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是评价茶园土壤环境质量与健康的重要依据.以代表性古茶山森林、现代茶园和古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平台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18S rDNA区段测序,结合土壤养分水平分析,探究不同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养分状况的关联性.结果 表明: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壶菌和球囊菌5个门的相对丰度占真菌群落的97.17%~99.67%,Cryptococcus、Archaeorhizomyces和Mortierella3个属在森林和茶园土壤中分布广泛;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与土壤pH、C:N和Olsen-P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钾;茶园土壤真菌数量和多样性优于森林土壤;属最佳分类水平上,森林土壤优势群落Hannaella、Trichoderma、Alternaria、Herpotrichiellaceae、Russula、Membranomyces、Gliocladiopsis、Penicillium等丰度与土壤C: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茶园土壤优势群落:Cryptococcus、Archaeorhizomyces、Fusarium、Exophiala、Mortierella和Metarhizium等丰度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和Olse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茶树种植及年限和不同茶山土壤pH及碳氮磷钾养分状况与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为探究园林植物叶色色彩构成与大众审美的相关性,以固定植物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采集植物叶色色彩数据,利用美景度评价值与色彩三要素的变化情况、色彩构成及色相组成作相关分析.结果 表明,植物叶色色彩三要素有规律性时间变化,其中色相随时间变化情况与大众审美呈负相关关系(r=-0.327,P<0.01),且组间差异明显;饱和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与大众审美呈正相关关系(r=0.422,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明度变化对大众审美影响不突出.色彩构成指标中,随时间变化与大众审美呈正相关关系的有主色相比(r=0.3
荆条和多花胡枝子是北京地区典型的乡土植物,具有耐寒、耐热、耐瘠薄等较强的综合抗性,但其耐阴适应性反应及生理机理仍不清楚.通过测定植株在不同遮阴处理下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指标,分析其耐阴的适应性变化.结果 表明,2种植物都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在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叶片面积、厚度、含水量、气孔密度和导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变化等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指标都能够对荫蔽环境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维持植株正常生长.荆条对荫蔽环境的适应性能力比多花胡枝子略强.
面源污染事关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探究龙溪河流域面源污染的定量评估问题对于该区域的水环境及水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龙溪河流域泸县段7个乡镇、2个子流域的氮磷负荷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该流域2012年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总负荷为481.34、235.03 t/a,农村生活污染是主要污染源,其次是畜禽养殖、农田径流,TN是主要污染物.玄滩镇和云锦镇分别达到总负荷的30%和20%左右,是该区域的重点污染防治乡镇,且各乡镇主要污染源基本均为农村生活污染.玉河沟子流域和三溪口水库子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施肥次数对山地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枣树生长的施肥方案.本研究以狗头枣、骏枣、木枣3种山地枣果为材料,选用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红枣专用肥、微生物菌肥分别在枣果生长的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进行不同施肥次数的施肥处理,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枣果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 表明:对于狗头枣,在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下,白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也显著提高了其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对于骏枣,在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下,青红期和成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白熟期全年2
草炭是全世界公认的优良园艺育苗和栽培基质,过度开采草炭会破坏生态环境,研究能够替代草炭基质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试验以发酵牛粪为主要材料,采用不同体积比例的牛粪、蛭石、珍珠岩配制成育苗基质,以商业草炭基质为对照,进行甜瓜育苗试验.笔者测定了不同处理基质的物理性质、出苗率,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研究了不同配比牛粪基质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处理Ⅰ的物理性质和甜瓜出苗率与对照草炭基质相近,幼苗根长和地下部鲜重分别较草炭基质提高了19.3%、60.6%,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较对照草炭基
为了探明2020年5月上旬高温、强光照天气对红心猕猴桃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贵州西部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及其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的发耳、杨梅、猴场等19个基地2020年5月上旬高温、强光照天气过程中的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日照时数、太阳辐射等实时气象资料,分析高温、强光照天气对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表明,5月3-9日,持续高温、强光照天气,导致红心猕猴桃果实日灼病严重,以都格基地红心猕猴桃果实被高温、强光照灼伤率33.3%为最高,其次是龙河、新窑两基地,其果实灼伤率在27%以上,再
针对设施栽培粗网类型网纹甜瓜施氮不合理的问题,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00、200 kg/hm2,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纵横径和坐果节位比较植株长势;测定伸蔓期、结果期、网纹形成期和果实成熟期的顶3叶叶片纵横径、叶色、SPAD值和叶片氮含量;以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 表明:粗网网纹甜瓜的施氮量为100 kg/hm2时品质最佳,产量虽略低于200 kg/hm2的处理,但商品果率最高;顶3叶的叶色、叶片纵横径和SPAD值随着氮肥的施用量增加均表现出相关性,初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风景园林研究中的作用.根据人工智能的功能和属性,把风景园林研究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分为智能随机优化类、机器学习类和人工生命类;分析了不同类型人工智能方法在风景园林各研究领域的运用动态;指出了人工智能在风景园林各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风景园林研究中的局限性;建立混合智能系统模型是风景园林研究向智能化、数子化、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合理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为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土壤耕作调控土壤结构创造良好耕层结构,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是良好土壤结构形成和根系健康生长的“桥梁”,将土壤结构与作物根系之间关系结合起来,起着非常重要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耕作方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及土壤结构与作物根系之间的互作关系,分析了CT技术在土壤结构和根系结构上的应用,展望了东北农田黑土区土壤结构和作物根系互作关系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一是要明确保护性耕作原状土体和团聚体结构特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磷肥适宜用量及提高水稻产量效益问题,以江苏水稻\'9108\'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磷肥用量方法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施磷37.5 kg/hm2水稻产量最高,达到了11781.15 kg/hm2.磷肥用量在37.5 kg/hm2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水稻磷肥利用率、磷肥生理利用率、磷肥农学利用率和磷肥偏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施磷37.5 kg/hm2磷肥效率均最高.增施磷肥降低了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水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