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牛人”的“牛算盘”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万权,男,汉族,1971年7月出生,201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权超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先后获得“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好人·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养牛人,我要用一生研究养牛产业,带动地区发展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尽到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
  ——李万权
   在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穷,曾是当地一眼望不到头的景象。“牛人”李万权却用养牛掀开了贫穷的屋顶,推倒了破旧的墙壁,不仅自己致富,还做起了周边十余个乡镇贫困户的“牵牛人”,带领着近千名农民一同“走牛路”、奔小康。
  白手起家的致富“牛人”
  北甸子村是辽宁最北的乡村,这里曾风沙肆虐,素有“辽宁沙窝子”之称,百姓终年在土里刨食也仅能果腹。
  经过几代治沙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村里变得绿树成荫。生态环境有了改善,受了几辈子穷的村民充满了对小康生活的向往,李万权也琢磨起摆脱贫穷的出路。
   李万权是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从小跟着父亲搞养殖,每天给牲口喂食、喂水、挑粪,从不抱怨。周边屠宰场的工作人员看中了他老实本分,让他代为收购黄牛。几年下来,他不仅攒下了众多省内外客户,也了解到养牛市场空间大、收益高,是个稳妥的脱贫方式。于是他贷款5万元,买了10头牛,迈出了养牛的第一步。
  虽然养牛技术要求低,风险小,但把每头肉牛都养得膘肥体壮也是门手艺。李万权细心琢磨,虚心请教,养殖经验日渐丰富,也练就了一套识牛的本领——一打眼,就知道小牛犊能长多大;手往牛肚子上一搭,重量就估摸个八九不离十。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李万权办起了肉牛养殖场,成立了权超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生意做到了贵州、河北、安徽等地。2014年,合作社的肉牛养殖年收益达到100万元。2016年,李万权又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牛倌”。
  干“牛事”拉动致富
  自己的腰包鼓了,李万权想起了“治沙书记”董福财的话:“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
  2016年,李万权干了一件“牛事”——拿出自家资产向银行抵押作担保,分两批为村上24户贫困户担保贷款485万元,帮助他们垫付拖欠村里的债务,并拨给每户20万元养牛启动资金。令人钦佩的是,李万权没有提出任何附加条件,还义务帮助他们建牛舍,把关选购品种好、体质健康的幼牛,统一配发饲料、安排卫生防疫。
  那段时间,每天一大早出门,李万权把这些贫困户走了个遍。“你家牛咋长得慢?”“为啥不愛吃食?”“这几头牛感冒了,拉我那儿去,治好给你送回来。”李万权实时关注每个贫困户的养牛动态,比对自家牛都上心。
  到了出栏期,李万权又天天紧盯肉牛市场行情——行情看涨了,他瞄准机会,帮贫困户卖个好价钱;行情一般时,他嘱咐贫困户“见利就走”;当肉牛出现滞销时,他又联系肉牛屠宰和加工企业,优先收购贫困户饲养的牛。
  很快,李万权的信用帮扶模式产生了效益。第一批帮扶的贫困户7个月收益55万元,第二批帮扶的贫困户两个月收益17万元。3年下来,这些贫困户不仅还清了拖欠村里的陈年旧债和3年的银行本息,每家每户还净赚20多万元。
  贫困户对李万权心存感激,对他们而言,脱贫摘帽可是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
  身患白血病的徐宏伟视李万权为恩人。曾经欠了一屁股债、病重时连血都输不起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李万权的鼓励和担保下,他和妻子养了30头肉牛。短短3年,他们买了车,修了房,暗淡无光的日子亮堂起来。
  贫困户陈桂香也跟着李万权发了“牛财”。她年岁高,只管喂牛,买牛犊、卖牛的事都交给李万权打理。老人的钱赚得既舒心又省心,养牛第一年就顺利脱贫,第二年还清了20多万元贷款,现在每年至少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考虑到贫困户中存在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李万权又去外地考察学习,提出了适合本地情况的肉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六家联合”模式,即采取扶贫风险保证金担保、商业银行放贷、贫困户贷款集中养殖、村集体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饲养服务、协同订单保险的模式,每年根据养牛的效益情况按照投入比例分红,并保证年收益率不低于15%。
  这种扶贫养殖模式解决了那些没资金、没场地、没技术,急欲脱贫的村民的难题。每户6万元的年均收入让这些贫困户燃起了致富的希望。
  在李万权的带动下,村里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靠养牛全部脱贫。钱到手了,村民们的精气神儿来了,平日里,聊的话题是养牛,读的书也是关于养牛方面的,全村近90%的农户在养牛,北甸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村。
  本村脱贫致富了,李万权还向外乡贫困户伸出了援手。他在大冷、冯家等周边乡镇发展了数百家养牛户,每年带动大家养牛七八千头,同时,他又在葫芦岛市南票区建起养牛基地,带动省内2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肉牛养殖。
  用“牛劲儿”促乡村振兴
  “养牛的行业,利润大,前景好。1.5万元买头小牛,育成后价格在3万元左右,除去七八千元的草料费,还净赚七八千元。”李万权把养牛这笔账算得“门儿清”。他清楚地知道,养牛在国内属于朝阳产业,市场需求大、利润高,前景可观。
  为了让农户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养牛业,2019年,李万权联系相关部门,推出了“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脱贫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银行“家趁万贯,带毛不算” 的传统评估规则,自2020年起,彰武银行业实现了活体抵押贷款,村民们乐坏了——如此一来,每多养10头牛,就可以多赚4万元钱,仅利用手里的牛就可以继续扩大养牛规模了。
  养牛产业发展起来了,2019年,李万权又建设了权超黄牛交易中心。从此,当地的养牛户不用再费力跑到外地卖牛,外地客商可直接到这里选购肉牛,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产销双赢的目标。交易中心吸引了河北、内蒙古、山西、安徽等外地客商,更有来自山西平遥牛肉集团、河南白象集团、鄂尔多斯邦成集团的大量订单在这里签订,每年交易中心成交黄牛达5万头。
  以养牛助力乡村振兴是李万权的心愿,未来,他要再完善养牛产业链,涵盖从饲养、育成到屠宰、深加工以及饲料等附属行业,吸引更多的村民回村就业。“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发牛财’、过上‘牛日子’。”李万权坚信,村民手中的“牛算盘”会越打越响。
其他文献
于丽萍,女,汉族,1971年6月出生,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大连市巾帼建功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4次荣立三等功。  “人能走多远”这个问题不要问两脚,而要问意志。有价值的人生,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于丽萍   有一种美丽叫“税
期刊
宋东奎,男,满族,1973年1月出生,2004年7月入党,凌源市刀尔登镇兴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凌源市百利有限公司总经理、凌源市兴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凌源市刀尔登镇柏杖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得“朝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朝阳市劳动模范”“凌源市脱贫攻坚先进村干部暨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听党话、跟党走。我一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把家乡建设成环境优美、生活
期刊
田金龙,男,汉族,1962年1月出生,201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六道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辽宁好人·身边好人”“本溪市优秀共产党员”“本溪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  ——田金龙   美丽的五女山脚下,哈达河水蜿蜒流过,依山傍水坐落着一
期刊
丁龙,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南杂木派出所辅警,同时也是新宾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南杂木镇学雷锋志愿者联盟”发起人、南杂木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最美人物”“抚顺市警营雷锋”等荣誉称号。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宾县”)公安局南杂木
期刊
赵铁英,男,汉族,1951年5月出生,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辽峰葡萄的选育者,现任灯塔市葡萄产业协会会长。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好人”“辽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辽阳市劳动模范”“辽阳市最美乡村科技工作者”“辽阳市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人才”“遼阳市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  53年之老农,38年之党龄,深深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工作的肯定和褒奖
期刊
展恩宁,男,汉族,1973年3月出生,2001年12月入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辽宁交投集团运营公司收费管理中心主任。先后获得“省(中)直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辽宁交投集团运营公司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在部门被辽宁省交投集团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以用路人为中心,以奋斗为本”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宗旨意识的初心和准则。  ——展恩宁   他是一员“骁将”,带
期刊
陆万长,男,汉族,1952年12月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入党,现任盘山县得胜街道得胜村党史馆义务讲解员。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辽宁好人”“辽宁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辽宁省老干部先进个人”“盘锦市优秀共产党员”“盘锦市道德模范”“盘锦市最佳司法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我觉得我为党做得很少,而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太多。我要把党的信任和关怀转化为为党工作的动力,
期刊
娄桂英,女,汉族,1932年4月出生,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退休,现任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街道民族社区第二网格党支部书记、“九大妈”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先后获得“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最美社区老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虽然年龄大了,但也会继续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娄桂英   有的人退休后感觉生活没目标,
期刊
我是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的。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弘扬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吴振华  吴振华,女,汉族,1968年8月出生,200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0月参加工作,现为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当选为抚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获得“中国好人”“辽宁好人”“辽宁省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网格员”“抚顺市优秀
期刊
曲艳武,男,汉族,1982年11月出生,200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铁岭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副支队长,2018年5月至今,担任铁岭县腰堡镇范家屯村第一书记。先后获得“铁岭好人”“铁岭市优秀选派干部”“铁岭市公安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铁岭公安优秀青年卫士”“铁岭县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获得个人嘉奖。   微石能铺千里路,努力能攀万丈峰。只要能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