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应从能力分解、知识模块化、内容选择突出行业和职业特点、教学资源立体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并提出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自编校本教材不仅是高职院校教材的补充,还是高职院校自身教学特色的一种体现。我院历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尤其重视教材的规划建设。下面就我院近年来的校本教材建设谈几点思考。
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一)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办出高职院校特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注重学科体系,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受传统教材编制的影响,职业教育教材仍以学科体系编写为主,职业教育教材与职业教育改革、职业特点、职业技能等要求存在差距。另外,受职业教育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内容上必然对本科教材进行压缩,因而,现行的高职教材就成了普通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没有高职教育的特色。
注重知识传授,不能体现职业特色由于受传统教材观的影响,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编写整理,缺乏对教材其他内容的开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材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安全须知、实习指导等,尤其要重视操作程序的编写。而现行职业教育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经典理论,注重基础知识,缺少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新材料等知识。许多教材的重点放在已淘汰工艺的教学上,与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技术快速更新、职业快速变化的现实情况相脱节,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陈旧。这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要求不相适应。此外,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缺乏衔接。“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注重单一教科书编写,不能使教材资源立体化职业教育以能力教学为主。伍尔褔克(A.E.Woolfork)把动作技能定义为:“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运动的知识和进行那些运动的能力”。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由两个成分组成: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即动作程序;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根据动作技能教学要求,要有教学目标、示范动作、学习指导、行为评定和练习等。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仅有课本提供的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职业教育应努力增加教材品种,使之系列配套。这个系列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实验教材和视听教材等。其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课件,实施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只有以教材为重点,以其他配套材料为辅助,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才能与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相吻合。
(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职业教育发展要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职业院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教材开发上下功夫。校本教材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安庆市“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大型优势企业和骨干项目为依托,推进石油化工、轻纺、机械、建材四大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同时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壮大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将个体私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商贸和物流中心。依托建设交通枢纽,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充分发挥城市的集散功能,努力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商业批发和物资配送体系,逐步把安庆建设成为皖西南乃至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性商贸和物流中心。”根据安庆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先后开设了导游专业、机械制造专业、物流专业、化工类专业等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例如,安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用型导游人才,而导游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地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紧密结合,编写校本导游词,以很好地体现地方特色。
怎样编写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
高职的重要特色是强化人才的能力培养。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内容要突出职业技能,编写形式应突出“做什么”、“怎样做”。因此,教材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培养体系。重点构建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职业技能分解
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核心是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能力体系。职业技能分解是构建校本教材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结合职业特点,首先提出职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以我院导游人才培养为例,在走访大量企业的基础上,我院对导游人才的能力进行分解,如下图。其中,业务能力是核心,基本能力是基础,交际能力是关键。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其他学科也要以能力体系为基础。
(二)模块化编写
能力分解是构建教材内容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能力分解基础上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才是合理的、科学的。针对每个专业,将其基本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行分解、优化并形成能力训练序列。每项能力就是一个模块,每个模块训练一种能力,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内容选择应突出行业和职业特点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但目前我国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加强“校企联合,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校本教材,是突出教材行业和职业特点的主要方法。其中,合作开发是指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引入到教材中,使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充实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缩小目前高职教材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实际有用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四)教学资源立体化
现代工业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新技术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知识,约一半是介于经验性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之间的一种特殊知识,即“劳动过程知识”。因此,高职教学要强调“在做中学”,高职教材也要服从于这一要求,突出过程性知识,为高职教学“在做中学”提供依据。能力教学过程包括:确定训练目标——提供示范——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学生实践——反馈评价——修改操作方案——再实践等几个环节的反复循环。要完成能力教学环节,达到能力培养目标,除需要传统的文字教材,包括理论、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安全须知、实习指导外,还需要大量的图片、示例、录像、微格训练教材等。所以,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体系比传统教科书的概念要广泛,是一个涉及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综合体,教学资源是一个立体化资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媒体的优势,互相配合,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与普通教材的编写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基础理论“实用、够用”的原则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要符合学生实际,把握基础理论“实用、够用”的原则。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最需要的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最主要的目的是毕业后能掌握一门技术,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所以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除去高、精、尖的抽象理论,尽可能使用简洁直观的插图,安排简单易行的实验,使学生多掌握实践技能。职业院校教材的理论知识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删减推导、演算、证明的内容,强调知识在社会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校本教材不仅只是介绍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通过实例介绍应用场合和方法。
(二)基本知识“面宽、灵活”的原则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素质要求,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编写过程中,校本教材要把握基本知识“面宽、灵活”的原则,即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采用模块式组织,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减、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可充分利用学分制,让学生紧紧围绕自己的学习需求来选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三)基本技能“主线贯穿”的原则
我国《国家职业标准》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标准体系,强调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强调避免理论化或学科化的倾向,强调技能与工作实践的内在联系,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训方式。因此,在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基本技能这条主线,形成职业能力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训练内容、考核内容和不同的教材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树军.开发校本作文教材的探索与理性思考[OL].http://www.edu.cn/20041231/3125679.shtml.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7-161.
[3]安庆市政府办公室.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OL]. http://www.anqing.gov.cn/include/web_view.php?ty=4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自编校本教材不仅是高职院校教材的补充,还是高职院校自身教学特色的一种体现。我院历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尤其重视教材的规划建设。下面就我院近年来的校本教材建设谈几点思考。
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一)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办出高职院校特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注重学科体系,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受传统教材编制的影响,职业教育教材仍以学科体系编写为主,职业教育教材与职业教育改革、职业特点、职业技能等要求存在差距。另外,受职业教育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内容上必然对本科教材进行压缩,因而,现行的高职教材就成了普通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没有高职教育的特色。
注重知识传授,不能体现职业特色由于受传统教材观的影响,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编写整理,缺乏对教材其他内容的开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材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安全须知、实习指导等,尤其要重视操作程序的编写。而现行职业教育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经典理论,注重基础知识,缺少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新材料等知识。许多教材的重点放在已淘汰工艺的教学上,与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技术快速更新、职业快速变化的现实情况相脱节,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陈旧。这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要求不相适应。此外,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缺乏衔接。“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注重单一教科书编写,不能使教材资源立体化职业教育以能力教学为主。伍尔褔克(A.E.Woolfork)把动作技能定义为:“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运动的知识和进行那些运动的能力”。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由两个成分组成: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即动作程序;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根据动作技能教学要求,要有教学目标、示范动作、学习指导、行为评定和练习等。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仅有课本提供的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职业教育应努力增加教材品种,使之系列配套。这个系列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实验教材和视听教材等。其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课件,实施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只有以教材为重点,以其他配套材料为辅助,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才能与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相吻合。
(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职业教育发展要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职业院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教材开发上下功夫。校本教材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安庆市“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大型优势企业和骨干项目为依托,推进石油化工、轻纺、机械、建材四大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同时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壮大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将个体私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商贸和物流中心。依托建设交通枢纽,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充分发挥城市的集散功能,努力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商业批发和物资配送体系,逐步把安庆建设成为皖西南乃至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性商贸和物流中心。”根据安庆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先后开设了导游专业、机械制造专业、物流专业、化工类专业等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例如,安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用型导游人才,而导游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地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紧密结合,编写校本导游词,以很好地体现地方特色。
怎样编写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
高职的重要特色是强化人才的能力培养。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内容要突出职业技能,编写形式应突出“做什么”、“怎样做”。因此,教材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培养体系。重点构建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职业技能分解
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核心是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能力体系。职业技能分解是构建校本教材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结合职业特点,首先提出职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以我院导游人才培养为例,在走访大量企业的基础上,我院对导游人才的能力进行分解,如下图。其中,业务能力是核心,基本能力是基础,交际能力是关键。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其他学科也要以能力体系为基础。
(二)模块化编写
能力分解是构建教材内容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能力分解基础上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才是合理的、科学的。针对每个专业,将其基本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行分解、优化并形成能力训练序列。每项能力就是一个模块,每个模块训练一种能力,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内容选择应突出行业和职业特点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但目前我国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加强“校企联合,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校本教材,是突出教材行业和职业特点的主要方法。其中,合作开发是指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引入到教材中,使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充实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缩小目前高职教材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实际有用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四)教学资源立体化
现代工业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新技术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知识,约一半是介于经验性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之间的一种特殊知识,即“劳动过程知识”。因此,高职教学要强调“在做中学”,高职教材也要服从于这一要求,突出过程性知识,为高职教学“在做中学”提供依据。能力教学过程包括:确定训练目标——提供示范——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学生实践——反馈评价——修改操作方案——再实践等几个环节的反复循环。要完成能力教学环节,达到能力培养目标,除需要传统的文字教材,包括理论、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安全须知、实习指导外,还需要大量的图片、示例、录像、微格训练教材等。所以,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体系比传统教科书的概念要广泛,是一个涉及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综合体,教学资源是一个立体化资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媒体的优势,互相配合,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与普通教材的编写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基础理论“实用、够用”的原则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要符合学生实际,把握基础理论“实用、够用”的原则。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最需要的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最主要的目的是毕业后能掌握一门技术,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所以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除去高、精、尖的抽象理论,尽可能使用简洁直观的插图,安排简单易行的实验,使学生多掌握实践技能。职业院校教材的理论知识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删减推导、演算、证明的内容,强调知识在社会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校本教材不仅只是介绍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通过实例介绍应用场合和方法。
(二)基本知识“面宽、灵活”的原则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素质要求,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编写过程中,校本教材要把握基本知识“面宽、灵活”的原则,即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采用模块式组织,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减、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可充分利用学分制,让学生紧紧围绕自己的学习需求来选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三)基本技能“主线贯穿”的原则
我国《国家职业标准》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标准体系,强调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强调避免理论化或学科化的倾向,强调技能与工作实践的内在联系,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训方式。因此,在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基本技能这条主线,形成职业能力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训练内容、考核内容和不同的教材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树军.开发校本作文教材的探索与理性思考[OL].http://www.edu.cn/20041231/3125679.shtml.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7-161.
[3]安庆市政府办公室.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OL]. http://www.anqing.gov.cn/include/web_view.php?t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