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博梁北山发现多条金矿(化)体,通过研究与金矿(化)体有关的围岩、构造、脉岩并总结矿床成因,对该区寻找金矿体及扩大矿体规模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俄博梁北山, 石英脉型,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Abstract: Russia bo beam more than found in beishan gold (change) body,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gold (chang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body related, structure, vein rocks and summarize the genesis of the area looking for gold ore body and expand the orebody scale with larger significance.
Keywords: Russia bo beam beishan, quartz vein typ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sis
中图分类号: 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俄博梁北山金矿的金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中,断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中,成矿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型为主。
1地质概况
俄博梁北山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之俄博梁元古宙古陆块体。从成矿区带划分属秦祁昆成矿域,东昆仑成矿省,俄博梁华力西期铜、铅、稀土(钨、铋)成矿带。【1】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脉岩分布较多,矿化线索丰富。(图1)
1.1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
(1)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该套地层在研究区大面积分布,其出露厚度大。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东部和中部。岩性主要由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片岩、透辉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石英岩组成。片麻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与南侧,出露面积较大,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片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片理发育,片理产状较为混乱,总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产状140-170°﹤45-80°。大理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及东南部,主要呈带状及透镜体状,与上覆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地层中见有大量各时期的岩体。褶皱、断裂发育,岩性较为复杂。
已知矿体、矿化体均集中在该套地层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的片麻岩。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在研究区北东及南西部大面积出露,分布于山前倾斜地带,组成洪积扇及洪积裙,或分布于山区的沟谷地带,形成高阶地。
1.2构造
(1)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断层性质以逆断层为主。断层方向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多期性,前期断裂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多复活。区内北东向主干断裂对区内的地层展布、岩浆活动、构造发展以及成矿作用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现将与金矿床有关的3条断裂特征叙述如下:
F1断裂:位于研究区南部。沿北东向大沟展布,在区内可见长度约3km,总体走向80°。断层经过处多呈负地形,第四系覆盖较厚,局部下元古界金水口群混合岩化片麻岩、大理岩及后期侵入的岩体普遍被挤压成透镜状,挤压片理发育,同时在断裂带中偶见构造角砾岩,反映断裂具多期活动特征。
该断裂为区内主构造断裂,且已发现的多数矿体、矿化体均位于其南侧,断裂构造控矿作用较为明显,金矿床形成受其影响较大。
F2断裂:为逆断层,断层展布方向与磁异常展布方向略有重合,从此区域采集的物性标本来看,基本上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没有能够引起该异常的岩性存在,因此判断该异常是由深部的岩性引起。磁异常成因或与该断裂存在一定联系。该断层为区内次级构造断裂,在其以西发现大量矿体、矿化体线索,金矿(化)体多赋存于该次级构造中。
(2)褶皱构造
受区域内断裂构造影响,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褶皱作用强烈。依据组成褶皱的地层时代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区内的褶皱构造推测为晋宁期、晚加里东期、晚华力西期和晚喜马拉雅共四期形成。同时,褶皱构造因受同期或后期断裂构造的影响,褶皱形态基本残缺不全。
图1 研究区地质简图
1-第四系冲洪积物2-元古界金水口群3-石英脉 4-金矿体编号 5-金矿化体编号 6-推测断层位置及编号7-岩层产状8-片理产状
1.3岩浆岩
研究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分侵入、喷出两种形式。
侵入岩出露于研究区北西、中部及南东部,岩性由灰绿色片麻状闪长岩(δ22a)、灰绿色黑云斜长花岗岩(γο31b)、 灰白色斜长花岗岩(γο42)、灰白—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ηγ5la)和脉岩组成,以酸性岩占绝对优势。分属印支、华力西、加里东—晋宁期四个岩浆旋回。与构造关系密切,各类矿产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研究区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元古代,而元古代火山岩经过長期多次的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已失去其原来面目,进入变质岩范围。
研究区脉岩较发育,主要以石英脉为主,在片理发育地层中极为普遍,同时在已知矿化点处均与石英脉有一定的关系。石英脉体多沿片理产出,规模较小,长度多小于50m,宽多小于2m。少量石英脉体有一定规模,长度大于150m,宽度较大的大于10m。石英脉体中褐铁矿化较为普遍存在。其他较大规模脉岩分别为:伟晶岩脉(p)、花岗伟晶岩脉(γρ)、闪长玢岩脉(δμ)、辉长岩脉(υ),主要分布于金水口群上、下岩组中。其走向为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脉长在60—140m之间,宽3—10m不等。
1.4变质岩
研究区内变质岩系广泛分布。其中以区域变质岩出露面积最大,构成了预查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地层的主要岩性,变质作用可分为三期,即吕梁变质期、晋宁变质期和加里东变质期,其中以吕梁变质期和加里东变质期为主。主要岩石类型有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岩、长石石英片岩、透辉石大理岩、含橄榄石大理岩、混合岩、斜长角闪岩等。其中片麻岩为主要赋矿岩石。
2矿(化)体特征
2.1矿体特征
目前发现的4条金矿体均位于F1断层南部,自西向东编号为Ⅰ-Ⅳ号。
矿体特征如下:
Ⅰ号矿体控制长度约200m,见矿厚度0.2-0.65m不等,厚度均小于可采厚度,平均厚度0.36m,平均品位9.20×10-6。矿体为石英脉型金矿,矿石为褐铁矿化石英脉或含石英脉的破碎蚀变带,围岩为片麻岩。
Ⅱ号矿体控制长度80m,平均厚度0.7m,平均品位4.04×10-6。矿体为多条含石英细脉的破碎带,围岩为片麻岩,石英细脉宽约1-5mm不等,有褐铁矿化现象,脉体与片理有一定夹角,非顺层产出。
Ⅲ号矿体控制长度约300m,平均品位5.58×10-6,平均厚度1.73m。矿体均为含石英脉的破碎带,围岩为片麻岩,岩石破碎较弱,可见原岩特征,片理、节理均较发育。石英脉宽1-15cm不等,褐铁矿化较强,脉体多顺层产出,少量与片理有一定夹角。
Ⅳ号矿体控制长度120m,真厚度3.68m,平均品位7.24×10-6。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中间夹有片麻岩夹层,北部围岩含矿,矿石多为褐铁矿化石英脉,围岩为碎裂岩化片麻岩。
2.2矿化体特征
目前发现的23条金矿化体除17号位于F1断层北部外,其余均位于F1断层南部破碎带中,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23号。矿化体特征见表3-1
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中,矿(化)体均或多或少与石英脉体有一定关系,矿(化)体多为石英脉型,少量矿(化)体位于褐铁矿化、碎裂岩化片麻岩中,石英细脉均较发育。另外已发现矿(化)体多位于断层南侧,矿(化)体受构造控矿明显。
对区内部分细小石英脉采集化学样进行分析,多条石英脉体见矿化信息,其中约12条褐铁矿化石英脉体品位大于1×10-6,少量大于10×10-6,最高品位>300×10-6,多数石英脉矿化不均匀,褐铁矿化呈小透镜体状分布于石英脉体中,样品主要采集于褐铁矿化石英脉中。
3矿石特征
金矿体的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另含少量黄铁矿及褐铁矿。金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100%,品位变化系数>100%,金品位1-21×10-6。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等。
自然金:多以微晶形式存在,肉眼无法观测,仅在一处可见,呈他形片状晶体,粒度一般小于1.0mm,少数更细。与蜂窝状黄铁矿嵌布在一起,有的呈细小薄片状,不规则分布在细碎石英颗粒之间。
在已发现的地表矿体中,矿体局部有褐铁矿化现象。区内的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岩金矿石。工业类型为可采金矿石。
区内矿体、矿化体的围岩多为片麻岩。近矿围岩与普通地层比较,岩石较为破碎,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较为普遍,多有金矿化显示。
金矿化体特征一览表 表 3-1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1)地层控矿分析
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表明:区内金矿(化)体是以石英脉型为主,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地层,含矿围岩主要为褐铁矿化、碎裂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2)构造控矿分析
研究区金矿床的产出部位均位于断层附近,并多位于逆断层的上盘,构造控
矿作用较为明显,尤其含金石英脉多产于断层上盘附近的碎裂岩化较发育的地层内,主要是与该区韧性-韧脆性-脆性构造演化和转换有关。断层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和矿化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断裂活动形成的各种节理有利于含矿热液的流动和石英脉的充填,断裂裂隙系统是含矿热液流动的重要通道,也是主要的含矿构造。【2】
(3)岩浆岩条件
该区广泛分布的不同类型的侵入体是区内多旋回地壳活动的产物,其热液活动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时代较新的侵入岩不仅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能源,促使含矿地层中的金等成矿元素以及水、硫和氯产生活化转移,而且也直接提供了部分矿质(如金)。
4.2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比较发育,主要蚀变类型为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矿脉内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成分是石英,硫化物以黃铁矿为主,地表黄铁矿多数氧化成褐铁矿。推测矿体经过多次成矿阶段形成的,首先石英脉充填-块状黄铁矿-碳酸盐。
4.3矿床类型及成因
研究区发现的金矿化线索多为石英脉型,形态为脉状,空间分布形态多与地层、构造的展布方向一致。成矿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主要为褐铁矿化石英脉,与围岩界线清楚,以充填作用方式成矿为主。脉宽0.1m-2.5m不等,脉长10-100m,多数呈透镜体状断续出露。含矿围岩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岩性主要为碎裂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断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中。[3]
矿化很不均匀,有的地段矿化富集,构成富矿体,有的地段矿化较弱,达不到工业要求。
4.4找矿标志
通过对地表矿化信息的收集及成矿机理综合分析,总结出以下找矿标志:
(1)研究区大部分金矿化线索在褐铁矿化石英脉中发现,因此在区内寻找褐铁矿化石英脉是金矿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
(2)研究区化探资料显示,金元素异常大部分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地层中,因此该套地层是寻找金矿的间接找矿标志;
(3)研究区位于断裂构造的附近,在较小的构造裂隙中,发现金矿(化)体较为集中,这是寻找金矿体较有效找矿标志;
(4)土壤异常及土壤高值点是寻找金矿体的有力找矿标志。
(5)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围岩虽然受到热液作用产生的蚀变较弱,只见较弱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但该类蚀变也可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5结论
研究区内金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褐铁矿化、碎裂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地层中,断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中,成矿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型为主。
地表各种矿化信息较多,虽然在地表矿体规模略小,但品位相对较高,金矿化体和矿化线索也较多,并且相对集中,形成的金矿化带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找矿潜力,深部成矿可能性较大,找矿前景非常好。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
[2]、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姚凤良,孙丰月. 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俄博梁北山, 石英脉型,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Abstract: Russia bo beam more than found in beishan gold (change) body,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gold (chang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body related, structure, vein rocks and summarize the genesis of the area looking for gold ore body and expand the orebody scale with larger significance.
Keywords: Russia bo beam beishan, quartz vein typ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sis
中图分类号: 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俄博梁北山金矿的金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中,断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中,成矿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型为主。
1地质概况
俄博梁北山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之俄博梁元古宙古陆块体。从成矿区带划分属秦祁昆成矿域,东昆仑成矿省,俄博梁华力西期铜、铅、稀土(钨、铋)成矿带。【1】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脉岩分布较多,矿化线索丰富。(图1)
1.1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
(1)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该套地层在研究区大面积分布,其出露厚度大。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东部和中部。岩性主要由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片岩、透辉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石英岩组成。片麻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与南侧,出露面积较大,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片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片理发育,片理产状较为混乱,总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产状140-170°﹤45-80°。大理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及东南部,主要呈带状及透镜体状,与上覆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地层中见有大量各时期的岩体。褶皱、断裂发育,岩性较为复杂。
已知矿体、矿化体均集中在该套地层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的片麻岩。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在研究区北东及南西部大面积出露,分布于山前倾斜地带,组成洪积扇及洪积裙,或分布于山区的沟谷地带,形成高阶地。
1.2构造
(1)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断层性质以逆断层为主。断层方向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多期性,前期断裂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多复活。区内北东向主干断裂对区内的地层展布、岩浆活动、构造发展以及成矿作用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现将与金矿床有关的3条断裂特征叙述如下:
F1断裂:位于研究区南部。沿北东向大沟展布,在区内可见长度约3km,总体走向80°。断层经过处多呈负地形,第四系覆盖较厚,局部下元古界金水口群混合岩化片麻岩、大理岩及后期侵入的岩体普遍被挤压成透镜状,挤压片理发育,同时在断裂带中偶见构造角砾岩,反映断裂具多期活动特征。
该断裂为区内主构造断裂,且已发现的多数矿体、矿化体均位于其南侧,断裂构造控矿作用较为明显,金矿床形成受其影响较大。
F2断裂:为逆断层,断层展布方向与磁异常展布方向略有重合,从此区域采集的物性标本来看,基本上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没有能够引起该异常的岩性存在,因此判断该异常是由深部的岩性引起。磁异常成因或与该断裂存在一定联系。该断层为区内次级构造断裂,在其以西发现大量矿体、矿化体线索,金矿(化)体多赋存于该次级构造中。
(2)褶皱构造
受区域内断裂构造影响,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褶皱作用强烈。依据组成褶皱的地层时代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区内的褶皱构造推测为晋宁期、晚加里东期、晚华力西期和晚喜马拉雅共四期形成。同时,褶皱构造因受同期或后期断裂构造的影响,褶皱形态基本残缺不全。
图1 研究区地质简图
1-第四系冲洪积物2-元古界金水口群3-石英脉 4-金矿体编号 5-金矿化体编号 6-推测断层位置及编号7-岩层产状8-片理产状
1.3岩浆岩
研究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分侵入、喷出两种形式。
侵入岩出露于研究区北西、中部及南东部,岩性由灰绿色片麻状闪长岩(δ22a)、灰绿色黑云斜长花岗岩(γο31b)、 灰白色斜长花岗岩(γο42)、灰白—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ηγ5la)和脉岩组成,以酸性岩占绝对优势。分属印支、华力西、加里东—晋宁期四个岩浆旋回。与构造关系密切,各类矿产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研究区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元古代,而元古代火山岩经过長期多次的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已失去其原来面目,进入变质岩范围。
研究区脉岩较发育,主要以石英脉为主,在片理发育地层中极为普遍,同时在已知矿化点处均与石英脉有一定的关系。石英脉体多沿片理产出,规模较小,长度多小于50m,宽多小于2m。少量石英脉体有一定规模,长度大于150m,宽度较大的大于10m。石英脉体中褐铁矿化较为普遍存在。其他较大规模脉岩分别为:伟晶岩脉(p)、花岗伟晶岩脉(γρ)、闪长玢岩脉(δμ)、辉长岩脉(υ),主要分布于金水口群上、下岩组中。其走向为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脉长在60—140m之间,宽3—10m不等。
1.4变质岩
研究区内变质岩系广泛分布。其中以区域变质岩出露面积最大,构成了预查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地层的主要岩性,变质作用可分为三期,即吕梁变质期、晋宁变质期和加里东变质期,其中以吕梁变质期和加里东变质期为主。主要岩石类型有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岩、长石石英片岩、透辉石大理岩、含橄榄石大理岩、混合岩、斜长角闪岩等。其中片麻岩为主要赋矿岩石。
2矿(化)体特征
2.1矿体特征
目前发现的4条金矿体均位于F1断层南部,自西向东编号为Ⅰ-Ⅳ号。
矿体特征如下:
Ⅰ号矿体控制长度约200m,见矿厚度0.2-0.65m不等,厚度均小于可采厚度,平均厚度0.36m,平均品位9.20×10-6。矿体为石英脉型金矿,矿石为褐铁矿化石英脉或含石英脉的破碎蚀变带,围岩为片麻岩。
Ⅱ号矿体控制长度80m,平均厚度0.7m,平均品位4.04×10-6。矿体为多条含石英细脉的破碎带,围岩为片麻岩,石英细脉宽约1-5mm不等,有褐铁矿化现象,脉体与片理有一定夹角,非顺层产出。
Ⅲ号矿体控制长度约300m,平均品位5.58×10-6,平均厚度1.73m。矿体均为含石英脉的破碎带,围岩为片麻岩,岩石破碎较弱,可见原岩特征,片理、节理均较发育。石英脉宽1-15cm不等,褐铁矿化较强,脉体多顺层产出,少量与片理有一定夹角。
Ⅳ号矿体控制长度120m,真厚度3.68m,平均品位7.24×10-6。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中间夹有片麻岩夹层,北部围岩含矿,矿石多为褐铁矿化石英脉,围岩为碎裂岩化片麻岩。
2.2矿化体特征
目前发现的23条金矿化体除17号位于F1断层北部外,其余均位于F1断层南部破碎带中,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23号。矿化体特征见表3-1
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中,矿(化)体均或多或少与石英脉体有一定关系,矿(化)体多为石英脉型,少量矿(化)体位于褐铁矿化、碎裂岩化片麻岩中,石英细脉均较发育。另外已发现矿(化)体多位于断层南侧,矿(化)体受构造控矿明显。
对区内部分细小石英脉采集化学样进行分析,多条石英脉体见矿化信息,其中约12条褐铁矿化石英脉体品位大于1×10-6,少量大于10×10-6,最高品位>300×10-6,多数石英脉矿化不均匀,褐铁矿化呈小透镜体状分布于石英脉体中,样品主要采集于褐铁矿化石英脉中。
3矿石特征
金矿体的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另含少量黄铁矿及褐铁矿。金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100%,品位变化系数>100%,金品位1-21×10-6。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等。
自然金:多以微晶形式存在,肉眼无法观测,仅在一处可见,呈他形片状晶体,粒度一般小于1.0mm,少数更细。与蜂窝状黄铁矿嵌布在一起,有的呈细小薄片状,不规则分布在细碎石英颗粒之间。
在已发现的地表矿体中,矿体局部有褐铁矿化现象。区内的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岩金矿石。工业类型为可采金矿石。
区内矿体、矿化体的围岩多为片麻岩。近矿围岩与普通地层比较,岩石较为破碎,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较为普遍,多有金矿化显示。
金矿化体特征一览表 表 3-1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1)地层控矿分析
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表明:区内金矿(化)体是以石英脉型为主,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地层,含矿围岩主要为褐铁矿化、碎裂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2)构造控矿分析
研究区金矿床的产出部位均位于断层附近,并多位于逆断层的上盘,构造控
矿作用较为明显,尤其含金石英脉多产于断层上盘附近的碎裂岩化较发育的地层内,主要是与该区韧性-韧脆性-脆性构造演化和转换有关。断层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和矿化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断裂活动形成的各种节理有利于含矿热液的流动和石英脉的充填,断裂裂隙系统是含矿热液流动的重要通道,也是主要的含矿构造。【2】
(3)岩浆岩条件
该区广泛分布的不同类型的侵入体是区内多旋回地壳活动的产物,其热液活动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时代较新的侵入岩不仅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能源,促使含矿地层中的金等成矿元素以及水、硫和氯产生活化转移,而且也直接提供了部分矿质(如金)。
4.2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比较发育,主要蚀变类型为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矿脉内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成分是石英,硫化物以黃铁矿为主,地表黄铁矿多数氧化成褐铁矿。推测矿体经过多次成矿阶段形成的,首先石英脉充填-块状黄铁矿-碳酸盐。
4.3矿床类型及成因
研究区发现的金矿化线索多为石英脉型,形态为脉状,空间分布形态多与地层、构造的展布方向一致。成矿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主要为褐铁矿化石英脉,与围岩界线清楚,以充填作用方式成矿为主。脉宽0.1m-2.5m不等,脉长10-100m,多数呈透镜体状断续出露。含矿围岩地层为下元古界金水口群(Pt1jn),岩性主要为碎裂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断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中。[3]
矿化很不均匀,有的地段矿化富集,构成富矿体,有的地段矿化较弱,达不到工业要求。
4.4找矿标志
通过对地表矿化信息的收集及成矿机理综合分析,总结出以下找矿标志:
(1)研究区大部分金矿化线索在褐铁矿化石英脉中发现,因此在区内寻找褐铁矿化石英脉是金矿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
(2)研究区化探资料显示,金元素异常大部分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地层中,因此该套地层是寻找金矿的间接找矿标志;
(3)研究区位于断裂构造的附近,在较小的构造裂隙中,发现金矿(化)体较为集中,这是寻找金矿体较有效找矿标志;
(4)土壤异常及土壤高值点是寻找金矿体的有力找矿标志。
(5)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围岩虽然受到热液作用产生的蚀变较弱,只见较弱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等,但该类蚀变也可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5结论
研究区内金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金水口群褐铁矿化、碎裂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地层中,断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中,成矿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型为主。
地表各种矿化信息较多,虽然在地表矿体规模略小,但品位相对较高,金矿化体和矿化线索也较多,并且相对集中,形成的金矿化带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找矿潜力,深部成矿可能性较大,找矿前景非常好。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
[2]、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姚凤良,孙丰月. 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