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到社会热点、科技创新、学生教育、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把握好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内容。本文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开发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其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逐渐受到了各类学校的广泛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强,如果能运用有趣的网络化校本课程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获得的学习效果将明显优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发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信息技术能力,将其培养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我们身处信息化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用到各种信息技术,所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原本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其重视度不足,家长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玩电脑”,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可以充分适应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网络化校本课程则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有机整合网络资源而开设的校本课程,能够将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和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改革和创新,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个性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其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2.1树立校本课程资源观念,专门成立开发小组
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尝试,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校本课程资源观念。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课程观。认识到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只依赖教材,要与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创造和丰富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资源观。网络资源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除了要加入有关信息技术知识的文本资源,还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多媒体资源,如讲解信息技术操作的微课视频、动画短片、动图、教师制作的课件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和特点选择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网络课程资源。另外,教师要适应角色转变,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虚心接受专家指导、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自我反思,专注于课程研究。
开发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要涉及到许多工作内容,是一项长期工程,所以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开发小组,其成员除了学校领导、课程专家、信息技术教师之外,还要包括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这是因为学生代表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可以为课程开发提出宝贵意见,还能成为其他学生的表率,共同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而家长代表的参与则能从社会层面为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指导。学校领导应组织学生和家长代表参与网络技术培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何注册和登录学习网站、校园网、论坛等网络学习平台,怎样发帖、回帖、编辑资料、下载学习资料、在线向教师提问等,提升家长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鼓励其与其他家长多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家校合力。
2.2结合学生兴趣选择课题,加强网络平台管理
学校和教师在选择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民主化方法征集意见。许多学校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直接由教师商议课程选项然后公布,虽然给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但无法保证选项之中一定有学生喜欢的课程,难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采用民主化方法征集意见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外、官方微博等方式征集意见,鼓励学生自己先想好主题,发表评论后寻找观点一致的同学通过网络交流探讨该主题的研究内容,写一个简单的主题介绍,然后发送到教师邮箱内。开发小组的成员认真阅读学生的方案,罗列出其中具有较强可行性、可操作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主题供学生选择。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有效管理,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时要从资源与网络平台两个方面加强管理。资源管理要求学校完善选题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激励制度,建立健全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确保选入的均为优质资源,且具有本校特色,从而提升校本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在管理网络平台方面,学校也要完善管理制度,将各个模块的维护责任分配给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师,使其明确自身职责,为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开放一部分管理权限,当系统逐渐成熟后,可以逐渐向其他家长和学生开放使用权限。开发网络化课程资源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进。
2.3建立健全网络评价机制,获取各方参与支持
在开发一门新课程的过程中,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开发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学校要重视建构性评价,其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具有多元化功能,如诊断、提升、激励等,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校本课程。学校要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评价环境,根据学生的发帖、回复、评论等了解其学习需求,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线上交流,针对其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激励教育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其探究能力与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在学生的网络发帖、回复等动态中看到有创新的观点或新奇的问题时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另外,可以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建立flash动画制作、如何进行网上学习等话题版并让学生担任版主。
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只靠学校就能完成的,必须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首先,要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他们是课程开发的指导者,也是组成校外资源的重要部分,学校可以建议其成立家长和社区委员会,以民主的方式收集意见,并选出会长、副会长等职位的担任者,以代表的身份加入课程开发小組。定期组织开放日活动,让他们进入校园,近距离了解课程开发进度,发挥自身作用。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学校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共同体,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改进自身的不足。最后,当地的教育部门要给予支持和监督指导,全面推进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尝试和摸索,总结实践经验,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科学制定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具体而言,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校本课程资源观念,专门成立开发小组;结合学生兴趣选择课题,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评价机制,获取各方参与支持,通过多学校、社会、家庭和政府等多方合力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
(江苏省兴化市沈伦中心校,江苏 泰州 225700)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逐渐受到了各类学校的广泛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强,如果能运用有趣的网络化校本课程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获得的学习效果将明显优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发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信息技术能力,将其培养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我们身处信息化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用到各种信息技术,所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原本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其重视度不足,家长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玩电脑”,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可以充分适应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网络化校本课程则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有机整合网络资源而开设的校本课程,能够将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和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改革和创新,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个性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其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2.1树立校本课程资源观念,专门成立开发小组
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尝试,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校本课程资源观念。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课程观。认识到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只依赖教材,要与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创造和丰富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资源观。网络资源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除了要加入有关信息技术知识的文本资源,还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多媒体资源,如讲解信息技术操作的微课视频、动画短片、动图、教师制作的课件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和特点选择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网络课程资源。另外,教师要适应角色转变,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虚心接受专家指导、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自我反思,专注于课程研究。
开发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要涉及到许多工作内容,是一项长期工程,所以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开发小组,其成员除了学校领导、课程专家、信息技术教师之外,还要包括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这是因为学生代表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可以为课程开发提出宝贵意见,还能成为其他学生的表率,共同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而家长代表的参与则能从社会层面为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指导。学校领导应组织学生和家长代表参与网络技术培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何注册和登录学习网站、校园网、论坛等网络学习平台,怎样发帖、回帖、编辑资料、下载学习资料、在线向教师提问等,提升家长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鼓励其与其他家长多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家校合力。
2.2结合学生兴趣选择课题,加强网络平台管理
学校和教师在选择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民主化方法征集意见。许多学校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直接由教师商议课程选项然后公布,虽然给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但无法保证选项之中一定有学生喜欢的课程,难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采用民主化方法征集意见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外、官方微博等方式征集意见,鼓励学生自己先想好主题,发表评论后寻找观点一致的同学通过网络交流探讨该主题的研究内容,写一个简单的主题介绍,然后发送到教师邮箱内。开发小组的成员认真阅读学生的方案,罗列出其中具有较强可行性、可操作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主题供学生选择。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有效管理,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时要从资源与网络平台两个方面加强管理。资源管理要求学校完善选题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激励制度,建立健全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确保选入的均为优质资源,且具有本校特色,从而提升校本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在管理网络平台方面,学校也要完善管理制度,将各个模块的维护责任分配给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师,使其明确自身职责,为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开放一部分管理权限,当系统逐渐成熟后,可以逐渐向其他家长和学生开放使用权限。开发网络化课程资源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进。
2.3建立健全网络评价机制,获取各方参与支持
在开发一门新课程的过程中,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开发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学校要重视建构性评价,其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具有多元化功能,如诊断、提升、激励等,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校本课程。学校要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评价环境,根据学生的发帖、回复、评论等了解其学习需求,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线上交流,针对其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激励教育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其探究能力与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在学生的网络发帖、回复等动态中看到有创新的观点或新奇的问题时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另外,可以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建立flash动画制作、如何进行网上学习等话题版并让学生担任版主。
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只靠学校就能完成的,必须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首先,要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他们是课程开发的指导者,也是组成校外资源的重要部分,学校可以建议其成立家长和社区委员会,以民主的方式收集意见,并选出会长、副会长等职位的担任者,以代表的身份加入课程开发小組。定期组织开放日活动,让他们进入校园,近距离了解课程开发进度,发挥自身作用。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学校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共同体,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改进自身的不足。最后,当地的教育部门要给予支持和监督指导,全面推进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尝试和摸索,总结实践经验,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科学制定网络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具体而言,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校本课程资源观念,专门成立开发小组;结合学生兴趣选择课题,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评价机制,获取各方参与支持,通过多学校、社会、家庭和政府等多方合力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
(江苏省兴化市沈伦中心校,江苏 泰州 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