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也是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课程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当前,企业招聘和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矛盾,或者说是脱节的情况,因此,本文将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专业设置应当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建议,这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以及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产业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根据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与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进行适应性发展,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中还存在与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导致出现就业困难、专业培养萎缩的状况。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1.专业名称缺乏规范性
  专业名称不够准确、规范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一般而言,主要表现为:专业名称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不同的,但是深入发掘会发现其实专业内涵、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等都大同小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也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就如文秘专业又有应用文秘、商贸文秘、实用文秘等等名称,有些专业对于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今后的发展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有些专业对于自身的专业内涵都欠缺了解,更不用谈就业方向等了。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行政管理等专业,虽然在专业名称上让人觉得易懂,但是在内涵上很难让人准确了解其培养的学生究竟是面向何种岗位。
  2.专业设置欠缺企业参与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情况就是,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没有想到或者说忽视了社会企业参与的重要性,一味认为这些都是学校教学的内容,与企业根本没有多大的关联。所以,虽然高职院校也会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但是缺乏企业的配合和参与,很大程度上就使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方面的调整,也就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技能的同时安排学生就业。
  3.专业结构安排不合理
  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分布呈现金字塔的形状,其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多而自身的规模却非常小,就很难达到招生满员的情况。其次,招生规模不平均、差异性对待的情况屡屡发生,导致专业设置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盲目开设热门专业、任意性招生等情形也经常发生。
  二、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宏观指导
  我国教育等相关部门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首先,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做出非常确切地引导和规范,使高职院校在进行自身专业设置过程中过于自由和泛滥,由于没有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没有了规矩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高职院校趋向于热门专业而忽视自身的办学能力,对于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缺令招生和培养,导致专业设置出现了结构不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趋势。其次,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只是关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2.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适应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需要,为了实现最终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应当与区域产业结构关联起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变,应当实时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及时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一般都专注于传统的教学和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使得人才培养出现了脱节。更加难以想象高职院校会在当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人才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力的预测。对当地人才的需求预测不够科学,也就致使众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3.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匮乏
  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实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对于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远不及本科生,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甚至不如技工学校的学生,更加落后于企业一线工人。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汽修、机床、磨具等工科专业,在实习实训器材数量方面相对欠缺,再加上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及專业教学水平的限制,导致课程及教学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培养的人才,较难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
  三、应对策略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学生、高职院校以及区域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将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1.以信息化为支点,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将信息化手段引进到职业教育中,将会引发有关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和改变的思潮。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已经在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将推动信息化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有助于活跃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活动,更能直观显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2.推动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平台建设,构建专业建设联动机制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办学将会有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更加强化其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专业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与此同时,如能形成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四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格局,将会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3.以区域产业集群为辐射面,带动专业集群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不断变革,使得高职院校必须强化自身专业建设,从而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集群优势,从而以更实际的行动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雄.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2]赵建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职业资格相衔接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2(2).
  [3]李艳红,曹晔.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4]宋小杰,曹晔.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5]黄尧.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复合材料薄壁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临界转速,将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建立了包含轴
国家广电部有关广告播出的法规颁布实施以后,使得以往的电视广告播出“扎堆儿”的做法受到限制,现在,广告播出时间短、经济效益下降很明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了当今广告传播媒
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电视行业的极大发展,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非线性编辑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指出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的一个大方向—
煤尘的凝并特性是影响喷雾降尘效率的重要因素。选取不同产地的煤为实验样品,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参数、含氧官能团含量及其在溶液中的凝并性能进行测定;利用SPS
<正> 1988年10月21~24日,农业部农业局组织食用菌基地县(市),在湖南省株洲县进行了考察活动。22个基地县(市)和10个县、市、自治区农业部门的代表及华中农业大学的代表参加了
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制弥补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完善了学生管理体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相长。本文在总结中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四个方面来论述其哲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本质是重新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观;科学发
土地投机家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行为对西部开发和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 大棚青韭生产,对解决春节前后蔬菜供应的紧张状况,缓和“早春缺”,增加春节市场花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县大棚青韭栽培的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一、露地培根 1.品
各有关单位:由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和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黄金协会、中国核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