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严复的“信达雅”,再到钱钟书的“化境”说,翻译标准趋于完善;“直译”与“意译”的运用,也使翻译质量不断提高;纵然如此,有的源语仍无法译成恰当的目的语。本文对不同汉英示例进行分析,指出汉英翻译中存各种信息缺失,浅析其原因,充分论证不可译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 汉英 翻译 不可译性
汉英翻译中存在不同方面的信息缺失,可体现为具体和抽象两种。具体信息指的是一些文学手法,例如用词,修辞等;抽象指情感方面,主要是由于读者的社会背景不同,面对外来文化无法产生预期的情感共识;以下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展开论述并浅析其原因。
1. 具体信息的缺失
用词美感的缺失。中文历来文字洗练,生动形象,尤其是中国散文,单看文字描述,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但是,有的散文被译成英文后,文字美流失,《散文佳作108篇》(2011:242-243)中李海瑞的《三峡多奇景 妙笔夺天工》写道“……勾皴点染,疏密、浓淡、聚散,虚虚实实,笔势奔腾豪放,墨色淋漓酣畅……”,译后“although the force of his brush is turbulent and unrestrained,Yang Heyue's paintings have the right color and balance”。原文用词准确,生动,意译成英文之后,基本还算忠实,对于更高层次上的语言文字美,则力所不及。
修辞手法的缺失。修辞缺失是常见现象,若硬要对应,就必然造成“死译”,读来云里雾里,十分别扭,所以多数情况,译者尽量对修辞手法进行翻译;实在不可译,就直接意译,省去修辞。《实用翻译教程》(2002:166)讲到,中文的对偶常不可译,其中举了毛泽东《七律·送瘟神》的翻译:红雨随心翻做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译为:crimson rain swirls in waves under our will, green mountains turn to bridges at our wish,译文也想尽量对偶,但对偶并不是十分完美,两个our的使用,略显重复,读起来也没有原文的气势和美感。双关是最经常不可译的一种修辞之一,虽说英文也有双关,但要中文中的双关在英文中找到equivalent,却并非易事,于是,我们的“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就索性被译为“remain the same”。
原有句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在汉译英中也非常普遍,尤以古诗翻译较明显。一般来说,古诗的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追求句式的对等,若原文是绝句,英文也力求用寥寥几字,以每行相同的字数来表现相同的意思。鉴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中国翻译家一般会采用这种译法;二是完全忽略形式对等,只要求表意准确,生动。英语国家翻译家一般会采取这种译法,因为他们知道怎样表达才能以最符合译语表达规范,。以《实用翻译教程》中的《静夜思》(2002:419)为例,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的翻译,Tr. L.Cranmer—Byng版本为:“i raise my head,-the splendid moon i see:Then drop my head,-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land,of thee!”此译本虽然也讲求句式的工整,但没有刻意追求原文的四句式,虽说准确的传达了诗句的意思,可是把中国传统的诗歌句式完全抛弃,但是若是采用中国翻译家的译法,例如许渊冲的译本(2002:417)“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句式追求到了与原文比较接近,但是在表达情感上,则没有Tr. L.Cranmer—Byng的译本来的准确,强烈,内涵的传达略逊一筹。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在汉英翻译中造成具体层面信息缺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目的语—英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只好追求翻译的最基本原则—“忠实、通顺”其余的形式美之类的信息被放在次要地位。
2. 抽象信息的缺失
抽象信息的缺失最主要体现在当含有某种言外之意或情感意义的中文语言单位在被译为英文之后,无法在目的语读者心中唤起共识,或者说是虽然可以在他们心中唤起共识,却没有同样的感情。
最基本的就是一些日常称谓翻译中的情感缺失,我们中文中有“表哥”与“堂哥”之分,当然也有“表哥”跟“表姐”之分,可是译成英文,就全成了”cousin“且不说没了性别之分,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父亲一边的亲戚,关系更亲密,母亲的亲戚,关系一般相对生疏。译成cousin之后,读者只知道这是他们relatives的孩子,不是自己的brother或是sister。
其次,就是一种文化常识,生活经历的情感的缺失。《散文佳作108篇》(2011:234-235)中收录的贾宝全的“颉取那片芳洲的清供”中,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姐姐给弟弟揉了一个柳叶团团好充饥,”……他一把夺过来就吃,淡淡的清苦味中,竟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译成英文:”……he grabbed it and gobbled it up. It even tasted somewhat sweet mingled with a slight bitterness.英文译的通读易懂,读者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出这么一副画面,甚至可能进一步了解到那甜丝丝的感觉是姐姐对小男孩的爱,但是读者却很难联想到当时中国的困难时期人民以吃树叶,树皮充饥,更不可能体会到中国人提起那段经历时的情感。
抽象信息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缺失,主要是由于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思维差异导致的情感共识不同,由此产生的缺失是抽象的,情感的,不宜进行改变的。如果说具体信息的缺失尚可通过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进行补正,那么抽象信息的的不可译性却难以更改,即便采用最普遍的方式—加注释,也只能让读者对背景信息有所了解,难以让其“深有体会”
结束语
翻译的不可译性历来存在,本文从具体、抽象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不可译性的体现,体现了汉英翻译信息传递中“理智与情感”的缺失层面的不可译性,同时浅析了部分成因。当然,翻译的不可译性并不意味着就此不需翻译,相反,这种特性要求各种运用翻译技巧来补偿,从而使翻译质量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乔萍、瞿淑蓉、宋洪玮..散文佳作108篇.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张鑫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
【关键词】 汉英 翻译 不可译性
汉英翻译中存在不同方面的信息缺失,可体现为具体和抽象两种。具体信息指的是一些文学手法,例如用词,修辞等;抽象指情感方面,主要是由于读者的社会背景不同,面对外来文化无法产生预期的情感共识;以下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展开论述并浅析其原因。
1. 具体信息的缺失
用词美感的缺失。中文历来文字洗练,生动形象,尤其是中国散文,单看文字描述,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但是,有的散文被译成英文后,文字美流失,《散文佳作108篇》(2011:242-243)中李海瑞的《三峡多奇景 妙笔夺天工》写道“……勾皴点染,疏密、浓淡、聚散,虚虚实实,笔势奔腾豪放,墨色淋漓酣畅……”,译后“although the force of his brush is turbulent and unrestrained,Yang Heyue's paintings have the right color and balance”。原文用词准确,生动,意译成英文之后,基本还算忠实,对于更高层次上的语言文字美,则力所不及。
修辞手法的缺失。修辞缺失是常见现象,若硬要对应,就必然造成“死译”,读来云里雾里,十分别扭,所以多数情况,译者尽量对修辞手法进行翻译;实在不可译,就直接意译,省去修辞。《实用翻译教程》(2002:166)讲到,中文的对偶常不可译,其中举了毛泽东《七律·送瘟神》的翻译:红雨随心翻做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译为:crimson rain swirls in waves under our will, green mountains turn to bridges at our wish,译文也想尽量对偶,但对偶并不是十分完美,两个our的使用,略显重复,读起来也没有原文的气势和美感。双关是最经常不可译的一种修辞之一,虽说英文也有双关,但要中文中的双关在英文中找到equivalent,却并非易事,于是,我们的“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就索性被译为“remain the same”。
原有句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在汉译英中也非常普遍,尤以古诗翻译较明显。一般来说,古诗的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追求句式的对等,若原文是绝句,英文也力求用寥寥几字,以每行相同的字数来表现相同的意思。鉴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中国翻译家一般会采用这种译法;二是完全忽略形式对等,只要求表意准确,生动。英语国家翻译家一般会采取这种译法,因为他们知道怎样表达才能以最符合译语表达规范,。以《实用翻译教程》中的《静夜思》(2002:419)为例,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的翻译,Tr. L.Cranmer—Byng版本为:“i raise my head,-the splendid moon i see:Then drop my head,-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land,of thee!”此译本虽然也讲求句式的工整,但没有刻意追求原文的四句式,虽说准确的传达了诗句的意思,可是把中国传统的诗歌句式完全抛弃,但是若是采用中国翻译家的译法,例如许渊冲的译本(2002:417)“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句式追求到了与原文比较接近,但是在表达情感上,则没有Tr. L.Cranmer—Byng的译本来的准确,强烈,内涵的传达略逊一筹。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在汉英翻译中造成具体层面信息缺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目的语—英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只好追求翻译的最基本原则—“忠实、通顺”其余的形式美之类的信息被放在次要地位。
2. 抽象信息的缺失
抽象信息的缺失最主要体现在当含有某种言外之意或情感意义的中文语言单位在被译为英文之后,无法在目的语读者心中唤起共识,或者说是虽然可以在他们心中唤起共识,却没有同样的感情。
最基本的就是一些日常称谓翻译中的情感缺失,我们中文中有“表哥”与“堂哥”之分,当然也有“表哥”跟“表姐”之分,可是译成英文,就全成了”cousin“且不说没了性别之分,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父亲一边的亲戚,关系更亲密,母亲的亲戚,关系一般相对生疏。译成cousin之后,读者只知道这是他们relatives的孩子,不是自己的brother或是sister。
其次,就是一种文化常识,生活经历的情感的缺失。《散文佳作108篇》(2011:234-235)中收录的贾宝全的“颉取那片芳洲的清供”中,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姐姐给弟弟揉了一个柳叶团团好充饥,”……他一把夺过来就吃,淡淡的清苦味中,竟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译成英文:”……he grabbed it and gobbled it up. It even tasted somewhat sweet mingled with a slight bitterness.英文译的通读易懂,读者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出这么一副画面,甚至可能进一步了解到那甜丝丝的感觉是姐姐对小男孩的爱,但是读者却很难联想到当时中国的困难时期人民以吃树叶,树皮充饥,更不可能体会到中国人提起那段经历时的情感。
抽象信息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缺失,主要是由于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思维差异导致的情感共识不同,由此产生的缺失是抽象的,情感的,不宜进行改变的。如果说具体信息的缺失尚可通过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进行补正,那么抽象信息的的不可译性却难以更改,即便采用最普遍的方式—加注释,也只能让读者对背景信息有所了解,难以让其“深有体会”
结束语
翻译的不可译性历来存在,本文从具体、抽象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不可译性的体现,体现了汉英翻译信息传递中“理智与情感”的缺失层面的不可译性,同时浅析了部分成因。当然,翻译的不可译性并不意味着就此不需翻译,相反,这种特性要求各种运用翻译技巧来补偿,从而使翻译质量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乔萍、瞿淑蓉、宋洪玮..散文佳作108篇.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张鑫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