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片巨大的废墟,考古学家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仅凭想象的力量,似乎还不足以复原旧时的生活。
不过,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已经找到了帮助废墟“恢复”原貌的好办法,这就是在其他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的3D成像技术。
首先,研究人员仔细测量废墟上每一堵残墙和每一处台阶,残破的浮雕与纪念碑也不能放过,纪录下废墟每一处残留的细节——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材料质地、高矮、长短……然后通过电脑里的计算软件,补足残缺的部分,恢复原来的位置与尺寸。
罗伯特·韦尼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工程师介绍说:“我们所做的,就是让考古学家如虎添翼。输入电脑里的每组数据立刻被分析处理,然后建立起图像模型。当一座建筑物的结构模型初步建立起之后,我们可以对它的内部结构进行修改,比如说把某根柱子移到其他地方,借此检验这个模型是不是合乎逻辑。”更重要的是,这种数字化的3D模型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当鼠标移动到模型的某个位置上,马上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里面记载了关于这个位置的所有数据,让研究者一目了然。
应用广泛的“复古”软件
面对早已毁坏,如今只剩下残迹的古代建筑,科学家和政府始终游离于“照原址修复”与“一切保存旧貌”这二者之间。有时,专家担心照原址修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更多的时候,则是害怕来自社会的压力。可是借助于3D成像技术,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观光客走在废墟之间,戴上特别的立体眼镜,眼前马上浮现出逼真的遗址原貌——其实,他看到的只是电脑存储里的虚拟图像而已。有了这种技术,谁还会冒着破坏遗址的危险,浪费大笔钱财去干傻事呢?
公元79年,罗马城庞贝在维苏威火山的怒吼声中被厚厚的火山灰“活埋”。借助于3D成像技术,一个对古罗马历史和社会习俗一无所知的普通人,也能轻易追忆罗马古城的繁华与宏伟。为此,游客需要戴上一个特别的立体眼镜,以及一台与之相连的便携式电脑。当电脑里存储的庞贝古城的3D虚拟图像调出来后,游客眼前马上浮现出一座完整的庞贝城。残缺的建筑不见了,宏伟的纪念碑展现在眼前,街道上人来人往,店铺里生意兴隆。游客仿佛置身于罗马帝国,一切看起来那么真实自然。
不止“修复”一项功能
3D成像技术用在考古和历史领域,并不止“修复”一项功能。罗伯特·韦尼奥说:“我们用这项技术建立起建筑物的图像模型,有助于引导专家论证和辩论。有时,考古学家会提出怀疑说,某座遗址的围墙或是走廊的后面可能藏着小小的密室或是秘密通道。有了这项技术,他们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大胆假设建立起新的模型。假如电脑模型显示这个假设行得通,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也就变得肯定了。”当然,考古学家补充说,模型只起到引导作用,一切结论还要靠现场挖掘的结果说话。不过,假若模型已经足以证明假设的失败,至少可以不必到现场去白费一番气力。
还有的时候,3D成像技术可以帮助考古学家解释一些宗教场所的修建谜团。我们知道古代埃及人非常崇拜太阳神,因此他们很多宗教建筑,比如说祭坛,会修在与太阳有关的地方。于是科学家们设计了一套软件,它可以模拟太阳在黄道上的移动轨迹。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宗教建筑的朝向、高矮到底有什么讲究。比如说,当某一天太阳运行到天空中某个位置的时候,正好越过神像把阴影投射到墙上某个具有宗教含义的特殊位置上。
(编译自法国《周末三日》杂志)
不过,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已经找到了帮助废墟“恢复”原貌的好办法,这就是在其他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的3D成像技术。
首先,研究人员仔细测量废墟上每一堵残墙和每一处台阶,残破的浮雕与纪念碑也不能放过,纪录下废墟每一处残留的细节——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材料质地、高矮、长短……然后通过电脑里的计算软件,补足残缺的部分,恢复原来的位置与尺寸。
罗伯特·韦尼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工程师介绍说:“我们所做的,就是让考古学家如虎添翼。输入电脑里的每组数据立刻被分析处理,然后建立起图像模型。当一座建筑物的结构模型初步建立起之后,我们可以对它的内部结构进行修改,比如说把某根柱子移到其他地方,借此检验这个模型是不是合乎逻辑。”更重要的是,这种数字化的3D模型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当鼠标移动到模型的某个位置上,马上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里面记载了关于这个位置的所有数据,让研究者一目了然。
应用广泛的“复古”软件
面对早已毁坏,如今只剩下残迹的古代建筑,科学家和政府始终游离于“照原址修复”与“一切保存旧貌”这二者之间。有时,专家担心照原址修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更多的时候,则是害怕来自社会的压力。可是借助于3D成像技术,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观光客走在废墟之间,戴上特别的立体眼镜,眼前马上浮现出逼真的遗址原貌——其实,他看到的只是电脑存储里的虚拟图像而已。有了这种技术,谁还会冒着破坏遗址的危险,浪费大笔钱财去干傻事呢?
公元79年,罗马城庞贝在维苏威火山的怒吼声中被厚厚的火山灰“活埋”。借助于3D成像技术,一个对古罗马历史和社会习俗一无所知的普通人,也能轻易追忆罗马古城的繁华与宏伟。为此,游客需要戴上一个特别的立体眼镜,以及一台与之相连的便携式电脑。当电脑里存储的庞贝古城的3D虚拟图像调出来后,游客眼前马上浮现出一座完整的庞贝城。残缺的建筑不见了,宏伟的纪念碑展现在眼前,街道上人来人往,店铺里生意兴隆。游客仿佛置身于罗马帝国,一切看起来那么真实自然。
不止“修复”一项功能
3D成像技术用在考古和历史领域,并不止“修复”一项功能。罗伯特·韦尼奥说:“我们用这项技术建立起建筑物的图像模型,有助于引导专家论证和辩论。有时,考古学家会提出怀疑说,某座遗址的围墙或是走廊的后面可能藏着小小的密室或是秘密通道。有了这项技术,他们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大胆假设建立起新的模型。假如电脑模型显示这个假设行得通,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也就变得肯定了。”当然,考古学家补充说,模型只起到引导作用,一切结论还要靠现场挖掘的结果说话。不过,假若模型已经足以证明假设的失败,至少可以不必到现场去白费一番气力。
还有的时候,3D成像技术可以帮助考古学家解释一些宗教场所的修建谜团。我们知道古代埃及人非常崇拜太阳神,因此他们很多宗教建筑,比如说祭坛,会修在与太阳有关的地方。于是科学家们设计了一套软件,它可以模拟太阳在黄道上的移动轨迹。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宗教建筑的朝向、高矮到底有什么讲究。比如说,当某一天太阳运行到天空中某个位置的时候,正好越过神像把阴影投射到墙上某个具有宗教含义的特殊位置上。
(编译自法国《周末三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