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在此要求的指导下,前置性作业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设计前置性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对新知的感性认知,还可以使其实现自主学习。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对策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其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新知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储备,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作业内容,进行尝试性学习。由此分析可以看出,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还可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有效设计前置性作业进行了积极探究。
一、设计具指导性的前置性作业
就小学生而言,其受年龄和学习经验的限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由此导致其自主学习的有效实现受到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发挥其教学引导作用,精心地为学生设计极具指导性的作业,借此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会这些方面入手为学生设计具有指导性的前置性作业。首先,我所设计的前置性作业与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尤其凸显教学的重难点,以此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对新知建立感性的认知,同时作为心中有数,知道自己本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要掌握哪些知识,进而有准备地进入数学课堂。其次,我则会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之所以难以进行自主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此,我在设计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图画解决问题等,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为其自主学习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圆的周长”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圆的直径的测量及其周长的公式推导。基于此,我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们自主动手绘画不同的圆,并测量其周长、直径等,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直径和周长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建立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感性认知,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前置性作业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终身学习能力方面获得发展。无论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其需要我们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其自由思考、思维的过程中,实现发展。对此,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为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前置性作业,使其在自主完成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具体来说,我设计的开放性前置性作业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作业题目开放,打破选择题、填空题等限制,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数学问题的自主权,并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其次,作业内容开放,不局限书本知识,将生活资源、社会资源等引入其中,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以“因数和倍数”为例,我结合新知内容,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思考36的因数有哪些,你是利用哪些方法找到36的因数的呢?请随意地写出几个数字,能否找出其全部的因素呢?在找因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如此問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自主探寻因数的过程中,进行分析、类比,进而发现倍数的规律,如此不仅建立了对新知的认知,还获得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举两得。
三、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过,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源于其对材料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之所以难以进行自主学习,是因为教师所呈现的内容是缺乏趣味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缺乏学习动机。面对这种情况,我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为其设计了极具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具体地,在作业内容方面,我注意延伸课外,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展现给他们,借此凸显生活的趣味性。在作业形式方面,我则打破书面作业的限制,利用手抄报、表演节目等形式,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其自主参与其中。以“图形的对称”为例,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留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物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拍照等,将他们带到课堂,并思考,如何判断这些物体是对称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设计具有指导性、开放性、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以此点燃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其在作业完成中建构对新知的认知与理解,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参考文献
[1]冯汉潮.小学数学各学段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32.
[2]王玲.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J].江西教育,2017(24):65-66.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对策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其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新知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储备,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作业内容,进行尝试性学习。由此分析可以看出,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还可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有效设计前置性作业进行了积极探究。
一、设计具指导性的前置性作业
就小学生而言,其受年龄和学习经验的限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由此导致其自主学习的有效实现受到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发挥其教学引导作用,精心地为学生设计极具指导性的作业,借此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会这些方面入手为学生设计具有指导性的前置性作业。首先,我所设计的前置性作业与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尤其凸显教学的重难点,以此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对新知建立感性的认知,同时作为心中有数,知道自己本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要掌握哪些知识,进而有准备地进入数学课堂。其次,我则会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之所以难以进行自主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此,我在设计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图画解决问题等,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为其自主学习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圆的周长”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圆的直径的测量及其周长的公式推导。基于此,我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们自主动手绘画不同的圆,并测量其周长、直径等,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直径和周长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建立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感性认知,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前置性作业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终身学习能力方面获得发展。无论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其需要我们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其自由思考、思维的过程中,实现发展。对此,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为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前置性作业,使其在自主完成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具体来说,我设计的开放性前置性作业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作业题目开放,打破选择题、填空题等限制,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数学问题的自主权,并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其次,作业内容开放,不局限书本知识,将生活资源、社会资源等引入其中,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以“因数和倍数”为例,我结合新知内容,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思考36的因数有哪些,你是利用哪些方法找到36的因数的呢?请随意地写出几个数字,能否找出其全部的因素呢?在找因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如此問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自主探寻因数的过程中,进行分析、类比,进而发现倍数的规律,如此不仅建立了对新知的认知,还获得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举两得。
三、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过,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源于其对材料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之所以难以进行自主学习,是因为教师所呈现的内容是缺乏趣味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缺乏学习动机。面对这种情况,我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为其设计了极具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具体地,在作业内容方面,我注意延伸课外,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展现给他们,借此凸显生活的趣味性。在作业形式方面,我则打破书面作业的限制,利用手抄报、表演节目等形式,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其自主参与其中。以“图形的对称”为例,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留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物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拍照等,将他们带到课堂,并思考,如何判断这些物体是对称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设计具有指导性、开放性、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以此点燃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其在作业完成中建构对新知的认知与理解,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参考文献
[1]冯汉潮.小学数学各学段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32.
[2]王玲.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J].江西教育,2017(2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