翁说:做生意第一要大胆,第二要大胆,第三还是要大胆。
  而亿万富翁们说:做生意一定要懂得有取有舍,有的虽可获一时之利,但无益于长远之计,宁可舍弃,不可强求;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而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适者生存、欲速则不达;学习和专注,比常人更加坚持学习,和更加坚持专注。
  ——他们已经将生命与财富融为一体,财富观即人生观。
  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富豪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
  了解古今中国商人的经商故事,或许对想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你有所启示和帮助,这也是我们策划本期专题的初衷。
  
  子贡儒商第一人
  儒商精神:以义取利,以利济世,以和为贵,以儒兴商。儒商之道:重守诚信,谋利有度,宽厚圆融,内圣外王。
  
  子贡简介:
  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卒于公元前456年,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孔子收徒三千,“授业身通者七十又七人”,其中尤为卓著者,乃“德行科之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科之冉有、季路;言语科之宰我、子贡;文学科之子游、子夏”,此十人中,惟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谓其喜欢贱买贵卖以殖其资,预测商情又往往十有九中,终致家累千金。《史记·货殖列传》将他列为富翁排行榜第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儒学出身经商致富的商界奇才。
  
  孔子一生行不言之教,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子贡是最富有的人,也成为最早的儒商,由于其名赐复姓端木的缘故,端木生涯便和陶朱事业一起成为商业的别称。子贡也被誉为商业鼻祖,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子贡经商最大的本事就是“亿”,亿乃臆测推想之意。孔子说子贡“亿则屡中”,放诸今日可以成为最杰出的“带头大哥”。据说鲁哀公十一年吴国大军远征齐国前夕,子贡猜测御寒丝棉会成为必备军需;为保证将士远行,吴王夫差定会强征丝棉。这样就会造成吴国丝棉紧缺,丝棉价会自然走高。他抓住了这个商机,安排几十人,分成若干个小组,到各地采购丝棉,然后安排快车运往吴国。啼冷号寒的吴国百姓很快将丝棉争购一空。子贡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后世的人都以为孔子说子贡“亿则屡中”是在指责子贡的经商行为,事实并非如此。孔子说:“如果财富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就算是市场中执鞭守门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不合于道就不要去追求,还是去干我想干的事情罢。”
  子贡经商,时刻都恪守孔子的教诲。他既奉行“贫而乐,富而好礼”,且又“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经常散发家财,救济困窘。与别人经商不同,子贡经商坚持仁义的原则,追求德业的结果。
  有一次,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在靠近齐鲁边境建立了好几个服装场和鞋场,齐君接着号令全国臣民都要身穿绨料衣,脚蹬麻编鞋,并通过多种途径,向鲁国散布消息:凡能向齐国贩来绨料、麻鞋的,给予奖赏。齐国这一举动很快在鲁国产生了影响,大量农民改种粮为种麻养蚕。一部分农民拥入城市从事织绨业。可还不到两年,齐国突然全国禁穿绨料衣服和麻鞋,并且关闭所有与鲁国通商的关口。这一下鲁国可遭了灾,生产绨、麻品的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不少手工业者就想搬迁到越国去谋生。子贡劝阻:“去越国一定不会带来富贵。”他们问:“为什么呢?”子贡说:“绨是厚料绸子,而越国人没有穿绨面料的习惯,麻鞋更不受欢迎,他们是喜欢打赤脚的。你们去不用这两样东西的国家,想解决生计问题,不是很难吗?”子贡给他们出主意:“你们去卫国吧。两国国民习俗又极其相近,何必舍近求远呢?”这些人去了卫国后果然有了发展。
  《吕氏春秋》中又记载有“子贡赎人”的故事。当时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他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因此拒绝了国家赔偿给他的赎金。孔子知道了,批评子贡说:“端木赐,你这样做就不对了。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抵偿你的赎金,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你不拿国家抵偿的赎金,就破坏了鲁国的那条代偿赎金的好法律。”
  这是一个道德和伦理的悖论,但是对于子贡来说,经商能够做到这一步,已非常值得人们尊敬了。
  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说,子贡商业上的伟大成就,缘于他:一、纯洁的内心和道德准则;二、抹平了儒和商之间的鸿沟,认识到儒和商都是“人需”,都是满足民众需求,为当下负责;三、杰出的商业敏感度和判断能力;四、企业家精神所必须的打破常规的创新、冒险精神。
  子贡以其齐家治国之气魄,勤奋好学之精神,博济广施之胸怀,谦逊至孝之美德,垂名百世,实不愧为儒商之鼻祖,仍堪做今日商界之楷模。
  
  范蠡 利薄可多销
  
  陶朱公简介
  陶朱公(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原名范蠡,楚国宛城(今南阳)人。曾扶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入齐、陶邑等处,化名陶朱公,经商赢利巨万,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陶朱公每到一处发财后,都把大部分财物散发给好友和乡邻们,人们把他奉为“财神”。
  
  范蠡,春秋末期人,字少伯,楚国宛城三户(南阳)人。范蠡青年时和宛令文种入越,深得越王重用。他与文种同心协力为越国共谋良策,促进越国强盛,最终灭了吴国。越王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只能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向越王“辞呈”,勾践不允,范蠡即携带重宝乘舟浮海入齐,一去不返。
  入齐后改名换姓,在海边选了一片土地,开荒种地,并引海水煮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几年光景,遂成为当地一名巨富。不久,范蠡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乡邻好友,一家人又重新迁居。
  一天,他来到陶邑(今山东定陶县),看到这里位置适中,交通发达。这正是他理想中的好地方,就先定居下来,并改名“陶朱公”,这次除了耕作养殖之外,在城市就以主要精力从事商业活动,他特别重视物资信息,市场动态,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十分之一利润。几年的功夫,陶朱公就靠商业经营积累了万贯家财。
  相传,晚年时,范蠡将生意交给长子打点,自己随带上夫人和小儿一起游山玩水。他们顺着黄河逆流而上,一路经过汴梁、郑州、洛阳等各大城市。后来到了一个小地方,西望只见沿湖山上森林茂密,松柏苍翠,下面显露几处村庄,靠南岸的房屋较多,像是一个集市,各种店铺门前人们熙熙攘攘,大树底下摆满了杂货小摊,有皮毛肉类,各种山货,山区小吃,和城市相比,别有情趣。经访问老者,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等土特产品,但是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范蠡的心动了,不如为这里的人们办点好事。说干就干,经过接触了解,大多数人都说刘掌柜心眼好,人实在,买卖公平,讲信用,到他铺里来买卖物品的人也多,范蠡和刘掌柜交谈几次,知道刘家缺少资金做不成大生意,范蠡表示愿意承担所有投资两家合伙做生意,双方达成了协议,买了一块较大的土地,请工匠们盖起了一座较大的山货行骡马店,雇用了几个生意能手,买了十几头骡子,就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来了。
  他和刘掌柜谈的很投机,授意刘掌柜:“咱们收购各种商品的价格都要比以往收购的价格高一些,让卖主多占点利益,生意就好一些。”刘掌柜照办了,来卖货的人都说新来的陶掌柜收购价高,一传十,十传百,供货人都往这里跑,还不满一个月时间,各种山货就堆满了几个大库房。按陶朱公掌握的销货信息与各地商贾的需求,先把各类上等货用牲口驮运出山,送往各要货的地方出售,各处见到陶朱公的手信都给个好价钱收购。得款后,他们再到市场购回食盐、葛麻布衣和各类日用杂货等运回。陶朱公又授意刘掌柜:“出售时,要低于以往市场价”。这样回来的这些货很快地销售一空。刘掌柜把这次往返一来回的利润一盘算,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入,没有买到盐的人都找掌柜的再给进盐,没有买到布的人要求再给进布,刘掌柜忙的应接不暇。陶朱公深解民意,按着不同的需求进货,尽量让大家满意。
  货源越多,光靠骡子驮运也不适应了,陶掌柜就和刘掌柜商意利用洛河有利条件采取水运办法运货,买了些木料请上游稍工下来给连木筏,用牛皮装粮货通过洛河运往洛阳等地销售,加快了转运速度,几个月后,派人到洛河上游地区买了几只运货大船,载货量大更加合算,水陆并用,生意越做越红火,陶朱公的名气越来越大,又吸引了外地购货的骡马驮运队,陶掌柜把各种中等货都便宜供给他们,让他们再来时带进行店需要的商品货物。如此又为行店增加了运货力量和速度,店内常期掌握着大量存货,洛河上游的人们收些大批货物用木筏或木船运来后交了货把木筏也卖给陶家,再批发些食盐和各种杂货,装船逆水运回销给农民。这个集镇的生意做大了,来往的人多了,各家客店住客吃饭,各种生意都好做,有货不愁销,人人有利可图,大家也都随着渐渐地富裕起来,许多人家扒掉草房盖瓦房,真正形成了一个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大集市。
  陶朱公的经商有计划,有预见性,他认为,贸易的物质以将来迫切需要者为最有利可图,夏天要预测皮毛商品,冬天要预测葛麻商品,手中还要经常掌握着实物的积蓄,手内不要多存钱,要加快资金周转,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后来,陶朱公又想回陶地,当他的船离岸时,刘掌柜说陶朱公不姓陶,他的真名是范蠡,就是当年辅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的领兵大将军,于是送行的百姓齐呼“范财神一帆风顺,平安富贵”,目送范蠡离开。
  
  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人物简介:
  白圭,生于公元前370年,卒于前300年,名丹,东周时洛阳人。
  经营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被后人称为“商祖”,即商业的祖师爷。
  
  商祖白圭,祖籍洛阳,是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人。他是经营农产品的商人,因擅长经商致富而名满天下。由于白圭对经商的重视,晚年他总结出一套经商理论,为后世经商者所师法。白圭的经营之术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一生仁义豁达,备受周围人乃至后来的史学家的肯定,是天下商贾效法的楷模,其中有不少亲身实践的行商经验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后世商人把白圭称作“治生祖”或“人间财神”,尊其为商业的祖师爷,宋真宗曾封他为“商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曾说:“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作为一个商业理论家,白圭留下来的商业理念聚集了经营之道的精华,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白圭经商理财,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贪图小惠小利,也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乐观时变”,擅长经商,在“善为商贾”、“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的周人中,称得上是最典型的人物。他一贯把“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作为自己的经营宗旨。弃者,无用也,遗弃之物;取者,购进、收购之物。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没用的东西,就将其收购过来;或者,在人们认为某一些商品没有什么价值或是已经贬值,为防止更大的亏损而大量抛售时,就想方设法把这些商品收购进来。
  有一次,商人们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有的商人为了尽快把棉花抛售出手,而不惜把价格压得极低。白圭见到这种情况,于是便吩咐手下的僮仆挂出收购棉花的招牌,一概收尽商人手中所有现存的棉花。后来由于收购的棉花太多,白圭只好派人从其他商人那里花钱租地方来存放棉花。此时,卖完棉花的商人都又拥在了一起,抢着购进皮毛。原来,不知从哪个商人那里传出消息,说最近皮毛成了抢手货,冬天人们有可能从市场上难以买到皮毛。此时,白圭的仓库里正保存着一批上好的皮毛,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将皮毛压在手中,而是把所有库存的皮毛卖了个精光,从中赚到了不菲的一笔。没过多久,由于连绵不断的阴雨,棉花严重歉收。于是那些手中已经没有了棉花存货的商人开始到处寻找棉花。这时,白圭便以高出收购价的价格卖出了全部库存的棉花,再次发了一笔大财。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原因,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很多人认为,在商品贬值之机大量购进是愚蠢之举,是将白圭经商时调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底洞之中。但是,他们哪里知道,白圭所遵循的“人弃我取”的关键在于,购进“无用商品”不是无原则地购进一切已经贬值的商品,对于那些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的商品当然不能购进。这里的“人弃我取”是指由于市场变化而出现的商品滞销的局面,一些商家不得不压低价格向外抛售,而白圭从中看到这种商品潜在的热销可能性,从而开始大量地购进。在这一时期,商家可能要一直处在投资时段,利润的回报周期可能会变得相当长。但是,“人取我与”的时机一旦来临,商家从中获取的回报将会很丰厚,因为当这种商品重新热销时,其他商家已经没有库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将商品投放到市场上。而对于已经囤积已久的商家来说,此刻却掌握着完全的市场主动权,因此价格也会因供求失衡而上涨很多,此时想不赚钱都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白圭与一般的贪贾奸商投机倒把、走歪门邪道的生意经不同。他说:“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这套做法,白圭称之为“仁术”,而且也是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目的所在,因为这样一来全国的货物就得到了流通,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利民。所以,从商业道德角度看,白圭确实是一位优秀的诚贾良商。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种商业理论自白圭提出并实践以来,已经成为不同时期商界高手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谨慎一些,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大胆一些,不断开拓进取,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纵横商场、事业有成的经营高手。这对于如今的经商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大加借鉴的经商之道。所以,与其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是一种经商的手段,不如说是一种智慧更为恰当,只有这样才能想常人所不想,做常人所不能,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和财富。
  
  李嘉诚 当代最经典的创业传奇
  
  人物简介: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95年-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被评选为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9年亚洲首富等。
  
  
  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创业艰难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长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客户有信,与员工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一九五五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吃亏是福”的道理。
  
  做强做大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李嘉诚被行内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雅号。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反而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
  一九五八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单位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常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一天,决定实行“人弃我缺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七十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六百三十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三十五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四百万港元。
  一九七一年六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一九七二年七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十一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
  “长实”在香港准备上市期间,李嘉诚遇到不少障碍。在那困难的时刻,他都得到夫人庄月明的鼓励。庄月明是他的表妹,比他小四岁,两人可说是青梅竹马。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香港著名的钟表商,拥有老字号中南表行。庄月明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曾到日本明治大学深造。一九六五年事业有成的李嘉诚跟庄月明成婚。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六千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高级住宅与商业楼宇。到一九六七年,又动用二亿三千万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开创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而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和黄”是老牌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一九八○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票,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如今的李嘉诚,不只是一个人名,而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
  
  刘永好 崛起于农村的本色商人
  
  人物简介:
  刘永好,男,生于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刘永好曾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讲师,1982年以后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
  处世箴言:适者生存;欲速则不达。
  成功秘诀:学习和专注,比常人更加坚持学习,和更加坚持专注。
  
  第一个梦想泡汤了
  20岁之前的刘永好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
  1966年,作为年仅15岁的红卫兵小将,刘永好为了跟着老师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特地挑了一件家里最好的呢子衣服。衣服是父亲1949年土改的时候在地摊上买来的,据说还是英国进口的毛料,在父亲和三个哥哥手中辗转了17年后到了刘永好的手中,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样式也改了不知道多少遍,刘永好把它当成了宝贝。
  1980年春节,二哥刘永行为了让自己四岁的儿子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块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兄弟们的心里炸开了花。刘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中国历来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却极度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
  
  回农村养鹌鹑去
  音响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创业的强烈愿望却被点燃了。当“万元户”成了刘永好的新理想,那是1982年。做什么呢?搞音响投资大,何况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从养殖业开始做起。于是,在左邻右舍鄙夷不屑的议论声当中,刘永好和兄弟们在自家的阳台上养起了鹌鹑。
  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每天下班回家,刘永好和二哥刘永行就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偶尔碰到自己的学生,难免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钱包毕竟鼓了起来。刘永好兄弟们一商量,干脆去古家村办一个良种场吧。
  别的问题可以毫无顾忌,但是政治觉悟一定要有。为了确保自己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拉社会主义后腿”,刘永好跑到县里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钟光林,问回乡创业“要不要得?”
  “没啥子问题嘛!”钟光林很开明,紧跟着提了一个条件:“你们要带起10户专业户。”这个没有问题,刘永好也是这么想的。自家没多少钱,吃了定心丸的兄弟们马上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元,结果当头便是一盆冷水,银行不贷!1000元钱对于银行不算个大数,对于刘氏兄弟们却不是个小数。
  四人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中值钱的物件,凑起1000块钱。三哥陈育新(刘永美)率先“停薪留职”,下乡当起了“育新良种场”的老板。为了保险起见,刘永好和大哥、二哥决定随后再跟进。“良种场”的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没有孵化箱,他们到货摊上收购废钢材,然后到工厂租用工具自己来做。为了建厂房,刘永好从成都买回一拖拉机旧砖,由于道路狭窄,拖拉机无法进村,旧砖被卸到了两公里之外。刘永好带头,几个农民兄弟帮忙,手抱肩扛,愣是把一车砖给搬了回去。
  1983年底,兄弟们一盘点,这一年育新良种厂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
  
  灾难降临
  天有不测风云,转过年来,一场“灭顶之灾”骤然而至。
  1984年4月的一天,资阳县的一个专业户找到他们,一下子就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笔大买卖!被冲昏了头的刘氏兄弟马上借了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之后不久,他们便听说这个专业户跑了。他们去追款,发现交给这个专业户的2万只小鸡,一半在运输途中闷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烧死了,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
  “下单的人已经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让我们饶了他。看到这样子,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剩下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我们又没有饲料,这时候又是农忙时节,农民不会要,借的钱又要马上还,我们真的是绝望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永好的语气中还是透露出一丝悲凉。
  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们一碰头,商量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跳下去,还是隐姓埋名远遁新疆。那次会议,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最终,他们决定留下来,不逃、不躲,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既然农民不要,就把种蛋和小鸡卖给城里人。于是,兄弟四人连夜动手编起了竹筐……刘永好带着鸡仔去农贸市场卖,一竹筐鸡仔加一个瘦弱的人,撑死了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农贸市场上的商贩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寸土不让。刘永好初来乍到,想在他们的身边安营扎寨,门都没有!磨蹭了一天,他也没有找到安身之处。但是,鸡仔是不能带回去了,晚上向一位好心的大爷借了一个板凳,坐了一宿。
  人就是这样,没有逼到分上,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当你坚持到不能再坚持,执著到不能再执著的时候,事情也就成了。第二天,刘永好终于靠自己的诚恳得到了一个地方。这一天,一竹筐的鸡仔总算是卖完了。
  其他的兄弟和刘永好一样,连着十几天,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风雨无阻,蹬3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连他们也没有想到,虽然身上掉了十几斤肉,下雨天里摔得跟泥猴一样,但8万只鸡仔竟然全部卖完了!
  从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到被学生看不起的市场小贩,刘永好经历了商业人生的第一次磨难,直接的结果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说好听的,他的内心从此变得坚强起来;说不好听的,他的脸皮从此变得厚起来。无论是内心的坚强还是脸皮的增厚,都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奋起成功的人所必备的条件。
  1986年,刘氏四兄弟决定用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词来重新命名自己的养殖场——“希望”。
  
  成为中国饲料大王
  谁能想到,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开山鼻祖竟然是中国首富刘永好。从卖鹌鹑蛋开始,刘永好就积累了一整套散发张贴小广告的经验。“希望”牌饲料一面世,刘永好马上带着自己的小广告下了乡。
  刘永好回忆说:“我租了一台刻印机,请一个写字好的朋友写好广告语。创意是我做的,稿子是我写的,刻是我找人刻的,贴是我自己贴的,每家每户猪圈都贴上了我们的广告。后来我们又做墙头广告。我们喊的口号,最开始是‘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后来是‘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奶猪饲料就是精’。那个时候,这种广告方式成本低,效果特别好。”
  从此,希望飞速发展,三五年时间,便成为中国饲料业的霸主。
  尔后,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刘永好的名字常出现在前十甲!
  编辑 本刊编辑部
  《商道》杂志QQ群②群号:26396944
其他文献
著名的广东客家美食——珍旺“猪肚包鸡”就打破了所谓的季节限制,在火过2010年冬天后,又迎来了新一轮更加强劲的投资热潮。    2011年的春天来了,一个新的投资旺季也来了,然而对于个别季节性较强的生意而言,这个春天却并不温暖,火锅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著名的广东客家美食——珍旺“猪肚包鸡”就打破了所谓的季节限制,在火过2010年冬天后,又迎来了新一轮更加强劲的投资热潮。大家为啥放着那
期刊
我们是80后,90后,当我们看到社会腐败,不公平,该怎么办?  当我们出身卑微,处处遭人白眼,又看到希望,我们怎么办?  当我们走上创业之路,感到痛苦无比,该怎么办?  2010年12月6日晚,马云应邀,在北京外经贸大学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一场“与80后、90后面对面”的对话,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  在马云眼中,成功是一种积累。从良好的心态到工作的务实,每一个扎实的脚印,都是构成美好未来的坚固基石。
期刊
2010年10月,江苏泰兴市泰兴镇南殷村选举产生了新村委会主任,殷辉高票当选,但权力交接却一波三折。  上任之前,殷辉参加村委会“两委会主要干部碰头会”,就感受到了“下马威”,这个会议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决策权归“两委会”,新当选的两名村民委员会委员不属编制干部,不用正常上班,有事或开会需要他们时,每人发50元一天的补贴。殷辉识破了这个决定的用意,他巧妙地鼓动两名委员“不拿工资来上班”,冲破了孤立圈
期刊
2010年11月26日,“2010浙江农业博览会”正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中心展区,伊贤农业的展位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市民、媒体记者,对由伊贤农业研发的两类室内种植设备——office农场和客厅菜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管子里能种菜吗?”、“为什么要用这样粉红色的灯?”、“这种菜能吃吗?”、“这个设备耗电量大不大?”,各种各样的问题抛给了伊贤农业的工作人员。新闻媒体争先恐后,摄下了一个
期刊
如果说人生如戏的话,那么,运营一本杂志,亦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游戏”。  这场“游戏”有四个玩家,分别是读者、发行商、广告客户和杂志社,其中杂志社是发起者,也可以理解为庄家。一般而言,一个玩家失败或者输掉,必然奠定另外的玩家胜利或者崛起。但是,这场“游戏”不同,里面只要有一个玩家输掉,会连带其他的玩家也输掉,反过来,如果里面有一个家玩赢了,也会促使其他的玩家也赢。  ——这是一场同输共赢的“游戏”!
期刊
6月底在武汉全民创业培训会上,有一个小餐馆的老板向我咨询,说是他的小餐馆自开张后,生意就一直不咸不淡的,每天生意都是那个样儿,关门又不甘心,他见我是市场营销策划专家(文字宣传上这么说),就问有没有办法?我告诉他,营销策划的成功与否是基于对于详实的市场调查上,我要先调查了解了才能想办法。正好,他的餐馆离公司不远,我做完了手上的一个项目之后,就到该小餐馆去走访了几次,与邱老板(该小餐馆的老板)在周边逛
期刊
大多数女人的七寸与其说是忍辱负重,不如说是委屈着的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助人因为他自卑    不要轻信男人的诺言,也不要因为同情、因为别人说好就把自己嫁掉,这是我对自己失败婚姻的总结。可笑的是,我的领悟迟到了两年半,离婚两年半了,我依然站在被他伤害的地方,而他,已经堂而皇之地和第三者结婚了。  悲剧的源头是什么呢?  认识林航那年,我大学毕业不过一年,进了省直机关,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林
期刊
突如其来的婚约    “明仔,爸为你定了一门亲,街上高家的姑娘,模样挺俊的,快回来结婚吧!”  “爸,什么高家的姑娘啊?公司现在正忙,上个月我刚升了职,做厂长助理呢,我哪走得开啊,没其它事我忙去了。”  父亲一般很少打电话,这次怎么突然打电话过来,难道父亲真的和高家定亲了?可是我好不容易熬出头,每月3500元的保底工资,厂长对我又器重,还有财务部新来的大学生李芬,刚牵手看了一场电影,叫我如何放得下
期刊
年过半百的父母要李力继承他们的产业——种田,然而,李力绝不甘心十年的努力终究还是个农民。但是,不种地又能干什么呢?    如果不种地干什么?    4月15日,记者驱车来到广西省一个偏僻小镇,一辆奥迪A6迎面而来,从车里走下来一位约莫30岁的青年男子,脸上的自信和霸气咄咄逼人,仔细一看,不是别人,居然是老朋友李力。两年前,李力还是一个处于贫困边缘的穷小子,如今,居然开上了奥迪A6。究竟是怎么的机缘
期刊
走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一日,经朋友推介,M先生约我到一家茶社聊天。下而是我们对话的内容。  M:“我今天就想请您帮我做一次职业辅导,并推荐一份工作——月薪5000元就行!”  笔者:“看您的资历,月薪可不应是这个数……”  此前M做过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某一公司的财务总监,年薪曾到50万元;六年前到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做CFO(财务总监);2004年夏天,自己开始创业。  围绕这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