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男孩俊逸转到了新学校读高三。经过几次考试,他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每科考试他都参加,但总有一两科不填涂答题卡。
据了解,俊逸是个总体表现不错的学生,成绩一直很好,对学习也很重视,可他为何如此对待考试呢?为这事,班主任老师找他谈了两次,还和家长取得联系,可是毫无效果,考试的时候俊逸照样不填涂答题卡。
俊逸这样,自然影响到全班的平均分。最严重的一次除了语文,其余科目他都没有填涂答题卡。同学不满,老师不满,班主任也狠狠地训了他一顿,可是依然没有训出个所以然。俊逸很痛苦,老师也很困惑。老师感觉俊逸好像是心理上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介绍俊逸做心理咨询。
俊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男孩,很快就主动来访了。他大致印证了上面的情况后,说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的可怕后果,可就是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说到这里,他一个劲儿地低头,摇头,再低头,再摇头。
我请俊逸回忆第一次没填涂答题卡的情形。他说:“好像是转学后的第二次考试。我在原来的学校成绩是不错的,可是转来以后,第一次考试就考砸了,名次到了后面,这对我打击很大,知道成绩的瞬间我一下子就懵了。随后的第二次考试,我的压力就更大了,紧张慌乱中,我竟然忘了把最后一科考试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不久成绩下来了,因为我没填涂答题卡,在班里就没有名次。这样的念头一闪,感觉比第一次考试心里好受一些。
好像是从那一次开始,我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填涂答题卡的时候。我不是故意的,可我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只是隐隐地有一种感觉,感觉这样没有名次更好,比名次不好还好……”
至此我们终于看清,俊逸之所以不填涂答题卡,是在运用鸵鸟策略进行自我心理防卫。俊逸本来名次不错,来到新学校后,考试排名大大落后,这是他很难面对的一个困境。而偶然地没填涂答题卡,导致没有成绩没有排名,让他似乎找到了一个回避困境的出路。于是,他学会了运用这个策略,每次考试总会有各种原因不填涂答题卡,这样就可以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堆里,暂时看不到名次了。然而,鸵鸟策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困境。
听我讲了上面的意思,俊逸领会得很好。可问题是,俊逸为什么会这样呢?
进一步的沟通证实了我的推测。俊逸是个特别在乎考试结果的人,转到新学校,更想考出个好名次来,于是他在不知不觉间就养成了这样的毛病。
我们就如何看待考试结果做了较多的沟通。俊逸终于领悟,应该注重过程淡化结果。这样能减轻压力,减少心理困扰,结果反而会更好。后继的心理咨询过程表明,俊逸是个自救能力很强的男孩,由于淡化了对结果的关注,考试不填涂答题卡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心理咨询发现,不少学生出现的考试障碍,都与过度关注考试结果有关。用心理学的话说,这叫做“目的颤抖”。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参与者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引线,事先激发他们不同强度的目的性,比如设置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参与者的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就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由于手的颤抖是目的性过强造成的,心理学家就把这种现象叫做“目的颤抖”。意思是说,超过一定限度,做事的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丝演员瓦伦达,原本有一双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却在最后一次演出中从钢丝上掉下来。这是因为其过分在乎最后一次的结局,使双脚颤抖了。
为什么会出现目的颤抖?
《庄子·达生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从中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
颜渊问孔子:“有一次我经过一个深渊渡口,摆渡人撑船的技巧实在神妙。我问他可以学习撑船吗?摆渡人说可以,他还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假如是善于潜水的人,即使没见过船也会熟练地撑船。我问其中的原因,他却不告诉我。请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是因为他熟悉水性而处之自然。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没见过船就能熟练地撑船,是因为他视深渊为陆地上的小丘,视翻船为车子倒退一样。他对出现在眼前的翻船如倒车一样毫不在乎,心里若无其事,怎能不镇定自若呢!用瓦器作为赌注心里非常轻松,用带钩作为赌注心里就有点害怕,用黄金作为赌注就会心慌意乱。博弈技巧本是一样的,越到后来顾虑越重,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身外之
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就会笨拙。”
这最后几句的原文是:“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这个“外重者内拙”,也许是对目的颤抖根本原因的最好解释。
现代心理学进一步解释说,出现目的颤抖是因为,目的性越强,就越害怕达不到目的,就越害怕失败的结果。越是害怕失败的结果,大脑中反而越容易出现失败的图像。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偏偏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神经,使事情偏偏朝他害怕的方向发展,结果呢,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指导:人生不能没有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如果太看重那个目的,巨大的牵累与莫名的恐惧就会让心战战兢兢。如此方寸大乱,如何去约见那个成功的自我?有句话说得好:“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我们应该有人生的理想,有生活的目标,有行动的目的。但是,人生的智慧在于,在考场上,在赛场上,在人生的每一个名利场上,都把“目的”看得淡些再淡些,在做事情的具体过程中,要把羁绊心灵的“目的”扔得远些再远些。正所谓,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平心静气,气定神闲。如此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目的颤抖?如此人生,关键时刻岂能不多一筹胜算?
据了解,俊逸是个总体表现不错的学生,成绩一直很好,对学习也很重视,可他为何如此对待考试呢?为这事,班主任老师找他谈了两次,还和家长取得联系,可是毫无效果,考试的时候俊逸照样不填涂答题卡。
俊逸这样,自然影响到全班的平均分。最严重的一次除了语文,其余科目他都没有填涂答题卡。同学不满,老师不满,班主任也狠狠地训了他一顿,可是依然没有训出个所以然。俊逸很痛苦,老师也很困惑。老师感觉俊逸好像是心理上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介绍俊逸做心理咨询。
俊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男孩,很快就主动来访了。他大致印证了上面的情况后,说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的可怕后果,可就是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说到这里,他一个劲儿地低头,摇头,再低头,再摇头。
我请俊逸回忆第一次没填涂答题卡的情形。他说:“好像是转学后的第二次考试。我在原来的学校成绩是不错的,可是转来以后,第一次考试就考砸了,名次到了后面,这对我打击很大,知道成绩的瞬间我一下子就懵了。随后的第二次考试,我的压力就更大了,紧张慌乱中,我竟然忘了把最后一科考试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不久成绩下来了,因为我没填涂答题卡,在班里就没有名次。这样的念头一闪,感觉比第一次考试心里好受一些。
好像是从那一次开始,我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填涂答题卡的时候。我不是故意的,可我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只是隐隐地有一种感觉,感觉这样没有名次更好,比名次不好还好……”
至此我们终于看清,俊逸之所以不填涂答题卡,是在运用鸵鸟策略进行自我心理防卫。俊逸本来名次不错,来到新学校后,考试排名大大落后,这是他很难面对的一个困境。而偶然地没填涂答题卡,导致没有成绩没有排名,让他似乎找到了一个回避困境的出路。于是,他学会了运用这个策略,每次考试总会有各种原因不填涂答题卡,这样就可以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堆里,暂时看不到名次了。然而,鸵鸟策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困境。
听我讲了上面的意思,俊逸领会得很好。可问题是,俊逸为什么会这样呢?
进一步的沟通证实了我的推测。俊逸是个特别在乎考试结果的人,转到新学校,更想考出个好名次来,于是他在不知不觉间就养成了这样的毛病。
我们就如何看待考试结果做了较多的沟通。俊逸终于领悟,应该注重过程淡化结果。这样能减轻压力,减少心理困扰,结果反而会更好。后继的心理咨询过程表明,俊逸是个自救能力很强的男孩,由于淡化了对结果的关注,考试不填涂答题卡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心理咨询发现,不少学生出现的考试障碍,都与过度关注考试结果有关。用心理学的话说,这叫做“目的颤抖”。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参与者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引线,事先激发他们不同强度的目的性,比如设置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参与者的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就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由于手的颤抖是目的性过强造成的,心理学家就把这种现象叫做“目的颤抖”。意思是说,超过一定限度,做事的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丝演员瓦伦达,原本有一双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却在最后一次演出中从钢丝上掉下来。这是因为其过分在乎最后一次的结局,使双脚颤抖了。
为什么会出现目的颤抖?
《庄子·达生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从中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
颜渊问孔子:“有一次我经过一个深渊渡口,摆渡人撑船的技巧实在神妙。我问他可以学习撑船吗?摆渡人说可以,他还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假如是善于潜水的人,即使没见过船也会熟练地撑船。我问其中的原因,他却不告诉我。请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是因为他熟悉水性而处之自然。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没见过船就能熟练地撑船,是因为他视深渊为陆地上的小丘,视翻船为车子倒退一样。他对出现在眼前的翻船如倒车一样毫不在乎,心里若无其事,怎能不镇定自若呢!用瓦器作为赌注心里非常轻松,用带钩作为赌注心里就有点害怕,用黄金作为赌注就会心慌意乱。博弈技巧本是一样的,越到后来顾虑越重,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身外之
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就会笨拙。”
这最后几句的原文是:“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这个“外重者内拙”,也许是对目的颤抖根本原因的最好解释。
现代心理学进一步解释说,出现目的颤抖是因为,目的性越强,就越害怕达不到目的,就越害怕失败的结果。越是害怕失败的结果,大脑中反而越容易出现失败的图像。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偏偏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神经,使事情偏偏朝他害怕的方向发展,结果呢,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指导:人生不能没有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如果太看重那个目的,巨大的牵累与莫名的恐惧就会让心战战兢兢。如此方寸大乱,如何去约见那个成功的自我?有句话说得好:“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我们应该有人生的理想,有生活的目标,有行动的目的。但是,人生的智慧在于,在考场上,在赛场上,在人生的每一个名利场上,都把“目的”看得淡些再淡些,在做事情的具体过程中,要把羁绊心灵的“目的”扔得远些再远些。正所谓,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平心静气,气定神闲。如此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目的颤抖?如此人生,关键时刻岂能不多一筹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