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在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中的应用及试验分析

来源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rra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主流的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的设计特点,介绍了蓄能器在润滑油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试验分析对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避免跳机风险,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蓄能器;润滑油系统;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TM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1)08-0000-00
  0 引言
  润滑油系统的稳定运行对大型汽轮机组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大型汽轮机组多采用同轴主油泵或双电泵方式供油,前者多配套用于早期的汽轮机组,后者随着近年配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机组大型化需求的发展而逐渐成为主流,这些机组国内主要由东汽、上汽和哈汽三大动力供货,在事故工况下保证供油压力稳定的措施因各家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也有差异。本文介绍这三种技术方案的设计特点以及蓄能器的应用,并通过试验分析的方法对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提升运行稳定性,避免跳机风险,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1润滑油系统的设计特点
  双电泵润滑油系统主要由交流润滑油泵(两台,一用一备)、直流润滑油泵、双联冷油器、双联过滤器、回油滤网、油箱、蓄能器、压力阀、仪表、附件等组成。其中,电动机的安全性是保证双电泵润滑油系统安全运行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在于配置与控制逻辑、控制柜的设置、电网的稳定性、运行维护等外部因素[1]。任何时候当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油泵切换时,都应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不会因压力波动大而造成机组的停机动作。
  东汽典型的单轴联合循环汽轮机组的润滑油系统采用三台电动油泵与蓄能器相结合并辅助压力调节阀的技术方案。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0.54MPa,直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0.265MPa,直流润滑油泵流量为交流润滑油泵的75%,润滑油泵电机转速选择1500 r.min-1。经过冷油器、过滤器后的润滑油被旁路压力调节阀调整到0.15MPa再进入机组对各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油蓄能器被安排在交流油泵的出口管路上,以满足油泵的切换运行要求[2]。压力控制测点设置在压力调节阀后,压力下降到0.1MPa时联锁启动备用交流润滑油泵,压力持续下降到0.08MPa时联锁启动直流润滑油泵并机组跳机。
  上汽厂超超临界600~1200MW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设置两台100%容量的电动交流润滑油泵,和一台100%容量的直流润滑油泵,润滑油泵均采用快速启动式,在额定电压下的启动时间低于1 s。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0.55MPa,直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0.25MPa,油泵自身的供油压力有较大的冗余(至少比轴承最高所需供油压力高0.1MPa)[3]。在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和供油母管上各设置一个压力开关,当其中任意一个触发告警时直接联锁备用交流润滑油泵,并伴随启动直流润滑油泵;供油母管上的另一个稍低压力设定的压力开关告警时直接联锁启动直流润滑油泵;供油母管上还设置3取2保护逻辑的压力变送器,用于供油压力低告警时主机跳机,但此信号设置了延时3 s发讯。
  哈汽厂早期的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需要同时供给密封油,除了两交流和一直流的润滑油泵之外,还配有一台直流密封事故油泵。润滑油系统中,交流油泵出口压力为0.9MPa,密封油从交流油泵出口直接引出,其余油液经过压力调节阀减压到0.25MPa后供给轴承润滑用。近些年,对润滑油系统进行了优化,将密封油系统从润滑油系统中剥离出来单独设计,降低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至0.55MPa,取消直流密封事故油泵,在直流事故油泵出口管路上设置蓄能器,并采用快速启动油泵。压力控制测点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上,当压力下降到0.07MPa时联锁另一交流油泵启动;压力下降到0.05MPa时联锁直流润滑油泵启动并机组跳机。
  2蓄能器的应用
  无论是电气或非电气原因,当运行润滑油泵故障停运、备用润滑油泵联锁启动时,润滑油压均是先下降后上升的過程,直到备用油泵运行正常供油压力达到稳定。为了保证切换时油压稳定,通常从减缓压力下降速率、提高油泵快速建压能力和缩短备泵投入时间三方面进行考虑。
  (1)润滑油压下降是由轴瓦间隙泄油产生的固有特性,只能通过方案进行延缓。在润滑油系统中设置合适的蓄能器,通过蓄能器辅助动力源的作用,为辅助油泵争取宝贵的启动时间,防止汽轮机跳机[4],是使用最广的方案。此外,采用提高油泵出口压力的方案,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2)减小油泵和电机的转动惯量是提高油泵快速启动的最优办法。采用低转速泵也可以提高泵的启动时间,从而实现快速建压。将油泵止回阀设置在油箱运行油面以下并预留排气小孔,备用泵启动前就排净备用泵管路中空气从而提高备用泵建压速度。
  (3)提高备用泵压力切换点压力值,将压力开关故障信号采用电气回路硬联锁方式,都可以缩短备用泵的投入时间。
  润滑油系统中蓄能器一般布置在过滤器后供油管路上,多采用气囊式蓄能器。市场厂能够直接匹配润滑油工作压力的气囊式蓄能器较少,国外公司能够提供一种公称压力1.6MPa的低压皮囊式蓄能器,但受于安全认证和价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中的应用业绩很少。国内市场上润滑油系统多采用国家标准的公称压力为10MPa的NXQ型囊式蓄能器。所需蓄能器的容积按照绝热状态蓄能器作为辅助动力源的容积公式计算,放油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多个标准容积的蓄能器并联实现调节,简单方便。
  国家能源局2014年下发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提出:应配置或设计足够容量的润滑油储能器,一旦润滑油泵及系统发生故障,储能器能够保证机组安全停机,未设计安装润滑油储能器的机组,应补设并在机组大修期间完成安装或冲洗,具备投运条件[5]。   因此,设置蓄能器是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故障保障的最有效措施,不仅仅适用于新建机组,更适用于改造机组。
  3 试验分析
  受润滑油系统制造商试验条件和设计院对系统试验验证理解等方面的限制,当前很少有项目将润滑油系统事故时油泵切换过程中压力的变化作为产品出厂验收条件的规定。往往都是润滑油系统在现场安装后运行期间,模拟或真正故障切泵时才会暴露出压力过低、无法切泵等问题,严重者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對于大型汽轮机组而言,在工厂内进行模拟试验就尤为重要。
  润滑油系统单台油泵典型的油压下降和上升曲线见图1示例。曲线1为常规机组普通的油压下降曲线,曲线2是通过减缓压力下降速率优化后的油压下降曲线,曲线3是常规机组普通的油压上升曲线,曲线4是通过提高油泵快速建压能力优化后的油压上升曲线。授权公告号CN110848147B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离心油泵快速切换的模拟测试方法,通过测试模拟离心油泵切换过程中离心油泵的启动曲线和停止曲线,找到二者交点作为叠加压力最低值,将模拟压力最低值与叠加压力最低值进行比较验证,从而模拟轴承的工作状态[6]。通过这种方法,很容易在工厂内对事故工况时油泵切换过程进行模拟测试,得出需要的压力变化曲线和切换过程中的压力最低值。从图2可以看出,优化的油压下降曲线2和优化的油压上升曲线4的交点C压力值最高,是最优的方案。通过缩短备用泵投入时间可以将曲线4沿时间轴前移,可以得到更优的最低压力值。
  哈汽厂某1000MW机组工程油站采用的是双电泵润滑油系统,设置蓄能器并安装在供油母管出口管路上,润滑油系统主要参数见表1。
  润滑油系统在制造厂进行油泵切换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数据曲线见图2。由图2(a)和图2(b)波形曲线对比可以看出,交流油泵出口压力下降斜率和下降到的最低值基本相当;供油母管出口压力波动存在较大差异,未带蓄能器的供油母管出口压力波动较大,带蓄能器的供油母管出口压力波动较小,前者切换时压力下降到的最低值是0.168MPa(1.68bar),后者切换过程中压力下降到的最低值是0.231MPa(2.31bar)。因此,蓄能器对供油母管油压的异常波动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以控制供油母管油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4存在的风险
  气囊式蓄能器的应用,依靠的是气囊内稳定的气压和气量,气体压力的变化和气量的变化都会对放油量产生影响,造成放油量的减少。常见的风险有:
  (1)气侧气压过低,主要是由于漏气引起气量减少导致。
  (2)气侧气压过高,主要是充气不规范、压力过高导致的。
  气囊式蓄能器气侧压力需要定期检查,且必须在油源不工作的情况下单独进行。为此,润滑油系统设计时就需要在单个蓄能器进油侧设置隔离阀,并在隔离阀与蓄能器进口之间设置放油阀。气体检查时,需要先切断隔离阀,之后打开放油阀放净蓄能器内的油液后再进行。
  5 结语
  无论是新建机组,还是改造机组,均能通过设置蓄能器实现事故时油泵切换过程中的轴承供油压的稳定,避免跳机风险。并可以通过在工厂的试验对事故工况下供油压力的变化进行模拟,对大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提前预判风险,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孝驰,夏侯恒宇,刘栩宁.同轴主油泵与双电泵润滑油系统的对比[J].热力透平,2020,49(1):47-53.
  [2]沈南雁,陶健,黎汝坚.M701F燃气-蒸汽单轴联合循环机组润滑油系统分析[J].东方电气评论,2008(4):62-65.
  [3]刘孝峰.电动主油泵供油系统在超超临界机组中的应用[J].热力透平,2013(3):171-174.
  [4]张宇鹏.汽轮机油系统蓄能器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8,39(3):46-48+51+7.
  [5]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Z].国家能源局.2014:55-57.
  [6]王秋宝,田国林,郭艳妮,等.一种离心油泵快速切换的模拟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P].CN110848147B.2019-11-19.
  收稿日期:2021-07-01
  作者简介:王秋宝(1983—),男,陕西宝鸡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汽轮机、燃机、电动机等大型转轴类设备的润滑油系统的研发和设计工作。
  Application and Test Analysis of Accumulator in Lubricating Oil System of Large Steam Turbine Unit
  WANG Qiubao, GUO Yanni
  (Jiangsu Jianghai Lubrication &Hydraulic Equipment Co.,Ltd.,QidongJiangsu 2262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stream lube oil system of large steam turbine units,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accumulator in the lube oil system, and verifi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ube oil system of large steam turbine units through experimental analysis to avoid the risk of tripping, which has importa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accumulator; lube oil system; test analysis
其他文献
提出基于响应传递比的转子叶片动应变重构方法,从系统应变频响特性出发,在频域获得应变-应变响应传递比关于模态振型的解析表达式,建立叶片已知测点应变与不可测位置应变的映射关系;开展高速旋转叶片动应变测量实验,建立叶片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转子叶片前4阶固有频率的实验结果修正有限元模型;开展考虑转速影响的转子叶片模态分析,提取对应的应变模态振型,计算得到单模态振动下应变-应变响应传递比;综合应变响应传递比和实测动应变重构叶片不可测位置的动应变.实验结果表明:与应变片实测结果相比,基于响应传递比的转子叶片动应变重构结
以自由落体、抛物线飞行和模拟微重力流场3种典型的微重力试验原理,综述了微重力环境下气溶胶、颗粒和棒状3种形态的金属材料燃烧研究,包括镁、铝、钛等.详细介绍了微重力对金属燃烧速度、火焰结构、相变过程及特有的燃烧现象等特性的影响机理,阐述了微重力环境对揭示金属燃烧固有属性的优势,综述了现有微重力试验系统的优缺点和模拟微重力流场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创造微重力环境较难且成本较大,限制了金属燃烧固有属性及弱效应对其影响的研究.建议从微重力试验条件、弱效应对金属燃烧行为的影响、微重力下传热传质变化对燃烧化
针对多参数、强热耦合发动机热防护模型修正的难题,通过分析系统的传热特点,提出热环境分级、热参数分类的单参数调试方法.通过分析传热关系,将系统分为两级热环境;在每级热环境中仅调节几个参数,减少了调试工作量.通过分析热阻网络,确定了待定参数;通过分析参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参数的修正顺序.以具有代表性的两颗导航卫星为研究对象,利用I-DEAS TMG软件对发动机热影响过程进行仿真.调试结果表明:热模型的精度控制在2℃以内,提高精度后的热模型可用来验证、指导热控设计.单参数调试方法的原理基于各参数对不同部件的影响程
以配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某型运输机在未铺装跑道静止开车、滑行等实战使用环境为背景,建立了全尺寸三维仿真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风速、风向以及滑跑速度对该型飞机进气道地面涡的流动特性及发动机进口畸变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型运输机270°侧风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增加,地面涡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风速为2~4 m/s时强度最大,风速在6 m/s以上地面涡特性消失;风速为3 m/s时,在风向为210°左右地面涡强度达到最大,外物吸入能力最高,其导致的进气道出口周向压力畸变最强.该型运输机滑行状
为了提高脉冲爆震燃气的能量转换效率,分析了脉冲爆震燃气在涡轮内的膨胀过程,建立了评价爆震燃气能量转换难易度计算方法,并基于脉冲爆震燃烧室与轴流涡轮匹配工作数值模型,采用涡轮效率对燃气能量转换难易度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爆震波膨胀过程,爆震燃气在涡轮静叶内会产生热壅塞现象,并往上游形成前传压缩波;②涡轮内爆震燃气的膨胀主要分一次膨胀、过度膨胀和二次膨胀三个阶段,爆震燃气在涡轮内的焓降主要发生在一次膨胀和二次膨胀阶段,在过度膨胀阶段,燃气在涡轮内做负功;③当量比为0.72、0.89和1.00三种计算
摘要:本文以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第二水厂及配套管网二期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支护设计及施工等方面,最后基坑采用较为经济安全、节约工期的拉森钢板桩+钢支撑围护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支撑效果,为今后类似沿海土质的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海相淤泥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903(2021)08-0000-00   近年
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日益迫切。这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整个项目的全面完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但是整个工程中,影响水质整体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条件进行控制,使其在实际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加以控制。因此,需要探讨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合理调控,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施工工序。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中人员、设备、材料、
为解决高雷诺数下大涵道比发动机自然层流短舱高维优化设计问题,提取短舱3个基准面实现轴对称自然层流优化设计.通过获得较大范围层流区域,从而降低短舱表面摩擦阻力.采用类别形状函数(CST)参数化、γ-Reθt转捩模型和遗传算法建立自然层流(NLF)短舱自动优化流程.表明通过优化短舱基准面建立三维NLF短舱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进而通过CATIA二次开发构建三维非轴对称NLF短舱,解决了基准面优化后大量数据点的高效导入和曲面生成问题.针对设计的非轴对称NLF短舱,进行了设计点附近迎角、侧滑角、来流马赫数以及湍流度的
以第三代航空齿轮钢圆柱齿轮的弯曲疲劳性能作为研究对象,修正了国标(GB)给出的齿轮弯曲夹具计算公式,设计了弯曲疲劳试验用圆柱齿轮参数,并对该材料的齿轮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数据采用对数正态分布、二参数威布尔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该材料的试验齿轮弯曲疲劳极限及可靠-应力-寿命(R-S-N)曲线,同时与9310钢(第一代)齿轮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在置信度为95%、可靠度为99%的情况下,9310钢圆柱齿轮的弯曲应力极限为602 MPa,第三代航空齿轮钢圆柱齿轮钢
给出了一种三自由度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油膜轴承可视化实验装置,介绍了它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该实验装置利用涡轮蜗杆-丝杠传动机构调整实验主轴竖直高度,采用十字滑台、GMA、模具弹簧调整实验轴承在水平面的位置,方便改变实验轴承偏心率,并可利用GMA控制轴承座,减少转子系统振动.在实验台上,进行了椭圆轴承油膜的温度和压力测量以及轴心静平衡位置调整实验.结果 表明:通过控制椭圆轴承短轴油膜来调整所支撑转子系统轴心静平衡位置的效果更明显.该实验台可以采集旋转速度在0~10000 r/min之间的转子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