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听说我的语文高考成绩的时候,我还是惊喜了一下的。于是我对了对选择题的答案,发现错得挺多,再加上文言文翻译“雁矢”的梗,我觉得我的高考语文作文分数应该很高,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语文作文的想法。
作文应该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短期努力收效甚微。
阅读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给我买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在睡觉前读给我听。时间一长,我就可以把我喜欢的故事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后来我自己可以认字了,父母就不再为我读,而是让我自己看。那时候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每天的空闲时间有一大半是用在读书上的。可以说,那时养成的读书习惯让我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受益良多。我读故事、小说,也读书刊、报纸,还读中外名著。这些书里的东西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当时那个身在小城的我看到了外面的宽广世界,让我想要知道更多、学习更多。可以说,小时候的阅读习惯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量,还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痴迷于看语文课本。那时候的课业量不是很大,每学期开学领完新书回家的那个下午是没什么事要做的,我就会打开语文课本,一口气看完所有课文。有的课本上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学,但是我都会看一遍。现在回想,觉得阅读课文可以让我了解一些平时不会注意的知识,更避免了我在日复一日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它失去兴趣。
上了高中,我的时间变得很少,语文学习变得十分艰涩,因为要背的文言文都好长啊。但庆幸的是,我很听老师的话,要求背诵的我都会认真地去背,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我也会监督同学们背。一开始会有很多抱怨,但是坚持到后来,我发现了掩藏在古文中的语文之美。除此之外,我并没有放弃阅读,在高一高二的寒暑假,我会抽出一大段时间来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比如《活着》《围城》这样的小说。在学期中的时候,我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些名家的散文集。不管是林清玄的清淡还是张爱玲的华丽,都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文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们的写作风格,渐渐地也形成了属于我自己的写作套路。
如果不想读散文,我会去买一些写作素材书,比如《意林》《意林·作文素材》,不仅仅为了写作文,也可以在阅读一些名人身后的故事时懂得很多东西,书中对于时事热点的探讨也让我关注天下大事。
练习
写作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从小到大,作文的字数从一两百字逐步提升到了八百字,而我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时也在进行写作的练习,但这远远不够。我建议你们在读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时,多模仿作者的风格写些东西。在这个高考作文模板化的年代,热爱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开始可以逼迫着自己写,写到最后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你也就会时不时地手痒想写点什么了。在练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法,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所在,从而在考试的时候胸有成竹。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母亲会在每天晚上问我今天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帮我记录下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日记。后来我学会了写字,记日记的人就换成了我自己。再后来,我不满足于日记的流水账,就开始写读书笔记,写随笔,向报社投稿,甚至尝试着写诗、写小说。于我而言,写作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用精练的文字把你的思想呈现给世人看的过程,所以我很享受写作。
思考
如果作文在你眼里只是一项作业,只是写完就扔的无关紧要的东西,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你再写多少篇作文,对提高作文成绩都是没有用的。作文不能只寫,写完了还要思考。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在初中刚进校的时候作文水平仅仅是尚可。但他每次写完一篇作文,得到老师打分之后,都会去问老师为什么这篇作文得到了这样的分数,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初三时,他的每篇作文几乎都是范文。
我在高中也是这样做的。最开始,我的语文老师常说我的作文不够深,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开始尝试着让自己的作文观点更透彻、逻辑更严谨,尝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我写纯粹的议论文已经驾轻就熟时,我便开始试着写议论性散文,并逐渐让自己语言方面的优势在作文中体现。
到了高三,每次写的作文我都会保存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一下,对比自己一段时间内的作文,我就可以发现我在哪方面有了进步,哪方面还有不足。同时通过分数,我也可以判断出适合自己的文体。有时候,我会拿着一个老师批过的作文去找另外一个老师请教,在不同的老师处听取不同的意见,这让我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文,不会因为想要迎合一个老师的喜好而把自己的作文写成某种固定的模式。
应试
目前大多数同学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写,阅卷老师想看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想写的。没办法,谁叫高考作文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呢?先跳好眼前这支舞,待镣铐摘下,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舞动。怎样去写应试作文呢?
首先,在考试的时候要保证写作文有足够的时间。我的建议是,一篇作文从构思到成文共用五十分钟比较合理,既可以避免时间太短作文写不完,也可以避免前面写太快出现问题。
其次,作文材料的审题最好不要放在最后。我一般的做法是在发卷到答题的那五分钟时间里审读材料,并把自己想到的所有主题都列在草稿纸上,再选择一到两个最扣题、最适合自己写的。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在做前面的题时进行“后台思考”,也就是在做题时如果写下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联想到一些论据,从而避免边写作文边凑论据的尴尬场面。
最后,对作文材料的审题一定要准确、深刻。如果一篇材料有比较多的立意点,应该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比较新颖的那一个。但是切记,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脱离材料含意范围,这样会得不偿失!
语文是伴随我们终生的东西,我希望我们可以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必修课,当成一项要完成的任务,也要把它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我自己能成为一个静雅的人,而这需要厚重的语文素养的积淀。我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也能成为这样的人,腹有诗书,气自芳华。
作文应该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短期努力收效甚微。
阅读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给我买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在睡觉前读给我听。时间一长,我就可以把我喜欢的故事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后来我自己可以认字了,父母就不再为我读,而是让我自己看。那时候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每天的空闲时间有一大半是用在读书上的。可以说,那时养成的读书习惯让我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受益良多。我读故事、小说,也读书刊、报纸,还读中外名著。这些书里的东西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当时那个身在小城的我看到了外面的宽广世界,让我想要知道更多、学习更多。可以说,小时候的阅读习惯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量,还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痴迷于看语文课本。那时候的课业量不是很大,每学期开学领完新书回家的那个下午是没什么事要做的,我就会打开语文课本,一口气看完所有课文。有的课本上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学,但是我都会看一遍。现在回想,觉得阅读课文可以让我了解一些平时不会注意的知识,更避免了我在日复一日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它失去兴趣。
上了高中,我的时间变得很少,语文学习变得十分艰涩,因为要背的文言文都好长啊。但庆幸的是,我很听老师的话,要求背诵的我都会认真地去背,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我也会监督同学们背。一开始会有很多抱怨,但是坚持到后来,我发现了掩藏在古文中的语文之美。除此之外,我并没有放弃阅读,在高一高二的寒暑假,我会抽出一大段时间来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比如《活着》《围城》这样的小说。在学期中的时候,我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些名家的散文集。不管是林清玄的清淡还是张爱玲的华丽,都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文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们的写作风格,渐渐地也形成了属于我自己的写作套路。
如果不想读散文,我会去买一些写作素材书,比如《意林》《意林·作文素材》,不仅仅为了写作文,也可以在阅读一些名人身后的故事时懂得很多东西,书中对于时事热点的探讨也让我关注天下大事。
练习
写作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从小到大,作文的字数从一两百字逐步提升到了八百字,而我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时也在进行写作的练习,但这远远不够。我建议你们在读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时,多模仿作者的风格写些东西。在这个高考作文模板化的年代,热爱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开始可以逼迫着自己写,写到最后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你也就会时不时地手痒想写点什么了。在练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法,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所在,从而在考试的时候胸有成竹。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母亲会在每天晚上问我今天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帮我记录下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日记。后来我学会了写字,记日记的人就换成了我自己。再后来,我不满足于日记的流水账,就开始写读书笔记,写随笔,向报社投稿,甚至尝试着写诗、写小说。于我而言,写作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用精练的文字把你的思想呈现给世人看的过程,所以我很享受写作。
思考
如果作文在你眼里只是一项作业,只是写完就扔的无关紧要的东西,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你再写多少篇作文,对提高作文成绩都是没有用的。作文不能只寫,写完了还要思考。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在初中刚进校的时候作文水平仅仅是尚可。但他每次写完一篇作文,得到老师打分之后,都会去问老师为什么这篇作文得到了这样的分数,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初三时,他的每篇作文几乎都是范文。
我在高中也是这样做的。最开始,我的语文老师常说我的作文不够深,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开始尝试着让自己的作文观点更透彻、逻辑更严谨,尝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我写纯粹的议论文已经驾轻就熟时,我便开始试着写议论性散文,并逐渐让自己语言方面的优势在作文中体现。
到了高三,每次写的作文我都会保存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一下,对比自己一段时间内的作文,我就可以发现我在哪方面有了进步,哪方面还有不足。同时通过分数,我也可以判断出适合自己的文体。有时候,我会拿着一个老师批过的作文去找另外一个老师请教,在不同的老师处听取不同的意见,这让我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文,不会因为想要迎合一个老师的喜好而把自己的作文写成某种固定的模式。
应试
目前大多数同学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写,阅卷老师想看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想写的。没办法,谁叫高考作文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呢?先跳好眼前这支舞,待镣铐摘下,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舞动。怎样去写应试作文呢?
首先,在考试的时候要保证写作文有足够的时间。我的建议是,一篇作文从构思到成文共用五十分钟比较合理,既可以避免时间太短作文写不完,也可以避免前面写太快出现问题。
其次,作文材料的审题最好不要放在最后。我一般的做法是在发卷到答题的那五分钟时间里审读材料,并把自己想到的所有主题都列在草稿纸上,再选择一到两个最扣题、最适合自己写的。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在做前面的题时进行“后台思考”,也就是在做题时如果写下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联想到一些论据,从而避免边写作文边凑论据的尴尬场面。
最后,对作文材料的审题一定要准确、深刻。如果一篇材料有比较多的立意点,应该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比较新颖的那一个。但是切记,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脱离材料含意范围,这样会得不偿失!
语文是伴随我们终生的东西,我希望我们可以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必修课,当成一项要完成的任务,也要把它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我自己能成为一个静雅的人,而这需要厚重的语文素养的积淀。我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也能成为这样的人,腹有诗书,气自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