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日至7日,在美国和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的共同主持下,美国与东盟举行了为期五天的海上联合军演。此次演习受到广泛关注,因为此前虽然美国与东盟成员国分别合作举行过不少联合军演,但与东盟十国共同举行演习,尚属首次。这也是东盟继去年10月和今年4月与中国举行海上联演后,再次以集体形式与一个大国举行海上联演。
早在去年中国与东盟在广东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首次联演之际,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2次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就已做出决定,将在2019年与美国举行一次海上联演。东盟提前一年公布相关计划,本身就表明其在与中国加强军事合作的同时,希望向外界展现与美国的军事关系并未受到影响,试图在两个大国之间搞平衡。
“大国平衡”是东盟奉行的主要对外战略之一,在中美博弈态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与两个最主要大国的关系,对东盟来说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人们通常认为,东盟国家“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可以用“二元论”来简单解释。可以说,东盟在经济、安全上都在進行“对冲”,只不过在经济上对中国的需求更大,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更深。
近年,中国与东盟在强化军事安全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不仅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开展双边或三边联合演训,而且在舰艇访问、军事教育培训乃至国防工业建设等领域都有了更为实质的合作。这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双方互信不断增强的趋势在安全领域的反映,也体现了东盟针对中美力量对比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调整正在主动进行调适。
但是,基于对中国崛起的忧惧及南海问题的存在,东盟对中国仍很不放心。为维护自身安全,东盟各国必然寻求其他大国的支持和介入,美国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及安全承诺对东盟依然十分重要。同时,美国在东南亚军事介入的根基深厚,与多国长期保持密切军事关系,且拥有菲律宾、泰国两个盟友。不论是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均寻求进一步强化和东南亚的军事接触。
首次美国—东盟海上联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行前活动,分别在泰国、新加坡、文莱举行。第二阶段为海上行动,演习地域从泰国湾延伸到越南南部金瓯省附近的南海海域。演习从泰国梭桃邑海军基地启动,最后在新加坡结束。东盟十国均参加了演习。美国海军则派出“蒙哥马利”号濒海战斗舰、“韦恩·梅耶”号导弹驱逐舰以及3架MH-60直升机和1架P-8巡逻机参演。各国参演兵力总规模为:8艘舰艇、4架飞机和1000多名官兵。
演习过程中,美国和东盟成员国组成一支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设在泰国皇家海军近海巡逻舰“甲米”号上。联合特遣部队司令由泰国海军少将宋蓬担任,美国海军第七驱逐舰中队指挥官马特·杰尔比海军上校担任副司令,司令部人员由美国和东盟十国代表组成。位于新加坡的岸上支援分队也包括来自东盟各成员国的代表。演习的科目包括“登临、搜查和抓扣”、海上态势感知、师级战术、海上资产追踪等。为增强真实性,美国海军雇用了一些商船,作为模拟目标。来自东盟各国的分队一起合作,根据想定实施对商船的临检、搜查和抓扣演练。
美国—东盟首次海上联演为双方强化防务合作提供了一条新的多边路径,将进一步推进美军在印太地区将演习网络化和多边化的努力。长期以来,美军每年都会在东南亚地区与盟友伙伴举行多场双边或多边演习,如美菲“肩并肩”演习、美泰“金色眼镜蛇”演习、“海上合作戒备与训练”(“卡拉特”)演习、“东南亚合作与训练”演习等。近年来,美菲、美泰的双边演习常有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更多国家参与,呈现出多边化趋势。在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中,“促进区域互联”与“做好自身准备”“加强伙伴关系”一起,被并列为维持美国对印太地区承诺的三大途径。而在“促进区域互联”之下,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多边接触加强区域机制,这其中特别强调了美国与东盟在东盟防长扩大会、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及美国—东盟国防部长非正式会议等机制下的合作。
美军指挥官在演习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与东盟的海上联演有助于双方信息共享和行动整合,从而加强“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近一时期,美国在推进与盟友合作时高度重视互操作性和技术层面。8月26至28日,在美军印太总部和泰军最高司令部联合主办的印太国防军司令会议上,在“自由开放印太的合作”这一主题下,主办方设置了三个分议题,除一个涉及东盟对印太合作的看法外,其余两个议题则分别是关于“互操作性”和“新兴技术”。这显示美国试图将“印太战略”的推进从战略层面深入到更为具体的技战术层面,从而实现与盟友和伙伴国更深度的利益捆绑和军事融合,以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不断推进“印太战略”的实施。
此次军演另一个受关注的现象是缅甸的参与。尽管因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的分歧,美国重手制裁缅甸军方高层,去年又进一步增加制裁,包括停止向缅甸提供军事培训、禁止向缅军方人员发放签证等,但制裁措施没有影响缅受邀参加此次联合军演,这是因为美国不想因美缅双边矛盾折损美国—东盟演习的分量和意义,同时也在为今后改善美缅军事关系创造条件。
此次演习是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面对这一态势,包括东盟在内的周边国家对地区和平稳定的担忧有所增加。他们担心“大象打架,草地遭殃”,同时希望尽力避免陷入“选边站”的困境。因此,美国—东盟海上联演在科目设置上刻意做得敏感度较低、规模相对有限,避免给外界造成“联手遏华”的印象。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波林所说,相比去年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东盟海上联演,东盟国家对今年中国如何看待美国—东盟海上联演更为关注。不过,虽然东盟试图在中美之间进行平衡,但先后与两大国举行联合军演,仍有可能成为中美在印太地区竞争的一部分。
此外,尽管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总体保持平稳,中国与东盟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也在稳步推进,但近期中国与东盟部分声索国围绕南海资源开发的矛盾有所回弹。6月,中国渔船在礼乐滩附近海域与一艘菲律宾渔船相撞,菲媒体和政客纷纷炒作此事,并发出外交抗议。7月,中国与越南海警围绕万安滩附近的油气资源勘探活动发生对峙。此次美国—东盟海上联演部分科目选择在越南南部海域举行,显示美有意为越南撑腰打气。演习开始前,美国务院发言人奥塔加斯公开指责中国“恫吓”南海周边国家。
我们需要关注美国—东盟海上联演的后续发展,特别是其在推动美国与东盟行动“互操作性”、推进美“印太战略”方面的作用。也要看到,基于东盟的地区平衡战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军事合作仍有较大潜力,可适时扩大双方联演联训的规模和科目,并继续拓展其它防务领域的合作。从更高层面上,还应继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战略沟通,增进相互信任,注重东盟关切,妥善管控分歧,化解和降低东盟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减少外部干扰。
东盟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早在去年中国与东盟在广东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首次联演之际,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2次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就已做出决定,将在2019年与美国举行一次海上联演。东盟提前一年公布相关计划,本身就表明其在与中国加强军事合作的同时,希望向外界展现与美国的军事关系并未受到影响,试图在两个大国之间搞平衡。
“大国平衡”是东盟奉行的主要对外战略之一,在中美博弈态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与两个最主要大国的关系,对东盟来说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人们通常认为,东盟国家“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可以用“二元论”来简单解释。可以说,东盟在经济、安全上都在進行“对冲”,只不过在经济上对中国的需求更大,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更深。
近年,中国与东盟在强化军事安全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不仅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开展双边或三边联合演训,而且在舰艇访问、军事教育培训乃至国防工业建设等领域都有了更为实质的合作。这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双方互信不断增强的趋势在安全领域的反映,也体现了东盟针对中美力量对比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调整正在主动进行调适。
但是,基于对中国崛起的忧惧及南海问题的存在,东盟对中国仍很不放心。为维护自身安全,东盟各国必然寻求其他大国的支持和介入,美国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及安全承诺对东盟依然十分重要。同时,美国在东南亚军事介入的根基深厚,与多国长期保持密切军事关系,且拥有菲律宾、泰国两个盟友。不论是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均寻求进一步强化和东南亚的军事接触。
美强化与东盟国家的多边接触和“互操作性”
首次美国—东盟海上联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行前活动,分别在泰国、新加坡、文莱举行。第二阶段为海上行动,演习地域从泰国湾延伸到越南南部金瓯省附近的南海海域。演习从泰国梭桃邑海军基地启动,最后在新加坡结束。东盟十国均参加了演习。美国海军则派出“蒙哥马利”号濒海战斗舰、“韦恩·梅耶”号导弹驱逐舰以及3架MH-60直升机和1架P-8巡逻机参演。各国参演兵力总规模为:8艘舰艇、4架飞机和1000多名官兵。
演习过程中,美国和东盟成员国组成一支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设在泰国皇家海军近海巡逻舰“甲米”号上。联合特遣部队司令由泰国海军少将宋蓬担任,美国海军第七驱逐舰中队指挥官马特·杰尔比海军上校担任副司令,司令部人员由美国和东盟十国代表组成。位于新加坡的岸上支援分队也包括来自东盟各成员国的代表。演习的科目包括“登临、搜查和抓扣”、海上态势感知、师级战术、海上资产追踪等。为增强真实性,美国海军雇用了一些商船,作为模拟目标。来自东盟各国的分队一起合作,根据想定实施对商船的临检、搜查和抓扣演练。
美国—东盟首次海上联演为双方强化防务合作提供了一条新的多边路径,将进一步推进美军在印太地区将演习网络化和多边化的努力。长期以来,美军每年都会在东南亚地区与盟友伙伴举行多场双边或多边演习,如美菲“肩并肩”演习、美泰“金色眼镜蛇”演习、“海上合作戒备与训练”(“卡拉特”)演习、“东南亚合作与训练”演习等。近年来,美菲、美泰的双边演习常有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更多国家参与,呈现出多边化趋势。在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中,“促进区域互联”与“做好自身准备”“加强伙伴关系”一起,被并列为维持美国对印太地区承诺的三大途径。而在“促进区域互联”之下,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多边接触加强区域机制,这其中特别强调了美国与东盟在东盟防长扩大会、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及美国—东盟国防部长非正式会议等机制下的合作。
美军指挥官在演习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与东盟的海上联演有助于双方信息共享和行动整合,从而加强“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近一时期,美国在推进与盟友合作时高度重视互操作性和技术层面。8月26至28日,在美军印太总部和泰军最高司令部联合主办的印太国防军司令会议上,在“自由开放印太的合作”这一主题下,主办方设置了三个分议题,除一个涉及东盟对印太合作的看法外,其余两个议题则分别是关于“互操作性”和“新兴技术”。这显示美国试图将“印太战略”的推进从战略层面深入到更为具体的技战术层面,从而实现与盟友和伙伴国更深度的利益捆绑和军事融合,以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不断推进“印太战略”的实施。
此次军演另一个受关注的现象是缅甸的参与。尽管因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的分歧,美国重手制裁缅甸军方高层,去年又进一步增加制裁,包括停止向缅甸提供军事培训、禁止向缅军方人员发放签证等,但制裁措施没有影响缅受邀参加此次联合军演,这是因为美国不想因美缅双边矛盾折损美国—东盟演习的分量和意义,同时也在为今后改善美缅军事关系创造条件。
演习对地区安全的潜在影响
此次演习是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面对这一态势,包括东盟在内的周边国家对地区和平稳定的担忧有所增加。他们担心“大象打架,草地遭殃”,同时希望尽力避免陷入“选边站”的困境。因此,美国—东盟海上联演在科目设置上刻意做得敏感度较低、规模相对有限,避免给外界造成“联手遏华”的印象。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波林所说,相比去年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东盟海上联演,东盟国家对今年中国如何看待美国—东盟海上联演更为关注。不过,虽然东盟试图在中美之间进行平衡,但先后与两大国举行联合军演,仍有可能成为中美在印太地区竞争的一部分。
此外,尽管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总体保持平稳,中国与东盟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也在稳步推进,但近期中国与东盟部分声索国围绕南海资源开发的矛盾有所回弹。6月,中国渔船在礼乐滩附近海域与一艘菲律宾渔船相撞,菲媒体和政客纷纷炒作此事,并发出外交抗议。7月,中国与越南海警围绕万安滩附近的油气资源勘探活动发生对峙。此次美国—东盟海上联演部分科目选择在越南南部海域举行,显示美有意为越南撑腰打气。演习开始前,美国务院发言人奥塔加斯公开指责中国“恫吓”南海周边国家。
我们需要关注美国—东盟海上联演的后续发展,特别是其在推动美国与东盟行动“互操作性”、推进美“印太战略”方面的作用。也要看到,基于东盟的地区平衡战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军事合作仍有较大潜力,可适时扩大双方联演联训的规模和科目,并继续拓展其它防务领域的合作。从更高层面上,还应继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战略沟通,增进相互信任,注重东盟关切,妥善管控分歧,化解和降低东盟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减少外部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