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黑人小说“混杂性”创作动势透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u0709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黑人作家的双重历史、双重传统导致了其双重文化身份。一方面,黑人作家渴求与白人文化认同,得到白人文化的认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维护黑人身份和种族文化而与白人文化分离。他们的双重身份使其作品在语言、叙述策略和主题等方面呈现出一种与白人主流文学具有差异性重复的“混杂性”特征。这种混杂的状态不仅消解了所谓的白人主流文化的权威性,而且开启了创造、生成新意义的可能,为少数族裔文化的生存提供了生存空间。
  关键词:美国黑人小说 创作特征 混杂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美国黑人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其肤色问题的缘故,在文化身份上表现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证。正是这种“双重意识”导致了美国黑人作家两难的创作困境。一方面,黑人作家渴求与白人文化认同,得到白人文化的认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维护黑人身份和种族文化而与白人文化分离。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在同化和分离之间持续的张力”。在当前全球化语境氛围里,在一些文学批评的有效介入下,当代美国黑人小说的创作发生了重要的转型,黑人作家对白人主流文学进行带有差异的模拟,即在表面语言符号一致的编码下以差异性的黑人英语表述来体现黑人性。这种创作模式的转变使黑人作品呈现出一种与美国白人作品既相像又不同的“混杂性”特征。这种混杂的、矛盾的并且模棱两可的生存状态不仅为处于边缘地位的美国黑人文学赢得了可发展的第三空间,而且有效地消解了白人主流话语中的各种等级制严格的界限与桎梏,成功地推动了世界各民族文学走向多元与并生的发展状态。
   一 美国黑人作家的创作困境及民族主义话语的危机
   美国黑人的前辈作为来自非洲的奴隶,被投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地理、政治与文化环境之中,并被迫在异文化的环境中求生存。这种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同时也导致了杜波依斯所提及的黑人的“双重意识”的发生,即美国黑人在文化身份上表现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证。
   而美国黑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也给黑人作家的写作造成了不少的困难。根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接受反应美学理论”,每一个作家在创作时心中都有一个“暗隐的读者”,即其作品是供谁阅读消费的。而黑人作家的身份二重性,直接导致了J·W·约翰逊在“黑人作家的困境”一文中所提到的问题:
   “美国黑人作家面临着一般作家一无所知的问题——双重读者问题。这不仅仅是双重读者,而是分裂的读者,是由意见相左、观点对立的两种人构成的读者。一个黑人作家一拿起笔,或一坐在打字机前,他就必须立刻有意或无意地解决这个双重读者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位黑人作家根据自己的体验来真实地揭示黑人的价值所在,那他的作品当然会得到黑人读者的积极反应,但白人读者对此会茫然不知,或熟视无睹。他不仅会失去占主流的白人读者,而且会失去在白人主流社会得到认可的机会,从而会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得不到世界的承认而走向消亡。但如果黑人作家以白人的眼光来考察黑人的世界,即为了寻求个体的身份得到那种主导文化的认可,刻意去迎合所谓的西方美学规范和文化准则,从而忽略自身文化传统的真实存在,这种民族特色的淡化和种族意识的消解不仅会使黑人作家失掉自己的立身之本,更会造成黑人文学特色的丧失。正是这种双重传统和双重意识身份最终导致了黑人作家创作的两难抉择之困境。
   始于1964年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是美国黑色权利运动的具体体现,其规模和影响超过了上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这一运动旨在宣扬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及其种族性,即“黑人性”(Blackness);强调黑人文化的灵魂,宣称黑人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在于直接反映黑人追寻自我的经历,表现置于“双重意识”围绕之下的黑人的困惑,及黑人在美国社会中被置于不知何去何从、进退维谷的境地,和展现黑人自豪和黑人自我实现的精神。黑人文艺运动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比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但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似乎关注于意识形态的展示,太注重政治目的,其挑战性的立场和强调以非洲文化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不能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而略显孤立”。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的生存充满了危机。
   二 “混杂性”创作模式的崛起
   “混杂性”(Hybridity)一词在当代文学、文化批评话语中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从词源上讲,混杂性一方面指的是生物或物种意义上的杂交,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语种或方言之间的混杂。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率先将“混杂性”概念借用到后殖民理论中,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对后殖民主义奠基人法侬著作的创造性误读与挪用,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德里达的差异概念与拉康关于主体概念中与他者的关系的观念。法侬在其重要著作《黑皮肤,白面具》中以隐喻的方式说明第三世界中的这种西方制造出来的他者的身份,只能是一种混杂的形象。法侬说,人们通常所说的黑人灵魂乃是白人的人为制造,是白人制造的他者。
   霍米·巴巴继承并发扬了法侬的观点,认为法侬仍未摆脱那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观念,即他只看到了黑人与白人的对立,却看不到更高级的统一。霍米·巴巴认为,后殖民者可以通过以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特方式来对殖民话语进行“带有差异的重复”,即在表面上模仿西方主流话语,同时又与本土文化杂糅为一体,从而使之变得不纯,进而达到削弱、解构并颠覆殖民话语的目的。
   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为人们提供了当语言由主流文化模式所控制时,如何在反抗西方白人主流社会的同时,学习西方并超越西方。因此,很大程度上,这一批评理论适应于黑人文学批评与研究。从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现实来看,黑人作家与批评家必须面对非洲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传统这两种传统。前者是其文化的源头,而后者则是他们生存的现实。为了生存并进入居住地的民族文化主流,黑人不得不与白人民族文化相认同,但其身上所深潜的族裔文化记忆却难以挥去,并无时无刻不在与新的民族文化身份发生冲突而达到某种程度的新的交融。因此,黑人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他们在异域生存中所面临的文化认同的挑战。此时,他们必须借助于社会主流的语言形式即英语,来进行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凸显自身的、有明显差异的文化传统与民俗风格,在英语的“标准”表述中突出自己的异质特点,即在表面语言符号一致的语码下,以差异性的黑人英语表述来体现其黑人性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 黑人文本的混杂性特征
   美国黑人作家在对白人主流话语进行蓄意颠覆以达到“间离效果”的同时,又在调整自身的文化传统中的主题、叙述模式等,从而形成了美国黑人文学创作中的“混杂性”的个性特征。这种混杂性主要表现在黑人文本的叙述语言上、主题上及叙述策略上。
   1 语言上的混杂性
   由于文学创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因而美国黑人文学首先要对语言进行反表征,即用美国黑人式的“非正统”英文在文本中以语言形式展示黑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美国黑人前辈被迫来到新大陆,他们自然对赋予他们奴隶地位的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着根本的怀疑态度或抵触情绪,而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又不得不以这一语言进行基本的言说。于是,他们在学会并运用这一语言的同时又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加工,以抵制自我意识毁灭的进程。因此,在黑人文本中,方言土语的大量使用就成为“黑人性”的文本特点。这正是区别黑人的文本性与主流标准语文本的差异之所在。同时,这种黑人“土语”文化对其文化的延续和文学的生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如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其作品《紫色》中、里德在其作品《黄壳子收音机坏了》中都采用了大量的黑人话语。这种黑人方言土语介入到标准英语之中,不仅使黑人文化传统在西方中心的语境中保证不失去自身文化传统的根基与活力,而且以一种“混杂性”的姿态,借用、调整和转化了白人主流文学创作的模式,创造了一种黑人文本在完全不存在黑人性的西方主流话语中生存的可能,达到了体现黑人经验,削弱颠覆白人主流话语的目的。
   2 叙述策略上的混杂性
   “美国黑人小说家的写作是其所遭遇的历史、社会和意识形态语境化的行为,是典型的支配性文化和权利话语下的选择。”这一特殊语境要求黑人作家除了在黑人小说语言层面对西方世界的英语语言霸权进行消解外,还要针对小说的叙述层面进行调整,以形成自己的个性,差异性的重复便构成了黑人文本的叙述策略。这种叙事模式不仅能以隐蔽的方式来折射出黑人作家的思想,而且使黑人文本具备一种“双重声音”的功能。如莫里森、里德在其作品中采用多层次、不连续和片段式时间结构,体现出一种典型的西方后现代写作特征,而这种模仿模式实际上是在其创作中隐蔽地继承了非洲口头文遗产。这种叙述方式的“混杂性”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对中心话语或主流文学的修正作用,迫使其承认并容纳非洲族裔的写作。
   3 主题上的混杂性
   对黑人作家来说,在一个白人文化占主流地位的社会语境中,如何创造并保持与主流典律的差异性,实际上是针对主流文化支配性权利的最佳策略。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黑色权利运动的最终走向终结导致了非裔知识分子的大觉醒。他们中间的精英分子开始意识到仅仅对立是不够的。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消极地理解为要压倒、对抗白人的优越论,它应该是主动的而不仅仅是反作用的,它要以正面的、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反抗。这一思想上的转变为黑人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一些黑人作家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写种族矛盾与种族斗争,而是将黑人的声音融入白人文化,以一种被同化者的身份进入主流社会,与白人作家步调一致,在作品中以描写异化世界为主题,探讨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以及自我的异化或自我本质的危机。这一生存的困境在黑人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美国黑人的双重身份给黑人身份认同带来的困惑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黑人为了生存必须而且不得不认同盎格鲁-萨克逊白人主流文化;另一方面,隐蔽在他们意识深处的黑人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其所接受的民族文化身份发生冲突。黑人身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反映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中一种无身份、无地位的边缘状态,一种非此非彼的不定状态。这种“黑人经验”反映了美国黑人在对立与错位的黑白文化夹缝中的生存状况和文化心态,折射出陷入文化困惑中黑人的迷惘和无奈。
   四 结语
   美国黑人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决定了美国黑人对世界领悟的表述与主流社会有别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及其双重历史、双重传统和双重身份才导致了黑人作品既有美国(白人)文学的因子,又有非洲文学特征的混杂性特征。这种对白人文学带有差异性的重复与模仿不仅以混杂、含混、矛盾的表现形式使主流话语带有杂质进而变得不纯,即从白人主流话语的内部对其实行压迫,使其防御机制彻底崩溃,从而实现对主流话语的进一步解构与颠覆;同时,这种混杂的、模棱两可的状态形成了巴巴所称的“第三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消除了所谓的权威性,而且开启了创造、生成新意义的可能,为少数族裔文化的生存提供了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Gruesser,John Cullen. Black on Black[M].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0.
   [3] 袁霁:《非洲中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4] 黄晖:《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 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黑人小说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 威廉·格纳齐诺的创作深受卡夫卡的影响。在关于生活和信仰的基本问题上,他们有着相似的探询和困惑。在写作手法上,格纳齐诺也对卡夫卡进行了借鉴和模仿。《变形记》和《一把雨伞给这天用》分别是卡夫卡和格纳齐诺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从文学审美的多个层面分析二者的互文性关系。  关键词:互文性 《变形记》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文本间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