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电状态检修是对检修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电力企业实现创一流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变电工作的状态检修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变电检修;状态检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06-0132-01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目前电力系统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的有效手段。随着设备制造工艺的进步和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周期性的计划检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以诊断性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以实现最低成本消耗为目标的状态检修模式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变电检修对状态检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实施状态检修的优势
状态检修的原则是“应修则修,修必修好”。定期检修是以时间为基准的预防性检修,而状态检修是以状态为基准的响应性检修,以实际运行状态取代固定的检修周期。状态检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可以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运行情况和试验结果等,经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检修,需要进行哪些项目的检修,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检修效果。②对于状态好的设备,可以延长检修周期,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③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率高。因此,状态检修可以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以减少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变电状态检修的方法和措施
2.1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检修队伍
①以人为本,提高素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监控已能完成大部分设备的运行监视,但这些技术都需要人去控制、去操作。而状态检修作为电力系统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要求技术人员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②开展状态检修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要敢于承担技术责任,要建立起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并指导状态检修工作的领导小组,以协调变电、配电、检修、继保、试验及其它相关专业部门的分工、配合、衔接、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
2.2加强检修管理,提高检修水平
①状态检修要以科学为基础。状态诊断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随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及推广应用,建立设备动态档案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一些供电企业已与某些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状态检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家系统,并利用这类系统逐步实现检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准确化,实时分析每台设备的状态,并进行状态变化趋势的分析,减少了数据分析、统计、比较工作中的工作量和误差率。有的供电企业已经做到现场试验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试验数据录入、现场历史数据查询等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手段,对进一步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要不断实施、完善和推广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在全面监测各设备的同时,对异常设备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③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分部、专工、班组三级质量验收体系,对每台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状态信息卡,了解、分析设备现状,跟踪细小缺陷的发展方向。只有对设备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把握设备健康的命脉。
2.3完善技术资料,搞好设备“三检制”
实施设备管理“三检制”,所谓的“三检制”就是指:点检,依据“设备缺陷记录”,对所记载的设备进行定点检查;巡检,依据“设备运行记录”,由专职责任人员在点检的基础上,采用专用仪表对点检情况进行定量复查评价,如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开关设备的过热现象;定检,根据“设备检修维护记录”,对设备的技术状态加强巡查。
2.4加强在线监测手段
随着红外线测温仪、热像仪、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在线监测仪、主变的油色谱在线分析仪、微机保护在线监测等手段的应用,为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的诊断手段,通过这些在线监测,可以对设备的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测试周期和测试项目。
2.5加强设备事故分析
设备发生事故后,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状态检修作为电力系统实现体制转变,提高电力设备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是今后在电力生产中急需努力和发展的方向,状态检修提高了检修管理水平,节省了检修、运行费用,提高检修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是对检修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随着设备制造工艺的进步和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展状态检修的各方条件日益成熟,输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已成为各方共识,只有通过充分挖掘潜力,苦练“内功”和结合实际,搞好状态检修,才能战胜新的挑战,为建设一强三优的的电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娟.浅谈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J].科技风,2009,(21).
关键词:变电检修;状态检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06-0132-01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目前电力系统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的有效手段。随着设备制造工艺的进步和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周期性的计划检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以诊断性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以实现最低成本消耗为目标的状态检修模式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变电检修对状态检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实施状态检修的优势
状态检修的原则是“应修则修,修必修好”。定期检修是以时间为基准的预防性检修,而状态检修是以状态为基准的响应性检修,以实际运行状态取代固定的检修周期。状态检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可以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运行情况和试验结果等,经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检修,需要进行哪些项目的检修,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检修效果。②对于状态好的设备,可以延长检修周期,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③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率高。因此,状态检修可以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以减少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变电状态检修的方法和措施
2.1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检修队伍
①以人为本,提高素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监控已能完成大部分设备的运行监视,但这些技术都需要人去控制、去操作。而状态检修作为电力系统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要求技术人员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②开展状态检修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要敢于承担技术责任,要建立起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并指导状态检修工作的领导小组,以协调变电、配电、检修、继保、试验及其它相关专业部门的分工、配合、衔接、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
2.2加强检修管理,提高检修水平
①状态检修要以科学为基础。状态诊断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随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及推广应用,建立设备动态档案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一些供电企业已与某些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状态检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家系统,并利用这类系统逐步实现检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准确化,实时分析每台设备的状态,并进行状态变化趋势的分析,减少了数据分析、统计、比较工作中的工作量和误差率。有的供电企业已经做到现场试验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试验数据录入、现场历史数据查询等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手段,对进一步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要不断实施、完善和推广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在全面监测各设备的同时,对异常设备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③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分部、专工、班组三级质量验收体系,对每台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状态信息卡,了解、分析设备现状,跟踪细小缺陷的发展方向。只有对设备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把握设备健康的命脉。
2.3完善技术资料,搞好设备“三检制”
实施设备管理“三检制”,所谓的“三检制”就是指:点检,依据“设备缺陷记录”,对所记载的设备进行定点检查;巡检,依据“设备运行记录”,由专职责任人员在点检的基础上,采用专用仪表对点检情况进行定量复查评价,如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开关设备的过热现象;定检,根据“设备检修维护记录”,对设备的技术状态加强巡查。
2.4加强在线监测手段
随着红外线测温仪、热像仪、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在线监测仪、主变的油色谱在线分析仪、微机保护在线监测等手段的应用,为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的诊断手段,通过这些在线监测,可以对设备的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测试周期和测试项目。
2.5加强设备事故分析
设备发生事故后,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状态检修作为电力系统实现体制转变,提高电力设备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是今后在电力生产中急需努力和发展的方向,状态检修提高了检修管理水平,节省了检修、运行费用,提高检修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是对检修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随着设备制造工艺的进步和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展状态检修的各方条件日益成熟,输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已成为各方共识,只有通过充分挖掘潜力,苦练“内功”和结合实际,搞好状态检修,才能战胜新的挑战,为建设一强三优的的电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娟.浅谈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J].科技风,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