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练笔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加强语言训练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也大大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只有真正能焕发出迷人光彩的课堂练笔,才能成为一道语文教学的亮丽风景。
  
  一、练在意象还原处,让词语形象起来
  
  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泳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如在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首诗时对“远影”一词安排的练笔:
  师:是啊,你从“远影”这个词读懂了目送时间长,体会到两人情意之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用心地去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当孤帆远去时,李白心中是怎样感慨的?请把你们看到的画面写成几句话。
  生1:我仿佛看到江边,杨柳飞絮,繁花似锦,片片花瓣随风飘零,撒落在孟浩然的身上,好像要留住这难舍的朋友,李白用颤抖的手轻轻拂去多情的花瓣,茫然若失……
  生2:我仿佛看到李白提着酒壶,豪气满怀地喝着酒,大声吟诵他为孟浩然写的壮行诗,祝好朋友一路平安,前程似锦!
  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凝固的“远影”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激起心灵的涟漪。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来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想象别境,如临其境,陶醉依依惜别之情。通过练笔把“远影”一词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一方面深化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练在空白填补处,让情感丰满起来
  
  在解读文本中,我们常常发现作者总是于有意无意留下空白,这是文本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空间。教师要凭借课文留下的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随文练笔,以触动其真实思想,拓宽想象的空间,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小音乐家扬科》是人教版第十册的课文,文质兼美,主人公遭遇悲惨,催人泪下,令人愤愤不平。在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后,我是这样安排练笔的:
  师:白桦树在哗哗作响,白桦树在低声哭泣,白桦树在大声号叫。同学们,此时此刻,在白桦树的哗哗声中,你仿佛听到白桦树在诉说些什么呢?(出示: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它在诉说:_____)请大家根据这句话的提示,走进扬科的悲惨生活,写一段话。(生或低头沉思,或紧锁眉头,或挥笔疾书,几分钟后在低缓深沉的音乐声中交流)
  生1:唉,扬科,你是一个富有杰出音乐天赋的孩子啊!可你身处十九世纪的波兰,被埋没。看到你过早地死去,我真是爱莫能助。我恨那个不平等的社会……
  生2:扬科,你醒醒,再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再听听大伙为你的演奏吧!你爱音乐,极富音乐天赋,把音乐放在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位置上。你因音乐而快乐,也因音乐而死,你再也不能为大伙唱歌,再也不能为大伙演奏了……
  这样的空白填补练笔,学生有凭借、有空间、有深度,学生笔下白桦树的诉说,正是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复杂情感的释放,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三、练在技能迁移处,让运用鲜活起来
  
  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从而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的练笔,能让语文运用鲜活起来。
  人教版《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情景理交融的课文,研读课文,就会发现,课文是借月光景色的描写来推进事情发展: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在钓到鱼时,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翕动着;在父亲要“我”放掉鱼时,“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实际是心情的描写,从平静到激动到无奈,都给了我们一种暗示,教学时可以将这种借景寄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迁移到“我”放回大鲈鱼后的描写。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练笔设计:
  师:是啊,只有皎洁的月光见证了这所有的一切。你能像作者一样,借月光来表达孩子的心情吗?小组讨论汇报。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经过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生1:月光似乎明白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的兴奋,又叫“我”放回湖里的沮丧……
  生2:月光似乎因为“父亲”在“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上对孩子的教育作出垂范而更加雪亮。
  在学生练笔交流后,教师进行有意识总结:这样意味深长的目光,这样复杂的心情,都寄托于月光,仿佛月光中有我,我心中有月光似的,这就是借景寄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这样的练笔,学生在思想上与文本有同感,情感上与文本有共鸣,方法上与文本有共通,进而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化了。
  奔流不息的小溪汇聚成宽广无垠的大海,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课堂练笔,打开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窗口,才能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下笔行云流水,文章字字珠玑的境界。(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分校)
  责任编辑 丁洪刚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提高又是多种构成因素的统一体,“说话”就是这些因素之间的交汇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努力创设“敢说”的情境,竭力营造“敢说”的氛围。  “说话”是大纲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语言影响直接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教师应力求努力创设创设良好的“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发生较大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为我国农村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不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并介绍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感受的变化与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将5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生活质量量表SF-36、Bath功能指数(BASFI
学习的初始动机在于获取和掌握知识、方法、工具等来解决问题,“问题”是学习的一个中心与基点。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教师有时候会无意识地跳过指导学生思索问题并解
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业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看来,语文作业应该进行改革,新课程下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被教师忽视,无法发挥其在对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1.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内容是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充满了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
摘要: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小企业如不及时强化信息管理,改革与创新进程就会怠慢,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  关键词:信息管理;中小企业;原则;现状;对策    经济全球一体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管理的兴起,企业经济效率已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转向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中小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