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产生于北半球地处偏远地方的某些原始社会中,并被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萨满教深深地影响了东北文化,它融合于当地的民间风俗中,并影响了东北地区的艺术表达形式。然而萨满教在现代却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其衰落的原因在于萨满教不具有普适性、基本教义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东北文化的重组应当采取多元化的视角,积极借鉴萨满教中的有益因子。
[关键词]东北文化;萨满教;重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40 — 02
文化为人类专有,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宗教即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单一的宗教信仰可以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宗教渗入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中:思想、行为、激情、道德、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等,无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东北地域广袤,旷野莽林,既有着辽阔的沃土,又有着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由此形成渔猎经济,某些动物成为萨满教的图腾。《契丹国初兴始末》载:“复有一主,号曰涡呵,带野猪头,披野皮,居穹庐中,有事则出,退复隐入穹庐如故。”这就是古代森林民族的萨满举行仪式时的“野猪神附体”:戴猪头,披猪皮,仿猪声,除了显示是萨满的标志外,也为了保持特有的神秘感。本文从萨满教和文化的关系角度,以及近代地缘关系的打破和文化重组视角,试对东北文化形成作一探析。
一、东北文化中的萨满教因子
文化既可以语言、礼仪、服饰等表现出来,又可以艺术作品传达给外界。萨满教源于东北亚地区,据学者研究,其产生的病理学基理是“北极歇斯底里症”。〔1〕因为北方地理环境的原因,加上少数民族本身的性格,虽然历史上几经战乱,但萨满教依然在民间生机勃勃,并慢慢地渗透进民间习俗中,因此我们可以从萨满教这一“活化石”了解东北文化发展的一隅。
1.萨满教融合于民间风俗中
民俗风情是一个地域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范习惯,能够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民间百态,也是我们了解当地民族性格的主要途径。
礼仪节日。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对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社会的发展中,上层建筑往往会自上而下制定出完整的礼仪规范,使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共识”。很显然,这些礼仪规范来自于本民族长期的民族意识当中。人一生中经历的婚礼、丧葬所展现出来的萨满教痕迹是很明显的。例如:火神是萨满教中最重要的信仰,他们认为“火”能驱散黑暗,具有消除一切污秽和瘟灾,驱除一切邪恶和鬼祟的灵气,是纯洁祛垢的化身。因此,蒙古族婚礼上便有着祭火或祭灶仪式,鄂伦春族原始婚礼中有“围越篝火”的风俗,满族的新娘也有“跨火”仪式。丧葬习俗是人生命中最后一个习俗。萨满教有灵魂观念,往往请萨满举行“送魂仪式”来表达对逝者思念的最后一程。赫哲人的“撂档子”、鄂伦春族“树葬”均源于萨满教的灵魂观。
穿戴习俗。服装发式最能表达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我国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征的服饰。北方诸民族的服饰深受萨满教的影响,像满族男子的发式就源于古代萨满教神话《天宫大战》的“佛尼恩都里”——满语意为“辫子神”。神话中载,这位恩都里造了人类,用野草做人的头发,斗败了妖魔,开创了人类世界。至今已成为中华女性代表的“旗袍”是由满族宫廷中的女性服装演变而成。满族服装色彩鲜艳,纹饰图案大多采自萨满教神话传说,既有十二章图案,也有动物图腾的图案,像凤凰图案在有权势的达官贵人中是非常常见的。服饰的附加装饰——荷包源自“玛玛口袋”,最初是用来请“奥杜玛玛”保佑出征将士的平安的,后来则演化为多种形式的佩饰。
2.萨满教影响艺术表达形式
在探析萨满教与东北艺术间的关系前,有必要先了解普遍的宗教与民族艺术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萨满教对东北艺术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回顾和检索人类艺术史上留下的稀世珍品,可以看到,它们多是宗教性的艺术。中国的敦煌壁画、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神庙和神坛,都是宗教崇拜的艺术结晶。古往今来的诗歌、小说、音乐、舞蹈、雕塑,从题材到风格,从内容到形式,无不透露着宗教的观念、感情和精神。各国的传统艺术与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传统宗教的影响和作用,艺术的发展就会成为别的模样。宗教对民族艺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在上层建筑崇高而牢固的神圣地位,使艺术不得不附属于它。同时,宗教诸要素,如观念、感情、行为和仪式等,也需要一个宣泄的方式,艺术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可以说二者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
萨满教与艺术。艺术包含的范围较广,我们取其中较为典型的来探讨。面具是萨满在举行活动时使用的法器之一,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表现出了原始文化深邃的底蕴、丰富的形态,传达出北方旷野莽林的自然之美、狞厉之美。东北的先民将对萨满教的信奉融入面具之中,充分表达了本民族萨满神的信仰。文字是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民间的风土民情为作家描述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萨满教扎根于民间土壤,其灵魂观、图腾观早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近现代东北作家梁晓声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迟子建在《北极村童话》、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对萨满教均有描写。如端木蕻良的《大江》:“二大神左手拿着一支猪膀胱作的太平鼓,上边有个半月形的弓圈,系了三十几个大铜钱,在手中摇动起来,刷拉拉的响。她右手拿着一条小小的颤动的鞭,在歌唱的尾音里向鼓边击打。”〔3〕
二、萨满教的衰落及其原因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虽然延续了上千年,但在后期已显现衰落的迹象,尤其是与儒家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趋于衰落。自皇太极统治期间起,随着满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萨满教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蒙古族的萨满教则为喇嘛教所征服,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萨满教虽在北方民族具有普遍的信众,但终究没有超出部族的界限。萨满教的衰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对比世界性宗教,如佛教走向世界的原因,我们可以一窥萨满教衰落的原因。 第一,从宗教本身性质看,萨满教仅仅是原始时代的氏族宗教,不具有普适性。而佛教超出了这个界限,后者具有神性和信众的普世性。萨满教是氏族——部落宗教,强调崇奉氏族和部落的保护神,其信仰者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和种族的狭隘性。它只限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氏族公社和部落社会,在教义信仰上把维护种族的繁荣昌盛作为宗教的最高任务,把某一特殊种族作为选民给予特殊的恩宠。反观佛教的“普度众生”则具有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性。
第二,萨满教的基本教义不适合于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努尔哈赤带领兵攻占哈达、朱舍里、辉发、叶赫、长白山、董鄂、乌拉等部城堡,兵马先破‘堂色’(即堂子),‘掠神像、神器于贝勒马前’”。〔4〕说明各部族崇拜对象的神性、功用和权能不仅彼此不相同,而且相互排斥。至皇太极掌权时期,因为与蒙藏政权的政治姻源,藏传佛教的喇嘛教受到扶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下令并规定:“满洲、蒙古、汉人端公道士,永不许与人家跳神拿邪、妄言祸福、蛊惑人心。若不尊者杀之,用端公、道士之家,出人赔偿”。〔5〕历史表明,“政教关系”是决定宗教兴亡的关键,失去了最高统治者支持的萨满教,没有政治的强制,是不可能自发地普及到全国普通民众之中去的。相反,佛教教义适合了统治者的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而逐渐地深入进民间中。
第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老萨满”的死亡。除了自然消亡外,最大的断层莫过于二战中日本的侵略,不仅造成东北人口的大量消失,而且当地文化也受到摧残。其次是语言文字的不利影响。北方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仅靠口头传授萨满的有关“神迹”,在没有文字的背景下,不可能出现像《圣经》、《古兰经》这样规范的教旨教义,其往往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最后是其他文化的冲击与博弈。儒家经典、道教、佛教等文化形式在历史上都持续地影响着东北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排他性较少、宽容性较多的特性无疑对当地的民众信仰有着很深的影响。
三、多元文化的进入与东北文化的重组
东北在出现人类文明后就一直与中原进行着文化交流,一方面是因为对中原文化的景仰,另一方面由于中原的战乱迫使流离失所的民众向东北移民,特别是近代的关内大移民,无疑对现代东北的文化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儒家学说以入世为特征,以现实世界人们的伦理行为为基本命题,又因其从政治伦理推出,避免了与其他宗教在信仰观念上的冲突,以较强的包容性与后者相并存。从早期的中原移民开始,汉族就将儒家经典带入东北地区,当地土著居民特别是统治者欣然接受之。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巨大,特别是蒙古族接受了藏传佛家,即喇嘛教,对原本的萨满教信仰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时,皇太极出于政治等方面的考虑也接受了喇嘛教,在盛京(今沈阳市)建成护国法轮寺。道观在民间也是随处可见的。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是:中原的移民将自身的文化带入东北后,也对原住居民的文化采取了包容与接受,表现出了相对中原人不同的文化特质。其实至金代统治时期,移民数量已经大于当地土著居民的人数了。移民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还将原来的文化加以发展。像东北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是一对孪生姐妹,除其基本舞蹈动作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外,其唱腔主要是东北民歌和莲花落以及借鉴萨满祈神的神调。
萨满教的衰落同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形式,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有力支撑的背景下,研究东北文化对促进当地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应当采取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积极整合多元文化,重新挖掘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现象,对于曾经深刻影响了东北文化的萨满教,吸收其中的有益原则,摒弃其封建落后的成分,以此对东北文化进行重组,以形成当地特色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庄福林.论萨满教神的实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09).
〔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44.
〔3〕端木蕻良.大江〔M〕.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
〔4〕王宏刚.满族与萨满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5.
〔5〕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宗实录稿本(第14卷)〔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13-14.
〔责任编辑:陈玉荣〕
[关键词]东北文化;萨满教;重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40 — 02
文化为人类专有,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宗教即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单一的宗教信仰可以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宗教渗入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中:思想、行为、激情、道德、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等,无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东北地域广袤,旷野莽林,既有着辽阔的沃土,又有着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由此形成渔猎经济,某些动物成为萨满教的图腾。《契丹国初兴始末》载:“复有一主,号曰涡呵,带野猪头,披野皮,居穹庐中,有事则出,退复隐入穹庐如故。”这就是古代森林民族的萨满举行仪式时的“野猪神附体”:戴猪头,披猪皮,仿猪声,除了显示是萨满的标志外,也为了保持特有的神秘感。本文从萨满教和文化的关系角度,以及近代地缘关系的打破和文化重组视角,试对东北文化形成作一探析。
一、东北文化中的萨满教因子
文化既可以语言、礼仪、服饰等表现出来,又可以艺术作品传达给外界。萨满教源于东北亚地区,据学者研究,其产生的病理学基理是“北极歇斯底里症”。〔1〕因为北方地理环境的原因,加上少数民族本身的性格,虽然历史上几经战乱,但萨满教依然在民间生机勃勃,并慢慢地渗透进民间习俗中,因此我们可以从萨满教这一“活化石”了解东北文化发展的一隅。
1.萨满教融合于民间风俗中
民俗风情是一个地域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范习惯,能够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民间百态,也是我们了解当地民族性格的主要途径。
礼仪节日。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对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社会的发展中,上层建筑往往会自上而下制定出完整的礼仪规范,使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共识”。很显然,这些礼仪规范来自于本民族长期的民族意识当中。人一生中经历的婚礼、丧葬所展现出来的萨满教痕迹是很明显的。例如:火神是萨满教中最重要的信仰,他们认为“火”能驱散黑暗,具有消除一切污秽和瘟灾,驱除一切邪恶和鬼祟的灵气,是纯洁祛垢的化身。因此,蒙古族婚礼上便有着祭火或祭灶仪式,鄂伦春族原始婚礼中有“围越篝火”的风俗,满族的新娘也有“跨火”仪式。丧葬习俗是人生命中最后一个习俗。萨满教有灵魂观念,往往请萨满举行“送魂仪式”来表达对逝者思念的最后一程。赫哲人的“撂档子”、鄂伦春族“树葬”均源于萨满教的灵魂观。
穿戴习俗。服装发式最能表达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我国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征的服饰。北方诸民族的服饰深受萨满教的影响,像满族男子的发式就源于古代萨满教神话《天宫大战》的“佛尼恩都里”——满语意为“辫子神”。神话中载,这位恩都里造了人类,用野草做人的头发,斗败了妖魔,开创了人类世界。至今已成为中华女性代表的“旗袍”是由满族宫廷中的女性服装演变而成。满族服装色彩鲜艳,纹饰图案大多采自萨满教神话传说,既有十二章图案,也有动物图腾的图案,像凤凰图案在有权势的达官贵人中是非常常见的。服饰的附加装饰——荷包源自“玛玛口袋”,最初是用来请“奥杜玛玛”保佑出征将士的平安的,后来则演化为多种形式的佩饰。
2.萨满教影响艺术表达形式
在探析萨满教与东北艺术间的关系前,有必要先了解普遍的宗教与民族艺术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萨满教对东北艺术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回顾和检索人类艺术史上留下的稀世珍品,可以看到,它们多是宗教性的艺术。中国的敦煌壁画、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神庙和神坛,都是宗教崇拜的艺术结晶。古往今来的诗歌、小说、音乐、舞蹈、雕塑,从题材到风格,从内容到形式,无不透露着宗教的观念、感情和精神。各国的传统艺术与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传统宗教的影响和作用,艺术的发展就会成为别的模样。宗教对民族艺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在上层建筑崇高而牢固的神圣地位,使艺术不得不附属于它。同时,宗教诸要素,如观念、感情、行为和仪式等,也需要一个宣泄的方式,艺术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可以说二者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
萨满教与艺术。艺术包含的范围较广,我们取其中较为典型的来探讨。面具是萨满在举行活动时使用的法器之一,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表现出了原始文化深邃的底蕴、丰富的形态,传达出北方旷野莽林的自然之美、狞厉之美。东北的先民将对萨满教的信奉融入面具之中,充分表达了本民族萨满神的信仰。文字是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民间的风土民情为作家描述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萨满教扎根于民间土壤,其灵魂观、图腾观早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近现代东北作家梁晓声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迟子建在《北极村童话》、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对萨满教均有描写。如端木蕻良的《大江》:“二大神左手拿着一支猪膀胱作的太平鼓,上边有个半月形的弓圈,系了三十几个大铜钱,在手中摇动起来,刷拉拉的响。她右手拿着一条小小的颤动的鞭,在歌唱的尾音里向鼓边击打。”〔3〕
二、萨满教的衰落及其原因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虽然延续了上千年,但在后期已显现衰落的迹象,尤其是与儒家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趋于衰落。自皇太极统治期间起,随着满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萨满教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蒙古族的萨满教则为喇嘛教所征服,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萨满教虽在北方民族具有普遍的信众,但终究没有超出部族的界限。萨满教的衰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对比世界性宗教,如佛教走向世界的原因,我们可以一窥萨满教衰落的原因。 第一,从宗教本身性质看,萨满教仅仅是原始时代的氏族宗教,不具有普适性。而佛教超出了这个界限,后者具有神性和信众的普世性。萨满教是氏族——部落宗教,强调崇奉氏族和部落的保护神,其信仰者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和种族的狭隘性。它只限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氏族公社和部落社会,在教义信仰上把维护种族的繁荣昌盛作为宗教的最高任务,把某一特殊种族作为选民给予特殊的恩宠。反观佛教的“普度众生”则具有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性。
第二,萨满教的基本教义不适合于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努尔哈赤带领兵攻占哈达、朱舍里、辉发、叶赫、长白山、董鄂、乌拉等部城堡,兵马先破‘堂色’(即堂子),‘掠神像、神器于贝勒马前’”。〔4〕说明各部族崇拜对象的神性、功用和权能不仅彼此不相同,而且相互排斥。至皇太极掌权时期,因为与蒙藏政权的政治姻源,藏传佛教的喇嘛教受到扶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下令并规定:“满洲、蒙古、汉人端公道士,永不许与人家跳神拿邪、妄言祸福、蛊惑人心。若不尊者杀之,用端公、道士之家,出人赔偿”。〔5〕历史表明,“政教关系”是决定宗教兴亡的关键,失去了最高统治者支持的萨满教,没有政治的强制,是不可能自发地普及到全国普通民众之中去的。相反,佛教教义适合了统治者的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而逐渐地深入进民间中。
第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老萨满”的死亡。除了自然消亡外,最大的断层莫过于二战中日本的侵略,不仅造成东北人口的大量消失,而且当地文化也受到摧残。其次是语言文字的不利影响。北方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仅靠口头传授萨满的有关“神迹”,在没有文字的背景下,不可能出现像《圣经》、《古兰经》这样规范的教旨教义,其往往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最后是其他文化的冲击与博弈。儒家经典、道教、佛教等文化形式在历史上都持续地影响着东北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排他性较少、宽容性较多的特性无疑对当地的民众信仰有着很深的影响。
三、多元文化的进入与东北文化的重组
东北在出现人类文明后就一直与中原进行着文化交流,一方面是因为对中原文化的景仰,另一方面由于中原的战乱迫使流离失所的民众向东北移民,特别是近代的关内大移民,无疑对现代东北的文化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儒家学说以入世为特征,以现实世界人们的伦理行为为基本命题,又因其从政治伦理推出,避免了与其他宗教在信仰观念上的冲突,以较强的包容性与后者相并存。从早期的中原移民开始,汉族就将儒家经典带入东北地区,当地土著居民特别是统治者欣然接受之。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巨大,特别是蒙古族接受了藏传佛家,即喇嘛教,对原本的萨满教信仰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时,皇太极出于政治等方面的考虑也接受了喇嘛教,在盛京(今沈阳市)建成护国法轮寺。道观在民间也是随处可见的。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是:中原的移民将自身的文化带入东北后,也对原住居民的文化采取了包容与接受,表现出了相对中原人不同的文化特质。其实至金代统治时期,移民数量已经大于当地土著居民的人数了。移民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还将原来的文化加以发展。像东北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是一对孪生姐妹,除其基本舞蹈动作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外,其唱腔主要是东北民歌和莲花落以及借鉴萨满祈神的神调。
萨满教的衰落同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形式,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有力支撑的背景下,研究东北文化对促进当地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应当采取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积极整合多元文化,重新挖掘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现象,对于曾经深刻影响了东北文化的萨满教,吸收其中的有益原则,摒弃其封建落后的成分,以此对东北文化进行重组,以形成当地特色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庄福林.论萨满教神的实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09).
〔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44.
〔3〕端木蕻良.大江〔M〕.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
〔4〕王宏刚.满族与萨满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5.
〔5〕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宗实录稿本(第14卷)〔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13-14.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