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思维导图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直观展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本文试谈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思维导图的特征及该教学策略的运用的依据,分析了它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优势。
二、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an在1971年左右提出,是一种利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放射性思维的工具,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白志刚、赵敏,2011),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使人类大脑的思维显性化、可视化,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的工具,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思维导图不仅能让人清楚快速地注意到所要强调的重点,而且更会让我们用一种联想的方式来更加清晰、更加有效地进行思考(李艳,2011)。它通过使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来更好地绘制自己的脑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并且组建复杂的想法和过程,从而提高理解能力,把思维更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的想法和行动。
思维导图现在也运用于教学和学习上,是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要求先写下主题,成为一个思考中心,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的办法,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清楚地表达这些相关信息和主题的关系。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
思维导图在国内的研究不多见,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发展还处于介绍、引进阶段(陈敏,2005;裴光钢,2007)。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思维导图到现在,相关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在西方国家,概念图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思维导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推广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依据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利用思维导图,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的思想在整个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管理者。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线条和图像能让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小学生的课本都是由彩色的图片、文字和图形组成的,小学英语课本也不例外,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中,同样以彩色的图片、文字等来勾画思维导图,也一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
3、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纯文字文本相比较,中心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紧凑,延展更加自由,在学习中应用它效率会大大提高。思维导图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的组织和概念框架的成立成为一个有力的助记工具,它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构建他们理解而且便于记忆的知识网络,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4、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益处。学生在本小组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给自己小组的任务打草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这个主题,每个小组再根据自己小组画出来的思维导图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建立了团结合作的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
5、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导图围绕主题展开分支,呈现语言交际的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供给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也可以测验考试让学生经由过程同桌、小组合作,彼此开导,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
6、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把大脑中的隐性常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对当前的新知识内容加以定向和指导,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从与旧知识实质性联系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有助于促进新旧知识结构的整合。实现新常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7、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导图将各类零散的智慧、概念等畅通领悟贯通成为一个系统,许可学生自由联想,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要求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布局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8、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对本身认知过程的自觉意识。思维导图能帮忙提高元认知学习技能,如在复习中,让学生亲自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在整理知识的过程通过思维再现、记忆提炼,把单元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针对自己的思维导图有的放矢地复习。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实例
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具有显著效果。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弥补自身所学不足,首先就要摸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前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查漏补缺,找出学习的薄弱点,而且也可以勾画出新知识的学习要点,可谓一举两得。对于新单词的学习,学生可以先围绕学习主题列出将要学习的新单词,以新单词为各级中心词,根据词形、词义、发音等特征向外发散,联想自己已经掌握的单词,找出新旧单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以此为基础先行预习新单词,对于仍然模棱两可的单词在课堂上则要重点学习。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导入新知。课堂教学中对于新知识的导入,一要承上启下,即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简要回顾已学旧知,然后再自然顺畅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以此来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带动下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会空前高涨。基于以上两条原则,结合思维导图重点突出、联系紧密的特征有助于师生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抽丝剥茧,提炼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复习回顾已学旧知的重点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向四周扩散,直至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顺利导入新知。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绘制总结旧知识的思维导图图片,然后再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顺理成章地导入新单词,并将新单词作为导图中心词继续发散,如教授深港版第七册Unit7 Eating out(A),可制思维导图如图2。
而思维导图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特征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知的导入。小学生好奇心重、耐力差,对单词学习、机械记忆等多持排斥心理,因而教师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为增添小学生单词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适当运用丰富的色彩与多变的图形。这样必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小学生创造出快乐学习的氛围,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词教学。尽管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同主题集中的形式,但学生获得的很多常识仍是零散的。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收集,进而使学生可以从知识收集中提取所需知识及其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例如:学生需要输出与shopping相关的信息。学生在shopping图式中提取的信息不仅包括商品种类,还包含与商品相关的颜色、形状、价钱、数量等修辞信息。
思维导图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直观展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本文试谈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思维导图的特征及该教学策略的运用的依据,分析了它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优势。
二、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an在1971年左右提出,是一种利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放射性思维的工具,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白志刚、赵敏,2011),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使人类大脑的思维显性化、可视化,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的工具,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思维导图不仅能让人清楚快速地注意到所要强调的重点,而且更会让我们用一种联想的方式来更加清晰、更加有效地进行思考(李艳,2011)。它通过使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来更好地绘制自己的脑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并且组建复杂的想法和过程,从而提高理解能力,把思维更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的想法和行动。
思维导图现在也运用于教学和学习上,是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要求先写下主题,成为一个思考中心,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的办法,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清楚地表达这些相关信息和主题的关系。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
思维导图在国内的研究不多见,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发展还处于介绍、引进阶段(陈敏,2005;裴光钢,2007)。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思维导图到现在,相关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在西方国家,概念图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思维导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推广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依据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利用思维导图,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的思想在整个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管理者。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线条和图像能让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小学生的课本都是由彩色的图片、文字和图形组成的,小学英语课本也不例外,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中,同样以彩色的图片、文字等来勾画思维导图,也一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
3、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纯文字文本相比较,中心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紧凑,延展更加自由,在学习中应用它效率会大大提高。思维导图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的组织和概念框架的成立成为一个有力的助记工具,它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构建他们理解而且便于记忆的知识网络,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4、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益处。学生在本小组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给自己小组的任务打草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这个主题,每个小组再根据自己小组画出来的思维导图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建立了团结合作的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
5、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导图围绕主题展开分支,呈现语言交际的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供给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也可以测验考试让学生经由过程同桌、小组合作,彼此开导,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
6、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把大脑中的隐性常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对当前的新知识内容加以定向和指导,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从与旧知识实质性联系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有助于促进新旧知识结构的整合。实现新常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7、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导图将各类零散的智慧、概念等畅通领悟贯通成为一个系统,许可学生自由联想,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要求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布局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8、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对本身认知过程的自觉意识。思维导图能帮忙提高元认知学习技能,如在复习中,让学生亲自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在整理知识的过程通过思维再现、记忆提炼,把单元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针对自己的思维导图有的放矢地复习。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实例
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具有显著效果。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弥补自身所学不足,首先就要摸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前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查漏补缺,找出学习的薄弱点,而且也可以勾画出新知识的学习要点,可谓一举两得。对于新单词的学习,学生可以先围绕学习主题列出将要学习的新单词,以新单词为各级中心词,根据词形、词义、发音等特征向外发散,联想自己已经掌握的单词,找出新旧单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以此为基础先行预习新单词,对于仍然模棱两可的单词在课堂上则要重点学习。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导入新知。课堂教学中对于新知识的导入,一要承上启下,即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简要回顾已学旧知,然后再自然顺畅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以此来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带动下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会空前高涨。基于以上两条原则,结合思维导图重点突出、联系紧密的特征有助于师生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抽丝剥茧,提炼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复习回顾已学旧知的重点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向四周扩散,直至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顺利导入新知。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绘制总结旧知识的思维导图图片,然后再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顺理成章地导入新单词,并将新单词作为导图中心词继续发散,如教授深港版第七册Unit7 Eating out(A),可制思维导图如图2。
而思维导图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特征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知的导入。小学生好奇心重、耐力差,对单词学习、机械记忆等多持排斥心理,因而教师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为增添小学生单词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适当运用丰富的色彩与多变的图形。这样必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小学生创造出快乐学习的氛围,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词教学。尽管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同主题集中的形式,但学生获得的很多常识仍是零散的。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收集,进而使学生可以从知识收集中提取所需知识及其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例如:学生需要输出与shopping相关的信息。学生在shopping图式中提取的信息不仅包括商品种类,还包含与商品相关的颜色、形状、价钱、数量等修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