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传统说教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如何针对当前初中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语文教学形式的改良,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提升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作为我们初中老师,需要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授课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更有价值。下面我就语文学科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工作谈一下如何实现师生的课堂互动这个话题,以供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语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交际方面,那么我们就要注重学生们交互能力的培养。如何实现良性的课堂互动,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师生二者的统一。既要打好语文课堂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交流感染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实际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要既学语文,又学用语文,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一、实现语文课堂互动的具体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互动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互动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因此,笔者认为,互动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语文课堂互动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互动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好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满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三、构建互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互动性教学可以调动广大师生交流的积极性,但由此带来的是课堂气氛的变革,这样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难于静心学习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给出我自己的一点建议:
一是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课堂互动教学开展以来,“课堂气氛良性活跃”是第一目标,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二是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互动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语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交际方面,那么我们就要注重学生们交互能力的培养。如何实现良性的课堂互动,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师生二者的统一。既要打好语文课堂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交流感染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实际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要既学语文,又学用语文,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一、实现语文课堂互动的具体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互动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互动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因此,笔者认为,互动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语文课堂互动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互动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好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满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三、构建互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互动性教学可以调动广大师生交流的积极性,但由此带来的是课堂气氛的变革,这样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难于静心学习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给出我自己的一点建议:
一是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课堂互动教学开展以来,“课堂气氛良性活跃”是第一目标,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二是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互动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