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可见,“读”是诗歌教学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提高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而且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诗歌教学中“诵读”这一环节。
关键词:诗歌; 诵读; 范读;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08-001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许多优秀的语文教改专家总结了如“三主”“六步”等成功的教改经验。然而,从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高中二年级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的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自觉和不自觉间体现着主角身份,使学生失去了“读”的权利,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在诵读中去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诵读”是诗歌教学之根本。本者,根也,用以吸收养分长成躯干枝叶。“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一切收获之源。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都有相当浓厚的“读”的基础。可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
通过阅读激发起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如果学生连课文也不愿“接触”,却“陶醉”于老师那津津乐道的讲演,那结果只能是老师说的天花乱坠,学生晕晕然不知所以,真正的意境,根本没有体验,更不要说运用所学来遣辞造句了。
所谓诵读,我的理解就是背诵与朗读,通过朗读达到背诵的目标。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个配乐诗朗诵,也可以搞一个小型朗诵比赛,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强化理解。我在教《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找了首《春江花月夜》的古琴曲,再配上MV,学生兴致勃勃,一堂课下来,就已能背诵。
朗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策略。“朗,明也。”(《说文》)朗的本义是明亮的意思。后又引申为指声音清晰响亮,如李白《劳劳亭歌》中的“朗咏清川飞夜霜”,所谓朗咏,即发声响亮的吟咏、吟诵的意思。“读,诵书也。”(《说文》)即通过诵,而抽释理解书的意义。所谓朗读,就是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其心理过程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多种感官通道被利用起来了,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调动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诵读并不是一味的读,从上课读到下课就结束。我认为,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范读。曾聆听过一位前辈公开课《赤壁赋》,上课伊始,在简单的介绍苏轼及“乌台诗案”背景后,播放鲍国安诵读的《赤壁赋》。学生听着那淋漓尽致的诵读,体会着苏轼那超然物外、旷达淡然的情怀,顿生一种跃跃欲试的萌动,还没听完,很多学生已经不自觉地小声跟读起来。听完诵读之后,教师乘势而上,布置学生高声自由诵读,充分体悟作者的情感。通过这遍诵读,调动情绪把握情感的目的就这样悄然达成。
言传身教,教师的范读永不过时。范读是教师从诗歌中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思,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方式。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细心聆听时如同身临其境,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了她中学时代的古文老师。“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由此可见,教师激情洋溢的范读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
其次,要调动学生想象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联想与记忆,充分发挥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深刻的内涵,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巴尔扎克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走近诗人,品味诗意。
“想佳人妆楼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我们在学柳永的《八声甘州》时,指导同学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美丽的佳人每天梳洗打扮,穿着漂亮的衣裙,在楼头极目眺望,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前,方才知道误认了。江风吹来,衣裙飘飘。映着美丽的容颜上失望的眼神,如此再三再三,仍站在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这对于一个在外流浪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珍惜! 从想象中我们能感受到佳人从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船的惊喜再到认清不是以后的懊丧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柳永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不忍登高临远又偏临远,不当淹留又已淹留,思念家园又下不了回家的决心,千回百转、柔肠寸断的矛盾和纠结。这不由让我们想起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同样的场景相互映照,让同学在想象和联想中进一步感受和鉴赏这种思乡怀人型的作品。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明优秀的代表,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在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和指导,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背诵、理解的能力和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情感的共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 诵读; 范读;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08-001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许多优秀的语文教改专家总结了如“三主”“六步”等成功的教改经验。然而,从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高中二年级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的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自觉和不自觉间体现着主角身份,使学生失去了“读”的权利,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在诵读中去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诵读”是诗歌教学之根本。本者,根也,用以吸收养分长成躯干枝叶。“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一切收获之源。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都有相当浓厚的“读”的基础。可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
通过阅读激发起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如果学生连课文也不愿“接触”,却“陶醉”于老师那津津乐道的讲演,那结果只能是老师说的天花乱坠,学生晕晕然不知所以,真正的意境,根本没有体验,更不要说运用所学来遣辞造句了。
所谓诵读,我的理解就是背诵与朗读,通过朗读达到背诵的目标。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个配乐诗朗诵,也可以搞一个小型朗诵比赛,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强化理解。我在教《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找了首《春江花月夜》的古琴曲,再配上MV,学生兴致勃勃,一堂课下来,就已能背诵。
朗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策略。“朗,明也。”(《说文》)朗的本义是明亮的意思。后又引申为指声音清晰响亮,如李白《劳劳亭歌》中的“朗咏清川飞夜霜”,所谓朗咏,即发声响亮的吟咏、吟诵的意思。“读,诵书也。”(《说文》)即通过诵,而抽释理解书的意义。所谓朗读,就是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其心理过程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多种感官通道被利用起来了,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调动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诵读并不是一味的读,从上课读到下课就结束。我认为,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范读。曾聆听过一位前辈公开课《赤壁赋》,上课伊始,在简单的介绍苏轼及“乌台诗案”背景后,播放鲍国安诵读的《赤壁赋》。学生听着那淋漓尽致的诵读,体会着苏轼那超然物外、旷达淡然的情怀,顿生一种跃跃欲试的萌动,还没听完,很多学生已经不自觉地小声跟读起来。听完诵读之后,教师乘势而上,布置学生高声自由诵读,充分体悟作者的情感。通过这遍诵读,调动情绪把握情感的目的就这样悄然达成。
言传身教,教师的范读永不过时。范读是教师从诗歌中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思,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方式。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细心聆听时如同身临其境,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了她中学时代的古文老师。“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由此可见,教师激情洋溢的范读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
其次,要调动学生想象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联想与记忆,充分发挥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深刻的内涵,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巴尔扎克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走近诗人,品味诗意。
“想佳人妆楼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我们在学柳永的《八声甘州》时,指导同学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美丽的佳人每天梳洗打扮,穿着漂亮的衣裙,在楼头极目眺望,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前,方才知道误认了。江风吹来,衣裙飘飘。映着美丽的容颜上失望的眼神,如此再三再三,仍站在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这对于一个在外流浪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珍惜! 从想象中我们能感受到佳人从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船的惊喜再到认清不是以后的懊丧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柳永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不忍登高临远又偏临远,不当淹留又已淹留,思念家园又下不了回家的决心,千回百转、柔肠寸断的矛盾和纠结。这不由让我们想起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同样的场景相互映照,让同学在想象和联想中进一步感受和鉴赏这种思乡怀人型的作品。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明优秀的代表,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在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和指导,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背诵、理解的能力和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情感的共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