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的中考招生改革取得了较大发展,逐渐构建了适应新课程中考招生的制度框架。但是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围绕中考招生改革的深化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考;招生改革;深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中考招生制度的框架逐渐形成,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各地区在学业水平考试、招生录取等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中考招生改革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与此同时也对一些急需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加强对中考招生改革的专业研究
1.1通过专业研究来解决招生制度中的一些教育公平问题
中考招生制度是一项公共政策,当前所推动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多样化选拔等改革措施,都是中考招生改革的方向,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这些成果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其专业化水平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就从命题这方面来说,命题缺乏专业的学科素养,也缺乏专业的反馈能力,不能够反映先进的教育理念。考卷中的信息使大量的信息资源都有所闲置,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如今,在中考招生改革中涉及以下几种办法:(1)综合素质评价;(2)特长生破格录取;(3)优秀生报送推荐;(4)职业中学提前招生等,这些方法都是促进人才发展的有利举措。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却仅仅停留在行政推动的经验层面上,导致社会对这些改革办法出现了质疑,对其公正、客观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却对改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所忽视。
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政府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会使中考招生改革仅仅停留在一个低水平的表层设计上,导致改革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受到了忽视,这也是根本的教育公平问题。如果没有切实解决好教育的公平问题,那么中考招生的改革也就会举步维艰。
1.2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促进中考招生专业能力的建设
为了促进中考招生改革的有效实施,国家与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中考招生制度的管理与科学研究,例如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政策,来进行先行试点实验,建立中小学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心等等,使之能够按照市场化的思路来提供专业的服务,以促进中考招生专业能力的建设。如此,我国高等院校可以与基础教育行政以及教研部门展开联合研究,对教育测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专业研究队伍,使教育评价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为中小学考试命题提供专业的理论基础,为各科考试的多元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故此,就需要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主要负责教育机构,首先,要征求社会各代表对中考招生改革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其次,要对方案本身尤其是考试命题内容的科学性进行研究,通过联合组建中考研发中心来对中考招生制度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形成完善的素质教育测量体系。
2、不断推进考试评价功能的转变
2.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中考招生改革主要是为了实现中考招生制度的功能转换,要改变以往的选拔性为主的招生制度,逐渐变为以发展性为主的招生制度。现如今,我国许多地区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学业等级呈现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使得以往的传统招生制度得以打破。我国有些地方甚至在尝试取消统考,将其过渡到水平考试,或者是通过有计划的试点,来进行逐步的推广。
我们应该要切实认识到普通高中教育依旧属于基础教育,如果过分地强调选拔功能,就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而且,如果仅仅用一个标准来对考生进行衡量,那么也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学校应该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不同资质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促使这些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能够仅仅对一些资质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关注。所以,在中考招生改革中,要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使他们都能够取得全面的发展。
2.2实现向教育质量监测方法的过渡
在考试评价改革中,还需要体现在中小学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要注意理顺课程方案与招生方案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对中考招生方案进行强调,要为落实课程方案提供支持与引导。在中考招生方案中,一方面要以课程的标准为依据,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
根据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选拔性的高中入学考试将会被取消,甚至连初中毕业资格考试也将会被取消,而取代它的就是教育质量监控手段的检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条件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尝试,这种格局对我国的教育观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故此,我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眼光,要有条件地进行试点,逐渐向教育质量监测方案进行过渡。
2.3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提高考试命题的质量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我市采用的新教材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载体,市教科所、县(区)教研室教研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都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即将试行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对命题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2006年开始,我们将以市及县区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主体,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命题教师队伍。
市教科所作为考试命题的组织机构,要认真抓好几个基本环节。
一是严格挑选命题人员。参加命题的教师必须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熟悉教学业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本学科教师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要注意从中青年教师和县区学校教师中挑选命题人員。
二是抓好命题人员的全员培训。考试命题要尽量做到专业化,要组织命题教师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指导意见;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把握考试命题的范围和重点;学习教育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命题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扩大培训的范围,为各县区、各学校培养考试命题的骨干教师。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对各学科的“双基”重新定位,剔除陈旧的、过时的内容,置换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使之体现在考试题型、试卷结构和考试方式上,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各县区教研室和学校也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平时的单元测试,都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尽量减少考试命题中的随意行为。考试不是检测学校教育质量的惟一手段,但应该是重要的手段,我们务必高度重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考招生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以期为我国的中考招生改革提供借鉴,促进我国中考招生制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朱志平.中考招生改革的深化问题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2)
[2]胡重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应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J].教与学术月刊,2008(5)
[3]张远增.关于中考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9)
(作者单位:霍州市教育科技局)
关键词:中考;招生改革;深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中考招生制度的框架逐渐形成,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各地区在学业水平考试、招生录取等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中考招生改革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与此同时也对一些急需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加强对中考招生改革的专业研究
1.1通过专业研究来解决招生制度中的一些教育公平问题
中考招生制度是一项公共政策,当前所推动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多样化选拔等改革措施,都是中考招生改革的方向,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这些成果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其专业化水平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就从命题这方面来说,命题缺乏专业的学科素养,也缺乏专业的反馈能力,不能够反映先进的教育理念。考卷中的信息使大量的信息资源都有所闲置,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如今,在中考招生改革中涉及以下几种办法:(1)综合素质评价;(2)特长生破格录取;(3)优秀生报送推荐;(4)职业中学提前招生等,这些方法都是促进人才发展的有利举措。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却仅仅停留在行政推动的经验层面上,导致社会对这些改革办法出现了质疑,对其公正、客观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却对改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所忽视。
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政府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会使中考招生改革仅仅停留在一个低水平的表层设计上,导致改革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受到了忽视,这也是根本的教育公平问题。如果没有切实解决好教育的公平问题,那么中考招生的改革也就会举步维艰。
1.2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促进中考招生专业能力的建设
为了促进中考招生改革的有效实施,国家与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中考招生制度的管理与科学研究,例如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政策,来进行先行试点实验,建立中小学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心等等,使之能够按照市场化的思路来提供专业的服务,以促进中考招生专业能力的建设。如此,我国高等院校可以与基础教育行政以及教研部门展开联合研究,对教育测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专业研究队伍,使教育评价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为中小学考试命题提供专业的理论基础,为各科考试的多元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故此,就需要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主要负责教育机构,首先,要征求社会各代表对中考招生改革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其次,要对方案本身尤其是考试命题内容的科学性进行研究,通过联合组建中考研发中心来对中考招生制度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形成完善的素质教育测量体系。
2、不断推进考试评价功能的转变
2.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中考招生改革主要是为了实现中考招生制度的功能转换,要改变以往的选拔性为主的招生制度,逐渐变为以发展性为主的招生制度。现如今,我国许多地区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学业等级呈现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使得以往的传统招生制度得以打破。我国有些地方甚至在尝试取消统考,将其过渡到水平考试,或者是通过有计划的试点,来进行逐步的推广。
我们应该要切实认识到普通高中教育依旧属于基础教育,如果过分地强调选拔功能,就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而且,如果仅仅用一个标准来对考生进行衡量,那么也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学校应该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不同资质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促使这些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能够仅仅对一些资质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关注。所以,在中考招生改革中,要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使他们都能够取得全面的发展。
2.2实现向教育质量监测方法的过渡
在考试评价改革中,还需要体现在中小学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要注意理顺课程方案与招生方案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对中考招生方案进行强调,要为落实课程方案提供支持与引导。在中考招生方案中,一方面要以课程的标准为依据,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
根据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选拔性的高中入学考试将会被取消,甚至连初中毕业资格考试也将会被取消,而取代它的就是教育质量监控手段的检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条件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尝试,这种格局对我国的教育观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故此,我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眼光,要有条件地进行试点,逐渐向教育质量监测方案进行过渡。
2.3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提高考试命题的质量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我市采用的新教材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载体,市教科所、县(区)教研室教研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都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即将试行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对命题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2006年开始,我们将以市及县区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主体,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命题教师队伍。
市教科所作为考试命题的组织机构,要认真抓好几个基本环节。
一是严格挑选命题人员。参加命题的教师必须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熟悉教学业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本学科教师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要注意从中青年教师和县区学校教师中挑选命题人員。
二是抓好命题人员的全员培训。考试命题要尽量做到专业化,要组织命题教师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指导意见;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把握考试命题的范围和重点;学习教育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命题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扩大培训的范围,为各县区、各学校培养考试命题的骨干教师。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对各学科的“双基”重新定位,剔除陈旧的、过时的内容,置换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使之体现在考试题型、试卷结构和考试方式上,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各县区教研室和学校也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平时的单元测试,都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尽量减少考试命题中的随意行为。考试不是检测学校教育质量的惟一手段,但应该是重要的手段,我们务必高度重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考招生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以期为我国的中考招生改革提供借鉴,促进我国中考招生制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朱志平.中考招生改革的深化问题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2)
[2]胡重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应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J].教与学术月刊,2008(5)
[3]张远增.关于中考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9)
(作者单位:霍州市教育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