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高质量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际举措。本文从教育发展的趋势试论教育资源一体化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 布局配置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96-02
近几年来,厦门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特区建设三十年来,教育经费由1980年的101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56.25亿元,这些教育经费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建设,教育基建、教育设备、教育环境得到根本性变化,不仅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经济生活水平。但由于历史的、区位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全市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比较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全市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1.教育投入不均衡。厦门市目前共有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六个区,可是每年每个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不均衡的。其中,以思明区为例,“十一五”期间,思明区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7.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0%。其中,2010年投入9.8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36%;2011年投入更是达到10亿元。而2010年湖里区教育事业方面支出43654万元,同安区预算内投入一般教育支出49190万元,集美区投入一般教育支出2.14亿元,翔安区全年各项教育事业资金投入达4.3亿元,海沧区投入一般教育支出21,304万元。
2.学校布局不合理。以达标校为例,就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异,目前岛内外共有13所一级达标校,岛内思湖片区就有8所(其中厦门一中、双十、六中、科技中学、二中、外国语学校均是市属中学),占到总数的61.5%,集美、海沧片区有3所,同翔片区有3所(其中同安一中还是市属校)。
3.师资力量配置不科学。厦门岛内学校尤其是名校每年都从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中采取笔试、面试,择优录取。或是从外地调入一批学历高、有教学经验、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为此,这些名校可谓人才济济,如厦门一中教师队伍中,特级教师有9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有23人,学历达到研究生的更有67人,而同安这一两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数到小学任教,初中校或完中校往往没有补充新教师,个别城里学校出现教师老龄化现象,只能从农村学校借调,造成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村优秀教师被调走,农村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岛外四个片区在师资力量方面不如岛内学校雄厚。
4.教师待遇不公平。虽说现在教师的工资是和职称挂钩的,但是校际之间分重点与普通学校,重点校可以招收到更多的好学生,好学生多自然学校就出好成绩,学校也就年年先进,重点校的领导就可以年年把教育成果制成大喜报,向上级领导报告。因此,重点校的老师享受到的待遇就高,如升学奖金方面或是职称方面。而如今实行评聘分开的制度,很多普通学校没多少职数,造成一些老师没有机会晋级,在工作上就有了懈怠的情绪,加上面对的是学校招收的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自然他们就没多大教学的激情,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学校没有出好成绩,老师就不可能有多好的待遇。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1.普通学校、新兴的重点校招生压力大。一些处于好地段的学校或是原重点校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扶持的重点对象,由于教育投入的倾向,这些学校在教学环境、设施设备、师资力量方面都相对要好、尽管近几年厦门地区严格实行划片招生,但仍有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舍近求远,优先选择到这些学校就读,导致一些普通学校或是新兴的重点学校招生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在中考招生上出现了一些二三级达标学校连普通生都招不满,有的则因为择校生招生人数仅有二三十人,甚至出现择校生分数高于普通生的倒挂现象。
2.教学质量差距大,教师压力大。目前岛内思湖片区的重点校师资力量雄厚,而岛外四个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上生源质量较差,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无法与岛内学校相比,而目前社会的信息化越来越透明,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关系到它的声誉。社会、家长对一所学校的关注程度已大大超出从前,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它也于无形当中加重了这些学校里老师的压力。教师一方面要担心因为生源的减少而遭到裁员或是并校,另一方面又要担心因教学成绩与他校差距太大而遭到上级领导批评或是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家长的质疑。
3.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家长都希望为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从厦门各区的中小学分布情况来看,多数好的学校处于镇、区、市中心,这就造成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上学而外出租房或是买房,目前厦门共有120多万流动人口,单同翔片区就有几十万,虽然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但租房、买房这块负担却使很多外来打工者对一些名校望而却步,原因不在这些名校不招收,而是他们实在付不起名校附近住宅的高房租或是高价格的房地产,因此,他们多数让孩子在一些民办校就读,而这样的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环境、设施设备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无法与普通公办校相提并论,更别说是名校了。因此,很多外来打工者的子女都念到初中毕业就走上社会打工了,这就造成高中生源的不足。
三、推进教育资源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
1.严格执行政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就如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缩小城乡、校际、班级差距,解决学生择校和学校借择校收取择校费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折不扣、认真执行,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制定的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规章、标准,应尽快淡化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的位置和作用,并引导他们从太多的光环中走出来,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帮助其发展壮大。 2.调整区域学校布局。以厦门为例,目前厦门、漳州、泉州欲打造成一体化城市,从区域特点来看,厦门的翔安区作为一个新区,紧邻泉州,它的学校数量、规模、办学质量还远适应不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同安区的西部和海沧区紧邻漳州,那里的学校数量、规模、办学质量也远适应不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从未来发展角度出发考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这些地区学校的资金投入,把这些地区的学校发展壮大起来。甚至,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更多地考虑把一些岛内的名校搬到这些地区来或设立分校,这样至少可以留住农村的一些生源,一方面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带动整个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提倡合作理念,倡导合作行动。美国教育专家古德莱德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合作”理念,在美国广大中学中引起巨大反响,提升了当时整个美国的教育水平。所谓“合作”是建立在各中学之间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是消除学校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合作理念并非关注形式上的“合作”而更多倾向于实质层面的“合作”,它是一种关于教育民主的合作,是一种关于教育平等的合作。如今,我们各区学校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建立在学科教研上,而实质层面的合作还很少,例如:支教,仅是更别需要评职称的老师才去做,有的甚至只是走走场而已。为此,为提高薄弱校的教育水平,政府在资金投入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这点来弥补,让更多名校的老师走进普通校执教,让更多名校的教学资源能和普通校共享,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名校和普通校的差距。
4.讲究各校编班的合理性。近年来有些名校规模越办越大,一些年段班级数达到二十个,造成其他一些同级别学校招不到生源,因此,首先一定要严格按照省厅的规定控制班额,其次,取消一些所谓的重点班、特长班,避免优质生源集中在几所重点校。三要制定片区内生源分配比率,坚持公平分配原则。
总而言之,推进教育资源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是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要素,厦门作为海湾型城市和“教育之城”,应在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区域规划、招生体制的改革方面做出大胆尝试,为实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否则教育就会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厦门市启悟中学校长)
参考文献
[1]《2010年厦门市市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 朱迎春、周志刚.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
[3] 美国教育理论家古德莱德 (John l.Goodlad)《不分级小学》(学校改革与发展译丛)[M].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 布局配置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96-02
近几年来,厦门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特区建设三十年来,教育经费由1980年的101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56.25亿元,这些教育经费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建设,教育基建、教育设备、教育环境得到根本性变化,不仅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经济生活水平。但由于历史的、区位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全市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比较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全市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1.教育投入不均衡。厦门市目前共有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六个区,可是每年每个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不均衡的。其中,以思明区为例,“十一五”期间,思明区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7.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0%。其中,2010年投入9.8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36%;2011年投入更是达到10亿元。而2010年湖里区教育事业方面支出43654万元,同安区预算内投入一般教育支出49190万元,集美区投入一般教育支出2.14亿元,翔安区全年各项教育事业资金投入达4.3亿元,海沧区投入一般教育支出21,304万元。
2.学校布局不合理。以达标校为例,就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异,目前岛内外共有13所一级达标校,岛内思湖片区就有8所(其中厦门一中、双十、六中、科技中学、二中、外国语学校均是市属中学),占到总数的61.5%,集美、海沧片区有3所,同翔片区有3所(其中同安一中还是市属校)。
3.师资力量配置不科学。厦门岛内学校尤其是名校每年都从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中采取笔试、面试,择优录取。或是从外地调入一批学历高、有教学经验、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为此,这些名校可谓人才济济,如厦门一中教师队伍中,特级教师有9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有23人,学历达到研究生的更有67人,而同安这一两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数到小学任教,初中校或完中校往往没有补充新教师,个别城里学校出现教师老龄化现象,只能从农村学校借调,造成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村优秀教师被调走,农村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岛外四个片区在师资力量方面不如岛内学校雄厚。
4.教师待遇不公平。虽说现在教师的工资是和职称挂钩的,但是校际之间分重点与普通学校,重点校可以招收到更多的好学生,好学生多自然学校就出好成绩,学校也就年年先进,重点校的领导就可以年年把教育成果制成大喜报,向上级领导报告。因此,重点校的老师享受到的待遇就高,如升学奖金方面或是职称方面。而如今实行评聘分开的制度,很多普通学校没多少职数,造成一些老师没有机会晋级,在工作上就有了懈怠的情绪,加上面对的是学校招收的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自然他们就没多大教学的激情,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学校没有出好成绩,老师就不可能有多好的待遇。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1.普通学校、新兴的重点校招生压力大。一些处于好地段的学校或是原重点校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扶持的重点对象,由于教育投入的倾向,这些学校在教学环境、设施设备、师资力量方面都相对要好、尽管近几年厦门地区严格实行划片招生,但仍有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舍近求远,优先选择到这些学校就读,导致一些普通学校或是新兴的重点学校招生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在中考招生上出现了一些二三级达标学校连普通生都招不满,有的则因为择校生招生人数仅有二三十人,甚至出现择校生分数高于普通生的倒挂现象。
2.教学质量差距大,教师压力大。目前岛内思湖片区的重点校师资力量雄厚,而岛外四个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上生源质量较差,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无法与岛内学校相比,而目前社会的信息化越来越透明,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关系到它的声誉。社会、家长对一所学校的关注程度已大大超出从前,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它也于无形当中加重了这些学校里老师的压力。教师一方面要担心因为生源的减少而遭到裁员或是并校,另一方面又要担心因教学成绩与他校差距太大而遭到上级领导批评或是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家长的质疑。
3.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家长都希望为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从厦门各区的中小学分布情况来看,多数好的学校处于镇、区、市中心,这就造成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上学而外出租房或是买房,目前厦门共有120多万流动人口,单同翔片区就有几十万,虽然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但租房、买房这块负担却使很多外来打工者对一些名校望而却步,原因不在这些名校不招收,而是他们实在付不起名校附近住宅的高房租或是高价格的房地产,因此,他们多数让孩子在一些民办校就读,而这样的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环境、设施设备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无法与普通公办校相提并论,更别说是名校了。因此,很多外来打工者的子女都念到初中毕业就走上社会打工了,这就造成高中生源的不足。
三、推进教育资源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
1.严格执行政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就如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缩小城乡、校际、班级差距,解决学生择校和学校借择校收取择校费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折不扣、认真执行,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制定的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规章、标准,应尽快淡化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的位置和作用,并引导他们从太多的光环中走出来,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帮助其发展壮大。 2.调整区域学校布局。以厦门为例,目前厦门、漳州、泉州欲打造成一体化城市,从区域特点来看,厦门的翔安区作为一个新区,紧邻泉州,它的学校数量、规模、办学质量还远适应不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同安区的西部和海沧区紧邻漳州,那里的学校数量、规模、办学质量也远适应不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从未来发展角度出发考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这些地区学校的资金投入,把这些地区的学校发展壮大起来。甚至,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更多地考虑把一些岛内的名校搬到这些地区来或设立分校,这样至少可以留住农村的一些生源,一方面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带动整个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提倡合作理念,倡导合作行动。美国教育专家古德莱德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合作”理念,在美国广大中学中引起巨大反响,提升了当时整个美国的教育水平。所谓“合作”是建立在各中学之间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是消除学校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合作理念并非关注形式上的“合作”而更多倾向于实质层面的“合作”,它是一种关于教育民主的合作,是一种关于教育平等的合作。如今,我们各区学校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建立在学科教研上,而实质层面的合作还很少,例如:支教,仅是更别需要评职称的老师才去做,有的甚至只是走走场而已。为此,为提高薄弱校的教育水平,政府在资金投入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这点来弥补,让更多名校的老师走进普通校执教,让更多名校的教学资源能和普通校共享,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名校和普通校的差距。
4.讲究各校编班的合理性。近年来有些名校规模越办越大,一些年段班级数达到二十个,造成其他一些同级别学校招不到生源,因此,首先一定要严格按照省厅的规定控制班额,其次,取消一些所谓的重点班、特长班,避免优质生源集中在几所重点校。三要制定片区内生源分配比率,坚持公平分配原则。
总而言之,推进教育资源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是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要素,厦门作为海湾型城市和“教育之城”,应在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区域规划、招生体制的改革方面做出大胆尝试,为实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否则教育就会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厦门市启悟中学校长)
参考文献
[1]《2010年厦门市市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 朱迎春、周志刚.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
[3] 美国教育理论家古德莱德 (John l.Goodlad)《不分级小学》(学校改革与发展译丛)[M].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