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看待“名字越来越怪”
杨朝清
“真的每次带新的班,总有几个孩子的名字不会读。”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班上孩子的名字会出现很多不常见的字,三個土的“垚”,四个火的“燚”,这些已经算简单了,还有不少孩子的名字笔画很多,例如“爔”“曦”“灏”“熙”“睿”“馨”等。(9月4日《钱江晚报》)
老师不会读学生的名字并非他们学识浅薄,而是因为“名字越来越怪”。为了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一些家长给孩子取了怪名字。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里,要想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就必须变得与众不同;在成功焦虑的裹挟下,不愿意让孩子们“泯然众人矣”的家长们,自然不愿意让他们在名字上输给别人。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互动的工具,不仅具有分辨、区隔不同人的实用功能,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在不少年轻家长看来,姓名不仅是一个代号,也反映出了一个家庭的受教育水平、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彰显一个家庭的阶层地位与文化格调。那些同质化、庸俗化的名字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负面的社会评价,从而损伤年轻人的“脸面”;那些看上去与众不同、听上去很有档次和品位的名字,能够让他们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
审美是时代雾气下的露珠,姓名偏好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尽管谁都知道不是取个好名字就能带来好运与成功,但家长们渴望通过名字来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并没有原罪。在“姓名中辨认时代脉动”,老一辈人习惯用字辈取名,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你奇我更奇,你偏我更偏,“名字越来越怪”本质上是名字的符号功能被过分夸大。
“名字越来越怪”的初衷,在于通过新奇的符号,给他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只不过,在一个盛行“浅阅读”的时代里,当怪名字如过江之鲫,当怪名字不能被他人所解读,怪名字也就沦为了一种曲高和寡的自弹自唱与孤芳自赏。一些家长自以为是的好名字,实际上是不被他人理解与认同的怪名字;热衷投机、渴望“走捷径”的人们,如意算盘难免会有落空的时候。
取名字并非易事,把握得好胜人一筹,把握不好就孤芳自赏。家长们想给孩子们取一个好名字可以理解,却不能陷入注意力竞争的陷阱,让名字越来越缺乏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
(选自2018年9月5 日《宁波日报》)
[解 读]
1.功夫和功利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世俗的功利,下了多少出奇的功夫。孩子的名字确实要赋予美好的寓意,用以寄托父母的殷殷期望和美好愿望。然而当名字更多地沾染了功利色彩,于孩子而言是幸运还是不幸呢?特别是孩子的名字变得千奇百怪,这种沾染了功利色彩的功夫是否会使孩子的发展走向期望的反面呢?孩子可能因家长苦下功夫的名字而承受不必要的重负,也许就事与愿违了吧。期望越高也许失望越大。
因此,爱孩子,请把功夫用在正确处,莫为功利走偏锋!
2.档次与品位
档次追求高、大、上,品位更应信、达、雅!家长为孩子取个名字,名字彰显较强的审美能力、较高的文化格调、较好的生活品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以标新立异来猎取所谓的档次的高大上。这就不免沦落为一种曲高和寡的自弹自唱与孤芳自赏。名字的品位可以雅道一些,但更应该让人可以确信、确认,让人读起来通达、通畅,这样的名字,从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上看才是高品位的名字,寓意着孩子一生吉祥、幸福、美好。
期待“00后”书写青春精彩
赵婀娜
今天的青年,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也给了青年更多的信任、更大的舞台。又是一年开学季。据报道,今年的大学新生中有超过2/3为2000年后出生的“00后”。跨入大学校门,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将由此走向独立、走向成熟,迎来更加开阔的人生。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00后”的身上曾被贴上各种标签。“捧着手机的草莓青年”“网络原住民”,有个性也容易固执己见,有能力也难免不能抗压。当这批孩子迈入大学,人们有担心更有期待:他们会如何完成自己的“成人礼”,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高校开学典礼上传来的年轻声音,让人欣慰。有年轻人自述:大学教会我们懂得“一”的内涵。平凡的“一”是一切伟大事业的起点,寻常的“一”是追梦途中必须守住的初心,从“一”开始,不忘初心,我们才能走向“无穷大”的未来。还有年轻人承认:我们的生活从不缺乏挑战,但平凡的日子里,不平凡的是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光芒。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这个时代的使命,努力守住心底的光芒,正是要守住这份伟大的力量,保持一颗年轻、理想、热血的心。更有年轻人相信: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改变,不断超越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年里,世界能相对我们变小一点,而我们能相对世界变大一点。
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每一代人都要经历自己的成长。“00后”的身上,同样有着与以往年轻人不同的气质。互联网的基因融入了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也追寻着牢固的价值基座;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世界,也期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统一起来;他们不会把宏大的词汇挂在嘴边,却也梦想着“诗和远方”的精彩;他们偶尔也会感到迷茫,却始终在探寻“意义”与“价值”的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思考。
面对这样一群大学生,老师们给出了这样的嘱托:要自己走向独立的人生旅程,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且准备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心,行囊里装着谦虚、好学和坚忍不拔,向着明天出发;校长们给出了这样的期望: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质疑批判的态度、高尚的人文情怀。师长的叮嘱,蕴含了对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与重托。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波澜壮阔,面对充满梦想和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新一代尤需追求科学的精神,尤需捍卫真理的勇气。不断突破“小我”,在与国家共奋进的路上,成就真正的“大我”。
让“00后”找到自己的定位,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部门也应随事而制、因时而变。有些学校为“00后”新生量身定制新版团队训练营,通过集体破冰、团队融合、综合交流、校园探访,激发新生创意、加强集体认同感、增强参与感;有的学校开设新生导引课程,第一堂课由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来讲授,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还有的地方在学前了解每位新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大数据的方式,科学、人性化地划分宿舍……种种举措,都是高校为更好迎接这一代新人的应时而为。从新生,到师长,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在为这一代年轻人更好地成长而努力。 (选自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
[解 读]
1.让青春飞扬在新的时代
有人说“00后”是让人担忧的一代,他们让抖音勾掉了魂,讓游戏迷掉了神。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新时代的青年具有新时代的思想。人生代代无穷已,一代人的美好梦想必将也必应在一代人手中实现。互联网的基因融入了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也追寻着他们牢固的价值基座。高校开学典礼上传来的年轻声音其实不是他们置身于这个美好的时代的宣言吗?他们的青春风采,彰显着时代的气息,涌动着激情澎湃,充满着爱国之情,具有着时代的责任意识,他们必将用自我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放飞青春梦想,吐放青春芳华,让青春飞扬在新的时代。
2.自我成长和时代锤炼
社会是个大熔炉,它可以使青年一代百炼成钢。
青年当自强,新一代尤需追求科学的精神,尤需捍卫真理的勇气。不断突破“小我”,在与国家共奋进的路上,成就真正的“大我”。
师长要相信和鼓励他们。老师嘱咐他们要自己走向独立的人生旅程,要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是一种信任和鼓励;校长们期望他们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质疑批判的态度、高尚的人文情怀,这也是一种信任和鼓励。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激励和帮助他们。学校环境的营造、教育的加强;国家政策的制定,举措的实施。当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新时代的青年一定会茁壮成长。
近视与“伪娘”流行其实是硬币
的一体两面
张楠之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方案一出,便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学生作业多、写作业的时间过长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但是很显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也不是导致近视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仅仅是减少作业量,而且仅仅是减少书面作业的量,对于减少中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有多大的作用,还真是很难说。
另外,减少了家庭作业,也未必就能减轻学生们的负担。小学生放学时间与绝大多数家长的下班时间不相匹配,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在最初的设计上是不是就是特意留给课外辅导班的,不得而知,但是,在事实上,这个时间确实是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占用了。之所以给孩子们报辅导班,有家长的功利心在作祟,但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在里边。
当然了,在孩子的近视问题上,家长们肯定也没起到好的作用。要知道,很多近视都与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玩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有关,这些可都是在家里进行的。
不过,在近视的问题上,更值得探讨的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
实际上,近视只是一个信号,很多近视的孩子,不仅眼睛近视,身体还存在要么瘦而弱,要么胖而虚的问题。这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有关。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则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大多数家长都更重视孩子的脑袋,而轻视孩子的身体,重视脑袋里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轻视身体上的肌肉得到了多少锻炼和成长。更进一步地说,他们轻视与体力有关的一切,既轻视体力劳动,也轻视体育活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四肢发达者必然头脑简单,所以,为了避免头脑简单则一定要避免四肢发达。
不仅是家长如此,很多学校和学校里的老师潜意识里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多数学校的体育课都很难获得与文化课同等的重视,时间上有时候也很难保证。
这种观念表现在审美观上,就是大多数人对于身体强壮者、肌肉感十足的人不感兴趣,而是觉得柔弱者更美,甚至在对男性的审美上,“小鲜肉”甚至“伪娘”更能引来尖叫,肌肉男反倒不受待见。这种现象显然不正常。这也说明,近视与“伪娘”其实是问题的一体两面,是一个牵扯多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值得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2018年9月4日“大河网”)
[解 读]
1.减负和增效
中国学生的负担太重了,重到了以损害身心换取可怜的成绩。因此,要减负。
减负不能仅仅是减去学习时间这个概念。
减去学习时间,时间都到哪儿了?当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占用,当时间被用来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玩平板电脑等。于是负并未减去,反而加重或是无负一身轻,玩物而丧志。
于是该近视的依然近视,该瘦弱的依然瘦弱,该虚胖的依然虚胖。
减负应当增效。
强健的身体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让孩子用时间去锻炼锻炼身体,所谓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
减负不是减效。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减负应该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在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增加学习的效果,提升生命的质量。
2.当丑被认为为了美
80年代四大天王浓眉大眼、五官端正是美男子的标准;当前中性歌手、伪娘、小鲜肉是美。这是把丑认为为了美。
当丑被认为为了美,“小鲜肉”甚至“伪娘”被青睐、引来尖叫,健康阳刚被以为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们用什么涵养我们民族思想的底蕴和民族精神;我们用什么为自己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弘扬正能量,是去弘扬真正的真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放开眼光发现真正的美吧!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当丑被认为美的时候,我们必须救自己!
“流量明星”别成“流星” 王庆峰
不知几时开始,“流量明星”成为演艺行业的流行词,它常常用来指称那些在网上拥有大批粉丝的演艺明星。一部影视作品如果引入“流量明星”,就有了市場号召力,反之,似乎只能敬陪末座。而证明流量的关键就在数据,比如微博粉丝有多少人?每发一条微博,跟帖多少、转发多少?不过,数据虽然好看,却不一定真实。最近,共青团中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出某一亿转发微博涉及数据造假,以该种方式营造出来的“流量小生”,将会带坏整个文艺界的风气,亟须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整治。
有理由相信,共青团中央指出的数据造假不是孤例现象。今年年初,北京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就提到热搜榜存在“买卖”现象,微博当即点名了38个刷榜话题和热搜词,并作出“3个月禁上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的处罚。这一造假事实的背后,是相对成熟的地下“刷榜”产业,初级粉、高级粉、真人粉在网上明码标价,甚至还设置了优惠套餐,“水军粉”“僵尸粉”则专门用来为明星服务。同样的,影视作品购买、播出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造假,曾经有网剧单集播放量破15亿次,平台播放量单日超150亿次,其荒谬程度,被网友戏称“这样下去13亿人口都不够用了”。如此,明星流量不代表真实号召力,作品点击率不代表真实吸引力,整个影视市场的评价机制就此失灵了,其结果,是极大戕害了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传统影视产业的百年历史中,有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讲了一个好故事,有的明星之所以被人铭记,是因为贡献了不俗演技。片面强调明星的“热度”,甚至言必提“小鲜肉”“高颜值”或绯闻乃至丑闻,是评价机制的方向性错误。这毫无疑问会降低作品质量,近年许多人都抱怨称,“流量明星”加盟的作品常常“演技缺席”“五毛特效”,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即便买来热度,也是昙花一现,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进一步,这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毫无演技的“小鲜肉”备受追捧,修为多年的“老戏骨”无人问津,这使得人心浮躁,醉心于奇技淫巧的人越来越多,而潜心向学的人越来越少。
影视作品当然看流量,但绝对不是造假的流量。从数据上看,许多流量明星大有一呼百应之势,然而真的是收视保证吗?时间已经证明,那些瞄准“粉丝经济”的电影,既没有把口碑立起来,也没有收获很多票房。而这几年,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受待见,是因为它体现的是现实关怀,是来自直击人心的力量,我国电影票房榜上的前十名,也大多是这样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问一句,流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现在许多行业都有“唯流量论”的风气,动不动鼓吹“十万加”“百亿加”,但倘若只以流量作评价,恐怕是低俗、快餐内容更受欢迎。真正有效的评价机制,流量可以作为一种参考要素,但绝对不是单一的评价指标,只有将受众群体、互动度和美誉度等指标都容纳进来,才能更有效地评估作品价值。
(选自2018年9月4日《南方日报》)
[解 读]
1.盲目崇拜和质量标准
不可否认,“流量明星”大行其道,所拍摄的不过脑子的各种剧霸屏,确实存在电影上映前后的各种造势、造假、鼓吹忽悠了观众,观众只好无奈地给垃圾电影增加了票房。但不可否认的某些脑残粉砸钱捧高了弱智的剧情,才导致特效五毛剧们的横行天下。
社会普遍的盲目崇拜心态,很多人缺乏用高质量的艺术标准去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一个电影演员艺术水准高低的能力。
衡量一部电影真正的艺术质量标准,当是通过电影可看出演员的才华横溢、演技的精湛绝伦。他演绎的作品能够体现现实关怀,可以用自直击人心的力量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2.造假忽悠的“流星”与行业担当的“恒星”
忽悠造假固然可以带来暂时的虚假繁荣,自弹自唱的夸耀也可以带来昧心的财富。
但缺斤短两的奇技淫巧也呈现出人格的低劣和艺术修养的低下。“流星”毕竟不能永恒,刹那间的闪亮也意味着永恒黑暗的到来,无法留下点什么,什么都没有让人记住!
每一行业都应该有它的行业担当,只有做一个有行业担当的“恒星”,于己,艺术生命常青,德艺双馨;于国,才能真正做到“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电影”。
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加强市场监管、提升违规成本,为具有行业担当的“恒星”提供公平的舞台,百花争艳自然会优胜劣汰。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杨朝清
“真的每次带新的班,总有几个孩子的名字不会读。”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班上孩子的名字会出现很多不常见的字,三個土的“垚”,四个火的“燚”,这些已经算简单了,还有不少孩子的名字笔画很多,例如“爔”“曦”“灏”“熙”“睿”“馨”等。(9月4日《钱江晚报》)
老师不会读学生的名字并非他们学识浅薄,而是因为“名字越来越怪”。为了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一些家长给孩子取了怪名字。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里,要想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就必须变得与众不同;在成功焦虑的裹挟下,不愿意让孩子们“泯然众人矣”的家长们,自然不愿意让他们在名字上输给别人。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互动的工具,不仅具有分辨、区隔不同人的实用功能,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在不少年轻家长看来,姓名不仅是一个代号,也反映出了一个家庭的受教育水平、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彰显一个家庭的阶层地位与文化格调。那些同质化、庸俗化的名字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负面的社会评价,从而损伤年轻人的“脸面”;那些看上去与众不同、听上去很有档次和品位的名字,能够让他们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
审美是时代雾气下的露珠,姓名偏好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尽管谁都知道不是取个好名字就能带来好运与成功,但家长们渴望通过名字来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并没有原罪。在“姓名中辨认时代脉动”,老一辈人习惯用字辈取名,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你奇我更奇,你偏我更偏,“名字越来越怪”本质上是名字的符号功能被过分夸大。
“名字越来越怪”的初衷,在于通过新奇的符号,给他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只不过,在一个盛行“浅阅读”的时代里,当怪名字如过江之鲫,当怪名字不能被他人所解读,怪名字也就沦为了一种曲高和寡的自弹自唱与孤芳自赏。一些家长自以为是的好名字,实际上是不被他人理解与认同的怪名字;热衷投机、渴望“走捷径”的人们,如意算盘难免会有落空的时候。
取名字并非易事,把握得好胜人一筹,把握不好就孤芳自赏。家长们想给孩子们取一个好名字可以理解,却不能陷入注意力竞争的陷阱,让名字越来越缺乏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
(选自2018年9月5 日《宁波日报》)
[解 读]
1.功夫和功利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世俗的功利,下了多少出奇的功夫。孩子的名字确实要赋予美好的寓意,用以寄托父母的殷殷期望和美好愿望。然而当名字更多地沾染了功利色彩,于孩子而言是幸运还是不幸呢?特别是孩子的名字变得千奇百怪,这种沾染了功利色彩的功夫是否会使孩子的发展走向期望的反面呢?孩子可能因家长苦下功夫的名字而承受不必要的重负,也许就事与愿违了吧。期望越高也许失望越大。
因此,爱孩子,请把功夫用在正确处,莫为功利走偏锋!
2.档次与品位
档次追求高、大、上,品位更应信、达、雅!家长为孩子取个名字,名字彰显较强的审美能力、较高的文化格调、较好的生活品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以标新立异来猎取所谓的档次的高大上。这就不免沦落为一种曲高和寡的自弹自唱与孤芳自赏。名字的品位可以雅道一些,但更应该让人可以确信、确认,让人读起来通达、通畅,这样的名字,从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上看才是高品位的名字,寓意着孩子一生吉祥、幸福、美好。
期待“00后”书写青春精彩
赵婀娜
今天的青年,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也给了青年更多的信任、更大的舞台。又是一年开学季。据报道,今年的大学新生中有超过2/3为2000年后出生的“00后”。跨入大学校门,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将由此走向独立、走向成熟,迎来更加开阔的人生。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00后”的身上曾被贴上各种标签。“捧着手机的草莓青年”“网络原住民”,有个性也容易固执己见,有能力也难免不能抗压。当这批孩子迈入大学,人们有担心更有期待:他们会如何完成自己的“成人礼”,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高校开学典礼上传来的年轻声音,让人欣慰。有年轻人自述:大学教会我们懂得“一”的内涵。平凡的“一”是一切伟大事业的起点,寻常的“一”是追梦途中必须守住的初心,从“一”开始,不忘初心,我们才能走向“无穷大”的未来。还有年轻人承认:我们的生活从不缺乏挑战,但平凡的日子里,不平凡的是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光芒。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这个时代的使命,努力守住心底的光芒,正是要守住这份伟大的力量,保持一颗年轻、理想、热血的心。更有年轻人相信: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改变,不断超越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年里,世界能相对我们变小一点,而我们能相对世界变大一点。
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每一代人都要经历自己的成长。“00后”的身上,同样有着与以往年轻人不同的气质。互联网的基因融入了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也追寻着牢固的价值基座;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世界,也期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统一起来;他们不会把宏大的词汇挂在嘴边,却也梦想着“诗和远方”的精彩;他们偶尔也会感到迷茫,却始终在探寻“意义”与“价值”的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思考。
面对这样一群大学生,老师们给出了这样的嘱托:要自己走向独立的人生旅程,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且准备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心,行囊里装着谦虚、好学和坚忍不拔,向着明天出发;校长们给出了这样的期望: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质疑批判的态度、高尚的人文情怀。师长的叮嘱,蕴含了对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与重托。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波澜壮阔,面对充满梦想和创新无处不在的时代,新一代尤需追求科学的精神,尤需捍卫真理的勇气。不断突破“小我”,在与国家共奋进的路上,成就真正的“大我”。
让“00后”找到自己的定位,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部门也应随事而制、因时而变。有些学校为“00后”新生量身定制新版团队训练营,通过集体破冰、团队融合、综合交流、校园探访,激发新生创意、加强集体认同感、增强参与感;有的学校开设新生导引课程,第一堂课由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来讲授,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还有的地方在学前了解每位新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大数据的方式,科学、人性化地划分宿舍……种种举措,都是高校为更好迎接这一代新人的应时而为。从新生,到师长,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在为这一代年轻人更好地成长而努力。 (选自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
[解 读]
1.让青春飞扬在新的时代
有人说“00后”是让人担忧的一代,他们让抖音勾掉了魂,讓游戏迷掉了神。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新时代的青年具有新时代的思想。人生代代无穷已,一代人的美好梦想必将也必应在一代人手中实现。互联网的基因融入了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也追寻着他们牢固的价值基座。高校开学典礼上传来的年轻声音其实不是他们置身于这个美好的时代的宣言吗?他们的青春风采,彰显着时代的气息,涌动着激情澎湃,充满着爱国之情,具有着时代的责任意识,他们必将用自我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放飞青春梦想,吐放青春芳华,让青春飞扬在新的时代。
2.自我成长和时代锤炼
社会是个大熔炉,它可以使青年一代百炼成钢。
青年当自强,新一代尤需追求科学的精神,尤需捍卫真理的勇气。不断突破“小我”,在与国家共奋进的路上,成就真正的“大我”。
师长要相信和鼓励他们。老师嘱咐他们要自己走向独立的人生旅程,要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是一种信任和鼓励;校长们期望他们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质疑批判的态度、高尚的人文情怀,这也是一种信任和鼓励。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激励和帮助他们。学校环境的营造、教育的加强;国家政策的制定,举措的实施。当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新时代的青年一定会茁壮成长。
近视与“伪娘”流行其实是硬币
的一体两面
张楠之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方案一出,便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学生作业多、写作业的时间过长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但是很显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也不是导致近视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仅仅是减少作业量,而且仅仅是减少书面作业的量,对于减少中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有多大的作用,还真是很难说。
另外,减少了家庭作业,也未必就能减轻学生们的负担。小学生放学时间与绝大多数家长的下班时间不相匹配,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在最初的设计上是不是就是特意留给课外辅导班的,不得而知,但是,在事实上,这个时间确实是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占用了。之所以给孩子们报辅导班,有家长的功利心在作祟,但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在里边。
当然了,在孩子的近视问题上,家长们肯定也没起到好的作用。要知道,很多近视都与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玩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有关,这些可都是在家里进行的。
不过,在近视的问题上,更值得探讨的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
实际上,近视只是一个信号,很多近视的孩子,不仅眼睛近视,身体还存在要么瘦而弱,要么胖而虚的问题。这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有关。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则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大多数家长都更重视孩子的脑袋,而轻视孩子的身体,重视脑袋里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轻视身体上的肌肉得到了多少锻炼和成长。更进一步地说,他们轻视与体力有关的一切,既轻视体力劳动,也轻视体育活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四肢发达者必然头脑简单,所以,为了避免头脑简单则一定要避免四肢发达。
不仅是家长如此,很多学校和学校里的老师潜意识里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多数学校的体育课都很难获得与文化课同等的重视,时间上有时候也很难保证。
这种观念表现在审美观上,就是大多数人对于身体强壮者、肌肉感十足的人不感兴趣,而是觉得柔弱者更美,甚至在对男性的审美上,“小鲜肉”甚至“伪娘”更能引来尖叫,肌肉男反倒不受待见。这种现象显然不正常。这也说明,近视与“伪娘”其实是问题的一体两面,是一个牵扯多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值得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2018年9月4日“大河网”)
[解 读]
1.减负和增效
中国学生的负担太重了,重到了以损害身心换取可怜的成绩。因此,要减负。
减负不能仅仅是减去学习时间这个概念。
减去学习时间,时间都到哪儿了?当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占用,当时间被用来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玩平板电脑等。于是负并未减去,反而加重或是无负一身轻,玩物而丧志。
于是该近视的依然近视,该瘦弱的依然瘦弱,该虚胖的依然虚胖。
减负应当增效。
强健的身体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让孩子用时间去锻炼锻炼身体,所谓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
减负不是减效。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减负应该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在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增加学习的效果,提升生命的质量。
2.当丑被认为为了美
80年代四大天王浓眉大眼、五官端正是美男子的标准;当前中性歌手、伪娘、小鲜肉是美。这是把丑认为为了美。
当丑被认为为了美,“小鲜肉”甚至“伪娘”被青睐、引来尖叫,健康阳刚被以为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们用什么涵养我们民族思想的底蕴和民族精神;我们用什么为自己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弘扬正能量,是去弘扬真正的真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放开眼光发现真正的美吧!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当丑被认为美的时候,我们必须救自己!
“流量明星”别成“流星” 王庆峰
不知几时开始,“流量明星”成为演艺行业的流行词,它常常用来指称那些在网上拥有大批粉丝的演艺明星。一部影视作品如果引入“流量明星”,就有了市場号召力,反之,似乎只能敬陪末座。而证明流量的关键就在数据,比如微博粉丝有多少人?每发一条微博,跟帖多少、转发多少?不过,数据虽然好看,却不一定真实。最近,共青团中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出某一亿转发微博涉及数据造假,以该种方式营造出来的“流量小生”,将会带坏整个文艺界的风气,亟须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整治。
有理由相信,共青团中央指出的数据造假不是孤例现象。今年年初,北京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就提到热搜榜存在“买卖”现象,微博当即点名了38个刷榜话题和热搜词,并作出“3个月禁上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的处罚。这一造假事实的背后,是相对成熟的地下“刷榜”产业,初级粉、高级粉、真人粉在网上明码标价,甚至还设置了优惠套餐,“水军粉”“僵尸粉”则专门用来为明星服务。同样的,影视作品购买、播出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造假,曾经有网剧单集播放量破15亿次,平台播放量单日超150亿次,其荒谬程度,被网友戏称“这样下去13亿人口都不够用了”。如此,明星流量不代表真实号召力,作品点击率不代表真实吸引力,整个影视市场的评价机制就此失灵了,其结果,是极大戕害了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传统影视产业的百年历史中,有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讲了一个好故事,有的明星之所以被人铭记,是因为贡献了不俗演技。片面强调明星的“热度”,甚至言必提“小鲜肉”“高颜值”或绯闻乃至丑闻,是评价机制的方向性错误。这毫无疑问会降低作品质量,近年许多人都抱怨称,“流量明星”加盟的作品常常“演技缺席”“五毛特效”,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即便买来热度,也是昙花一现,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进一步,这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毫无演技的“小鲜肉”备受追捧,修为多年的“老戏骨”无人问津,这使得人心浮躁,醉心于奇技淫巧的人越来越多,而潜心向学的人越来越少。
影视作品当然看流量,但绝对不是造假的流量。从数据上看,许多流量明星大有一呼百应之势,然而真的是收视保证吗?时间已经证明,那些瞄准“粉丝经济”的电影,既没有把口碑立起来,也没有收获很多票房。而这几年,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受待见,是因为它体现的是现实关怀,是来自直击人心的力量,我国电影票房榜上的前十名,也大多是这样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问一句,流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现在许多行业都有“唯流量论”的风气,动不动鼓吹“十万加”“百亿加”,但倘若只以流量作评价,恐怕是低俗、快餐内容更受欢迎。真正有效的评价机制,流量可以作为一种参考要素,但绝对不是单一的评价指标,只有将受众群体、互动度和美誉度等指标都容纳进来,才能更有效地评估作品价值。
(选自2018年9月4日《南方日报》)
[解 读]
1.盲目崇拜和质量标准
不可否认,“流量明星”大行其道,所拍摄的不过脑子的各种剧霸屏,确实存在电影上映前后的各种造势、造假、鼓吹忽悠了观众,观众只好无奈地给垃圾电影增加了票房。但不可否认的某些脑残粉砸钱捧高了弱智的剧情,才导致特效五毛剧们的横行天下。
社会普遍的盲目崇拜心态,很多人缺乏用高质量的艺术标准去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一个电影演员艺术水准高低的能力。
衡量一部电影真正的艺术质量标准,当是通过电影可看出演员的才华横溢、演技的精湛绝伦。他演绎的作品能够体现现实关怀,可以用自直击人心的力量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2.造假忽悠的“流星”与行业担当的“恒星”
忽悠造假固然可以带来暂时的虚假繁荣,自弹自唱的夸耀也可以带来昧心的财富。
但缺斤短两的奇技淫巧也呈现出人格的低劣和艺术修养的低下。“流星”毕竟不能永恒,刹那间的闪亮也意味着永恒黑暗的到来,无法留下点什么,什么都没有让人记住!
每一行业都应该有它的行业担当,只有做一个有行业担当的“恒星”,于己,艺术生命常青,德艺双馨;于国,才能真正做到“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电影”。
同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加强市场监管、提升违规成本,为具有行业担当的“恒星”提供公平的舞台,百花争艳自然会优胜劣汰。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