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成功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入的方法也不固定。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课堂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就是“开门见山”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直接阐明对学生的目的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本方法适用于章节的开头或探究公式的变式、性质的归纳与应用等。这种方法多用于相对能自成一体且与前后知识联系不十分紧密的新知识教学的导入。这样的导入有利与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
2生活情景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遵循于生活、用于生活。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材料,把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新课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还可以强化视觉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应用生活情境导入法要注意不可放的太开,以至于学生刚上课就想其他事情,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也要注意实例和数学本质的联系,争取做到体现所授课题本质的目的。
3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学生就近区域发展原则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首先要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其次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导入新课。在前后联系紧密的第二课时经常用到这种方法。运用此法要注意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而后搭桥铺路,巧设契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出发,以恰当的方式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建构,从而理解掌握新知识。
4探究式导入
探究式导入就要求教师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学生能否主动探究,往往取决于是否有充满疑问的情境。探究式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它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关注的是结果,而探究式学习则是过程和结果并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是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探究。
5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教师的设疑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几个练习题、几个待处理的小问题等。在设疑导入法的实际应用时首先要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此外,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其次是以疑激思。设疑质疑还只是设疑导入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设问的方法与技巧,并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6类比联想导入法
类比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而且已经了解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性质时,推测另一个对象也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思维形式。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采用类比联想导入法简洁明快,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数学上有很多相似性问题,教学导入则可以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学上也有很多低维向高维推广或高维向低维转化的问题如,平面向空间的推广,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等则可采用联想的方式导入。事实上,就数学解题而言,也常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即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从具有相似特点的数、式、以及相似的内容、性质或相似的图形进行类比、联想,寻求解题途径。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会在已知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检索,建立起思维路径。
7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史引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上的小故事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热情。数学史导入法一般先讲述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利用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去感动学生,同时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师点题引入新课。如学习《算法》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方程术。学习《空间几何体》时介绍“祖恒原理”。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新课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事实上,各种导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几种方法的融合会使教学更加自然、和諧,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多媒体如幻灯片、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授课方法特别是新课的导入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课堂导入需要长期锤炼、讲究方法、悉心钻研,导入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课时的紧张,有些教师认为课堂导入是浪费时间,从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直接呈现新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导入方式单一、过程生硬,为导入而导入。因此,立足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探索不同的课堂导入的策略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导语的作用——是开启新课的金钥匙.
[2]中小学数学课导入原則和方法.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就是“开门见山”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直接阐明对学生的目的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本方法适用于章节的开头或探究公式的变式、性质的归纳与应用等。这种方法多用于相对能自成一体且与前后知识联系不十分紧密的新知识教学的导入。这样的导入有利与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
2生活情景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遵循于生活、用于生活。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材料,把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新课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还可以强化视觉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应用生活情境导入法要注意不可放的太开,以至于学生刚上课就想其他事情,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也要注意实例和数学本质的联系,争取做到体现所授课题本质的目的。
3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学生就近区域发展原则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首先要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其次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导入新课。在前后联系紧密的第二课时经常用到这种方法。运用此法要注意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而后搭桥铺路,巧设契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出发,以恰当的方式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建构,从而理解掌握新知识。
4探究式导入
探究式导入就要求教师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学生能否主动探究,往往取决于是否有充满疑问的情境。探究式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它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关注的是结果,而探究式学习则是过程和结果并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是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探究。
5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教师的设疑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几个练习题、几个待处理的小问题等。在设疑导入法的实际应用时首先要巧妙设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此外,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其次是以疑激思。设疑质疑还只是设疑导入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设问的方法与技巧,并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6类比联想导入法
类比就是当两个对象都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而且已经了解其中一个对象的某些性质时,推测另一个对象也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思维形式。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采用类比联想导入法简洁明快,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数学上有很多相似性问题,教学导入则可以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学上也有很多低维向高维推广或高维向低维转化的问题如,平面向空间的推广,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等则可采用联想的方式导入。事实上,就数学解题而言,也常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即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从具有相似特点的数、式、以及相似的内容、性质或相似的图形进行类比、联想,寻求解题途径。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会在已知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检索,建立起思维路径。
7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史引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上的小故事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热情。数学史导入法一般先讲述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利用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去感动学生,同时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师点题引入新课。如学习《算法》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方程术。学习《空间几何体》时介绍“祖恒原理”。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新课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事实上,各种导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几种方法的融合会使教学更加自然、和諧,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多媒体如幻灯片、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授课方法特别是新课的导入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课堂导入需要长期锤炼、讲究方法、悉心钻研,导入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课时的紧张,有些教师认为课堂导入是浪费时间,从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直接呈现新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导入方式单一、过程生硬,为导入而导入。因此,立足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探索不同的课堂导入的策略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导语的作用——是开启新课的金钥匙.
[2]中小学数学课导入原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