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多年的实践教学历程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的和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化教学理念和模式,提出适合高职金融专业的《证券交易》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并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跟踪学习 角色扮演
一、目前课程教学情况综述
《证券交易》课程是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一门新生专业必修课,也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选考课程之一。目前我院金融专业教研室将课程的教学任务设定为: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使学生结课既能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我们知道,在2015年7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考試科目由原来的五门课程改革为考核《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和《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两门课程,《证券交易》课程被取消,其相关内容被并入到《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里面来进行考核。同时,从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讲、学生难懂、内容枯燥,考证通过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和高职高专金融证券专业的教学需求,对《证券交易》一课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高职院校如何与时俱进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建符合校情院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社会所需的高级职业人才,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考试,毕业后从容地走向社会,笔者建议可以从课程的教学地位与作用、教学相长、推动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学习最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
证券交易是一门考证类课程,虽然在最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里面已经将有关内容并入到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里面,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带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授课时应把学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摆在重要位置,在目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下,只取得毕业证书并不能真正进入就业领域。为更好地提高就业率,提升学生竞争力,必须对考证高度重视,上课时注意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点是与考证相关的,哪些知识点是经常考、容易考到的,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减少盲目性。
(二)教学相长,增强课程的互动性
相信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学生听得认真、有兴致,则老师上课也会更有激情,愿意和学生分享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反过来如果没几个学生愿意听课,老师问问题也是一问三不知,那老师的情绪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甚至不愿意多讲,觉得反正没人听;其实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不好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容易使教学陷入死胡同,恶性循环。正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需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结合到证券交易这门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事先找到每一个章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最好能够和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从社会实际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出发,定能收到不错的互动效果,将课堂气氛引入良性循环。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潜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金融专业的很多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专业,就是对证券投资有一定的兴趣。这其中有的是看了许多著名投资大师的成功传记,深受启发;有的是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希望长大后能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通过与这些学生的接触,笔者发现他们重视基础、明白考证的重要性,但对社会投资热点、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更加充满了好奇与追求,哪怕老师整节课都讲这些他们也是听得很有兴致,并在课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老师交流。从理论结合实际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尽可能多以当下热点为例引入课题,结合教材内容编拟应用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找问题思考问题,把社会热点列为考查和检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学生参加有关证券交易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际业务的模拟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证券开户模拟、竞价交易模拟、证券营销模拟操作等等。[1]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课时数,通过实践把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将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不断提高证券经营机构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提升证券从业人员和广大证券市场参与者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需遵循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精神、通过教、学、做相结合,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边教边练,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解决学生对职业规划认识不清
学生的活动范围多在校园内,与社会的接触较少。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并不了解,以至于在上课时不知道学什么,哪些知识点偏理论,哪些侧重于实践,方向感的缺失加剧了学生的厌学堕学情绪。
(二)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當前从事证券交易教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ppt灌输的方式讲授,较少应用模拟实时炒股、沙盘推演等方法来辅助教学,未能充分利用行情交易软件了解证券交易所的行情,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来熟悉操作要领。学生学起来枯燥,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认为老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划书上的重难点。
(三)正确处理学习与考证的关系
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固然重要,但教学不能沦为只注重双证书要求,不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既要注重理论素质的培养教育,又要注重实践素质的培养,只有理论知识学通、学精,才能使实践操作如鱼得水、融会贯通、全面提高。但是,笔者在上课中发现,经常有学生在上课时不听课,只看各种各样的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和模拟习题,忽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即便通过了从业资格考试,也容易产生后劲不足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的问题。 四、改革教学方式的几点建议
目前在证券交易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注重书本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践,再加上过分强调应试考证,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解、不会分析,更不会操作,无法成长为能适应我国证券业开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精选教学内容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大一新生在学习完经济学基础和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之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简化理论,加强与实践结合的部分,精讲考证,将有限的64个学识合理分配利用,做到学生能听懂、兴致高、互动强,效果佳。例如可以多讲证券交易程序、特别交易事项及其监管、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证券经纪业务、股票网上发行,融资融券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配合考证真题和模拟题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以相关投资案例或视频辅助,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跟踪学习
笔者在教学时一直提倡学生能够关注最新的投资热点,做到每星期跟踪一只股票、一个热点,在课堂上拿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探讨这只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热点是否有可持续性等等,同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互动教学,发现学生更愿意听、好奇心强,在笑声和探讨声中掌握了知识点;对行业出现的新品种、新规则、新名词,应鼓励学生多浏览证券类报纸,如《中国证券报》;多关注财经专业网站,如金融街、证券之星等、东方财富等以获得最新的资讯。[2]
(三)尝试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互动教学法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所扮演的角色来体验、思考,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金融專业的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证券、银行和保险,而证券业主要是去到各个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例如《证券交易》课程中证券经纪业务这一模块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让学生扮演证券公司的经纪人进行展业活动,了解证券经纪人工作的特点;又比如证券发行业务,让学生模拟以投标竞价的方式来确定股票的发行价,让学生体验证券相关业务操作流程,加深记忆。
(四)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证券交易》课程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来进行考核,比较侧重于理论部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可以考虑采用过程性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实训操作能力等。考核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证券相關业务的交易程序和交易规则。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是单纯为了考试通过率,而是让学生转变学习的思维,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得到证券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认可,具有毕业即上岗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总结
《证券交易》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是要能够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培养证券职业发展的储备人才,同时兼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改革。教学改革是不断提升的过程,要循序渐进。让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露.《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武汉,经济研究导刊,2012.
[2]博斌,刘娟娟.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昆明大学学报,2005.
[3]王能翔.《证券交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15.
作者简介:钟嘉毅(1982-),男,湖南炎陵人,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跟踪学习 角色扮演
一、目前课程教学情况综述
《证券交易》课程是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一门新生专业必修课,也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选考课程之一。目前我院金融专业教研室将课程的教学任务设定为: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使学生结课既能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我们知道,在2015年7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考試科目由原来的五门课程改革为考核《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和《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两门课程,《证券交易》课程被取消,其相关内容被并入到《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里面来进行考核。同时,从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讲、学生难懂、内容枯燥,考证通过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和高职高专金融证券专业的教学需求,对《证券交易》一课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高职院校如何与时俱进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建符合校情院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社会所需的高级职业人才,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考试,毕业后从容地走向社会,笔者建议可以从课程的教学地位与作用、教学相长、推动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学习最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
证券交易是一门考证类课程,虽然在最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里面已经将有关内容并入到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里面,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带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授课时应把学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摆在重要位置,在目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下,只取得毕业证书并不能真正进入就业领域。为更好地提高就业率,提升学生竞争力,必须对考证高度重视,上课时注意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点是与考证相关的,哪些知识点是经常考、容易考到的,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减少盲目性。
(二)教学相长,增强课程的互动性
相信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学生听得认真、有兴致,则老师上课也会更有激情,愿意和学生分享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反过来如果没几个学生愿意听课,老师问问题也是一问三不知,那老师的情绪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甚至不愿意多讲,觉得反正没人听;其实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不好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容易使教学陷入死胡同,恶性循环。正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需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结合到证券交易这门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事先找到每一个章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最好能够和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从社会实际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出发,定能收到不错的互动效果,将课堂气氛引入良性循环。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潜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金融专业的很多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专业,就是对证券投资有一定的兴趣。这其中有的是看了许多著名投资大师的成功传记,深受启发;有的是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希望长大后能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通过与这些学生的接触,笔者发现他们重视基础、明白考证的重要性,但对社会投资热点、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更加充满了好奇与追求,哪怕老师整节课都讲这些他们也是听得很有兴致,并在课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老师交流。从理论结合实际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尽可能多以当下热点为例引入课题,结合教材内容编拟应用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找问题思考问题,把社会热点列为考查和检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学生参加有关证券交易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际业务的模拟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证券开户模拟、竞价交易模拟、证券营销模拟操作等等。[1]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课时数,通过实践把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将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不断提高证券经营机构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提升证券从业人员和广大证券市场参与者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需遵循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精神、通过教、学、做相结合,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边教边练,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解决学生对职业规划认识不清
学生的活动范围多在校园内,与社会的接触较少。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并不了解,以至于在上课时不知道学什么,哪些知识点偏理论,哪些侧重于实践,方向感的缺失加剧了学生的厌学堕学情绪。
(二)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當前从事证券交易教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ppt灌输的方式讲授,较少应用模拟实时炒股、沙盘推演等方法来辅助教学,未能充分利用行情交易软件了解证券交易所的行情,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来熟悉操作要领。学生学起来枯燥,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认为老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划书上的重难点。
(三)正确处理学习与考证的关系
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固然重要,但教学不能沦为只注重双证书要求,不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既要注重理论素质的培养教育,又要注重实践素质的培养,只有理论知识学通、学精,才能使实践操作如鱼得水、融会贯通、全面提高。但是,笔者在上课中发现,经常有学生在上课时不听课,只看各种各样的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和模拟习题,忽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即便通过了从业资格考试,也容易产生后劲不足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的问题。 四、改革教学方式的几点建议
目前在证券交易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注重书本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践,再加上过分强调应试考证,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解、不会分析,更不会操作,无法成长为能适应我国证券业开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精选教学内容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大一新生在学习完经济学基础和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之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简化理论,加强与实践结合的部分,精讲考证,将有限的64个学识合理分配利用,做到学生能听懂、兴致高、互动强,效果佳。例如可以多讲证券交易程序、特别交易事项及其监管、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证券经纪业务、股票网上发行,融资融券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配合考证真题和模拟题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以相关投资案例或视频辅助,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跟踪学习
笔者在教学时一直提倡学生能够关注最新的投资热点,做到每星期跟踪一只股票、一个热点,在课堂上拿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探讨这只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热点是否有可持续性等等,同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互动教学,发现学生更愿意听、好奇心强,在笑声和探讨声中掌握了知识点;对行业出现的新品种、新规则、新名词,应鼓励学生多浏览证券类报纸,如《中国证券报》;多关注财经专业网站,如金融街、证券之星等、东方财富等以获得最新的资讯。[2]
(三)尝试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互动教学法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所扮演的角色来体验、思考,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金融專业的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证券、银行和保险,而证券业主要是去到各个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例如《证券交易》课程中证券经纪业务这一模块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让学生扮演证券公司的经纪人进行展业活动,了解证券经纪人工作的特点;又比如证券发行业务,让学生模拟以投标竞价的方式来确定股票的发行价,让学生体验证券相关业务操作流程,加深记忆。
(四)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证券交易》课程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来进行考核,比较侧重于理论部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可以考虑采用过程性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实训操作能力等。考核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证券相關业务的交易程序和交易规则。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是单纯为了考试通过率,而是让学生转变学习的思维,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得到证券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认可,具有毕业即上岗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总结
《证券交易》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是要能够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培养证券职业发展的储备人才,同时兼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改革。教学改革是不断提升的过程,要循序渐进。让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露.《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武汉,经济研究导刊,2012.
[2]博斌,刘娟娟.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昆明大学学报,2005.
[3]王能翔.《证券交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15.
作者简介:钟嘉毅(1982-),男,湖南炎陵人,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