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夜色还在沉睡,我从轻轻的睡梦中睁开双眼,脑袋和眼眶里的隐隐酸痛,是昨晚失眠留下的后遗症。门外,母亲在灯光里忙碌着,为我准备早餐和行囊。
又是一个赶了大早的分别。
记忆中这样的场景,有无数个。自从初中住校,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到现在远赴外地求学,这样有规律地和家人分别,被迫成了习惯。
大巴车浓烈的汽油味在鼻腔里躁动不安,眼眶里热流蠢动,我将耳机里的音乐开得很大,在离别的最后一刻,我还是不敢看父母那爬满了岁月的双眼。无数次的分别,知道还会团聚,我却还是不能把分别看得淡然,也许是我太过敏感,太过固执,总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要把每一次的分别一一留恋过、伤心过才算完,不管离家的是我,还是别人。
我总记不起姐姐第一次离家上学的情景,却忘不了她离开后家里残留的冷清,更忘不了父亲和我比谁先哭出来的那个游戏。那时候我还小,长大后才明白父亲眼里的模糊和我努力打哈欠挤出的几点泪光是不同的。渐渐地,姐姐离家的时間越来越长,我把和她之间的每一次分别都看得像一个仪式,伤心过后计算着她下一次回家的时间。
不管平时的日子过得多么糊涂,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总是会精打细算。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我们会慢慢适应和家人分别的日子,但等到下次分别,这种适应会完全崩盘,我们又得重新伤心,重新适应。
我也曾羡慕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时候的时光仿佛格外慢,不用着急赶火车,不用着急去上学、去工作,女子更不用远游。待字闺中,针线刺绣,平淡的一生,平凡的美好。
我也知道是我想得太简单、太美好。分别从来就是人生的必修课,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所谓的“父母在,不远游”,下一句是“游必有方”。每一个父母将自己孩子送出家门时的心境都是复杂的,每一个孩子被迫或是决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的心境也是复杂的,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习惯分别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上的一课。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第一次读到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的这句话,我泪眼模糊,也许我现在还无法深切理解天下父母目送子女离开的怅然与无奈,但心里却对父母有满满的心疼。
姐姐研究生毕业后,对家里宣布要跟男朋友留在武汉,母亲第二天告诉我,她昨夜彻夜未眠,她嘱托我以后不要在外地找工作,不要在外地成家,我含糊着,知道自己无法明确答应她。那一刻,母亲看着我,眼里滚动着无限感慨,我知道她不会再勉强我给她答案。
送走了,最怕回不来。
你最爱的人也许会经历新的分别,但那时他的落寞与无奈,恐怕与你无关。
但,我们怎么舍得去勉强,也勉强不来。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次的分别堆砌起来的,如此无可奈何,却也自然而然,我们都得去习惯。
又是一个赶了大早的分别。
记忆中这样的场景,有无数个。自从初中住校,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到现在远赴外地求学,这样有规律地和家人分别,被迫成了习惯。
大巴车浓烈的汽油味在鼻腔里躁动不安,眼眶里热流蠢动,我将耳机里的音乐开得很大,在离别的最后一刻,我还是不敢看父母那爬满了岁月的双眼。无数次的分别,知道还会团聚,我却还是不能把分别看得淡然,也许是我太过敏感,太过固执,总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要把每一次的分别一一留恋过、伤心过才算完,不管离家的是我,还是别人。
我总记不起姐姐第一次离家上学的情景,却忘不了她离开后家里残留的冷清,更忘不了父亲和我比谁先哭出来的那个游戏。那时候我还小,长大后才明白父亲眼里的模糊和我努力打哈欠挤出的几点泪光是不同的。渐渐地,姐姐离家的时間越来越长,我把和她之间的每一次分别都看得像一个仪式,伤心过后计算着她下一次回家的时间。
不管平时的日子过得多么糊涂,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总是会精打细算。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我们会慢慢适应和家人分别的日子,但等到下次分别,这种适应会完全崩盘,我们又得重新伤心,重新适应。
我也曾羡慕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时候的时光仿佛格外慢,不用着急赶火车,不用着急去上学、去工作,女子更不用远游。待字闺中,针线刺绣,平淡的一生,平凡的美好。
我也知道是我想得太简单、太美好。分别从来就是人生的必修课,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所谓的“父母在,不远游”,下一句是“游必有方”。每一个父母将自己孩子送出家门时的心境都是复杂的,每一个孩子被迫或是决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的心境也是复杂的,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习惯分别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上的一课。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第一次读到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的这句话,我泪眼模糊,也许我现在还无法深切理解天下父母目送子女离开的怅然与无奈,但心里却对父母有满满的心疼。
姐姐研究生毕业后,对家里宣布要跟男朋友留在武汉,母亲第二天告诉我,她昨夜彻夜未眠,她嘱托我以后不要在外地找工作,不要在外地成家,我含糊着,知道自己无法明确答应她。那一刻,母亲看着我,眼里滚动着无限感慨,我知道她不会再勉强我给她答案。
送走了,最怕回不来。
你最爱的人也许会经历新的分别,但那时他的落寞与无奈,恐怕与你无关。
但,我们怎么舍得去勉强,也勉强不来。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次的分别堆砌起来的,如此无可奈何,却也自然而然,我们都得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