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诞生了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丛书“百工录”项目。这是受到多方眷顾的“宠儿”,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以多年来文化推广的热忱赋予这个项目优渥的“出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热切的搭配天时、地利,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则充当了一回“襁褓”,组织了工艺大师、收藏家、高校骨干教师二十多人,完成了两期二十本的书稿撰写,经凤凰美术出版社妙笔点睛,现已全部出版,这一回首,已然三年。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58年办学历史的艺术教育单位,遵循着颜文睴先生“实用美术”的教育理念,做一个勤勉的工艺美术“教书匠”,与传统手艺匠人心系一脉,身体力行地进行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百工录”丛书动议之初,就许了愿:丛书志在“为民族传艺、为文化存根、为大师立传、为百工留名”,“百”是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的概括;“工”指传统手工艺,也指工匠;录为记录,是编写态度,也是编写原则。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坚守的对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的保存,初心还在,呈现结果也较为妥帖。不敢说丛书首开风气,但所有与创者共同的思路便是以不厌其精、不厌其详的考究态度,完整展示传统工艺的一榫一铆,表述传统技艺的一招一式,汇集各家各范。这是一个由点及面、又化整为零的做法,于工艺美术行业而言,是摸清家底;于文化产业而言,是丰富成果;于院校而言,是传承文明。
说由点及面,主要来自于学院的体会。学院早期办学设立织绣、工艺国画、器皿设计、雕塑等多个工艺美术专业,进入高等教育阵列后,形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并行的专业格局,探索实践政、校、行、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十多年来对传统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保护的努力到了多方认可,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保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苏州镇湖合作培养国家级非遗苏绣新传人,为贵州雷山国家级非遗苗银苗绣的技艺存录、传人培养做出积极的努力。文化部授予学院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也成为江苏省首批非遗研究基地。
以“百工录”丛书为发端,学院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保护,由分散的点位探索进入系统的整理发掘,以“苏作”为发轫,联合行业、专业的有识之士,各举所长,迈出了服务工艺美术全行业的关键一步。2014年,国家多部委发文鼓励艺术职业院校在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勇挑重担,教育部立项了由学院担纲的“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堪为丛书在数字化领域的变身和转型,这是更宽更广层面的建设,延续了“百工录”丛书的编撰精神。资源库建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为资源载体,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按照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政、校、企、行共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宽视野、大容量、全开放、多互动、可更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非遗创新传人,实现职业教育与非遗项目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保存、传承、传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化整为零既是编撰要求,也是成果转化方式。丛书专注于对传统工艺基本技法的整理和表现,从“苏作”出发,在全国十一项传统工艺美术大类中遴选传统技艺,有的全本只执意于一种技法,以积件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讲述技法的渊源、流派、传承,技艺的工具、材料、工艺流程、工艺特色、代表作品、现状与思考,回避大体而空泛的概述,追求细密而翔实的表达,先见枝叶、乃见树木。这是个花功夫却没有捷径可走的方式,不易如雷贯耳、不易气势磅礴,一道道无奇的工序、一副副简单的工具、一天天打磨的时光,是在平淡中见奇妙、在坚守中见精神,这是记录工艺、工匠最不引人注目之处,又实实在在地亮出了芳华绚烂的根本。换句话说,传统工艺在告别了农耕生活后,也“化整为零”的进入了当代,朴素的创作理念,取之自然、回到自然的创作方式,天人合一的创作追求,正影响着绿色设计的展开,回应着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延伸着当代人的心灵空间。
丛书编委会清晰地感受到不同类型作者在书中气质的流露,收藏家对藏品如数家珍,工艺大师体验式的表述,高校教师不时穿插的教学场景,这些都为丛书平添了个性,增加了表述的张力。而编撰过程中采访到的个别老艺人渐已零落,有些声音竟成绝响,这也让编委会在完成预定任务、有些释然之际,重又紧张起来。好在已经出版的书籍中,不少获得了社会好评,有的申报为非遗技艺,填补了相应的研究空白,部分书籍获得了省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这些予以编创人员极大的信心。未来,我们怀着文化自觉与自信,继续对传统技艺传承保护的一路风尘,以不间断的努力,抹平一些空白,留下几段芬芳,典藏中国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宝库。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58年办学历史的艺术教育单位,遵循着颜文睴先生“实用美术”的教育理念,做一个勤勉的工艺美术“教书匠”,与传统手艺匠人心系一脉,身体力行地进行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百工录”丛书动议之初,就许了愿:丛书志在“为民族传艺、为文化存根、为大师立传、为百工留名”,“百”是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的概括;“工”指传统手工艺,也指工匠;录为记录,是编写态度,也是编写原则。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坚守的对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的保存,初心还在,呈现结果也较为妥帖。不敢说丛书首开风气,但所有与创者共同的思路便是以不厌其精、不厌其详的考究态度,完整展示传统工艺的一榫一铆,表述传统技艺的一招一式,汇集各家各范。这是一个由点及面、又化整为零的做法,于工艺美术行业而言,是摸清家底;于文化产业而言,是丰富成果;于院校而言,是传承文明。
说由点及面,主要来自于学院的体会。学院早期办学设立织绣、工艺国画、器皿设计、雕塑等多个工艺美术专业,进入高等教育阵列后,形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并行的专业格局,探索实践政、校、行、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十多年来对传统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保护的努力到了多方认可,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保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苏州镇湖合作培养国家级非遗苏绣新传人,为贵州雷山国家级非遗苗银苗绣的技艺存录、传人培养做出积极的努力。文化部授予学院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也成为江苏省首批非遗研究基地。
以“百工录”丛书为发端,学院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保护,由分散的点位探索进入系统的整理发掘,以“苏作”为发轫,联合行业、专业的有识之士,各举所长,迈出了服务工艺美术全行业的关键一步。2014年,国家多部委发文鼓励艺术职业院校在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勇挑重担,教育部立项了由学院担纲的“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堪为丛书在数字化领域的变身和转型,这是更宽更广层面的建设,延续了“百工录”丛书的编撰精神。资源库建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为资源载体,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按照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政、校、企、行共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宽视野、大容量、全开放、多互动、可更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非遗创新传人,实现职业教育与非遗项目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保存、传承、传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化整为零既是编撰要求,也是成果转化方式。丛书专注于对传统工艺基本技法的整理和表现,从“苏作”出发,在全国十一项传统工艺美术大类中遴选传统技艺,有的全本只执意于一种技法,以积件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讲述技法的渊源、流派、传承,技艺的工具、材料、工艺流程、工艺特色、代表作品、现状与思考,回避大体而空泛的概述,追求细密而翔实的表达,先见枝叶、乃见树木。这是个花功夫却没有捷径可走的方式,不易如雷贯耳、不易气势磅礴,一道道无奇的工序、一副副简单的工具、一天天打磨的时光,是在平淡中见奇妙、在坚守中见精神,这是记录工艺、工匠最不引人注目之处,又实实在在地亮出了芳华绚烂的根本。换句话说,传统工艺在告别了农耕生活后,也“化整为零”的进入了当代,朴素的创作理念,取之自然、回到自然的创作方式,天人合一的创作追求,正影响着绿色设计的展开,回应着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延伸着当代人的心灵空间。
丛书编委会清晰地感受到不同类型作者在书中气质的流露,收藏家对藏品如数家珍,工艺大师体验式的表述,高校教师不时穿插的教学场景,这些都为丛书平添了个性,增加了表述的张力。而编撰过程中采访到的个别老艺人渐已零落,有些声音竟成绝响,这也让编委会在完成预定任务、有些释然之际,重又紧张起来。好在已经出版的书籍中,不少获得了社会好评,有的申报为非遗技艺,填补了相应的研究空白,部分书籍获得了省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这些予以编创人员极大的信心。未来,我们怀着文化自觉与自信,继续对传统技艺传承保护的一路风尘,以不间断的努力,抹平一些空白,留下几段芬芳,典藏中国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