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来自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66名京官陆续赴地方任职锻炼,他们平均年龄46.5岁,最小的41岁,且大都被视为各部委“后备干部”。
后备干部群体,以少有的高调形式,又一次跃入普通公众的视线。在多数公众眼里,后备干部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群体。对于后备干部如何选择、培养,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均鲜为人知。
那么,后备干部这个群体,到底经历着一个怎样的成长历练呢?
“后备干部”颇具神秘感
32岁的小崔,是北京某机关公务员,前不久刚被选为副处级后备干部,亲友们都为他感到高兴。但这样一个问题却让小崔哭笑不得:后备干部是一种什么职务?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对后备干部这个群体,仅有27%的受调查者表示通過各种渠道“了解一些”,而73%的受调查者表示“不了解”。一些受访公务员也向记者坦言,尽管已在机关工作多年,但对“后备干部”既熟悉,又陌生。
何谓“后备干部”?是指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选拔出德才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为上一级领导班子补充干部而准备的后备人选。
事实上,目前在我国领导干部群体中,就有不少人是先被选为后备干部,然后通過组织多年的培养、考察,才逐步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总的看,年轻、高学历已成为后备干部最突出的特点。
“后备干部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教授对记者分析,“成为后备干部后,就被视为走上了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台阶’,以后将有更多提拔机会。”
从近年情况来看,对后备干部的挑选范围在不断扩大,各地并不局限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也在选拔之列。
按照规划,中央要求在2009年下半年建立起新的后备干部名单——选拔200名左右省部级单位党政正职后备干部、1500名左右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后备干部、10000名左右县(市、区、旗)党政正职后备干部。
“如果加上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种级别的后备干部,估计不是一个小数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尹韵公研究员告诉记者,“从趋势上判断,后备干部的选拔范围将会越来越大。”
“除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外,对后备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也属于考察重点,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等的表现。”尹韵公说,“后备干部队伍中,还有适当数量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中央还提出要形成“复式年龄结构”,正省部级后备干部要求年龄不能超過58岁,以55周岁以下的干部为主体;而到县处级后备干部,则要求是以45周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并特别要求35周岁以下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确立到现在,已顺利完成了新老干部交替的历史任务,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
“备而不用”和“用而不备”
需要正视的是,后备干部制度在有些地方也存在透明度不高、目标不明确,缺乏通盘考虑和分类管理等问题;其中“备而不用”、“用而不备”,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的单位和部门,后备干部选拔工作透明度不高,不搞民主推荐,不考察,‘一把手’说了算或少数人暗箱操作的现象很严重,难以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平竞争机制。”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沈友军认为。
“有些地方选定后备干部后,名单并不公开。”沈友军指出,“这导致干部群众的监督失去目标指向,造成所在单位培养干部方面无作为,同时也弱化了后备干部奋发向上、承担责任的精神。”
“备而不用”和“用而不备”问题更值得关注。由于从“备”到“用”出现断裂带,导致有些地方在后备干部培养方面,出现“备”和“用”的严重失衡。在有些地方,甚至真正由“备”而“用”的不足15%,80%以上的后备干部埋没在名册里。
“四年前入选后备干部时,十分兴奋。”北京市某处级后备干部小周对记者说,“这说明自己的工作已获得上级认可。同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后备干部,自己以后也有了更多晋升机会。”
但小周的心态,还是同很多后备干部一样,经历了由热情高涨到逐渐平淡的過程。“几年過去,后备干部中只有少数人得到提拔,而一些不是后备干部的人,却有不少得到了重用。”小周抱怨道,“在很多人眼里,后备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即使原地踏步,也算是一种失败。”
让民意拥有更多发言权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真正目的,是把最为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尹韵公认为,“进入后备干部群体,不一定就要提拔,后备干部如果不足够优秀,也可备而不用。但多数后备干部‘备而不用’,也说明了这项制度仍有待改进。”
在尹韵公看来,后备干部制度迫切需要打破封闭性和神秘化,实现由“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尤其要有效约束“一把手”用人权,杜绝在选人用人上搞暗箱操作,让民意拥有更多发言权,真正把那些优秀干部选拔进后备干部群体,让更优秀的后备干部进一步得到提拔重用。
专家们建议,可采取轮岗、易地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能力。同时,更需使后备干部保持紧迫感,即进入后备干部群体,并非进入升迁的“保险箱”,若不思进取,也将会被淘汰出局。
摘自《瞭望》2010.11.16
后备干部群体,以少有的高调形式,又一次跃入普通公众的视线。在多数公众眼里,后备干部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群体。对于后备干部如何选择、培养,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均鲜为人知。
那么,后备干部这个群体,到底经历着一个怎样的成长历练呢?
“后备干部”颇具神秘感
32岁的小崔,是北京某机关公务员,前不久刚被选为副处级后备干部,亲友们都为他感到高兴。但这样一个问题却让小崔哭笑不得:后备干部是一种什么职务?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对后备干部这个群体,仅有27%的受调查者表示通過各种渠道“了解一些”,而73%的受调查者表示“不了解”。一些受访公务员也向记者坦言,尽管已在机关工作多年,但对“后备干部”既熟悉,又陌生。
何谓“后备干部”?是指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选拔出德才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为上一级领导班子补充干部而准备的后备人选。
事实上,目前在我国领导干部群体中,就有不少人是先被选为后备干部,然后通過组织多年的培养、考察,才逐步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总的看,年轻、高学历已成为后备干部最突出的特点。
“后备干部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教授对记者分析,“成为后备干部后,就被视为走上了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台阶’,以后将有更多提拔机会。”
从近年情况来看,对后备干部的挑选范围在不断扩大,各地并不局限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也在选拔之列。
按照规划,中央要求在2009年下半年建立起新的后备干部名单——选拔200名左右省部级单位党政正职后备干部、1500名左右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后备干部、10000名左右县(市、区、旗)党政正职后备干部。
“如果加上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种级别的后备干部,估计不是一个小数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尹韵公研究员告诉记者,“从趋势上判断,后备干部的选拔范围将会越来越大。”
“除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外,对后备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也属于考察重点,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等的表现。”尹韵公说,“后备干部队伍中,还有适当数量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中央还提出要形成“复式年龄结构”,正省部级后备干部要求年龄不能超過58岁,以55周岁以下的干部为主体;而到县处级后备干部,则要求是以45周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并特别要求35周岁以下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确立到现在,已顺利完成了新老干部交替的历史任务,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
“备而不用”和“用而不备”
需要正视的是,后备干部制度在有些地方也存在透明度不高、目标不明确,缺乏通盘考虑和分类管理等问题;其中“备而不用”、“用而不备”,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的单位和部门,后备干部选拔工作透明度不高,不搞民主推荐,不考察,‘一把手’说了算或少数人暗箱操作的现象很严重,难以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平竞争机制。”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沈友军认为。
“有些地方选定后备干部后,名单并不公开。”沈友军指出,“这导致干部群众的监督失去目标指向,造成所在单位培养干部方面无作为,同时也弱化了后备干部奋发向上、承担责任的精神。”
“备而不用”和“用而不备”问题更值得关注。由于从“备”到“用”出现断裂带,导致有些地方在后备干部培养方面,出现“备”和“用”的严重失衡。在有些地方,甚至真正由“备”而“用”的不足15%,80%以上的后备干部埋没在名册里。
“四年前入选后备干部时,十分兴奋。”北京市某处级后备干部小周对记者说,“这说明自己的工作已获得上级认可。同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后备干部,自己以后也有了更多晋升机会。”
但小周的心态,还是同很多后备干部一样,经历了由热情高涨到逐渐平淡的過程。“几年過去,后备干部中只有少数人得到提拔,而一些不是后备干部的人,却有不少得到了重用。”小周抱怨道,“在很多人眼里,后备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即使原地踏步,也算是一种失败。”
让民意拥有更多发言权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真正目的,是把最为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尹韵公认为,“进入后备干部群体,不一定就要提拔,后备干部如果不足够优秀,也可备而不用。但多数后备干部‘备而不用’,也说明了这项制度仍有待改进。”
在尹韵公看来,后备干部制度迫切需要打破封闭性和神秘化,实现由“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尤其要有效约束“一把手”用人权,杜绝在选人用人上搞暗箱操作,让民意拥有更多发言权,真正把那些优秀干部选拔进后备干部群体,让更优秀的后备干部进一步得到提拔重用。
专家们建议,可采取轮岗、易地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的实际能力。同时,更需使后备干部保持紧迫感,即进入后备干部群体,并非进入升迁的“保险箱”,若不思进取,也将会被淘汰出局。
摘自《瞭望》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