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动脉瘤患病率上升速度是惊人的,而由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的直接脑损害以及迟发性脑缺血所致致残和死亡率高达45%~50%[1]。而良好的病因控制可以减缓本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搞好本病健康教育,取得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是达到良好控制的前提,也是提高存活率、减少致残率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在此笔者总结了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1月本科收治的36例患者,通过了解诱发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相关因素
1.1情绪不稳定
情绪异常精神紧张与情绪波动可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中介机制的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2]。患者可因知识缺乏担心疾病治疗效果及愈后不佳、性格急躁,情绪波动大、心里承受能力差,对于疾病难于接受等各种原因产生紧张情绪诱发动脉瘤的破裂。
1.2血压控制不佳
动脉瘤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史。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内弹性纤维受损,血压升高或降低可使瘤体肿瘤腔内管壁上所受血流冲击力随之增减,压力差增大,加之瘤体解剖上的缺陷,使之破裂[1]。
1.2.1拒绝治疗
有些患者是因为体检时诊断为高血压病,而日常生活中没有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轻视治疗,且认为长期用药对身体有害,因而甚至拒绝用药。
1.2.2不正规治疗
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就自行减量或停药,血压高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才再次服药,或因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而间歇服药,严重地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使药物不能真正起到降压并维持较低或正常血压作用。
1.2.3单纯依赖药物
有些患者只服降血压药,而不坚持诸如平衡饮食、规律生活及合理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意义。
1.3饮食习惯不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发生改变,据地方特性,饮食习性等许多人们偏好高脂肪、辛辣、口味比较重的食物,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1.4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
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用力排便及重体力劳动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心率的变化,血流速度的改变使瘤壁上所受压力增大,加之瘤壁血管坏死,壁内炎性细胞及纤维侵入,使瘤壁变脆,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2]。
膳食搭配不当,不良排便习惯、痔疮均可致使排便困难。
自我科2007年7月至 2008年11月本科收治的36例患者中有8例是在从事体力劳动的情况下,忽然摔倒,头痛、意识障碍而入院,2例因在床上用力排便时突发再出血。
1.5过早下床活动
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由于组织的自动修复、血液凝集作用,可使出血暂停,但此处的组织纤维尚不牢固,易于再出血[2]。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可破坏机体的自凝状态,容易引起再次出血。
1.6剧烈咳嗽
由于咳嗽可导致瞬间血压、颅内压的大幅度波动,致使血流对动脉瘤壁产生强烈冲击,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
1.7意外事故
由于疾病引起头昏头痛患者烦躁、路面湿滑、体力不支、等各种原因,常发生意外跌倒致动脉瘤破裂。
2护理干预措施
2.1心理干预
动脉瘤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程度及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均有一定得心理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反映,为了让病人尽快接受承认疾病的客观存在,应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让病人在一定程度生对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危险行为因素及危害性、坚持早期治疗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等疾病相关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预防和减少其危险因素可以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让愈后良好心理状态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治疗的决心与信心。使精神放松;让病人充分休息,放松身心,分散其注重力。
2.2正规药物治疗干预
向病人讲明颅内动脉瘤一经确诊,是一种及其危险的疾病,而需要予药物控制血压、缓解脑血管痉挛、预防癫痫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因此,要求患者积极的配合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切忌忽停忽用。即使症状暂有所缓解,也不能停止使用。如果服药后出现明显的不适,可以据遗嘱换另一种药物治疗,或者联合用药,同时减轻药物剂量,以提高疗效。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嘱严格按医嘱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并且在药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避免血压过低发生脑缺血、脑梗死或者因药物不良反映引发其他病症。
2.3非药物治疗干预
2.3.1饮食指导
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3],告诫病人饮食要低脂、低热量,养成清淡、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等,保持大便通畅,对一过性排便困难者要给予药物治疗。如大黄苏打片3次/日口服或使用缓泻剂,同时要戒烟酒,因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关系[4],吸烟可以在短期内使血压急剧升高。
2.3.2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因精神紧张可使交感N兴奋,使血压上升,而引起动脉瘤破裂。教育患者注意保持心理平衡及平稳的情绪,消除各种心理紧张刺激因素,帮助患者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倾听音乐法[5]、兴趣培养法[5]等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方法。平时要控制探视人员,避免病人过于兴奋或引起情绪低落等现象,以免引起患者血压波动致使肿瘤破裂出血。
2.3.3 运动指导
未曾破裂动脉瘤病人也可以适当进行适当有氧活动,慢走散步,深呼吸等。再出血的最高危险发生在动脉瘤破裂后的第1周后期及第2周早期,出血患者一般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应不少于4周[2],并适当抬高头部避免碰击及剧烈运动,让病人自由卧位。卧床期间让患者了解再次出血的危险性及卧床的重要性,避免病人对绝对卧床休息误解为强迫性质。应适当限制探视时间与人数,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医源性刺激。
2.3.4避免用力咳嗽
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健康宣教,如感觉流鼻滴、头昏等症状,要及时发现告知医生进行治疗。戒除吸烟、饮酒减少对咽喉的刺激,严禁上呼吸道感染者入病房;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外源性的感染。如病人咳嗽时,用手按住胸口,可以减轻咳嗽压力。有些病人本来有咽喉部疾病的,尽量控制咳嗽,可采取雾化吸入,口含咽喉片等。
2.3.5安全指导
对较为躁动的患者根据病情遵遗嘱予镇静药、加防护栏防止病人坠床,指导患者动作轻缓勿大起大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随时留陪护一人防止意外发生,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病房,加强安全知识宣教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过及时确诊、合理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然而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病情、自身条件密切相关,任何能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而改变治疗效果。因此对各种能够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诱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东、赵继宗.颅内囊性动脉瘤的发病率、自然史和破裂的危险因素.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377-379.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0-373.
[3] 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A):73.
[4]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4.
[5] 邹新花、赵瑞英.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382-383.
1相关因素
1.1情绪不稳定
情绪异常精神紧张与情绪波动可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中介机制的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2]。患者可因知识缺乏担心疾病治疗效果及愈后不佳、性格急躁,情绪波动大、心里承受能力差,对于疾病难于接受等各种原因产生紧张情绪诱发动脉瘤的破裂。
1.2血压控制不佳
动脉瘤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史。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内弹性纤维受损,血压升高或降低可使瘤体肿瘤腔内管壁上所受血流冲击力随之增减,压力差增大,加之瘤体解剖上的缺陷,使之破裂[1]。
1.2.1拒绝治疗
有些患者是因为体检时诊断为高血压病,而日常生活中没有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轻视治疗,且认为长期用药对身体有害,因而甚至拒绝用药。
1.2.2不正规治疗
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就自行减量或停药,血压高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才再次服药,或因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而间歇服药,严重地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使药物不能真正起到降压并维持较低或正常血压作用。
1.2.3单纯依赖药物
有些患者只服降血压药,而不坚持诸如平衡饮食、规律生活及合理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意义。
1.3饮食习惯不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发生改变,据地方特性,饮食习性等许多人们偏好高脂肪、辛辣、口味比较重的食物,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1.4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
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用力排便及重体力劳动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心率的变化,血流速度的改变使瘤壁上所受压力增大,加之瘤壁血管坏死,壁内炎性细胞及纤维侵入,使瘤壁变脆,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2]。
膳食搭配不当,不良排便习惯、痔疮均可致使排便困难。
自我科2007年7月至 2008年11月本科收治的36例患者中有8例是在从事体力劳动的情况下,忽然摔倒,头痛、意识障碍而入院,2例因在床上用力排便时突发再出血。
1.5过早下床活动
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由于组织的自动修复、血液凝集作用,可使出血暂停,但此处的组织纤维尚不牢固,易于再出血[2]。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可破坏机体的自凝状态,容易引起再次出血。
1.6剧烈咳嗽
由于咳嗽可导致瞬间血压、颅内压的大幅度波动,致使血流对动脉瘤壁产生强烈冲击,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
1.7意外事故
由于疾病引起头昏头痛患者烦躁、路面湿滑、体力不支、等各种原因,常发生意外跌倒致动脉瘤破裂。
2护理干预措施
2.1心理干预
动脉瘤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程度及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均有一定得心理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反映,为了让病人尽快接受承认疾病的客观存在,应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让病人在一定程度生对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危险行为因素及危害性、坚持早期治疗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等疾病相关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预防和减少其危险因素可以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让愈后良好心理状态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治疗的决心与信心。使精神放松;让病人充分休息,放松身心,分散其注重力。
2.2正规药物治疗干预
向病人讲明颅内动脉瘤一经确诊,是一种及其危险的疾病,而需要予药物控制血压、缓解脑血管痉挛、预防癫痫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因此,要求患者积极的配合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切忌忽停忽用。即使症状暂有所缓解,也不能停止使用。如果服药后出现明显的不适,可以据遗嘱换另一种药物治疗,或者联合用药,同时减轻药物剂量,以提高疗效。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嘱严格按医嘱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并且在药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避免血压过低发生脑缺血、脑梗死或者因药物不良反映引发其他病症。
2.3非药物治疗干预
2.3.1饮食指导
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3],告诫病人饮食要低脂、低热量,养成清淡、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等,保持大便通畅,对一过性排便困难者要给予药物治疗。如大黄苏打片3次/日口服或使用缓泻剂,同时要戒烟酒,因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关系[4],吸烟可以在短期内使血压急剧升高。
2.3.2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因精神紧张可使交感N兴奋,使血压上升,而引起动脉瘤破裂。教育患者注意保持心理平衡及平稳的情绪,消除各种心理紧张刺激因素,帮助患者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倾听音乐法[5]、兴趣培养法[5]等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方法。平时要控制探视人员,避免病人过于兴奋或引起情绪低落等现象,以免引起患者血压波动致使肿瘤破裂出血。
2.3.3 运动指导
未曾破裂动脉瘤病人也可以适当进行适当有氧活动,慢走散步,深呼吸等。再出血的最高危险发生在动脉瘤破裂后的第1周后期及第2周早期,出血患者一般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应不少于4周[2],并适当抬高头部避免碰击及剧烈运动,让病人自由卧位。卧床期间让患者了解再次出血的危险性及卧床的重要性,避免病人对绝对卧床休息误解为强迫性质。应适当限制探视时间与人数,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医源性刺激。
2.3.4避免用力咳嗽
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健康宣教,如感觉流鼻滴、头昏等症状,要及时发现告知医生进行治疗。戒除吸烟、饮酒减少对咽喉的刺激,严禁上呼吸道感染者入病房;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外源性的感染。如病人咳嗽时,用手按住胸口,可以减轻咳嗽压力。有些病人本来有咽喉部疾病的,尽量控制咳嗽,可采取雾化吸入,口含咽喉片等。
2.3.5安全指导
对较为躁动的患者根据病情遵遗嘱予镇静药、加防护栏防止病人坠床,指导患者动作轻缓勿大起大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随时留陪护一人防止意外发生,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病房,加强安全知识宣教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过及时确诊、合理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然而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病情、自身条件密切相关,任何能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而改变治疗效果。因此对各种能够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诱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东、赵继宗.颅内囊性动脉瘤的发病率、自然史和破裂的危险因素.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377-379.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0-373.
[3] 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A):73.
[4]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4.
[5] 邹新花、赵瑞英.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