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低碳,能源结构这样转型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_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3月30日表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是绿色低碳能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领域将采取哪些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在3月3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将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增量主体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3.7亿千瓦、风电装机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如果拿三峡电站22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来比较,9.3亿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差不多相当于41个三峡电站。
  “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减污降碳成效显著。”章建华说,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与79.8万吨,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近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75%左右,产业竞争力快速提高。
  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将呈现什么样的新特征?“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边界条件、发展逻辑以及发展机制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概括了4方面特点:
  ——“大规模”,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
  ——“高比例”,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将达到2/3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将从原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主体。
  ——“市场化”,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可再生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今年开始风电光伏发展将进入平价阶段,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实现市场化和竞争化发展。
  ——“高质量”,“十四五”将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既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也实现高水平消纳利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未来大规模高比例接入,如何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并且实现高水平消纳利用,是业内比较关注的问题。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对此,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介绍,接下来将通过着力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力产供储销体系、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源网荷储的互动融合、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来确保电力稳定供应。
  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方面,黄学农说,在发电侧,要加强火电灵活性改造,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的建设;在电网侧,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特别要发挥大电网资源互济作用;在用户侧,推进终端电能替代特别是绿色电能替代,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此外,要加快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推动电力系统全面数字化,构建高效智慧的调度运行体系。
  “比如一辆电动汽车就可能成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储能装置,在用电低谷时,电力系统给它充电;在用电高峰时,通过采取经济性措施等让电动汽车给电力系统放电。”黄学农举例。

  发挥规划引导和约束作用,多元化發展非化石能源


  我国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任务确实非常艰巨。”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2.1%提高到15.9%,平均每年提高了0.76个百分点。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意味着今后10年平均每年要提高0.9个百分点,相当于平均每年要增加非化石能源大约7000万吨标准煤。
  李福龙介绍,接下来将发挥规划引导和约束作用,多元化发展非化石能源。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以西南地区、黄河上游等重点流域为重点,开发建设水电站;锚定2030年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同时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除了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之外,章建华表示,还将大力推行绿色用能模式,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化石能源替代和用能方式改变。推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加快取暖、炊事用能等方面电能替代,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行动,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力军成长为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章建华说。
其他文献
3月24日,记者从山西省黄河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上获悉,山西省黄河实验室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山西省“两山七河一流域”进行了建设方案论证,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山西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山西大学等相关单位按照“战略急需、国内一流、交叉融合、特色鲜明、支撑产业”的基本思路,全鏈条
期刊
3月30日15时49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計的山西盂县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正式投产。该项目建设采用了三塔合一、汽电双驱、广义回热、废水零排等先进技术,环保排放指标、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成为山西省首台转入商业运营的百万千瓦发电机组、首台以“点对网”方式“晋电送冀”并入河北南网
期刊
科学导报讯3月30日,记者从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秘书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将于5月21~23日在山西召开,这是近年来山西省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内容最为丰富的盛会,是中部地区高水平参与开放合作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平台。  此次博览会将设置投资贸易展览,采取线上线下、主会场与分会场结合的模式进行。博览会主会场设在山西
期刊
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创造出来的,但是,人工智能一旦被创造出来之后,就有了自己的独立性,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特殊的影响,因此就需要治理。  笔者以为,智能社会治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智能社会的治理;第二是智能的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对于这种新型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治理?这里要研究的是作为治理对象的人工智能。另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广泛地应用
期刊
3月15日,乡宁农商银行总行机关及各基层网点精心谋划,组织开展了2021年安全保卫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为确保本次演练取得预期效果,该行制定了详细的演练计划。在演练过程中,辖内各网点员工认真对待,大堂经理临危不惧,临柜人员从容应对,安保人员迅速反应,所有参演人员结合自身岗位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和处置方法,能够把此次演练当成一种实战,做到了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演练结束后,各网点员工
期刊
长城山林场位于大同市东北部,林地主要分布于明长城沿线及采凉山和翠屏山上,经营范围涉及大同市新荣区、云州区、阳高县和天镇县,总经营面积10133.16公顷,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油松。  近年来,长城山林场在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有效推动全民森林防火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以“森林火灾防范,严控火源是關键”为宣
期刊
日前,蔚来汽车表示因芯片短缺将暂停生产5天。当然,汽车产业缺“芯”已不是新鲜事,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持续半年有余。近3周来,已有至少9家整车企业因芯片短缺停产,包括现代、本田、沃尔沃、福特、日产、丰田、大众、三菱和蔚来,停產工厂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  小小一块芯片,从来都不简单。上亿个晶体管在指甲盖大小的硅晶片上精确排布,前后经过近5000道工序,每次迭代,总能深刻影响半导体领域的行业格局。  治疗
期刊
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英国利兹大学营养流行病学小组最新研究发现,食用加工过的肉类,如香肠、火腿和培根,可能导致患痴呆症甚至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共同主持这项研究的珍妮特·卡德教授和劳拉·哈迪教授说:“这項研究是了解我们的饮食是否会影响这种患病风险的第一步。”
期刊
据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3月29日发表的一项最新发现,天文学家团队在数千个γ射线暴中寻找“引力透镜”,最终利用宇宙早期的一次爆发所产生的光畸变揭示了一个中等质量黑洞(IMBH)存在。该结果将为理解黑洞的形成以及小质量黑洞如何成为超大质量黑洞带来关鍵性启示。
期刊
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国内最大的自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Promobot为人形机器人研制出了“活生生”的眼睛、柔软的皮肤和头发,使得人形机器人拥有了逼真的外观,可以假乱真。研究人員称,研究人形机器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创建一个界面,人们可以通过该界面在情绪、情商层面与机器人进行沟通,以便其识别面部及表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