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俗文化”的传播现状与治理路径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庸俗、低俗、媚俗为主要内容的“三俗文化”,就其思想层面实质而言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通过网络等途径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较大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抵制“三俗文化”的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应该从加强主流文化的现实关怀、推进校本文化的重构整合、开展个性文化的关怀疏导、实施娱乐文化的监督治理等方面入手,构建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三俗文化” 传播现状 治理路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近年来,以庸俗、低俗、媚俗为主要特征的“三俗文化”(简称“三俗”)通过网络等途径,在娱乐民众的同时,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三俗”在高校也受到热捧,不少大学生成为这种文化的支持者、传播者乃至创造者。中国“三俗文化”的传播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警惕。早在2010年7月,胡锦涛同志就曾经公开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面对当前“三俗”盛行的现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渠道,高校应该在抵制“三俗”的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三俗文化”的含义与实质
  (一)“三俗文化”的含义
  “三俗文化”,是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的统称。“三俗”之间有共同之处,都不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不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三俗”之间也有区别,庸俗文化主要是指平庸粗俗的文化,是相对于高雅文化而言的,究其实质是一种娱乐、游戏文化,如大量征婚类的娱乐性综艺节目。低俗文化是指低级趣味,使人萎靡、颓废的文化,是相对于超凡脱俗、高尚情趣、积极上进、令人奋进等社会进步意义和价值内容。而媚俗文化则是指过份迁就迎合受众,以作态取悦大众的文化,如名人猎奇、商业炒作、隐私曝光等,此类文化充斥着迎合、趋附之风,缺少独立的文化见解和品格,理性追求及人文关怀非常淡漠。
  (二)“三俗文化”的实质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折射出推崇者的思想道德素养,反映特定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俗文化”也不例外,它体现了此类文化追随者思想道德素养的低下,折射出的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内容,此为“三俗”实质所在。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的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揭示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时强调,“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从这个角度来讲,由中央倡导、受到广大民众支持的反“三俗”运动实质为一场思想道德教育运动,也有媒体称其为“新道德运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三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现状
  为了了解“三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现状,我们在浙江选取了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发放的2000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1925份,回收率达96.25%,在将相关数据用SPSS15.0 软件作了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三俗”在当前高校的传播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一)概念认知的模糊性
  表一 大学生对“三俗文化”的概念认知水平
  由表一可以看出,尽管“三俗文化”在高校泛滥,但大学生们对这种文化的认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呈现模糊化的特征。对于“三俗”的含义,“非常熟悉”的仅占17.2%,“不太清楚”却占到了68.7%,而没听说过的也占到了14.1%。对“三俗”概念的认识水平制约了大学生对这种文化现象在高校传播程度的认识,认为传播程度“很高”的仅占15.3%,“一般”的占到64%,“很低”的也占到20.7%。大学生对于“三俗”的认知模糊性降低了这一群体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从而成为“三俗”的追随者乃至创造者。
  (二)内容认同的中立性
  表二 大学生对“三俗文化”的内容认同程度
  由表二可以看出,对于“三俗文化”的具体内容,大学生“极度喜欢”和“非常反感”的不占多数,大部分学生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在接受和认同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中立性。对于“非诚勿扰”之类的“庸俗文化”和“芙蓉”“凤姐”之类的“低俗文化”,大学生持“非常喜欢”态度的分别占8.1%和1.5%,“十分反感”和“极度厌恶”的分别占了10.6%和27.3%,而“不喜欢,也不排斥”的分别占到了81.3%和71.2%。而对于明星隐私追踪之类的“媚俗文化”,大学生持“非常关心”和“没兴趣”态度的分别占5.1%和21.7%,而持“偶尔看看”态度却占到了73.2%。大学生对待“三俗”的中立性态度反映其接受该种文化产品的被动性,也为我们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可能。
  (三)心理接受的片面性
  表三 大学生对“三俗文化”的心理接受状况
  由表三可以看出,对于“三俗文化”的传播,大学生接受心理呈现出较大的片面性。对于何种因素导致“三俗”在大学生中传播的问题,归因于“社会风气不良”的占到了54%,认为“高校教育低效”“政府监管不力”的分别占了18.3和7%,而归责于“大学生素养低下”仅占20.7%。数据说明大学生认同“三俗”在高校的传播是社会、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相比之下其更突出客观环境的影响,而非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第二个问题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对于“三俗”在高校转播的主要途径问题,认为“网络媒体”的占了77.8%,而“道听途说”“报刊杂志”“课堂学习”的分别占到了13.2%、6.6%和2.4%,再次说明了大学生将“三俗”传播归置外因而非内因,说明了这一群体的不成熟性,显现出对其加强正确引导的紧迫性。   (四)性质认定的复杂性
  表四 大学生对“三俗文化”的性质认定
  由表四可见,对于“三俗文化”的性质的认定,大学生表现出一种复杂性。一方面,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三俗”的传播和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有联系,认为“有必然联系”的占了6.6%。认为“有一定联系”的占到了80.8%,而认为两者“无联系”的仅占6.2%。另一方面,对于是否应该从思想道德层面认定“三俗”的性质进而开展反“三俗”的“新道德运动”,持支持态度的仅占28.8%,持反对态度的占了29.8%,而持模凌两可态度的竟占到了41.4%。这样的态度说明大学生对“三俗”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坚定和深入,需要加强进一步的引导。
  (五)抵制态度的鲜明性
  表五 大学生对反“三俗文化”的立场态度
  虽然大学生们对“三俗文化”概念和本质认识不够成熟,但他们毕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对“三俗”的危害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因而在反“三俗”问题上显现出坚定的立场,能够成为反“三俗”的主力军。如表五所示,对于高校是否该开展专项的反“三俗”活动,近74.8%的大学生持肯定态度,对于高校在抵制“三俗”运动中的角色定位,超过半数(5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追随者甚至是引领者,对于自己在高校反“三俗”活动中该持何种态度,近65.6%的大学生表示会采取支持的态度。当然从表五中也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和自身在反“三俗”问题上的立场不够明朗,需要对其加强相关教育。
  三、当前高校治理“三俗文化”的路径思考
  (一)以主流文化为灵魂:避免出现主流文化曲高和寡的现象,加强主流文化的现实关怀
  1.主流文化曲高而和寡是“三俗文化”在高校盛行的重要原因。“所谓主流文化,一般是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使命。然而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主流文化呈现曲高而和寡的症状。在人民论坛2010年所作的一项调查问卷中,当被问到“您认为当前主流文化面临哪些问题?”时,73.6%的受访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54.3%的受访者则认为“宣传的多,说教的多,难以打动人心”。上述现象在高校也非常严重,大学生们对主流文化兴趣不浓,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尴尬现状也许能够说明这一点,有专家生动地评价为“上面有要求,下面没需求,夹在当中很难受”。现实中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需求,当主流文化不能获得大学生的认同时,“三俗”便乘虚而入了。
  2.高校治理“三俗文化”必须加强主流文化的现实关怀。高校治理“三俗文化”,必须加强主流文化的现实关怀,其实质是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问题。这种现实关怀能有效推动主流文化在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并能帮助广大师生解决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回报社会、发展高校和服务师生三个方面。高校实现主流文化的现实关怀,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迫在眉睫。少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低下,非但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反而成为“三俗”的宣扬者和缔造者。针对这一现象,2013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发出文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十六条意见。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刻不容缓。要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顺利实现“三进”,高校教师必须在教学科研方面下大功夫。
  (二)以校本文化为依托:关注校本文化貌合而神离的问题,推进校本文化的重构整合
  1.校本文化貌合神离是“三俗文化”在高校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校本文化是一种“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其他学校无法同位复制或即使可以同位复制也很难轻易复制的文化”[2]。校本文化具有校本性和特色性两大基本特征,是一所高校的办学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它作为一种软实力影响着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体现其凝聚力和向心力。校本文化越是根基深厚而个性鲜明,就越能够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豪感,使其自觉认同本校的文化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也使得不良文化难以在学校兴风作浪。相反,高校的校本文化越是根基浅薄而个性缺失,就越容易让广大师生产生一种文化缺陷感,从而为“三俗”的侵入创造良好条件。当前我国高校校本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重物质,轻精神。二是重移植,轻本土。三是重现代,轻传统。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校本文化的发展走入貌合神离的误区,它制约着师生对所在高校的文化认同,阻碍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进”,助长了“三俗”在高校的传播。
  2.高校抵制“三俗文化”必须推进校本文化的重构整合。积极推进校本文化的重构整合是高校抵制“三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努力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高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高校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准,影响师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高校要努力发挥校训、校歌、校标和校风等校本文化元素的作用,使自己的大学精神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二是改变重移植、轻本土的做法,积极挖掘丰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加深学校的文化底蕴,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三是改变重现代、轻传统的方法,大力弘扬优良办学传统。许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引用现代教育理念,却忽视了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浪费了极好的校本文化资源,必须加以重视和纠正。
  (三)以个性文化为焦点:重视个性文化兴盛乏治的实际,实施个性文化的关怀疏导   1.个性文化兴盛乏治是“三俗文化”在高校流行的一个重要推手。顾名思义,个性文化就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特定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自身生存状况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有关。文化不可能没有个性,“从人类历史的最早时代起,各地方群体已通过不同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信仰而相互区别。而且可以相信,人们对于这些把自己所属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的不同特征总是有意识的”[3]。当前我国高校个性文化十分活跃,主要与三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多元思想冲击;二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第三是新时期师生的独特文化消费心理驱使。个性文化的兴盛反映了高校特定群体个性的活跃,有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的改革与发展。然而高校个性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受到一定的调控,如果听任其发展而不加任何的规范,就容易导致相关群体个性极度张扬而失控,致使主流文化被遗弃和非主流文化肆虐。
  2.高校防范“三俗文化”必须开展个性文化的关怀疏导。个性文化的兴盛具有双面效应,这使得高校在防范“三俗文化”时必须重视个性文化的治理问题,而实施关怀疏导应该是最佳策略。一是采取求同而存异的尊重态度。个性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诸多因素有关,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就决定了高校对这种文化首先应该采取一种宽容态度,理性承认它的存在而不是感性地粗暴干预,这种求同而存异的尊重态度是治理个性文化的重要前提。二是开展疏导而非围堵的治理方式。个性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反映了高校师生群体的特定诉求,在治理时必须加以重视。一方面,要关心师生的生存状况,解决其实际困难。在高校加快改革的今天,教师和大学生都面临着诸多压力,其利益诉求需要得到满足,这是消除个性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关注师生个性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疏导。高校要高度重视广大师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对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师生要及时加以疏导,这也是防范个性文化消极影响的重要措施。
  (四)以娱乐文化为抓手:防止娱乐文化泛化而失控状况,实施娱乐文化的监督治理
  1.娱乐文化自由而失控是“三俗文化”在高校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娱乐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借助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娱乐文化开始支配整个文化的走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文化也出现娱乐化趋势,甚至到了泛化而失控的边缘。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几大因素有关:一是社会娱乐文化的渲染;二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低效;三是大学生个性心理问题的突出;四是电视、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娱乐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社会公众带来愉悦享受,但是娱乐文化泛化的负面作用却不可忽视。尼尔·波兹曼在其专著《娱乐至死》中是这样批判娱乐文化的,“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4]。娱乐文化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大学生的个性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给大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三俗”在高校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载体。
  2.高校抵制“三俗文化”必须实施娱乐文化监督治理。
  娱乐文化的泛滥助长了“三俗文化”在高校的滋生和传播,高校要抵制“三俗”就必须实施娱乐文化的监督治理。首先,从受体层面入手,注重娱乐文化的思想道德批判,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和其他德育途径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以之引领学生思潮、凝聚学生共识,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次,从载体层面入手,加强校园文化的管理,加快品牌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娱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学校也必须加强管理,监管的缺失会导致校园文化走向娱乐化。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努力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最后,从媒介层面入手,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实施网络文化的治理。网络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娱乐文化在高校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媒介,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实施网络文化的综合治理,是高校治理娱乐文化的必然路径。○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73.6%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0.6.
  [2]倪筱荣.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
  [3][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怀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幸艳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潘 瑀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是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产生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一般实施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按重要性原则设计的内部控制、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控制.企业可以针对不
<正>每年春节假期,各大城市都会出现家政服务人员短缺的状况。北京亦是如此。为了缓解这一难题,今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启动家政服务保供行动,从2月1日至3月2日,42家家政服务企
本文观察了长期低剂量γ射线照射和照射加电击对老年前期(18~21月龄)大鼠血浆性激素水平、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活力以及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长期照射加电击使雄
华为近日宣布成功完成西班牙首个Femtocell(毫微微蜂窝基站)商用网络的交付。该网络采用全球领先的Femtocell解决方案助力西班牙沃达丰推出针对企业用户的“办公室优质语音和数
阐述了未来泛在网络从人与人通信向物与物通信的发展前景,介绍了当前传感器网络行业的应用和典型技术特点,并对传感器网络与电信网融合、形成泛在传感器网络发展过程的阶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