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部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更加重视。而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更为关键性的意义。解题能力就是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本文就围绕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25-01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和庞大,在数学概念本身就过于抽象难解的情况下,加之教师单一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更为低下,数学学习热情也始终被压制。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教学目标也由以往纯粹的成绩提升而逐渐转变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用技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1]。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并结合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下文就围绕着高中生解题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进行探究。
  一、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概念由于过于抽象的特征,往往会给学生的理解过程带来许多障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这些现象尤为明显。一旦概念知识稍微变化,部分学生就无法转换固定思维,从而不能正确理解问题内容。而这就会给数学课程教学进度的推进造成很大阻碍。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现象,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实用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作为教学辅助,以更加直观化的图像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当学生无法理解辅助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立体模型软件来绘制出解题过程,以将抽象的几何形象以直观性的画面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学情境的合理构建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技巧。
  二、明确数学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质量,以及更加快速地完全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而在数学学习中保证合理的解题思路与规范的解题步骤是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审题开始引导学生自主勾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要点,并促使学生围绕着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思维发散。
  比如在进行求三角函数值域的题目教学时,教师就需要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题目能发现什么已知条件,然后能够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求值。例如在Y=cos2+sinx这一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换元的方法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令t=sinx,再进行求值,就能轻松完成解题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一种方向遭遇阻碍,就需要立刻转换思路去探索另一种方向。此题中所运用到的就是一种转换的思想,这种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模式能够将数学与各个其他学科相互联接起来,让问题由陌生变得熟悉,从复杂化为简单。
  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虽然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难题,就需要寻求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与学习习惯,因此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式,有时这种思路甚至比教学思路更为明晰简洁。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以通过集体协作来共同处理数学难题,并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間[2]。
  比如在立体几何求表面积的计算问题中,学生的解题方式各不相同,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以在交互中明确究竟是谁的思路更加高效便捷,值得推广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解题能力。
  四、整理与总结错题
  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解题错误无法避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错题整理与总结的良好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与质量。比如在进行习题评讲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错题本上将自己难以掌握的题目摘抄下来,以在之后的练习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题目进行不断练习,以完全掌握这一题目类型。在函数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不同题目的解题思路,以给学生进行函数问题训练时提供一些思维灵感。
  五、结语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已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用解题思路,并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整理与归纳总结的意识,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振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33):9-10.
  [2]孙姝然.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2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行的音樂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来唱歌的,而倾听音乐大多数都是在表演和休息的时候。其实在他们注意力极度不集中的时候,所有的倾听都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关键任务就是让学生懂得去倾听,进而才能实现对其良好音乐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着重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语文素质教育是小语教学的育人目的,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东区深入推进课改以来,已经开始全面构建学科模式,学科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维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布局和行径标准,突
【摘 要】随着国内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的新课改,我国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善,得到了巨大的创新改革,这种革新不仅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教学效率,也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学生的学习质量也随之不断的提高。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做出了分析,并且给出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