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深化当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内涵,培养具备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的少数民族高等人才。其实施应跟据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学科知识、学科体系特征设置国学课程。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国学教育
一、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当前,随着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功能也在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承向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知识传递与创新转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知识掌握向能力与综合素质转变。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这样一场深刻变革中进入新的改革阶段。
面对这些情况,承担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院校在教学中应及时对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以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教育口径,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强化育人功能,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达到更高的目标,具有更深的内涵。使教育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人才结构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案中,使教育上升到更深的层次。在培养途径方面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单纯课堂教学向多种形式的教育转变。在人才结构要求方面,要求培养的少数民族高等人才具备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可见,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代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性发展潮流。而目前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较差等问题。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围绕考试进行的,以知识为核心,以分数为指标。考试涉及到的,无论有用与否都学,考试不涉及的,无论有用与否都不学。这就造成了民族学生人文素质知识掌握情况普遍不好。同时,由于巨大的过级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少数民族学生忽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应特别重视,而国学教育可作为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动力与其他教育元素形成合力。
人文素质 ,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品位的人格修养。
二、国学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 国学" 这一名词古己有之。而近代" 国学"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相对于新学的旧学, 相对于西学的中学,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邓实《国学讲习记》而在现代, " 国学" 可以理解为参照西方学术, 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 , 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 , 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 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国学教育则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国学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可以从两方面深化当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可以说多了解一种文化,但是只有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语言的习得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化背景做积淀。但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能用汉语流畅交流,但部分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而精通汉语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国学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可以著名的作家思想、经典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于汉语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国学经典著作为载体传承中国的哲学、文化精神通过对文化的表面形式的介绍,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和精神实质。从而达到熏陶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成为"民汉兼通"的人才。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具有高尚的理想、完善的人格、审美的情趣、理性的思维、活跃的个性等综合文化素质高的人才。国学教育有益于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国学的教学内容上可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从"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目标出发,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用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学教育实施措施
(一)通过环境育人,营造有利于国学教育的校园环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传递开展国学教育,丰富学生的大学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国学教育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既与留学生不同,也和汉族学生有差异,目前尚缺少全面向这一群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教材。这一领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使用。
(三)课程建设设置构想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国学内容和学校的性质来设置。
1、课程设置的特点
(1)层次性(渐序性)。国学内容丰富而浩大精深,一生学之而不能穷尽,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依照教育的内容和专业的阶段特点以及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接受程度,体现出教育内容的渐序性。
(2)板块性。教育的时段性、专业的方向性,导致国学教育的学习内容相应呈现出板块状,板块性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相对集中。但是,板块与板块之间应有知识的链接。
(3)系统性。现在的国学教育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有着完整严密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学术发展体系。
2、课程设置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博大精深,国学教育的内容同样也是丰富的。章太炎在1906年将国学内容分六种即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典籍则包括儒家以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为代表的书籍,内容涉及面很广泛,包括道德伦理、政治、哲学、史学、文学、天学、医学、地学、农学、数学、书法、歌舞、戏剧、军事学,等等。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学教育课程内容,大体上应包括:道德类、科技类、文史类、语言类。第一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和道德情操;第二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科学成果,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第三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民族精神和意识,使具有对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人文素养;第四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与欣赏提高学生对于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增设校园网国学教育板块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所要求的信息量也就会越来越大。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校园网络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一流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志。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可以使教学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设备,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资源优化内容丰富的国学教育板块将进一步提高民族学生国学教育效率,增进各院校同行之间联系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学相长等都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将提高其学习兴趣,丰富其文化知识,从而有助于语言学习的运用和巩固。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
[5]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国学教育
一、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当前,随着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功能也在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承向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知识传递与创新转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知识掌握向能力与综合素质转变。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这样一场深刻变革中进入新的改革阶段。
面对这些情况,承担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院校在教学中应及时对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以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教育口径,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强化育人功能,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达到更高的目标,具有更深的内涵。使教育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人才结构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案中,使教育上升到更深的层次。在培养途径方面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单纯课堂教学向多种形式的教育转变。在人才结构要求方面,要求培养的少数民族高等人才具备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可见,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代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性发展潮流。而目前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较差等问题。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围绕考试进行的,以知识为核心,以分数为指标。考试涉及到的,无论有用与否都学,考试不涉及的,无论有用与否都不学。这就造成了民族学生人文素质知识掌握情况普遍不好。同时,由于巨大的过级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少数民族学生忽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应特别重视,而国学教育可作为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动力与其他教育元素形成合力。
人文素质 ,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品位的人格修养。
二、国学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 国学" 这一名词古己有之。而近代" 国学"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相对于新学的旧学, 相对于西学的中学,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邓实《国学讲习记》而在现代, " 国学" 可以理解为参照西方学术, 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 , 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 , 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 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国学教育则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国学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可以从两方面深化当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可以说多了解一种文化,但是只有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语言的习得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化背景做积淀。但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能用汉语流畅交流,但部分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而精通汉语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国学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可以著名的作家思想、经典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于汉语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国学经典著作为载体传承中国的哲学、文化精神通过对文化的表面形式的介绍,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和精神实质。从而达到熏陶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成为"民汉兼通"的人才。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具有高尚的理想、完善的人格、审美的情趣、理性的思维、活跃的个性等综合文化素质高的人才。国学教育有益于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国学的教学内容上可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从"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目标出发,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用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学教育实施措施
(一)通过环境育人,营造有利于国学教育的校园环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传递开展国学教育,丰富学生的大学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国学教育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既与留学生不同,也和汉族学生有差异,目前尚缺少全面向这一群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教材。这一领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使用。
(三)课程建设设置构想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国学内容和学校的性质来设置。
1、课程设置的特点
(1)层次性(渐序性)。国学内容丰富而浩大精深,一生学之而不能穷尽,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依照教育的内容和专业的阶段特点以及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接受程度,体现出教育内容的渐序性。
(2)板块性。教育的时段性、专业的方向性,导致国学教育的学习内容相应呈现出板块状,板块性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相对集中。但是,板块与板块之间应有知识的链接。
(3)系统性。现在的国学教育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有着完整严密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学术发展体系。
2、课程设置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博大精深,国学教育的内容同样也是丰富的。章太炎在1906年将国学内容分六种即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典籍则包括儒家以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为代表的书籍,内容涉及面很广泛,包括道德伦理、政治、哲学、史学、文学、天学、医学、地学、农学、数学、书法、歌舞、戏剧、军事学,等等。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学教育课程内容,大体上应包括:道德类、科技类、文史类、语言类。第一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和道德情操;第二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科学成果,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第三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民族精神和意识,使具有对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人文素养;第四类课程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与欣赏提高学生对于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增设校园网国学教育板块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所要求的信息量也就会越来越大。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校园网络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一流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志。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可以使教学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设备,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资源优化内容丰富的国学教育板块将进一步提高民族学生国学教育效率,增进各院校同行之间联系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学相长等都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将提高其学习兴趣,丰富其文化知识,从而有助于语言学习的运用和巩固。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
[5]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