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月色微凉,蝉鸣依旧。
你听那晚风,拂过小城温热的襁褓,孕着一轮白胖的月儿。青石板桥上长着一层淡淡的青苔,落下一滴水,亲了云朵,惊了金波——
阿婆呀,忙活一天啦,快来歇歇脚。
玉儿呀,快来坐,阿婆给你打蒲扇。
阿婆呀,月亮上真的有嫦娥玉兔吗?
玉儿呀,你乖乖瞧呀,兔儿正在桂树下蹦蹦跳跳呢。
阿婆呀,我瞧不着。
玉儿呀,别调皮,坐到阿婆身边来,你就看到啦。
小城的暑热还未散尽,我搬个木板凳坐在临街的楼梯上,对面是柳家的面点铺。柳家爷爷即便是打着赤膊,额上也止不住地冒出浑圆的汗珠,手掌推揉着一团面,汗珠子也胡乱地跑下来。黄鹂鸟扑棱着翅膀,净挑离铺子最近的树枝歇下,用喙啄啄羽毛,又朝台阶上耷拉着脑袋假寐的大猫挑衅。大猫只懒懒地睁开了左眼一条细细的缝儿,嘴巴倒是张得挺大,黄鹂鸟圆溜溜的眼珠子转了两圈,又往上蹦跶到另一处枝头。我索性直接坐到了台阶上,怕是阿婆看到了,又要拿着铲子来敲咯,唾沫星子也会飞到身上吧。不过还是笑声飞得最远,落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中,总也忘不掉。
“吃吧。”阿婆弯下腰来,手心里躺着一块模样乖巧的苏式月饼,正是柳家那最传统的款样,戳着“柳”字样的大红印花。这姑苏城的月饼呀,和这儿的姑娘一个样,白嫩的面皮,只是手指轻轻一碰,就似莲花瓣瓣剥落了,小娃娃急忙凑上去用黏糊糊的小手接着。然而它的香气早已有意无意地撩拨起路上行人的味蕾。“嚎(好)吃!”嘴里还剩下那么一口,就迫不及待地朝阿婆眯起眼,餍足地笑起来。于是呀,一双手顺着我的头发摸下来,最后,停在被猪油抹得光亮的嘴边:“慢点儿,别噎着。”
小城的街已经算不上街了。没有小野花,也没有石板凹凼里的雨水了,它有水泥路,也有窨井盖了。柳家的面点铺怎么这个点儿还在营业呢?啊,原来那红红绿绿的已不是蒸糕上的彩丝了。
你嗅那晚风,混着隔夜酒精的酸臭气味和流浪诗人麻木的低吟嘶吼,熏出那本不属于我的眼泪泛泛——
玉儿呀,外婆坐不动啦,要去月宫帮你摘桂花做月饼咯。
阿婆呀,玉儿和你一块儿去,我们要摘好多好多,分给柳家爷爷和吴家阿婆。
玉儿呀,你要替外婆照顾妈妈,捶捶背吧,撒撒娇,阿婆走得才放心哟。
阿婆呀,你别走,我还想听你唱歌儿,怎么能走呢。
玉儿呀,阿婆教你唱:月色早,照树梢,执笔描啊描;囡儿笑,光着脚,河畔翘啊翘。
阿婆呀,我不许你走,你要是走我就哭给你看。
玉儿呀,你是大孩子了,不能哭鼻子哟。
玉儿呀,别怕;玉儿呀,别哭。快快睡咯。
玉儿呀,你记得,等你老了,把我教你的歌儿,教给你的娃娃哟。
月儿好,蝉儿闹。梦里旧园氤氲在月光里。晚风拂柳,吹开旧时光的泪,落在外婆桥。
佳作点评
《外婆橋》是一首众人耳熟能详的童谣,其中的情感也常常能唤起人们的共鸣。这篇文章首尾模拟童谣启合,童谣内容又与文章描写的祖孙二人的情感相符。文章语言带有浓郁的江南风味,作者积极调动语言和环境描写手法,穿插高识别度的方言,描绘江南特有的风物,为文章情感的延伸提供了一个清新自然的背景。这是一份深厚的情感,但再深厚的情感也要接受人世分离带来的考验,我们可以想象这动人的祖孙情不会因生死而改变,更会因外婆温暖的嘱托而延续久远,这份情感正因略有悲痛而更显厚重感人。
(徐菡)
你听那晚风,拂过小城温热的襁褓,孕着一轮白胖的月儿。青石板桥上长着一层淡淡的青苔,落下一滴水,亲了云朵,惊了金波——
阿婆呀,忙活一天啦,快来歇歇脚。
玉儿呀,快来坐,阿婆给你打蒲扇。
阿婆呀,月亮上真的有嫦娥玉兔吗?
玉儿呀,你乖乖瞧呀,兔儿正在桂树下蹦蹦跳跳呢。
阿婆呀,我瞧不着。
玉儿呀,别调皮,坐到阿婆身边来,你就看到啦。
小城的暑热还未散尽,我搬个木板凳坐在临街的楼梯上,对面是柳家的面点铺。柳家爷爷即便是打着赤膊,额上也止不住地冒出浑圆的汗珠,手掌推揉着一团面,汗珠子也胡乱地跑下来。黄鹂鸟扑棱着翅膀,净挑离铺子最近的树枝歇下,用喙啄啄羽毛,又朝台阶上耷拉着脑袋假寐的大猫挑衅。大猫只懒懒地睁开了左眼一条细细的缝儿,嘴巴倒是张得挺大,黄鹂鸟圆溜溜的眼珠子转了两圈,又往上蹦跶到另一处枝头。我索性直接坐到了台阶上,怕是阿婆看到了,又要拿着铲子来敲咯,唾沫星子也会飞到身上吧。不过还是笑声飞得最远,落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中,总也忘不掉。
“吃吧。”阿婆弯下腰来,手心里躺着一块模样乖巧的苏式月饼,正是柳家那最传统的款样,戳着“柳”字样的大红印花。这姑苏城的月饼呀,和这儿的姑娘一个样,白嫩的面皮,只是手指轻轻一碰,就似莲花瓣瓣剥落了,小娃娃急忙凑上去用黏糊糊的小手接着。然而它的香气早已有意无意地撩拨起路上行人的味蕾。“嚎(好)吃!”嘴里还剩下那么一口,就迫不及待地朝阿婆眯起眼,餍足地笑起来。于是呀,一双手顺着我的头发摸下来,最后,停在被猪油抹得光亮的嘴边:“慢点儿,别噎着。”
小城的街已经算不上街了。没有小野花,也没有石板凹凼里的雨水了,它有水泥路,也有窨井盖了。柳家的面点铺怎么这个点儿还在营业呢?啊,原来那红红绿绿的已不是蒸糕上的彩丝了。
你嗅那晚风,混着隔夜酒精的酸臭气味和流浪诗人麻木的低吟嘶吼,熏出那本不属于我的眼泪泛泛——
玉儿呀,外婆坐不动啦,要去月宫帮你摘桂花做月饼咯。
阿婆呀,玉儿和你一块儿去,我们要摘好多好多,分给柳家爷爷和吴家阿婆。
玉儿呀,你要替外婆照顾妈妈,捶捶背吧,撒撒娇,阿婆走得才放心哟。
阿婆呀,你别走,我还想听你唱歌儿,怎么能走呢。
玉儿呀,阿婆教你唱:月色早,照树梢,执笔描啊描;囡儿笑,光着脚,河畔翘啊翘。
阿婆呀,我不许你走,你要是走我就哭给你看。
玉儿呀,你是大孩子了,不能哭鼻子哟。
玉儿呀,别怕;玉儿呀,别哭。快快睡咯。
玉儿呀,你记得,等你老了,把我教你的歌儿,教给你的娃娃哟。
月儿好,蝉儿闹。梦里旧园氤氲在月光里。晚风拂柳,吹开旧时光的泪,落在外婆桥。
佳作点评
《外婆橋》是一首众人耳熟能详的童谣,其中的情感也常常能唤起人们的共鸣。这篇文章首尾模拟童谣启合,童谣内容又与文章描写的祖孙二人的情感相符。文章语言带有浓郁的江南风味,作者积极调动语言和环境描写手法,穿插高识别度的方言,描绘江南特有的风物,为文章情感的延伸提供了一个清新自然的背景。这是一份深厚的情感,但再深厚的情感也要接受人世分离带来的考验,我们可以想象这动人的祖孙情不会因生死而改变,更会因外婆温暖的嘱托而延续久远,这份情感正因略有悲痛而更显厚重感人。
(徐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