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词典中的解释为标准的形式或样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到的一面,提出一种模式并不是要求大家在教学中都套公式一样去照搬照抄,实际上这也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而多一种模式多一种选择,多一种模式多一种思考。当了解的东西多了之后,自然就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势。对多种模式的甄别与选择,也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多提出一些模式,是一件好事。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口语交际六步教学法,分别是:一、设境明标;二、探究表达;三、榜样示范;四、强化练习;五、迁移拓展;六、总结延伸。各个环节具体剖析如下:
一、设境明标
即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这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第一步。创设情境是手段,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是目的。在语文教材中,每一次口语交际都有其明确的要求。像第十册教材积累运用一口语交际话题是“春天的发现”。要求是: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感受美好的春天。并把观察到的景物及对春天的感受和同学交流,看谁说的好。积累运用三中口语交际话题是“交流读书收获”,要求是:说说自己读了哪些文章,再介绍文章的内容,然后主要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和感想。对于这些口语交际的要求教师必须清楚,而后根据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境。创设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情境,而不必据泥于课内与课外等条件限制。像以上两例,春天的发现就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实地观察。交流读书收获则可以提前几周布置学生读书,也可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上课。在这些因课而异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激发出口语交际的欲望,接触到大量生动的素材,为口头表达做好铺垫。
二、探究表达
就是接触、感知事物,并尝试加以说明的过程。众所周知计算机是神通广大的,它几乎无所不能。但它必须有一个信息的输入,再经过内部的处理,才会有成品输出。如果没有事前信息的输入,它也只能是废铁一堆。如果把口语交际的整个过程比作计算机工作的话,那么探究过程便是事前的信息输入。学生在明确了口语无际的要求后,就要按要求去探究。仍以“春天的发现”为例。到野外,学生就会去看、去听、去闻、去感受,然后把自己所感知到的试着表达出来,这其中的语言表达便是口语无际。在互说的时候,会相互评价、补充,使表达更加完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得以体现,这便实现了探究表达的初衷。
三、榜样示范
就是在口语交际话题内,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或场境,以规范的口语表达为大家树立榜样,供学生模仿参考。每一次口语交际话题都有其不同之处,有的介绍、有的演讲、有的讨论……它们各有各的语气,各有各的要求。榜样示范环节就是要把标准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便于模仿、提高。在第二步探究表达的时候,教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学生在对该话题表达的现有方式与水平。这时,转入第三环节,为学生提供标准的榜样示范。在可以人为控制的榜样示范中,尤其要凸现学生某方面的弱点,以便于引起学生重视,利于模仿、提高。
榜样示范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教师以身示范,也可以是表达优秀的学生示范、还可以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示范等。具体使用哪一种示范方式,应根据教材内容,现实条件等情况酌情而定。
四、强化练习
就是以示范为样板,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表达方式的过程。在第三环节榜样示范的基础上,本环节就是要趁热打铁,解决全体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完整表达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所以,提供了榜样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架设了一部梯子,减低了中差生攀登的难度。便于他们的模仿与提高。教学中可以分步进行,第一步跟榜样说,第二步由榜样帮着说,第三步学生自己说。由易到难,反复练习,逐步提高。以小组学习、互助学习为主,指名学习为辅。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这就达到了强化练习环节的目标。
五、迁移拓展
就是要运用心理学中知识迁移的原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解决学生由一物而到另一类物,由一话题而到一类话题的问题。例如在“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农具”的时候,榜样示范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家用电器、农机、农具拿来介绍。会选择一种例如照相机来做示范,通过介绍照相机的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这样,就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介绍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锹、镰等。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补充的过程中,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轻松中完成知识迁移的任务。
六、总结延伸
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将本课与其他课、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所以当第五环节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完成时,可以说本节的教学任务已完成,但本节课却不能就此结束,因为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会说就可以了。学是为了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真实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对本节学习情况作一总结,同时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由课内引到课外。总结时既要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优劣。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今天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遇到那些情境时就应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
以上六步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广泛适用于小语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增减某个环节,也可以将有的环节设置在课外。只要掌握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相信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会越上越好。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昌县南山中心校615500)
多提出一些模式,是一件好事。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口语交际六步教学法,分别是:一、设境明标;二、探究表达;三、榜样示范;四、强化练习;五、迁移拓展;六、总结延伸。各个环节具体剖析如下:
一、设境明标
即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这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第一步。创设情境是手段,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是目的。在语文教材中,每一次口语交际都有其明确的要求。像第十册教材积累运用一口语交际话题是“春天的发现”。要求是: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感受美好的春天。并把观察到的景物及对春天的感受和同学交流,看谁说的好。积累运用三中口语交际话题是“交流读书收获”,要求是:说说自己读了哪些文章,再介绍文章的内容,然后主要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和感想。对于这些口语交际的要求教师必须清楚,而后根据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境。创设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情境,而不必据泥于课内与课外等条件限制。像以上两例,春天的发现就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实地观察。交流读书收获则可以提前几周布置学生读书,也可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上课。在这些因课而异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激发出口语交际的欲望,接触到大量生动的素材,为口头表达做好铺垫。
二、探究表达
就是接触、感知事物,并尝试加以说明的过程。众所周知计算机是神通广大的,它几乎无所不能。但它必须有一个信息的输入,再经过内部的处理,才会有成品输出。如果没有事前信息的输入,它也只能是废铁一堆。如果把口语交际的整个过程比作计算机工作的话,那么探究过程便是事前的信息输入。学生在明确了口语无际的要求后,就要按要求去探究。仍以“春天的发现”为例。到野外,学生就会去看、去听、去闻、去感受,然后把自己所感知到的试着表达出来,这其中的语言表达便是口语无际。在互说的时候,会相互评价、补充,使表达更加完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得以体现,这便实现了探究表达的初衷。
三、榜样示范
就是在口语交际话题内,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或场境,以规范的口语表达为大家树立榜样,供学生模仿参考。每一次口语交际话题都有其不同之处,有的介绍、有的演讲、有的讨论……它们各有各的语气,各有各的要求。榜样示范环节就是要把标准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便于模仿、提高。在第二步探究表达的时候,教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学生在对该话题表达的现有方式与水平。这时,转入第三环节,为学生提供标准的榜样示范。在可以人为控制的榜样示范中,尤其要凸现学生某方面的弱点,以便于引起学生重视,利于模仿、提高。
榜样示范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教师以身示范,也可以是表达优秀的学生示范、还可以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示范等。具体使用哪一种示范方式,应根据教材内容,现实条件等情况酌情而定。
四、强化练习
就是以示范为样板,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表达方式的过程。在第三环节榜样示范的基础上,本环节就是要趁热打铁,解决全体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完整表达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所以,提供了榜样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架设了一部梯子,减低了中差生攀登的难度。便于他们的模仿与提高。教学中可以分步进行,第一步跟榜样说,第二步由榜样帮着说,第三步学生自己说。由易到难,反复练习,逐步提高。以小组学习、互助学习为主,指名学习为辅。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这就达到了强化练习环节的目标。
五、迁移拓展
就是要运用心理学中知识迁移的原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解决学生由一物而到另一类物,由一话题而到一类话题的问题。例如在“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农具”的时候,榜样示范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家用电器、农机、农具拿来介绍。会选择一种例如照相机来做示范,通过介绍照相机的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这样,就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介绍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锹、镰等。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补充的过程中,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轻松中完成知识迁移的任务。
六、总结延伸
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将本课与其他课、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所以当第五环节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完成时,可以说本节的教学任务已完成,但本节课却不能就此结束,因为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会说就可以了。学是为了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真实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对本节学习情况作一总结,同时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由课内引到课外。总结时既要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优劣。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今天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遇到那些情境时就应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
以上六步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广泛适用于小语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增减某个环节,也可以将有的环节设置在课外。只要掌握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相信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会越上越好。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昌县南山中心校6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