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极具戏剧性的音乐轶事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一位十分喜爱莫扎特后期交响曲的乐友给我来信说,他在以前买的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莫扎特后期交响曲(注:通常指莫扎特的最后七首,即第三十五到第四十一交响曲)的CD中没有找到《第三十七交响曲》,而新借到的一套1969年版的奥地利指挥大师卡尔·伯姆指挥的莫扎特交响曲全集中也没有《第三十七交响曲》。他问我莫扎特写过《第三十七交响曲》吗?记得当时我回信说:“从莫扎特的作品目录看,写过的,但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这部作品。”最近又有一位乐友来信,提起想听听从未听过的莫扎特《第三十七交响曲》,这次情况不同了,不仅因为莫扎特的这首交响曲已经存在我收藏的“古典音乐资料库”中,而且从网上也可听这首作品。那么为什么一些莫扎特“粉丝”们会对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感兴趣呢?原因也许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可以说很少有人听过莫扎特的《第三十七交响曲》(现场演出和音/视频资料也几乎为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虽然有了一些音/视频资料,但现场演出还是比较少,所以莫扎特“粉丝”们接触这首交响曲的机会比较少,以致在莫扎特后期交响曲作品中《第三十七交响曲》变得“物以稀为贵了”。
  最新的资料表明,在莫扎特短暂的三十五年生命中,创作了一千余首各类体裁的作品,其中交响曲就超过了六十首。但是就他交响曲目录的“通行本”来说,则只有四十一首。这一数字最早出自于莱比锡著名的博赖特科普夫/哈特尔(Breitkopf & H?rtel)音乐出版社(1719年成立)出版的《莫扎特作品集》(Alte Mozart -Ausgabe)。这是一部从1877年1月开始“动工”直到1883年12月才完成的大作,正是这部《莫扎特作品集》将当时所“确定的”莫扎特创作的四十一部交响曲按时间顺序从No.1排列到了No.41。而所谓“当时所确定的莫扎特的作品”则是根据奥地利植物学家、音乐学家、作家、作曲家和出版商路德维希·冯·科歇尔(Ludwig von K?chel,1800-1877)在1862年出版的《莫扎特作品年代及主题目录》(Chronologisch-thematisches Verzeichnis s?mmtlicher Tonwerke W. A. Mozarts )而来,这是一部研究莫扎特作品年代的经典之作,莫扎特作品的编号就是由科歇尔根据当时所能考证到的作品创作时间先后而编成的。莫扎特作品编号K.或K.V分别就是K?chel和K?chel-Verzeichnis的缩写,也就是“科歇尔编号”的缩写。
  时年,科歇尔编号为444(即K.444或K.V.444)的一首莫扎特作于1783年末的交响曲,在博赖特科普夫/哈特尔出版的《莫扎特作品集》中被编为《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对此,当时无人提出异议,因为这首作品和其它许多作品一样是科歇尔在莫扎特逝世后留下的一大堆手稿中找出来的。然而,四十五年后,也就是1907年,一位专门研究十八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米切尔·海顿(Michael Haydn,1737-1806)(注:这位海顿是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约瑟夫·海顿的弟弟)的器乐作品并进行编目的音乐学家洛萨·派格尔(Lothar Perger)在整理其器乐作品手稿时发现,米切尔·海顿的一首《G大调交响曲》就是拿掉一段引子的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经查证,这首被洛萨·派格尔以《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P16/MH 334)为名编入《米切尔·海顿器乐作品主题目录》(Thematisches Verzeichnis der Instrumentalwerke von Michael Haydn)的作品是米切尔·海顿1783年5月23日为离萨尔茨堡以北约三十公里的米切尔勃艾恩(Michaelbeuern)新修道院院长的就职而创作的,其创作日期要比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早半年。也就是说,所谓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实际上只是加了一段引子的米切尔·海顿《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P16/MH 334)。
  那么,莫扎特怎么会将米切尔·海顿的作品“改头换面”后“变”成自己的作品的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米切尔·海顿。这位海顿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名声当然远不如他的哥哥约瑟夫·海顿,但也是十八世纪奥地利作曲家中不容忽视的一位。他幼年在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任歌手,后长期受雇于萨尔茨堡大主教,为教堂创作宗教音乐。他一生写了四百多首各类体裁的作品。在萨尔茨堡期间,他结识了比他小十九岁的莫扎特,两人成了忘年之交,1766到1767年,他甚至邀请还不到十一岁的莫扎特及另一位作曲家共同创作完成了一部德语宗教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Die Schuldigkeit des ersten Gebots,MH 85)。
  1783年下半年,莫扎特带着结婚才一年的妻子康斯坦策最后一次回到了故乡萨尔茨堡省亲,由于米切尔·海顿正好生病,莫扎特帮助他写完了大主教科列奥多(Count Hieronymus von Colloredo,1732-1812)委托的六首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中的余下两首(后编入莫扎特的作品目录中,即G大调,K.423;降E大调,K.424)。在萨尔茨堡住了三个月后,莫扎特夫妇返回维也纳,10月底途经林茨。由于当时莫扎特的名声已如日中天,林茨的一位杜恩伯爵(Count Franz Joseph Thun and Hohenstein,1734-1801)通过他的养子,也是莫扎特的学生,盛情邀请莫扎特夫妇住在他家,并请他于11月4日在林茨举办一场他的作品音乐会。10月31日,莫扎特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说道:“由于我身边一首自己的交响曲都没带,所以这几天只好在这里专心作曲。”就这样,莫扎特用了四天时间创作了他著名的《C大调第三十六交响曲》(K.425,又名《林茨交响曲》),并在11月4日亲自在林茨的“水剧场”(Wassertheater)指挥演出了这首新的交响曲。在那场音乐会上,除了这首交响曲以外,据说还演奏了增加了一段引子的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交响曲》。令后来一些乐评家感到很难理解的是,紧接着充满活力与创意、可以说是真正表现其娴熟作曲技巧的第一流的《林茨交响曲》后,莫扎特为什么会考虑这样一首结构如此简单而技巧又很“老旧”的三个乐章的《G大调交响曲》?至于这首作品演出时究竟是以米切尔·海顿作为作曲者还是莫扎特自己作为作曲者,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科歇尔编号为444的这首交响曲的手稿确是在莫扎特身后留下的一大堆手稿中找出来的。于是问题就来了:问题之一就是莫扎特为什么要复制(抄写)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交响曲》的乐谱?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应对在维也纳以及其他地方的众多音乐会,莫扎特除了亲自谱写交响曲,是不是偶尔也要用一些别的作曲家写的交响曲?问题之二就是莫扎特是如何获得这首交响曲的乐谱的?是莫扎特在萨尔茨堡居住三个月期间米切尔·海顿允许他复制(抄写)的,还是通过别的途径复制(抄写)到的呢?问题之三就是如果他在林茨指挥演出的是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交响曲》,为什么他要在这首交响曲的开头加上一段缓慢的长达二十个小节的引子呢?
  这些问题也许永远是无解的。
  那么,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是否就仅仅是在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P16/MH 334)上加了一段慢板引子呢?不是的。莫扎特在第一乐章前加上了一段二十小节的“庄严的慢板”(Adagio maestoso),用富有表现力的“序幕”作为整个乐章的铺垫, 它结束在带有延长符号的五七和弦上,然后平稳地进入米切尔·海顿第一乐章“有生气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开始的主和弦;第二乐章“沉着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原来是带有一段独特的大管独奏的回旋曲式,而莫扎特却拿掉了大管的独奏,代之以低音弦乐器,并在整首作品中减少了木管乐器作为伴奏声部的使用;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3/8拍,是一首具有舞蹈特征的吉格舞曲,莫扎特倒是没有作什么改动。由此看来,莫扎特对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并非完全“照单全收”,而是既改了“头”又换了些“面”的。
  莫扎特是不会知道在他离世七十一年后,科歇尔会给这首交响曲K.444的编号,也不会知道博赖科普夫/哈特尔出版的《莫扎特作品集》会将这首交响曲定为他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因此可以说,莫扎特本人不需要承担什么“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责任。它所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在自1907年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在他所谓的四十一首“全套”交响曲中,《C大调第三十六交响曲“林兹”》(K.425)和《D大调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K.501)之间,《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一直是缺位的。这给好几代莫扎特的“粉丝”们带来了不解与困惑。
  时过境迁,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今天已没有人再会去深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K.444)不仅出现在音乐会的节目单上,也出现在许多唱片公司的产品目录中。而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P16/ MH 334)同样如此。
  十八世纪后半叶,有名录的德奥古典乐派作曲家就不下百位,他们创作的交响曲数以千计,单海顿兄弟俩加上莫扎特就写了两百多首。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在其中算不上是上乘之作,但因为它已变成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反而引起了人们对其“原作”——米切尔·海顿的《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的关注,这是米切尔·海顿生前不会想到的。对莫扎特来说,这首虽经他复制和略作改动,但总体水平完全不及其它六首后期交响曲的“作品”,竟会变成他的《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这也是他生前始料未及的。
  今天,我们听到的米切尔·海顿《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是1907年洛萨·派格尔根据原作整理修订的版本;而听到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则多数是博赖特科普夫/哈特尔音乐出版社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需要一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两个圆号和一组弦乐队。不过演出时通常也会增加一支在莫扎特的乐谱中被拿掉的大管,除了在第二乐章中一些重要的过渡乐段外,它总是和大提琴一起演奏相同的旋律。同时,用羽管键琴演奏大提琴谱线上的数字低音的一部分,长笛仅用在第二乐章的第一段中。说得简单点,现在听到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十七交响曲》的“通行版本”就是有一个莫扎特的引子加上米切尔·海顿《G大调第二十五交响曲》原始版本的混合版本。
其他文献
古典吉他大师大卫·罗素,1953年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童年时随父母移居到西班牙的梅诺加岛(Menorca) ,在那里,他的父亲给他上了第一堂吉他启蒙课。此后,十六岁的大卫移居伦敦,在皇家音乐学院跟随海科特·昆恩(Hector Quine)学习吉他,副修小提琴和法国号。在校期间,他两次荣获朱利安·布里姆吉他比赛首奖,并获得了拉尔夫·沃恩·威廉斯基金会的奖学金。他得到了西班牙政府的奖学金,在西班牙的
期刊
世人认为莫纳科生性高傲。据称,他在罗马歌剧院培训班中仅忍受了半年便称自己不习惯于受教师指导。他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从一百八十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五位优胜者之一,并进入罗马皇家歌剧院深造。但是学习不久,他突然失声,甚至难以触及高音sol,不得不回到意大利佩萨罗(Pesaro)。随后他参了军,也开始了自学的道路。不知莫纳科为何会失声?也许因为疾病,也许因为学习班中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他。总之,他却因
期刊
2014年7月4日晚,中国台湾钢琴家林秋孜的2013-2014国际巡演的最后一站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举办。尽管当晚适逢上海的另两场宣传攻势极其猛烈的大型音乐类演出同时举行,且天降暴雨,但林秋孜还是凭借其精心策划的曲目吸引了近九成的观众到场,这样的上座率对于首次来到上海举办音乐会的演奏家来说,已是相当好的成绩了。而当晚林秋孜的演奏单纯、明朗、优美、均衡,可深感其于欧洲研习、生活三十余年中所承袭的维也
期刊
这是一双劳动的手。  见到过很多钢琴家的手,大都纤细、修长,舒展给人,看着都漂亮:那意味着很好的修养和保养,借此可以在黑白琴键上自由飞走,轻拨慢响。凭着这样的手,不用弹,似乎肖邦、舒曼的水准就在那里。还有像俄罗斯或者德国钢琴家,手很阔大厚实,哪里都能罩得住、够得着,钢琴在他们面前显得矮小,他们的大手仿佛能从琴键中提取出力量,然后再重重地扔回钢琴。这样的手,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奏鸣
期刊
一录:断臂的维纳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有两位来自“南昌路老年拳术协会”(确切单位名称已经不详)的客人到音乐学系找我,希望我为太极拳谱写伴奏。我本想说音乐学系并不是搞作曲的,但见他们如此热情迫切,便说很愿意帮助挑选伴奏曲目,不过想先请他们打几招,以便控制好时间、节拍和小节。他们欣然答应,立刻在阳台上舞动起来。  我虽然从事艺术教学已经很久了,但确实从未重视过太极拳,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期刊
村上 歌剧相当于近代欧洲文化的精髓。从受贵族保护的时代、资产阶级热心支持的时代,到以企业赞助为主的今天,一路走来,都被视为最灿烂的文化遗产。如今眼见日本人进入这个领域,欧洲人会不会排斥?  小泽 当然会。我初次在斯卡拉歌剧院登台,与帕瓦罗蒂合作演出《托斯卡》时,就遭遇一片倒彩。我和帕瓦罗蒂是至交,那次他热心地请我到米兰演出。我很喜欢他,就这样让他说服了。(笑)当时卡拉扬老师非常反对,告诉我那等于自
期刊
安德列斯·奥登萨默做过很多事,而且都不仅仅是业余的水准:四岁学钢琴,十岁学大提琴,在多项比赛中折桂;十四岁转行单簧管,二十二岁就当上了柏林爱乐的单簧管首席;二十四岁签约环球唱片公司,成为了这个老字号厂牌签约的第一位专属单簧管演奏家;他能打网球巡回赛,曾经是奥地利青少年组的头号种子选手;他和哥哥一起创立的足球队,获得过维也纳业余联赛的第一名;……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同样
期刊
“帕莱斯特里那的声望在音乐历史中是无可比拟的。”这句话出自《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参加过音乐考试的人都知道,没有谁像帕莱斯特里那那样备受尊崇,值得研究。无疑,在作曲家中,帕莱斯特里那的影响力无人可及,即便是令人耳熟能详的贝多芬或者瓦格纳,他们的音乐风格也没有如此细致地关联到他们的生活细节,也不像帕莱斯特里那这样成为一段音乐历史的完美典范。世界上最善于游说的机构——天主教会,也不曾试图为后人精
期刊
作为西方古典音乐鉴赏中的入门级作品,维瓦尔第的《四季》对于爱乐者们来说已是耳熟能详,而这首由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作于1951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则是我们这些所谓“专业的业余爱乐者们”较少涉猎过的。所以,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我在聆赏过程体验到的“穿越感”。  与维瓦尔第的《四季》相似,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且
期刊
《基列尔·康德拉辛:音乐中的生活》(Kirill Kondrashin: His Life in Music)  作者:格雷格·塔西(Gregor Tassie)Scarecrow Press出版社,2009年出版  基列尔·康德拉辛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苏联指挥家之一,也是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柴科夫斯基与马勒等作品的杰出诠释者。  在书中,格雷格·塔西回溯了康德拉辛相对卑微的出身、从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