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条路上返回“现场”更好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以往文学批评的经验,在阅读煤矿作家老九新近发表的小说《差点以为是他杀》(载《雨花》2015年第10期,以下简称《他杀》)时,我感到我的批评常识遇到了困惑和难题:虽然我凭一个文学批评人的直觉,感到这是一篇有价值的小说,但是却不能够用我们一贯的方法去归纳和界定它,因为,我的批评设想越是蓄意接近它的某一个特征,便越是觉得这样做就会掩盖或遮蔽它的另一些——虽然不一定是强烈的、成熟的,但已经雏形初见的——特征,如果要把这个多面体文本不同的方面归纳为一个统一体的话,那么其他的方面与特征一定是彼此连带和不可或缺的,是它们一起共同支撑和呈现了这个“统一体”……这显然不仅仅是一种综述的方式。
  《他杀》是老九复兴煤矿的系列小说当中最新的一部,一个七千多字的短篇,但细读之后就会感到明显的“扎手”,它携带了一种新的辐射和可能性,尤其是在当今工业文学几成洼地的低谷状态下,这篇写国企煤矿集团的小说露出了某些峥嵘之气与现代先锋小说的叙事品质,但是“工业文学(小说)”的模型肯定套不住它;它还具有明显的“案例小说”的特征,甚至其名字“差点以为是他杀”都带有扑朔迷离、声东击西的“刑侦”色彩。
  《他杀》的梗概其实是一起死亡故事的快速回放:主人公老九在两场喜宴、一次暴力之后的“意外死亡”,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星期六,复兴矿矿长、书记的孩子分别在亚洲风大酒店和红都湾大酒店举行婚礼,老九像往常一样懒散地告别妻子烈霞去参加婚宴,被“自然地”安排在复兴集团的老领导董事长、党委书记马长鸣、副书记左文星、副总经理骆祥驼等公司“头面人物”的包间,按照程序,一阵旋风似的炫耀权力式的“闯圈儿”喝酒之后,又杀向了另一个酒场,在“亚洲风”各种恩怨是非借着酒精的膨胀骤然爆发,酿成一次冲突,老九从杯盘狼藉的现场晕晕乎乎逃也似的回到家里,却被老领导马长鸣的女儿——靓女马雅带着两个马仔冲进家中一顿猛打,在打斗推搡当中伴着突发性地震的惯性,老九从九层楼的阳台上“颠”下来。整个故事按照婚宴——暴力——死亡三步曲起承转合,尘埃落定,由婚宴酒场急剧转入暴力和死亡的现场。一切都是那样的漫不经心,却又像设计好的规定程式一样,生命走马灯似的在这三个场所快速地来往穿梭,有命运的偶然性驱使,也有必然性使然,生者与死者、赴宴者与施暴者熙熙攘攘,萍水相逢却又紧紧地被束缚到大型国企复兴集团的磁场上。作者没有执意安排更多复杂的情节、恩怨的脉络,也没有奢华地引入和渲染存在的奥秘、哲理的说教,而是尽快地还原过程,回到现场,小说迅速、干净、一意孤行,凸显了现代叙事的魅力,你看到的不是缓慢的“一灯如豆”或“走马灯似的”夜景,而留下列车穿越隧洞般的疾驰与眩目……
  《他杀》令人激赏和执意渲染的,恰恰就是这种叙述的节奏,一系列应接不暇的情节、对话、人物和往事在书页上奔驰,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从一个章节到另一个章节,每一个步骤、辗转腾挪都显得密不透风,有一种神采飞扬的野性和不容置疑的蓬勃生气。并且我们能够感到这样的“密集”是确切地出于小说的本文,而不是刻意地对是非的梳理、道德的判断和对暴力与权力的谴责,文学速度和力场飞快地穿越了它们,通过在它们缝隙间迂回出入使它们的粘结更为自然、紧密,并能够在更自然和紧密的连续性当中传递出生命、权力及其社会结构和过去、现在,以及延及到未来的更多信息。
  《他杀》也确实像是一部“从死亡和坟墓里回来的小说”(卡尔维诺语),因为作者是从自己的“死亡”开始叙述的,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快就要死了,很快。此刻,我从九层阳台的窗口‘颠’了出来。”随后是死亡的具象化:“……感谢上苍,我总算摔在垃圾堆上,头上的血、嘴里的血、身上的血顿时四射,暗红诡异,一次前所未有的下坠恐惧和恐惧下坠终于结束。”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在生命结束之后,“依然活着”的主人公带领我们返回婚宴与暴力的现场,使小说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虚无感和魔幻性质,这让一篇本来力道沉雄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形式上生出了现代主义文学闪烁不定的枝节。其实,这是煤矿作家老九一贯的方式,是一个老到的叙事者的“狡黠”和其在执意而为的“靡丽叙事”当中为文本豁敞预留的某种“多情的线索”。
  我认为,主人公的死亡不是小说的结束,而是一个切入点,一个狭窄的入口,通过这个切入点和入口,小说的主题已经穿越权力场的迷雾,小说的高音区并不在于权力场对人性与生命力的压迫和窒息,而在于对主人公死亡方式的微妙处理,因为在这里,生命的终结其实是一个神话:“我知道,我很快就会成为垃圾堆上一朵白色‘睡莲’,沉沉睡去,永远睡去。似乎还有什么事,我潜意识里还有一件事,我死不瞑目,总算想起来,硬撑着用右手的中指哆哆嗦嗦伸向腹部黏黏糊糊的稠血,在我布着污点、水渍、酒渍的白色衬衣右襟写下了歪歪扭扭、状若鸡爪的若干大字:地震把我颠下,与别人无关。我一丝一毫的劲儿都没有了,最后几秒钟感觉是楼下一个男人紧紧捏着我的中指,又蘸了几次黏黏糊糊的稠血才把后边几个字勉强写完……那朵遥不可及的‘睡莲’在我眼前渐渐消失,我像小孩一样在天堂开始微笑。”
  通过死亡来见证权力的任性、人性的乖张、信任的没落,代价确实是太大了,也太残忍了。这不应该成为文学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也许正因为如此,老九在此埋下曲折的伏笔:主人公在最后时刻写下了自己的交代,蓦然间让一个人的死亡具有了肃穆的宗教感和再生的意义,“睡莲”的意象使一次意外的死亡在“自杀”和“他杀”之间的滑动空间一时间变得更为广阔和犹疑。
  可以说《他杀》这个结尾不仅让小说的整个转述视角发生了转变,而且也让作者与读者返还现场的方式、路径变得开放。在这里,主人公对施暴者的宽容实质上是对暴力、权力的一种蔑视;在这里,在一切即将或已经结束的地方,作家抑制住“人性”或欲望的入口,向更高的地方敞开了。一个失去生命的人,通过死亡才能返还了生活、生命的现场,也让我们通过死亡见证与检验了一个作家的抱负和文学可能的价值观。一部旨在批判权力秩序,声讨暴力的小说在最后却原谅了它们,“地震把我颠下,与别人无关”几个字是神来之笔。随之补上的“楼下一个男人紧紧捏着我的中指,又蘸了几次黏黏糊糊的稠血才把后边几个字勉强写完。”也让施暴者及其背后的膨胀权力文化显得更加卑劣。小说的这个结尾其实也是一种控诉,尽管这样的“控诉”已经近似于在接近“正法”的同时的一点点修补。从这样的原则与立场返回生活“现场”——当然也是文学 “现场” ——不是更好,更有意义吗?
  王建旗:男,河北邢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协副主席、诗学研究会会长。著有诗集《大水》《老苍会》,文论集《抒情与分析》,诗论《神明的俗语》《说出了它就战胜了它》,理论批评《禁欲、苦行与信仰——车尔尼雪夫斯基批评》,文学批评《小说的魅力》。作品获河北省金牧文学奖、河北省十佳作品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多篇作品入选《中国诗选》等选本。
其他文献
月亮爬上枝头  父亲看着电视里的一个镜头  双眉弯成了镰刀  一块煤拾起双镰  走进父亲昨天的诗集  煤块掀开一页  一只小鸟坐在父亲的肩膀上  边说边轻轻地哼唱——  那是父亲拖着儿郎  飞往异乡求学的路途上  煤块掀过一页  一只仅八岁的鸟儿,缺衣少食  父亲喂养了他二十八年  还给他挑选了一只鸳鸯  煤块掀过一页  漏着洞的一件件衣衫  还有掉进河里的鸟儿  父亲捧着微笑和暖阳  亲手送到他
期刊
我小学四年的文化基础,只能写几行毛笔字,但我酷爱书法。离休后本想用书法作为养生之道,但因直露浅薄,总觉得革命生涯四十多年,风雨坎坷、苦辣酸甜,那些东西存在心里憋得慌,书法不足以发泄,于是选择了文学。  承蒙多位书法家朋友赠我书法佳作。有的插页于个人文集,有的装裱悬挂,有的珍藏欣赏……其中孙善友的书法独具风采,令我折服。  孙善友自幼喜爱书法,由古稀之季,直到耄耋之年,始终笔耕不停。近年来他多次参加
期刊
一  赵水旺把自己嫁出去后,儿子财源就断了与他的联系。  为这事,财源在赵庄有些灰头土脸,感到抬不起头来。小宝这时追在他身后面要找爷爷,为此他还赏了小宝两巴掌,巴掌打上了就揭不下来了,小宝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媳妇王翠心疼地一把把小宝拉进自己的怀里心呀肝呀叫了一通。  嘭。财源甩了屋门走了出去,他一刻也不能待下去了,再这样待在屋里,他的心脏就要被撑破了,啪啪。豆荚儿爆裂一样,要多疼呀。  财源出门朝着
期刊
生命的奇妙在于其偶然,偶然的巧合在于其不可求。随着生命的延伸,你会发现许多事情是不可求的,但冥冥中你却在等待。  此次津门之行没想到能有机缘拜谒心仪已久的“饮冰室”。本计划秋天要来天津的,但阴差阳错地拖到了立冬以后才成行。11月10日这天,气温急剧降至零下六摄氏度,阴霾的天空断断续续地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花。也许是冰冷的天气更能让人体味饮冰室主人取“饮冰”两字的用意吧。“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
期刊
路遥作为一位从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农民作家,其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同时,却阴差阳错与煤矿结下不解之缘。篇幅很长的煤矿章节像植根于黄土高原上的一朵蓝莹莹的马兰花,在《平凡的世界》里绽放。  1985年清明节前后,路遥给高建群打电话,相邀去探勘一家煤矿,为构思好的长篇小说寻找一块安营扎寨的地方。高建群便欣然陪同路遥到黄陵店头煤矿去勘察地形。在高建群的印象中,那天冷极了,像《平凡的世界
期刊
2013年9月14日晚,董茂贤作品音乐会在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演播厅举行。来自山西省歌舞剧院和忻州市的数十名顶尖歌手,演唱了17首董茂贤创作的声乐作品,包括民族、美声、流行、少儿、合唱等风格,内容涵盖歌颂党、祖国风貌、企业精神、美好家乡等方面。  这次音乐会由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忻州市文联主办,忻州市音乐家协会、忻州师院承办。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音协及领导纷纷致电祝贺。著名音乐家张枚同等出席音乐会
期刊
2015年8月1日,在解放军驻陕西澄城县某部官兵活动中心,一支矿工乐团走上了部队的舞台。一曲气势磅礴的军乐合奏《解放军进行曲》拉开了“共叙鱼水情·同筑强军梦”军民双拥晚会的帷幕。现场歌声和着乐声、掌声,随着节奏,让观众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而台上每一位职工演奏员心中都激动不已,澄合矿区职工乐团成立以来的一幕幕都在眼前闪现……  多方演练“追梦曲”  2011年11月3日 ,在澄合矿业公司党政工的大力
期刊
“米哥,还在澡堂子里糊弄啊?走吧,去镇里的清华池,我请你做按摩,足疗也行。”国良一边说一边拿废报纸擦着他从地摊上买来的那双赝品的花花公子皮鞋。  “澡堂子里咋就糊弄了?淋浴一冲也是哗哗的,老得劲了。你去吧,注意点儿,别掉链子了,到时候两头麻烦。”老米说着拎起毛巾朝矿里的澡堂子走去。国良看着老米走出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声,唉,哥啊,你是真落毛病了……  老米和国良都是从东
期刊
敏从小由外婆心肝宝贝似的带大,等长到六七岁时,由于大舅要结婚,怕影响舅舅们的未来生活,所以被父母带回身边来到了岭后,与祖母及小妹待在一起,一家五口就这样破天荒地团聚了。离开了疼爱她的外婆,原本开朗的敏一下子内向了起来,自认不招父母及祖母喜欢,因此小小年纪的她,喜欢用冷眼看这个她认为原本跟她不相关的地方及人物,包括父母、祖母及小妹。  那时敏的父亲为了建设从朱家埠至岭后的盘山公路、从岭后穿越毛竹源码
期刊
我出生在黄河中游的岸边,四十多年来,我不曾远离这条诞生了华夏文明的河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得天独厚地享受着这条母亲河带给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的滋养。  闲暇时,驱车到黄河边走走,也仅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在书斋里伏案久了,到河边的湿地走走,一边是田野望不到边际的绿,另一边是望不到尽头的河流。书本的知识、思想与天地间的开阔、鲜活相交变成达观、淡定,舒展着你心灵的翅膀,使你可以跨越脚下时空的限制任意飞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