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剧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3月15日,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在美国纽约马克·黑林格剧院(Mark Hellinger Theatre)拉开首演的帷幕,并在百老汇连演两千七百余场,获得1957年托尼奖九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音乐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舞等六项大奖。
  这部剧由弗莱德里克·罗伊维(Frederick Loewe)作曲,埃兰·雷纳(Alan Lerner)担任编剧与歌词创作,刷新了当年百老汇音乐剧连演场次的最高纪录。1964年,这部音乐剧被翻拍成电影,由奥黛丽·赫本主演,又一举拿下了八座奥斯卡小金人。


《窈窕淑女》2016年悉尼演出剧照

  音乐剧《窈窕淑女》与话剧《卖花女》
  音乐剧的故事改编自萧伯纳的话剧《卖花女》,又名《皮格玛利翁》(Pygmalion)。萧伯纳的话剧构思来源于古老的希腊传说:皮格玛利翁是一位雕塑家,他夜以繼日地创作一尊少女的雕像。当这尊雕像完成时,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并祈求女神维纳斯能赋予它生命。最终皮格玛利翁如愿以偿,与这位少女结为伉俪。
  萧伯纳根据这个希腊传说创作出一个全新的爱情故事,讲述了语言学家希金斯(Higgins)将一个满口乡下口音的卖花女伊莱莎(Elisa)训练成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窈窕淑女”的整个过程。全剧以希金斯和伊莱莎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线索,但话剧的结局却令人疑惑不解:伊莱莎最终是与希金斯结为连理,还是离开希金斯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萧伯纳后来解释说,伊莱莎最后嫁给了狂热追求她的弗莱迪(Freddy),共同经营一家花店。
  埃兰·雷纳基于萧伯纳的话剧故事,将其改编成了一个音乐剧的版本。音乐剧《窈窕淑女》的男女主角仍然是语言学家希金斯与卖花女伊莱莎,希金斯在与伊莱莎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可伊莱莎无法忍受希金斯那种专横的态度,于是选择离开了他。没有了伊莱莎的存在,希金斯才意识到自己的那份孤傲,这时伊莱莎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有情人终成眷属。
  萧伯纳的《卖花女》展现出人文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话剧的创作中,希金斯教授仅仅从语言的角度去改造伊莱莎,而没有从实质上去改变伊莱莎的自我修养、身份与地位。希金斯的态度是专横的,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道德观是残酷无情的,伊莱莎对他而言,仅是展现自己教学成效的“工具”而已。尽管希金斯将伊莱莎训练成了一位可以与上流社会交流沟通的女性,但伊莱莎坚守着自强自立的内心,她不愿屈服于希金斯为自己所创造的一切,最终勇敢地去追求内心想要的生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萧伯纳的话剧从希腊神话中取材,创造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不过故事的结局却为观众留下了不少疑惑之处,也带有些许的遗憾。而音乐剧从话剧的故事再次出发,带给观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或许是因为音乐剧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更倾向于让大家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果。萧伯纳话剧所隐藏的这些浪漫情愫在经历岁月的发酵后,通过雷纳这位剧作家的创造,又重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浪漫之花。



  “黄金搭档”——罗伊维与雷纳
  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历史中,许多经典音乐剧的作曲和作词都是“黄金搭档”,例如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姆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ain II)共同创作了《音乐之声》《南太平洋》《旋转木马》等多部剧目。《窈窕淑女》的创作者也是一组“黄金搭档”,他们共同创作了《亚瑟王》(Camelot)、《南海天堂》(Brigadoon)、《金粉世界》(Gigi)等经典之作。
  《窈窕淑女》的作曲家罗伊维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经常在欧洲和美洲巡回演出的轻歌剧演员。罗伊维从小自学钢琴,七岁就开始作曲,后来在柏林的音乐学院跟随布索尼学习钢琴,十三岁时成功地与柏林爱乐登台演出。1924年,罗伊维跟随父亲来到纽约,决定要为百老汇创作音乐。然而这条道路却崎岖难行,罗伊维在尝试过拳击手、矿工等工作后,最终在一家德国俱乐部担任钢琴师,为一些默片电影担任配乐。
  作词家雷纳出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哈佛大学,曾三次获托尼奖和奥斯卡奖。他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与美国总统肯尼迪是同学。正如耶鲁大学的科尔·波特、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罗杰斯一样,雷纳的音乐剧剧本创作生涯也源于大学音乐剧俱乐部的年会演出。当时,雷纳为哈佛大学“布丁俱乐部”(The Pudding)的演出创作剧本。1937年和1938年的夏天,他去朱利亚音乐学校学习作曲。由于他的左眼在一次事故中失明了,也因此未能参加“二战”,于是他转向为广播剧撰写剧本。


雷纳(右)与罗伊维

  当时纽约的兰布俱乐部(Lamb’s Club)聚集了许多演员、制作人和导演等剧场界人士。1942年,罗伊维在兰布俱乐部遇见了雷纳,随即开始了默契的合作。他们合作的第一部剧是改编自巴里·康纳(Barry Conner)的《派对的生活》(The Life of Party)。这部剧持续上演了九个星期,给了这对搭档莫大的鼓励和勇气继续创作。1947年,他们创作的音乐剧《南海天堂》大获成功,这部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苏格兰小镇的浪漫爱情故事。随后的1951年,他们又创作了《粉刷你的货车》(Paint Your Wagon),但这部剧没有获得太大的影响力。   1956年,雷纳与罗伊维开始创作《窈窕淑女》。当时拥有《皮格玛利翁》这个话剧版权的加布里埃尔·帕斯卡尔(Gabriel Pascal)曾让不少作曲家试着将其改编成音乐剧,但都以失败告终。亚瑟·施瓦茨(Arthur Schwartz)和霍华德·迪茨(Howard Dietz)尝试了,罗杰斯与汉姆斯坦二世也尝试了,但最终都放弃了。汉姆斯坦告诉雷纳说,“皮格玛利翁这部剧没有次要的故事情节”。因此,当这部剧向世人揭开首演的面纱时,无数观众以及剧场界的人士都震惊了。雷纳与罗伊维成功地将话剧改编成音乐剧,而希金斯教授的扮演者雷克斯·哈里森(Rex Harrison)以及伊莱莎的扮演者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更是让剧中这两位角色在舞台上充满了无限的魅力。《窈窕淑女》中的经典歌曲从此开始传唱于大街小巷。
  1960年,这组黄金搭档在巨大的压力下制作完成了《亚瑟王》。雷纳由于出血性溃疡住院,罗伊维一直承受着心脏病的困扰,而这部剧的导演在排练时突发心脏病,极有可能在《亚瑟王》的首演后就去世。此时雷纳试图接手执导这部剧,却受到罗伊维的强力阻止。后来,尽管这部剧获得了成功,但他们的合作关系也因此出现了危机。直至1973年,两人才再次合作完成了音乐剧电影《小王子》。
  1985年12月,雷纳与罗伊维被授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Kennedy Center Honors),這也是这对黄金搭档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六个月后,雷纳因肺癌在纽约去世。1988年,罗伊维在加州棕榈泉逝世。
  一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剧
  许多人都把《窈窕淑女》这部剧称为“完美音乐剧”,那么它的完美之处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来聊聊男主角希金斯教授吧。他是一位语言学专家,首演时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哈里森不擅长歌唱,这便给作曲家提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让一位不会唱歌的演员来演音乐剧呢?最终,罗伊维的音乐创作完美地解决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希金斯教授在剧中的歌曲,都是采用“说话”的音调来完成歌曲演唱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作曲家根据他念诵台词的语音音高来写作歌曲的旋律,从而基本符合演员说话的音调。例如《为什么英语不能》(Why Can’t the English)这首歌曲就体现了这个特点,它的第一句歌词“This is what the British population”就是典型的从说话的语调过渡到演唱音调的。演员用台词的方式说“This is what”,紧接着从“British population”便带入了旋律的音调。我们仔细聆听这一乐句的伴奏部分,就会发现由竖琴与弦乐声部奏出的和弦音带出了第一句歌词,然后由弦乐引奏出希金斯教授的旋律音高。有了这个“依靠”,不擅长演唱的哈里森也就不必担心曲不成调了。
  希金斯教授在剧中的所有七首歌曲(独唱与重唱),作曲家都基本遵循了这样的创作原则。我们可以说,罗伊维为希金斯教授“量身定做”了所有唱段。由于哈里森的出色表现,舞台版和电影版《窈窕淑女》均由他一人独自担纲。
  《窈窕淑女》是一部“叙事音乐剧”(Book Musical),也就是说整部音乐剧是用故事线索串联起来的。伊莱莎与希金斯的情感发展便是这条线索,从伊莱莎亮相的第一首歌曲《这难道不惬意?》(Wouldn’t It Be Lovely?)开始,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也随之形成并逐渐丰满。伊莉莎在与希金斯教授的相处过程中,时而欢笑,时而悲伤,时而愤怒,这个角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伊莱莎的这些歌曲架构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歌曲引领着观众去“感同身受”地体验人物角色在剧情中的喜怒哀乐。而与伊莉莎产生最大矛盾冲突的希金斯教授,又是怎样的人物发展历程呢?其实他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一方面他仅是把伊莉莎当成其教学的“试验品”,纯粹是为了在与印度语言学家的赌局中获得胜利;另一方面,他在与伊莱莎的相处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这两种情感都深藏于希金斯教授的内心,也勾勒出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这是一部带有幽默色彩的音乐剧,同时又是一个关于语言语音的故事,因此剧中很多幽默的桥段都与英文的语音有关:伊莱莎对着希金斯教授的教学机器学习发音,在上流社会的赛马场上,她突然忘了掩饰身份,脱口而出许多所谓的“乡巴佬”英文,引发全场一阵唏嘘,等等。这些幽默的桥段给这部音乐剧增添了许多欢乐的色彩,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最精彩的片段,那就是整部剧的结尾处,伊莱莎平静地走进书房,站在录音机边看着希金斯教授,后者并未注意到她。希金斯说:“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她是如此的粗野,又特别的脏。”这时,伊莱莎突然关掉机器,很有礼貌地,但却特意用“乡巴佬”式的语音说道:“在我进来前,我已经洗过我的手和脸了。”这时希金斯教授挺起身子,叹了口气,把他的帽子“羞涩”地往前一推,遮住自己的脸,柔和地说:“伊莱莎,我的拖鞋究竟在哪儿呢?”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我们可以说,伊莱莎用“乡巴佬”式的语音来嘲讽希金斯教授之前对自己的不屑,而希金斯却卸下自己那层所谓“教授”的架子,用温柔的语气向伊莱莎袒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音乐剧的故事情节是引人入胜的。而雷纳与罗伊维根据不同的戏剧情境,为这部剧的所有角色都创作了许多精彩的唱段,它们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因此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剧。
  与“最佳女主角”失之交臂的奥斯卡奖
  1962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花费五百万美金的天价购买了这部音乐剧的版权,并邀请乔治·库克(George Cukor)来执导这部电影。电影中希金斯教授的扮演者仍为哈里森,而女主角伊莱莎的扮演者却历经波折。当时朱莉·安德鲁斯扮演的音乐剧版伊莱莎已经大获成功并深入身心,因此很多人都觉得电影版伊莱莎的扮演者非她莫属。然而华纳公司的制作团队最后却选择了奥黛丽·赫本作为电影版的女主角。他们的理由是:“在我们这个行业,我必须知道谁能把观众和钞票带进我们的票房,奥黛丽·赫本从未让人失望。”
  众所周知,赫本是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可以说与伊莱莎这个角色是相当吻合的。但由她来演音乐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演唱这些歌曲。虽然赫本在导演的要求和鼓励下勤奋地练习演唱,但制作团队还是邀请了玛尼·尼克森(Marni Nixon)录制了所有伊莱莎的歌曲,并成为电影中赫本的“幕后代唱”。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64年的电影版《窈窕淑女》囊括了最佳导演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奖,却唯独缺少了“最佳女主角”奖。对于赫本,对于观众而言,这都是令人惋惜的。
  伊莱莎在雷纳与罗伊维的笔下,完成了从街边卖花女到窈窕淑女的蜕变。这不仅仅是言谈举止的脱胎换骨,更是伊莱莎的心智从单纯走向成熟的过程,她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独立的女性。而希金斯教授也在故事发展中获得了“成长”,从一位冷峻的、古板苛刻的语言教授,转变成一位懂得体察人情冷暖的绅士。音乐剧《窈窕淑女》的确是一部堪称完美、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
其他文献
年近不惑,单簧管是王弢人生中最长情的陪伴之一。采访中,王弢健谈而谦逊。作为恰到好处跨入娱乐圈的“古典音乐明星”,他有种生而为音乐粉身碎骨的壮志,无论这音乐是古典、流行、跨界还是其他我们未知的音乐类别。  2017年,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在环球音乐发行了他的古典独奏专辑《舒伯特》。继2015年签约环球音乐推出跨界专辑《一天》之后,他此番强势回归古典。  《舒伯特》专辑全套作品的录制从2016年3月开始筹
期刊
路易斯·德·弗雷塔斯·布兰科(Luis de Freitas Branco,1890-1955)是二十世纪前半叶葡萄牙较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青年时期曾在柏林与巴黎学习音乐,并与德国作曲家英格尔伯特·洪佩尔丁克(Engelbert Humperdinck)共事。虽身处欧洲音乐艺术的中心,并接受过全面而优秀的德奥音乐教育,但身为一位与葡萄牙皇室关系密切的贵族,布兰科在继承理查·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播媒介空前的多样化,电视、电影的出现使舞台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论是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还是欧洲的各个歌剧院都相比二十世纪初的演出减少了一半多。这些严峻的问题使我们当代的艺术家甚至是舞台美术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戏剧的意义:“什么是戏剧?戏剧的特点是什么?歌剧、音乐剧、话剧该怎样做?什么是舞台戏剧能做而电影與电视都不能做的?”  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 Theat
期刊
并非所有的钢琴家都用双手演奏,当代最杰出的左手钢琴演奏家尼古拉斯·麦克凯西(Nicholas McCarthy)认为,正是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单手演奏先驱者以及开明的作曲家,才使得今天的左手钢琴作品的数量如此惊人,内容如此丰富。左手钢琴演奏家麦克凯西  追本溯源,左手的名声一直欠佳。代表左手的拉丁语词汇sinister同时也有“厄运”的意思。千百年来,左手一直无法摆脱这个不幸的污名,直至近代。在英国,
期刊
当作曲家彼得·沃洛克(Peter Warlock)和作曲家莫伦(Ej Moeran)一同搬入乡间小屋后,便开始了混乱不堪的生活。基于一份最近刚刚被发现的采访,理查德·威斯特伍德-布鲁克斯(Richard Westwood-Brookes)揭露了他们的放纵生活,并探究了两人间不可思议的友情。彼得·沃洛克  彼得·沃洛克和他的好友欧内斯特·约翰·莫伦的音乐优美又时而天真无邪,折射了他们的生活充满着田园
期刊
这是首个由理工科院校举办的音乐比赛。  这是首个全部由“非专业选手”参与的钢琴比赛。  二十多所院校,近三百位参赛选手,超越“专业比赛”的精彩度,全程网络直播互动,万余人参与投票……  这项由上海理工大学承办的“沪江杯”上海大学生钢琴才艺大赛,打破了无数个“惯例”和“框架”,让学霸们在音乐舞台上大显身手!  2016年末,上海“沪江杯”钢琴才艺大赛落下帷幕。历时半年之余的“沪江杯”在社会各界人士的
期刊
安妮·帕森斯(Anne Parsons)是交响乐团界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者,在担任底特律交响乐团执行总裁之前,她也曾在多个不同的艺术机构担任领导人的职务。十三年前,她离开了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将底特律作为了自己的新家。“为什么会选择去底特律?”你也许会问。的确,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如果你将这个问题抛给安妮·帕森斯,她会回答说,因为她爱上了底特律人的热情、好奇心和创造力。伴随乐团走过最艰难的岁月,领
期刊
如果说罗伯特·弗莱厄蒂(Robert Flaherty,1884-1951)在1920至1921年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North)开创了纪录片与人类学联姻的话,那么德本·巴塔查亚Deben Bhattacharya,1921-2001)的影视音乐民族志则促成了纪录片与音乐人类学的结缘。  我们的主人公德本·巴塔查亚出生于印度一个婆罗门家族,他的家乡就依傍着恒河的传奇圣城瓦
期刊
指挥丹尼尔·加蒂  2016一整年,我的汽车音响里都装载着布鲁克纳《第四“浪漫”交响曲》的唱片,我启动马达,它便开始运转。有时候在高速路上,有时候暴雨如注,有时候野花从窗外扑入,“布四”如同一曲浪漫,只要我愿意,就会在远方遇见它。  2012年,我在柏林爱乐数码厅里听过一场蒂勒曼指挥的“浪漫”,也是在那一年,蒂勒曼带领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来沪演出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2011年,塞蒙·莱托率柏林
期刊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斯美塔那的音乐创作,以反映捷克民族的光荣历史和斗争事迹,颂赞捷克大好河山,描繪捷克的风土人情,表现捷克人民的喜好性格、伦理观念、生活理想为特征。尽管古典乐界普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