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经贸人才社会需求的深刻变革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加深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尽快弥合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缺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机制性安排,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稳定、高效的校企沟通合作的手段,也是重要的合作平台。但目前,国际经贸专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在规模、方式和效率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查找和凝练制约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关键因素。
一、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
1.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体
近年来,以南开大学、对外經济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985”、“211”为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重点逐步放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经济学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出国和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很高,就业也很少选择专业贸易公司,甚至有大部分并未从事国际经贸领域的工作。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高职学校则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以实务操作为核心的进出口业务能力。这类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也主要为专业贸易公司和其他营销类工作。
2.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类型
高校与企业之间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合作环节、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几个维度全面梳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方式,并将其归类和比较。
(1)按合作环节分类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整个人才培养环节可以整体上划分为培养方案的设定、执行和考核三个阶段。高小珺(2016)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划分为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其中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指按照行业企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具有特色的、 符合学校自身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业合作,借助校内外两大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方法主要指合作企业参与对在校学生的学业评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评价体系及动态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职业成长历程进行监督和关注。
(2)按合作内容分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不同环节上的校企合作,在合作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环节上的校企合作,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设定。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紧密跟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充分调研,与企业一道制订出在知识、 技能方面能够满足岗位需求的,适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
(3)按合作方式分类
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各环节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内容,合作的方式有多种选择。从高校的视角看,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归结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类。
二、制约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因素
如前文所述,目前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主体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和教学型高校。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发展。这些因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内部因素
在高校内部,制约校企联合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
(1)激励机制问题
各类高校的发展定位存在很大差异,“985”、“211”类高校大多将自身定位为“研究性”高校,主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性、创新性人才。这类高校往往更加重视学科的发展,注重对教师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考核。这对学校各项工作产生了极强的导向性作用。这类高校教师大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教师能力的培养也更加偏重于研究能力,尤其是职称晋升压力较大的青年教师。这导致这类高校教师对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较少有兴趣参与这类工作。
对于介于两类高校之间的更广大的财经类高校,目前的定位也逐渐分化。以天津财经大学为例,虽然在学科地位上比南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领军高校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有限。因此,保持和提高学科地位仍然是学校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且,学科建设方面的危機感和紧迫性比上述“985”、“211”类高校更加强烈。在这种目标驱使下,教师的科研压力也十分巨大,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甚至低于“985”、“211”类高校。而对于一些学科地位较低,与“985”、“211”类高校差距较大的高校,由于提升学科地位的难度较大,往往更加重视专业建设。这使得这类高校往往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2)资源配置问题
高校的资源配置与其发展定位紧密相关,定位于“研究性”的高校,其资源配置也更加偏重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资金和人员的配置通常优先支持科研工作。在这种资源配置结构下,用于校企联合培养方面的投入往往存在不足。而且,近年来,高校经费报销制度也日趋严格。用于专业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主要只能用于购置软硬件设备、图书和资料等,教师投入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的精力和劳动难以得到直接的劳务性补偿。这为高校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也造成了很大障碍,特别是在高校以科研考核为主导的激励体系下,对教师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投入的补偿不足进一步抑制了教师从事上述获得的积极性。
(3)学生就业取向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企合作对象往往以专业贸易公司为主。近年来,由于专业贸易公司绩效普遍下降,该类企业对学生就业的吸引力逐步降低。专业贸易公司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初始薪金相对较低,特别是与银行、跨国公司等就业部门相比。虽然专业贸易公司的远期收入会随着员工业务量的增长而大幅度增加,但其在稳定性方面仍然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2.企业方面因素
在制约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各类因素中,企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企业规模与吸纳能力问题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对象,专业贸易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规模较大的国有贸易公司近年的经营绩效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一些新兴的民营贸易公司目前企业规模都非常有限,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少。同时,贸易公司的主营产品通常都非常专业化,大多集中于特定类型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如纺织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等。这导致专业贸易公司在接纳实习生时,其吸纳能力通常不高,一次性接纳实习生的数量有限。这导致高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通常需要与多个企业签署实习基地协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成本。
(2)合作利益分配问题
由于贸易公司的初始薪资水平较低,高水平财经类院校学生很少把专业贸易公司作为首选的就业对象。而对于企业而言,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利益诉求及吸纳符合本公司人才需求特征的高水平人才。如果学生毕业到到本单位工作的概率较低,企业接纳学生到本单位实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同时,在学生参与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取到企业营销手段、营销渠道和市场资源等核心信息。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实习单位出于保护企业核心机密的考虑,可能较少让实习生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习的效果,也是造成企业不愿过多接纳实习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订单式”培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重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但“订单式”培养需要合作企业具有足够的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受到专业贸易公司就业规模以及较高管理成本的约束,“订单式”培养很难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建高, 王敏. 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 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 26- 27.
[2]李德海.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的思考 [ 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 29- 30 .
作者简介:
张凤丽,1982年生人,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学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本科生教学管理
一、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
1.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体
近年来,以南开大学、对外經济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985”、“211”为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重点逐步放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经济学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出国和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很高,就业也很少选择专业贸易公司,甚至有大部分并未从事国际经贸领域的工作。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高职学校则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以实务操作为核心的进出口业务能力。这类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也主要为专业贸易公司和其他营销类工作。
2.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类型
高校与企业之间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合作环节、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几个维度全面梳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方式,并将其归类和比较。
(1)按合作环节分类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整个人才培养环节可以整体上划分为培养方案的设定、执行和考核三个阶段。高小珺(2016)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划分为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其中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指按照行业企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具有特色的、 符合学校自身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业合作,借助校内外两大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方法主要指合作企业参与对在校学生的学业评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评价体系及动态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职业成长历程进行监督和关注。
(2)按合作内容分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不同环节上的校企合作,在合作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环节上的校企合作,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设定。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紧密跟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充分调研,与企业一道制订出在知识、 技能方面能够满足岗位需求的,适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
(3)按合作方式分类
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各环节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内容,合作的方式有多种选择。从高校的视角看,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归结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类。
二、制约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因素
如前文所述,目前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主体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和教学型高校。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国际经贸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发展。这些因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内部因素
在高校内部,制约校企联合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
(1)激励机制问题
各类高校的发展定位存在很大差异,“985”、“211”类高校大多将自身定位为“研究性”高校,主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性、创新性人才。这类高校往往更加重视学科的发展,注重对教师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考核。这对学校各项工作产生了极强的导向性作用。这类高校教师大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教师能力的培养也更加偏重于研究能力,尤其是职称晋升压力较大的青年教师。这导致这类高校教师对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较少有兴趣参与这类工作。
对于介于两类高校之间的更广大的财经类高校,目前的定位也逐渐分化。以天津财经大学为例,虽然在学科地位上比南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领军高校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有限。因此,保持和提高学科地位仍然是学校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且,学科建设方面的危機感和紧迫性比上述“985”、“211”类高校更加强烈。在这种目标驱使下,教师的科研压力也十分巨大,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甚至低于“985”、“211”类高校。而对于一些学科地位较低,与“985”、“211”类高校差距较大的高校,由于提升学科地位的难度较大,往往更加重视专业建设。这使得这类高校往往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2)资源配置问题
高校的资源配置与其发展定位紧密相关,定位于“研究性”的高校,其资源配置也更加偏重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资金和人员的配置通常优先支持科研工作。在这种资源配置结构下,用于校企联合培养方面的投入往往存在不足。而且,近年来,高校经费报销制度也日趋严格。用于专业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主要只能用于购置软硬件设备、图书和资料等,教师投入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的精力和劳动难以得到直接的劳务性补偿。这为高校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也造成了很大障碍,特别是在高校以科研考核为主导的激励体系下,对教师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投入的补偿不足进一步抑制了教师从事上述获得的积极性。
(3)学生就业取向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企合作对象往往以专业贸易公司为主。近年来,由于专业贸易公司绩效普遍下降,该类企业对学生就业的吸引力逐步降低。专业贸易公司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初始薪金相对较低,特别是与银行、跨国公司等就业部门相比。虽然专业贸易公司的远期收入会随着员工业务量的增长而大幅度增加,但其在稳定性方面仍然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2.企业方面因素
在制约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各类因素中,企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企业规模与吸纳能力问题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对象,专业贸易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规模较大的国有贸易公司近年的经营绩效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一些新兴的民营贸易公司目前企业规模都非常有限,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少。同时,贸易公司的主营产品通常都非常专业化,大多集中于特定类型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如纺织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等。这导致专业贸易公司在接纳实习生时,其吸纳能力通常不高,一次性接纳实习生的数量有限。这导致高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通常需要与多个企业签署实习基地协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成本。
(2)合作利益分配问题
由于贸易公司的初始薪资水平较低,高水平财经类院校学生很少把专业贸易公司作为首选的就业对象。而对于企业而言,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利益诉求及吸纳符合本公司人才需求特征的高水平人才。如果学生毕业到到本单位工作的概率较低,企业接纳学生到本单位实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同时,在学生参与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取到企业营销手段、营销渠道和市场资源等核心信息。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实习单位出于保护企业核心机密的考虑,可能较少让实习生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习的效果,也是造成企业不愿过多接纳实习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订单式”培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重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但“订单式”培养需要合作企业具有足够的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受到专业贸易公司就业规模以及较高管理成本的约束,“订单式”培养很难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建高, 王敏. 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 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 26- 27.
[2]李德海.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的思考 [ 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 29- 30 .
作者简介:
张凤丽,1982年生人,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学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本科生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