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国丙型肝炎患者中HCV的基因型分布类型,并进行HCV在中国流行病学历史分析,进而研究HCV在中国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进化动力学特征.方法 从423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提取HCV RNA并进行cDNA反转录,扩增E1和NS5B两个基因区的核苷酸序列,排除不合格及不适合分析的病毒株序列,再对合格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运用BEAST软件中的Baye
【机 构】
:
545005广西,柳州市铁路中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545005广西,柳州市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丙型肝炎患者中HCV的基因型分布类型,并进行HCV在中国流行病学历史分析,进而研究HCV在中国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进化动力学特征.方法 从423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提取HCV RNA并进行cDNA反转录,扩增E1和NS5B两个基因区的核苷酸序列,排除不合格及不适合分析的病毒株序列,再对合格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运用BEAST软件中的Bayesian MCMC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来进行Coalescence分析,通过重构BSPs(Bayesian skyline plots)图回溯HCV的流行病学历史.结果 HCV分离株的基因分型如下:共包括6个基因型,12个基因亚型(1b:65.9%,6a:17.1%,2a:7.4%,3a:3.6%,3b:3.3%,6e:0.76%,1a,1c,2b,2f,4d以及5a共占0.25%),以及2个新基因型6变异体.所产生的5个BSP曲线图均凸显1993年至2000年这一时间段,中国的HCV感染数量呈现指数增长,随后则陡然下降.结论 证实了HUV在中国多样性的流行现状,反映了HCV不断变化的基因型流行模式;1993年至2000年期间由于“单采血浆”事件的影响,HCV在中国的感染数量经历了一段“指数”增长期。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甲型肝炎重症化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5例甲型肝炎患者资料,分析甲型肝炎重症化原因及转归等.结果 甲型肝炎患者525例,其中普通甲型肝炎512例(512/525,97.52%),肝衰竭患者共13例(13/525,2.48%),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0.58±14.68)岁及(40.15±11.37)岁(P<0.01).单纯感染甲型肝炎417
经过10余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实践,CHB抗HBV治疗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核苷(酸)类似物等药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控制疾病进展,显著改善疾病预后.病毒出现耐药后将明显影响疗效,已成为临床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因此对不同药物的抗病毒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长期疗效,降低耐药的发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全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09-2013年全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血清HBV DNA载量、血清学和生化学指标,通过观察患者妊娠期病毒学应答、HBeAg血清学转换和生化应答来评价抗病毒的疗效.结果 共收集患者125例,妊娠期病毒突破率为11.2% (14/125).其中,妊娠前达到完全病毒应答孕妇100
目的 分析引起吉林省2009-2012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的传播链.方法 选择70株2009-2012年分离于吉林省HFMD病例的EV-A71分离株,对VP1编码区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RT-PCR产物的序列测定,使用Bioedit软件和MEGA 4.0软件对VP1基因编码区进行同源性、基因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初治48周疗效欠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应用替比夫定治疗48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初治的27例在48周时未发生HBV DNA转阴(<100 IU/ml)及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序贯替比夫定继续治疗,设为A组.替比夫定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4例,设为B组.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至12周,A、B两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44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未曾使用抗病毒药物,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指证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其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LAM+ADV)初始联合组和恩替卡韦(ETV)单药组各60例治疗144周.结果 治疗144周LAM+ ADV组的HBV-DNA低于300copy/ml的检测率、HBeAg血清阴转率及转换率均高于ETV治疗
2014年12月6日在上海召开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袁正宏主任委员主持.副主任委员:阮强、徐志凯、貌盼勇等,常务委员:杨占秋、李明远、潘卫、严延生、黄平等5人参会.中华医学会:胡俊.工作秘书:陈培莉、刘剑.本次会议共分四个部分,上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下午进行青年委员会选举和成立会议,晚上进行常委会议和青年委员会学术交流活动.上午的学术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为青年委员们作了“病毒学面临的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两种血清学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种类检测中价值.方法 采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79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9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和6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中PCT和IL-6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和IL-6含量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
近来的研究表明安氏Ⅱ类亚类错骀的特征直接决定其矫治计划的制定。本文的目的是论述安氏Ⅱ类亚类和安氏Ⅲ类亚类错骀畸形的特征及治疗方法。
目的 应用两组三重PCR方法检测非0157:H7型STEC的6种毒力基因stxl、stx2、eae、hly、etpD、katP。方法对多重PCR方法进行改进优化,引入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并结合血清学分析的方法判定结果。建立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简化其分子危害性评估工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评估效率。结果用模拟样品评估该方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