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做为基层体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积极从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着手,弘扬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推进“阳光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体育教师
1.研究目的
按照中央部署,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体质明显增强。这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影响学生终生体育习惯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习惯的基础。尤其是男学生与体育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体育老师在学生中有较好的亲和力影响力。但是近些年来学生学业负担重,体育活动时间少,学生体质下降,把体育课当放松、休息时间。我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找出适宜的方法来促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提升。
2.研究方法
2.1问卷法
对八所学校的80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后又进行了分类:教师方面、体育课方面、学生自己方面。教师方面89%的学生比较喜欢亲切、和蔼、有幽默感、技术动作水平高、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不喜欢过于严肃、粗暴、管理松懈、不能够同学生一起练习的老师。学生方面除了在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锻炼外,82%学生在放学后或节假日没有进行体育锻炼,补习文化课时间较多,没时间锻炼身体。体育课方面94%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锻炼或是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不愿意学习老师所教内容,上体育课主要是为了放松、调节。但是通过调查也有75%学生比较喜欢能够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育课中素质训练87%的学生不喜欢,但是在素质测试前学生对素质训练比较积极。
2.2调查法
对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师对他们工作情况、专业知识、体育教学等进行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热情不是太高,敬业精神不够,学校不重视,社会兼职工作较多。
2.3资料法
对社会环境发展、学生的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等状况进行了研究,以获取更多关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方面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学历、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更能获得好职位、好的发展前途。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别比较大,重点学校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高,对高考越来越重视,升学左右着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分数决定一切,其他方面都被忽视。课余时间都用来补课,学生的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质。
3.2学校方面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不充足,使学校在体育教学及场地设施上的投入更少。为了提高文化课的成绩,学校占用学生体育学习时间。新疆日照短,天气寒冷,局限性很大,影响学生的体育课。各个学校课程排的都比较满,除了课间操和体育课,学生基本上没有体育活动时间。
3.3教师方面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生活追求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的教育价值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但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加大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增加了学习时间,课余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偏低,作用更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的关注有所减弱。教学中对学生的正确、有益的引导少了,动作示范少了,语言的感召力弱了。责备、要求学生多了,社会活动时间多了。使得学生没有掌握好最基本知识技能,消弱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锻炼身体的兴趣,使得体质水平明显下降。
3.4学生方面
由于社会竞争和家长的期待,大量的学习任务,各种文化课的补习,使学生的性格受到压抑,自己的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不够,体育文化氛围欠缺,不能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他们把体育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娱乐课,当成他们学习文化课的一种调节。长此以往,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提高,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最终对整个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都会有很大而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以上几个方面有很大联系,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全国上下掀起了运动健身的热潮,这对青少年积极自觉的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作为基层体育工作者也应当借此良机,发挥自身优势,影响学生、带动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4.2利用国家政策、法規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工作计划,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加大课间操活动时间。除了做好教育部门规定的健身操外,还应进行学校自己编排的活动的练习内容。如健身拳、跳绳、韵律操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项目,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组织好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小型体育竞赛。使得班班有队员,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每学年至少举行一到二次的全校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如: 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等。通过全校的活动使得学生自我展示,增强体育锻炼的信心。
4.3加强体育教师的自我培训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增强热爱体育事业的信心及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教师应对教育教学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从教育的人才观看,对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表明了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未来的教师工作,把对学习最新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必须把终身学习当做体育教师的座右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提高他们体质健康的教学氛围,才能够以自己具备的知识、技能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成为他们努力的榜样。
4.4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素质修养的基本原则,是教师的崇高思想品德的具体表现。现阶段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比较好。在成长过程中自身承受能力差,对困难产生畏惧心里,经受不住打击,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关爱学生,因人而异的开展教学工作,使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健康体质水平的都得到提高。同时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抓好全体学生的课余锻炼,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人人都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真正热爱体育,使体育锻炼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强盛和生命力的体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幸福,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水平。全面小康必须全民健康,我们作为基层的体育工作者肩负着青少年的未来和国家的兴盛。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心青少年、爱护青少年,使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2007)7号.
[2]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原田隆史(日本)著.郭勇译.常胜教育[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体育教师
1.研究目的
按照中央部署,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体质明显增强。这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影响学生终生体育习惯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习惯的基础。尤其是男学生与体育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体育老师在学生中有较好的亲和力影响力。但是近些年来学生学业负担重,体育活动时间少,学生体质下降,把体育课当放松、休息时间。我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找出适宜的方法来促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提升。
2.研究方法
2.1问卷法
对八所学校的80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后又进行了分类:教师方面、体育课方面、学生自己方面。教师方面89%的学生比较喜欢亲切、和蔼、有幽默感、技术动作水平高、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不喜欢过于严肃、粗暴、管理松懈、不能够同学生一起练习的老师。学生方面除了在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锻炼外,82%学生在放学后或节假日没有进行体育锻炼,补习文化课时间较多,没时间锻炼身体。体育课方面94%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锻炼或是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不愿意学习老师所教内容,上体育课主要是为了放松、调节。但是通过调查也有75%学生比较喜欢能够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育课中素质训练87%的学生不喜欢,但是在素质测试前学生对素质训练比较积极。
2.2调查法
对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师对他们工作情况、专业知识、体育教学等进行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热情不是太高,敬业精神不够,学校不重视,社会兼职工作较多。
2.3资料法
对社会环境发展、学生的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等状况进行了研究,以获取更多关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方面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学历、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更能获得好职位、好的发展前途。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别比较大,重点学校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高,对高考越来越重视,升学左右着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分数决定一切,其他方面都被忽视。课余时间都用来补课,学生的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质。
3.2学校方面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不充足,使学校在体育教学及场地设施上的投入更少。为了提高文化课的成绩,学校占用学生体育学习时间。新疆日照短,天气寒冷,局限性很大,影响学生的体育课。各个学校课程排的都比较满,除了课间操和体育课,学生基本上没有体育活动时间。
3.3教师方面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生活追求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的教育价值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但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加大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增加了学习时间,课余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偏低,作用更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的关注有所减弱。教学中对学生的正确、有益的引导少了,动作示范少了,语言的感召力弱了。责备、要求学生多了,社会活动时间多了。使得学生没有掌握好最基本知识技能,消弱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锻炼身体的兴趣,使得体质水平明显下降。
3.4学生方面
由于社会竞争和家长的期待,大量的学习任务,各种文化课的补习,使学生的性格受到压抑,自己的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不够,体育文化氛围欠缺,不能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他们把体育课当成放松课、休息课、娱乐课,当成他们学习文化课的一种调节。长此以往,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提高,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最终对整个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都会有很大而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以上几个方面有很大联系,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全国上下掀起了运动健身的热潮,这对青少年积极自觉的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作为基层体育工作者也应当借此良机,发挥自身优势,影响学生、带动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4.2利用国家政策、法規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工作计划,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加大课间操活动时间。除了做好教育部门规定的健身操外,还应进行学校自己编排的活动的练习内容。如健身拳、跳绳、韵律操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项目,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组织好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小型体育竞赛。使得班班有队员,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每学年至少举行一到二次的全校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如: 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等。通过全校的活动使得学生自我展示,增强体育锻炼的信心。
4.3加强体育教师的自我培训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增强热爱体育事业的信心及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教师应对教育教学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从教育的人才观看,对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表明了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未来的教师工作,把对学习最新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必须把终身学习当做体育教师的座右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提高他们体质健康的教学氛围,才能够以自己具备的知识、技能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成为他们努力的榜样。
4.4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素质修养的基本原则,是教师的崇高思想品德的具体表现。现阶段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比较好。在成长过程中自身承受能力差,对困难产生畏惧心里,经受不住打击,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关爱学生,因人而异的开展教学工作,使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健康体质水平的都得到提高。同时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抓好全体学生的课余锻炼,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人人都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真正热爱体育,使体育锻炼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强盛和生命力的体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幸福,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水平。全面小康必须全民健康,我们作为基层的体育工作者肩负着青少年的未来和国家的兴盛。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心青少年、爱护青少年,使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2007)7号.
[2]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原田隆史(日本)著.郭勇译.常胜教育[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