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族主义与战时甘肃国货运动—兼论国家认同建设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形成的中国国货运动,以经济民族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增进国民经济一体化与国民对国家的认同为目标。有鉴于此,抗战期间甘肃省政府支持、新建了各种推行国货的组织、机构,积极传达中央各项倡用国货的法规并监督执行。然则,国货运动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推究其因,甘肃国货生产不足与交通阻塞、苛税横行、走私猖獗等,都是国货运动失败的重要因素。同时,考察甘肃国货运动的史实还可窥见:国家政治的统一与认同,是国家认同建设最重要的层面。而能否切实满足国民经济利益的需求,则是国家认同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分析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1941年跟随西北科学考察团进入甘南藏区后撰写的观察纪略。本文认为:李旭旦的“黑错政治中心地”之说具有科学远见性,且已在新中国甘南藏
为了确保2009年运输目标的完成,沈阳铁路局针对运输需求下降,远程货源不足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货运营销,稳固基础货源;积极扩能改造,优化运输组织,为完成年度目标提供货源支撑。同时
【摘 要】 目的:了解韶关市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工龄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我市428名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比较不同工龄眼科、淋巴细胞、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结果:随着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浑浊人数比率和微核细胞比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接触电离辐射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损伤,尤其是眼晶状体和淋巴细胞等敏感
玉米于改土归流后传入武陵民族地区,在嘉庆、道光年间得到推广,到同治时期已经成为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玉米推广种植对地区群众的饮食结构、人口结构、文化发展、商业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