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终身体育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质,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简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略。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培养方略 大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压力也如日剧增,对劳动者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锻炼则成为增强体质、释放压力、缓解生理及心理负担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学体育课程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及其价值观念和锻炼方法,激发和保持学大生的运动兴趣,正确理解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终身体育观念,养成终身不间断运动的锻炼习惯,使大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高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发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后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生活、工作并能长寿。高校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不仅看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且要看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独立锻炼的习惯。因此,高校体育要把握体育的本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终身体质健康。
二、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缓解生活和学习压力、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意识的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合理有效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做到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反复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鼓励和督促学生,充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运动习惯的养成就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必不可少,做到早睡早起,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觉主动的锻炼身体,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
众所周知,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是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标准的场地、现代化电子教学设备,都能带给大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动机。为此,高校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学校自身条件及学生的需求,在创造性地利用现有体育硬件设施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场地、器材条件,避免同一场地多班级同时上课的拥挤场面,那样不仅不以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也不利于体育安全教育。此外,要多开设一些如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健身性、娱乐性和终身性突出的体育项目,并以生动活泼、形式各异的课外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和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大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也是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由于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自愿、主动、积极、灵活等特点。所以,大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高校体育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努力营造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更有助于发展他们各方面的体育能力。各高校应根据体育器械、场地和设备情况,开设娱乐类、健身类、达标类和保健类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并配备体育专长教师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大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之中,提高及发展自己的运动特长,培养体育运动特长能力。二是可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组织一些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其体育骨干分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竞赛活动,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五、合理运用激励与评价
给大学生足够的奖励、认可和好评,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更要注意运动能力差的同学,对他们的“亮点”和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表彰和鼓励,恰当的表彰和鼓励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改正错误技术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展和进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步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红梅.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与培养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2] 赵鹏东.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之途径[J].遵义师院学报.2015,8.
[3] 王华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5,31.
摘 要 终身体育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质,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简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略。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培养方略 大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压力也如日剧增,对劳动者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锻炼则成为增强体质、释放压力、缓解生理及心理负担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学体育课程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及其价值观念和锻炼方法,激发和保持学大生的运动兴趣,正确理解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终身体育观念,养成终身不间断运动的锻炼习惯,使大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高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发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后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生活、工作并能长寿。高校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不仅看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且要看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独立锻炼的习惯。因此,高校体育要把握体育的本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终身体质健康。
二、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缓解生活和学习压力、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意识的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合理有效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做到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反复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鼓励和督促学生,充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运动习惯的养成就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必不可少,做到早睡早起,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觉主动的锻炼身体,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
众所周知,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是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标准的场地、现代化电子教学设备,都能带给大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动机。为此,高校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学校自身条件及学生的需求,在创造性地利用现有体育硬件设施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场地、器材条件,避免同一场地多班级同时上课的拥挤场面,那样不仅不以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也不利于体育安全教育。此外,要多开设一些如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健身性、娱乐性和终身性突出的体育项目,并以生动活泼、形式各异的课外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和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大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也是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由于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自愿、主动、积极、灵活等特点。所以,大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高校体育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努力营造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更有助于发展他们各方面的体育能力。各高校应根据体育器械、场地和设备情况,开设娱乐类、健身类、达标类和保健类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并配备体育专长教师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大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之中,提高及发展自己的运动特长,培养体育运动特长能力。二是可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组织一些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其体育骨干分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竞赛活动,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五、合理运用激励与评价
给大学生足够的奖励、认可和好评,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更要注意运动能力差的同学,对他们的“亮点”和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表彰和鼓励,恰当的表彰和鼓励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改正错误技术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展和进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步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红梅.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与培养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2] 赵鹏东.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之途径[J].遵义师院学报.2015,8.
[3] 王华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