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薪酬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
近年来,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人们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相应地,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就成为社会管理与企业经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与企业界都有很多讨论。不过,这些讨论大都集中在企业外部环境上,对于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很少涉及。事实上,组织内部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样普遍,也同样重要。在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的过程中,不确定性问题就十分突出。
一些研究薪酬战略与管理的学者明确指出,风险是薪酬的内在属性之一。薪酬的风险属性是由薪酬的对象——预期在未来发生的劳动行为的不确定性决定的。由于雇佣双方在约定薪酬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发生,所以双方的薪酬约定是根据各自对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行为的预期做出的;而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行为在劳动的类别、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薪酬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对雇主来说,如果员工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没有预期的高,或者工作中没有预期的那样积极努力,雇主可能会觉得用这样的薪酬聘用这名员工不值。对员工来说,如果实际从事的工作对能力、努力程度的要求超出自己以前的预期,他可能觉得先前约定的薪酬太低,并因此觉得不公平。
很显然,上述薪酬风险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固定薪酬的情况而言的,当企业采用可变薪酬体系,将薪酬与实际劳动行为的业绩挂钩时,这种风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薪酬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已经成为组织变革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弹性工资体系”“宽带薪酬体系”“绩效工资”“可变薪酬体系”或“激励性计划”等形式,将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员工个人技能和贡献紧密结合。
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状况出发,不同的企业往往采用不同的薪酬模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薪酬模式。有学者指出,当企业面临不确定性时,绩效工资形式的薪酬战略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及。有关调查发现,大约有2/3的大中型公司采用某种形式的可变薪酬计划,90%的美国公司采用了绩效工资,以绩效工资形式支付的报酬大约占全美雇员报酬总量的15%到20%。
不同薪酬模式的风险课题
一般来说,可变薪酬是指在原来相对固定的基本薪酬基础上,根据个人或团队业绩来确定的有条件的收入部分,是薪酬的补充形式。可变薪酬可以使薪酬至少部分地反映组织和个人业绩,增加了企业薪酬成本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稳定性,使企业的薪酬体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保持一致。对企业来说,采用可变薪酬是应对员工劳动行为不确定性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一个有效措施。不过,可变薪酬体系的采用在降低一种不确定性的同时,又引发了另外的不确定性。例如,对员工来说,可变薪酬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薪酬获取上的不确定性:既然可变薪酬与业绩有关,那么个人的业绩如何、企业在业绩评估上的规范性如何、负责业绩评估的上司的行为如何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虽然可变薪酬体系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薪酬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对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有38%的企业在实行可变薪酬时遭遇失败,因此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实施可变薪酬。这样一来,如何确保可变薪酬方案的成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根据薪酬设计的一般理论,有效的薪酬机制的基本目标是效率、公平和合法,它需要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内部公平,指员工之间的薪酬分配要体现他们在技能、贡献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每个人提供的劳动价值公平地支付薪酬,多劳多得;二是外部公平,指参考市场的工资水平,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三是员工公平,或对个人的激励性,即个人获得的报酬要与其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以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薪酬管理的可操作性,即薪酬可变薪酬的两个关键点管理的标准与程序清楚、简单,容易执行。很显然,前三个特点都与公正性有关,公正性是薪酬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第四个因素涉及到薪酬管理方法本身的规范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的规范性,同时也与薪酬管理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表现有关,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确定性的处理、公正性的确保是可变薪酬体系成功的两个关键。研究表明,可变薪酬管理的效果受到环境不确定性、员工风险态度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管理学者Konrad等人指出,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于薪酬决定过程有着明显的影响。绩效评估与薪酬决定中的不确定性会减弱绩效与报酬之间关系的强度,换句话说,就是减弱报酬的公正性。他们分析了在美国高校中绩效评估与薪酬决定的不确定性的三种来源:一是绩效考核标准不清晰、不明确,当绩效本身难以被直接观察时尤其如此;二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如相互接触的频率、相互依赖性等)的影响;三是组织管理上的不公开性。很显然,这些问题在中国企业中大量存在,而且在有些企业中还相当严重,其中企业绩效评价的不确定性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尤其突出。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企业中,未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占总数量的68%,激励机制不健全的占65%。
当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员工对薪酬体系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这是薪酬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当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境中进行决策时,会更多地采用主观的、特殊主义的标准,更少采用客观的、普遍主义的标准。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设想员工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对薪酬公正性的看法。
应对薪酬管理中的不确定性
先来看看存在人际关系不确定性时的情况。当公司采用可变薪酬模式时,如果上司在决定绩效薪酬部分的实际数目时有决策权,而且有比较大的主观判断成分的话,那么,下属可能作出这样的假定:上司的决策难免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下属对自己与上司关系的确定程度就可能影响他们对薪酬模式公正性的判断。当下属对上司比较信任,下属对自己与上司关系的确定程度比较高时,下属不太接受可变薪酬模式中的风险,倾向于认为风险大收益也可能大的薪酬方案比较公正;相反,当下属对上司比较不信任,下属对自己与上司关系的确定程度比较低时,下属不太愿意接受可变薪酬模式中的风险,倾向于认为风险大收益也可能大的薪酬方案比较不公正。
再来看看企业绩效评价不确定性的影响。实行可变薪酬模式的关键在于确定与绩效相关联的薪酬部分。绩效薪酬的确定不仅取决于具体薪酬方案,也取决于绩效评估过程。因此,绩效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对员工的薪酬公正性知觉会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绩效评价的规范性可以减少绩效评价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员工对绩效薪酬分配程序公正性的知觉。因此,当公司绩效评价比较规范时,与公司绩效评价不规范时相比,员工对薪酬方案的公正性的评价比较高。在目前的条件下,许多中国企业正处于逐步走向规范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之间在绩效考核的规范性方面相差比较大,绩效考核的公正性成为不少企业实行可变薪酬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许多企业将以可变薪酬为核心的薪酬改革作为组织变革战略的一部分,这种改革是否成功,取决于企业能否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内部状况、员工心态等因素,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条件和战略目标的薪酬模式,并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在薪酬设计与管理中,不确定性的应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薪酬管理中要有效地控制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提高绩效评估的规范性与公正性,二是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加强上下级沟通,增进相互信任。
近年来,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人们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相应地,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就成为社会管理与企业经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与企业界都有很多讨论。不过,这些讨论大都集中在企业外部环境上,对于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很少涉及。事实上,组织内部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样普遍,也同样重要。在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的过程中,不确定性问题就十分突出。
一些研究薪酬战略与管理的学者明确指出,风险是薪酬的内在属性之一。薪酬的风险属性是由薪酬的对象——预期在未来发生的劳动行为的不确定性决定的。由于雇佣双方在约定薪酬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发生,所以双方的薪酬约定是根据各自对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行为的预期做出的;而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行为在劳动的类别、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薪酬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对雇主来说,如果员工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没有预期的高,或者工作中没有预期的那样积极努力,雇主可能会觉得用这样的薪酬聘用这名员工不值。对员工来说,如果实际从事的工作对能力、努力程度的要求超出自己以前的预期,他可能觉得先前约定的薪酬太低,并因此觉得不公平。
很显然,上述薪酬风险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固定薪酬的情况而言的,当企业采用可变薪酬体系,将薪酬与实际劳动行为的业绩挂钩时,这种风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薪酬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已经成为组织变革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弹性工资体系”“宽带薪酬体系”“绩效工资”“可变薪酬体系”或“激励性计划”等形式,将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员工个人技能和贡献紧密结合。
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状况出发,不同的企业往往采用不同的薪酬模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薪酬模式。有学者指出,当企业面临不确定性时,绩效工资形式的薪酬战略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及。有关调查发现,大约有2/3的大中型公司采用某种形式的可变薪酬计划,90%的美国公司采用了绩效工资,以绩效工资形式支付的报酬大约占全美雇员报酬总量的15%到20%。
不同薪酬模式的风险课题
一般来说,可变薪酬是指在原来相对固定的基本薪酬基础上,根据个人或团队业绩来确定的有条件的收入部分,是薪酬的补充形式。可变薪酬可以使薪酬至少部分地反映组织和个人业绩,增加了企业薪酬成本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稳定性,使企业的薪酬体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保持一致。对企业来说,采用可变薪酬是应对员工劳动行为不确定性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一个有效措施。不过,可变薪酬体系的采用在降低一种不确定性的同时,又引发了另外的不确定性。例如,对员工来说,可变薪酬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薪酬获取上的不确定性:既然可变薪酬与业绩有关,那么个人的业绩如何、企业在业绩评估上的规范性如何、负责业绩评估的上司的行为如何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虽然可变薪酬体系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薪酬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对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有38%的企业在实行可变薪酬时遭遇失败,因此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实施可变薪酬。这样一来,如何确保可变薪酬方案的成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根据薪酬设计的一般理论,有效的薪酬机制的基本目标是效率、公平和合法,它需要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内部公平,指员工之间的薪酬分配要体现他们在技能、贡献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每个人提供的劳动价值公平地支付薪酬,多劳多得;二是外部公平,指参考市场的工资水平,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三是员工公平,或对个人的激励性,即个人获得的报酬要与其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以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薪酬管理的可操作性,即薪酬可变薪酬的两个关键点管理的标准与程序清楚、简单,容易执行。很显然,前三个特点都与公正性有关,公正性是薪酬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第四个因素涉及到薪酬管理方法本身的规范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的规范性,同时也与薪酬管理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表现有关,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确定性的处理、公正性的确保是可变薪酬体系成功的两个关键。研究表明,可变薪酬管理的效果受到环境不确定性、员工风险态度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管理学者Konrad等人指出,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于薪酬决定过程有着明显的影响。绩效评估与薪酬决定中的不确定性会减弱绩效与报酬之间关系的强度,换句话说,就是减弱报酬的公正性。他们分析了在美国高校中绩效评估与薪酬决定的不确定性的三种来源:一是绩效考核标准不清晰、不明确,当绩效本身难以被直接观察时尤其如此;二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如相互接触的频率、相互依赖性等)的影响;三是组织管理上的不公开性。很显然,这些问题在中国企业中大量存在,而且在有些企业中还相当严重,其中企业绩效评价的不确定性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尤其突出。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企业中,未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占总数量的68%,激励机制不健全的占65%。
当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员工对薪酬体系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这是薪酬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当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境中进行决策时,会更多地采用主观的、特殊主义的标准,更少采用客观的、普遍主义的标准。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设想员工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对薪酬公正性的看法。
应对薪酬管理中的不确定性
先来看看存在人际关系不确定性时的情况。当公司采用可变薪酬模式时,如果上司在决定绩效薪酬部分的实际数目时有决策权,而且有比较大的主观判断成分的话,那么,下属可能作出这样的假定:上司的决策难免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下属对自己与上司关系的确定程度就可能影响他们对薪酬模式公正性的判断。当下属对上司比较信任,下属对自己与上司关系的确定程度比较高时,下属不太接受可变薪酬模式中的风险,倾向于认为风险大收益也可能大的薪酬方案比较公正;相反,当下属对上司比较不信任,下属对自己与上司关系的确定程度比较低时,下属不太愿意接受可变薪酬模式中的风险,倾向于认为风险大收益也可能大的薪酬方案比较不公正。
再来看看企业绩效评价不确定性的影响。实行可变薪酬模式的关键在于确定与绩效相关联的薪酬部分。绩效薪酬的确定不仅取决于具体薪酬方案,也取决于绩效评估过程。因此,绩效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对员工的薪酬公正性知觉会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绩效评价的规范性可以减少绩效评价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员工对绩效薪酬分配程序公正性的知觉。因此,当公司绩效评价比较规范时,与公司绩效评价不规范时相比,员工对薪酬方案的公正性的评价比较高。在目前的条件下,许多中国企业正处于逐步走向规范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之间在绩效考核的规范性方面相差比较大,绩效考核的公正性成为不少企业实行可变薪酬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许多企业将以可变薪酬为核心的薪酬改革作为组织变革战略的一部分,这种改革是否成功,取决于企业能否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内部状况、员工心态等因素,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条件和战略目标的薪酬模式,并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在薪酬设计与管理中,不确定性的应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薪酬管理中要有效地控制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提高绩效评估的规范性与公正性,二是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加强上下级沟通,增进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