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民"为目的,近代的"诗"与"乐"重新开始合作,并产生出大量的乐歌作品。但是,在"教育"与"文学","国家"与"私人","工具"与"艺术"间不断游弋的身份认同,使近代乐歌的歌词呈现出"浅白"与"文雅"的不同面相。这种语体实践,除了对中国现代的新诗运动具有最初的示范意义外,其所包蕴的复杂的文化内涵也为研究者理解近代文化的多元与丰富、理解那一代人的思考与顾忌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