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相异步电动机由于结构简单,适用性广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机的检修工艺决定了电机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电机很多故障原因往往是由于检修维护不到位引起的,现针对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常见问题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动机; 故障; 工艺
一、引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受工作情况、使用环境、定期维护等条件影响,在外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检修工艺往往决定了一台电机的使用年限。电机的检修过程并不复杂,在检修岗位从事一段时间的检修人员大多能胜任,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结合本人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例子,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修工艺发表个人的几点意见。
二、案例分析
某电厂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泵电机轴承型号为FAG 6313-2ZR-C3(即深沟球滚珠轴承,两侧带金属密封盖),电机为两极电机,转速为3000转每分钟,在一次检修后运行三天驱动端轴承出现异音,判断轴承出现故障。在重新对电机解体后发现轴承两侧金属密封盖均被拆除,轴承内油脂已干,轴承盘动卡涩,油脂被挤到轴承外圈边缘,轴承内有金属粉末,确定为电机润滑油脂流失引起的轴承缺油,导致电机轴承磨损。
调查中发现在安装轴承前,检修人员未认真检查新轴承是否合格,未对轴承的质量进行确认。而且电机在之前的运行中出现过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为了让轴承能够良好的散热,检修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拆开轴承两侧的金属盖,清洗轴承内原有油脂,并重新加入油脂(美孚力富shc100)。在电机组装后安转对轮时,一开始使用冷安装,在未测量转轴与对轮配合的情况下便用铜棒敲打,在未安装成功后使用热安装,对轮加热至150摄氏度后对轮安装成功。
此次检修后电机运行异常,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流程工艺不规范引起:
1、轴承在安装前未进行确认
在检修过程中,电机轴承质量的确认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市面上购买的轴承不乏翻新或者造假,因此安装前对电机轴承的检查很有必要。安装前应盘动轴承,仔细听有无异响,对于可观察到内部的轴承,应检查轴承滚珠有无松动,轴承轨道上有无凹点或者发热变色的痕迹。很多轴承由于长时间未使用,放置的环境比较潮湿,轴承上的防锈油缺失从而导致轴承未使用就已有锈迹。与此同时轴承内的油脂由于长时间放置,也可能发生变质,从而失去润滑的作用。对于可接触式的轴承,应该使用压铅丝法来测量轴承间隙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轴承安装不规范
(1)轴承密封盖被拆除:案例中电机为ABB电机,电机驱动端只有内油盖,没有外油盖,轴承室在电机端盖上,电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轴承两侧金属密封盖被拆除,轴承内的油脂被挤出,大部分油脂已不在轴承内部,造成轴承轨道上的油膜不能良好的保持,以致轴承卡涩甚至抱死。
(2)油脂不符:电机轴承更换时,内部的原装油脂被检修人员清洗,并更换为美孚力富shc100。这种油脂较稀粘度较差,不能很好的粘附在轴承内部,油脂被挤到轴承外圈边缘,而且电机的转速较高,在缺油情况下会很快发热,发热又会让油脂熔化加快油脂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轴承运行工况下降。
(3)轴承内所加油脂量存在误差:在后期与FAG轴承厂家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明确指出6313-2ZR-C3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不必拆开密封盖更换油脂,原装油脂均是机器注入,精度达到毫克级别,一个检修周期内轴承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更换油脂不如原装油脂的适用性好,且用量方面不够精准。低压电机轴承室及轴承内部空间比较小,因此对所加油脂量要求比较苛刻,多了容易造成轴承散热不良而发热,少了容易造成轴承缺油磨损而发热,虽然表现症状一样,但实际引发的原因却是相反,在无法确保加油量时,不应该更换油脂。
3、对轮安装不规范
(1)对轮冷安装时野蛮敲打
大部分电机对轮在多次拆卸安装后,电机转轴与对轮的配合已不像刚出厂时那么紧密,部分变成过渡配合甚至间隙配合。检修人员往往根据工作经验,使用铜棒敲打对轮来实现冷安装,特别在未清理电机转轴与对轮内锈迹的情况下,这种安装容易出现“啃轴”现象,甚至损坏电机轴承。用铜棒敲打对轮时,电机轴承会受到转轴传导过来的轴向力,在过度用力时容易损坏轴承内滚珠或轴承轨道。
(2)对轮热安装时温度过高
电机与机械部分的传动往往是通过靠背轮的连接来实现,在电机检修的最后一步往往是安装靠背轮。为了让电机转轴与靠背轮能够比较紧密,转轴与靠背轮之间的配合往往是设计为过盈配合,即电机转轴直径会稍微比靠背轮的内径大一点,因此安装大多是通过加热靠背轮,等其膨胀后再套进电机转轴上。在加热电机对轮时,检修人员往往会尽可能的使对轮温度升高,方便对轮的安装。这种方法看似便捷但实际上存在一些隐患,对轮温度过高会通过电机转轴传导至电机轴承上,而电机轴承安装时一般要求温度不得超过90摄氏度,过高会导致轴承内部油脂熔化,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检修过程中,一般要求对轮加热不超过120摄氏度,在加热到指定温度时如果对轮仍套不进电机转轴上,则应该检查对轮与转轴接触面之间有无凸点或不平,杂物有没有清理干净,必要时用砂纸进行打磨处理。
三、检修电机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1、轴承间隙的测量
轴承间隙的测量一般是用塞尺测量或者用压铅丝来测量,很多从事检修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往往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轴承的间隙是否在合格范围内。而在与FAG厂家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种测量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低压电机的轴承上并不适合。比如低压的深沟球轴承,轴承轨道是一个凹面,用塞尺很难塞进滚珠与轴承轨道之间的缝隙;压铅丝相对于塞尺容易测量,但所测的间隙包含了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所测出来的结果不能直接的反应间隙是否合格。这两种办法比较适用于高压电机的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滚柱轴承内滚柱与轨道的接触呈线性,塞尺和铅丝均能比较充分的接触,所测的结果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出间隙;而高压电机的滚珠轴承相对于低压电机有较大的空间,方便检修人员用铅丝和塞尺进行测量,虽然所测结果仍存在误差,但与间隙的实际数据比较接近,也能起到参考的目的。
2、电机接线不规范
电机经过多次检修后,在接线盒的接线柱子上往往会出现少平垫或者少弹簧垫的情况,很多检修人员认为这并不影响电机的运行,为了图省事直接回装。的确,在短时间内大多电机都能正常运行,但由于长期运行,振动大的电机难免出现接线螺丝松动,与连接片接触不良而造成电机电流波动大,甚至出现放炮等现象。而且在缺少垫片的情况下拧紧接线柱的螺母,连接片与接线柱上的螺母直接摩擦,造成连接片有划痕或者损伤,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连接片断裂,出现电机缺相的情况。
3、新工件未进行测量
检修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备件损坏,需要更换的情况,如电机的对轮或者小端盖等。虽然工件都是按照量的尺寸进行订制,但这过程难免出现误差。如果在安裝过程中未进行确认,想当然的去直接安装,则容易扩大设备的缺陷。在未确定新工件与电机部件之间的紧力的情况下,必须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对比具体数据后,再决定进行二次加工或者直接安装,必要时还应加热后再进行安装。
四、结语
从之前的案例分析及检修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检修工艺上的细节,往往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检修工序,其实是不够严谨的。作为一名电力检修人员,我们应该多进行沟通交流,善于总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抱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电动机; 故障; 工艺
一、引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受工作情况、使用环境、定期维护等条件影响,在外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检修工艺往往决定了一台电机的使用年限。电机的检修过程并不复杂,在检修岗位从事一段时间的检修人员大多能胜任,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结合本人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例子,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修工艺发表个人的几点意见。
二、案例分析
某电厂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泵电机轴承型号为FAG 6313-2ZR-C3(即深沟球滚珠轴承,两侧带金属密封盖),电机为两极电机,转速为3000转每分钟,在一次检修后运行三天驱动端轴承出现异音,判断轴承出现故障。在重新对电机解体后发现轴承两侧金属密封盖均被拆除,轴承内油脂已干,轴承盘动卡涩,油脂被挤到轴承外圈边缘,轴承内有金属粉末,确定为电机润滑油脂流失引起的轴承缺油,导致电机轴承磨损。
调查中发现在安装轴承前,检修人员未认真检查新轴承是否合格,未对轴承的质量进行确认。而且电机在之前的运行中出现过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为了让轴承能够良好的散热,检修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拆开轴承两侧的金属盖,清洗轴承内原有油脂,并重新加入油脂(美孚力富shc100)。在电机组装后安转对轮时,一开始使用冷安装,在未测量转轴与对轮配合的情况下便用铜棒敲打,在未安装成功后使用热安装,对轮加热至150摄氏度后对轮安装成功。
此次检修后电机运行异常,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流程工艺不规范引起:
1、轴承在安装前未进行确认
在检修过程中,电机轴承质量的确认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市面上购买的轴承不乏翻新或者造假,因此安装前对电机轴承的检查很有必要。安装前应盘动轴承,仔细听有无异响,对于可观察到内部的轴承,应检查轴承滚珠有无松动,轴承轨道上有无凹点或者发热变色的痕迹。很多轴承由于长时间未使用,放置的环境比较潮湿,轴承上的防锈油缺失从而导致轴承未使用就已有锈迹。与此同时轴承内的油脂由于长时间放置,也可能发生变质,从而失去润滑的作用。对于可接触式的轴承,应该使用压铅丝法来测量轴承间隙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轴承安装不规范
(1)轴承密封盖被拆除:案例中电机为ABB电机,电机驱动端只有内油盖,没有外油盖,轴承室在电机端盖上,电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轴承两侧金属密封盖被拆除,轴承内的油脂被挤出,大部分油脂已不在轴承内部,造成轴承轨道上的油膜不能良好的保持,以致轴承卡涩甚至抱死。
(2)油脂不符:电机轴承更换时,内部的原装油脂被检修人员清洗,并更换为美孚力富shc100。这种油脂较稀粘度较差,不能很好的粘附在轴承内部,油脂被挤到轴承外圈边缘,而且电机的转速较高,在缺油情况下会很快发热,发热又会让油脂熔化加快油脂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轴承运行工况下降。
(3)轴承内所加油脂量存在误差:在后期与FAG轴承厂家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明确指出6313-2ZR-C3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不必拆开密封盖更换油脂,原装油脂均是机器注入,精度达到毫克级别,一个检修周期内轴承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更换油脂不如原装油脂的适用性好,且用量方面不够精准。低压电机轴承室及轴承内部空间比较小,因此对所加油脂量要求比较苛刻,多了容易造成轴承散热不良而发热,少了容易造成轴承缺油磨损而发热,虽然表现症状一样,但实际引发的原因却是相反,在无法确保加油量时,不应该更换油脂。
3、对轮安装不规范
(1)对轮冷安装时野蛮敲打
大部分电机对轮在多次拆卸安装后,电机转轴与对轮的配合已不像刚出厂时那么紧密,部分变成过渡配合甚至间隙配合。检修人员往往根据工作经验,使用铜棒敲打对轮来实现冷安装,特别在未清理电机转轴与对轮内锈迹的情况下,这种安装容易出现“啃轴”现象,甚至损坏电机轴承。用铜棒敲打对轮时,电机轴承会受到转轴传导过来的轴向力,在过度用力时容易损坏轴承内滚珠或轴承轨道。
(2)对轮热安装时温度过高
电机与机械部分的传动往往是通过靠背轮的连接来实现,在电机检修的最后一步往往是安装靠背轮。为了让电机转轴与靠背轮能够比较紧密,转轴与靠背轮之间的配合往往是设计为过盈配合,即电机转轴直径会稍微比靠背轮的内径大一点,因此安装大多是通过加热靠背轮,等其膨胀后再套进电机转轴上。在加热电机对轮时,检修人员往往会尽可能的使对轮温度升高,方便对轮的安装。这种方法看似便捷但实际上存在一些隐患,对轮温度过高会通过电机转轴传导至电机轴承上,而电机轴承安装时一般要求温度不得超过90摄氏度,过高会导致轴承内部油脂熔化,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检修过程中,一般要求对轮加热不超过120摄氏度,在加热到指定温度时如果对轮仍套不进电机转轴上,则应该检查对轮与转轴接触面之间有无凸点或不平,杂物有没有清理干净,必要时用砂纸进行打磨处理。
三、检修电机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1、轴承间隙的测量
轴承间隙的测量一般是用塞尺测量或者用压铅丝来测量,很多从事检修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往往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轴承的间隙是否在合格范围内。而在与FAG厂家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种测量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低压电机的轴承上并不适合。比如低压的深沟球轴承,轴承轨道是一个凹面,用塞尺很难塞进滚珠与轴承轨道之间的缝隙;压铅丝相对于塞尺容易测量,但所测的间隙包含了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所测出来的结果不能直接的反应间隙是否合格。这两种办法比较适用于高压电机的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滚柱轴承内滚柱与轨道的接触呈线性,塞尺和铅丝均能比较充分的接触,所测的结果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出间隙;而高压电机的滚珠轴承相对于低压电机有较大的空间,方便检修人员用铅丝和塞尺进行测量,虽然所测结果仍存在误差,但与间隙的实际数据比较接近,也能起到参考的目的。
2、电机接线不规范
电机经过多次检修后,在接线盒的接线柱子上往往会出现少平垫或者少弹簧垫的情况,很多检修人员认为这并不影响电机的运行,为了图省事直接回装。的确,在短时间内大多电机都能正常运行,但由于长期运行,振动大的电机难免出现接线螺丝松动,与连接片接触不良而造成电机电流波动大,甚至出现放炮等现象。而且在缺少垫片的情况下拧紧接线柱的螺母,连接片与接线柱上的螺母直接摩擦,造成连接片有划痕或者损伤,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连接片断裂,出现电机缺相的情况。
3、新工件未进行测量
检修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备件损坏,需要更换的情况,如电机的对轮或者小端盖等。虽然工件都是按照量的尺寸进行订制,但这过程难免出现误差。如果在安裝过程中未进行确认,想当然的去直接安装,则容易扩大设备的缺陷。在未确定新工件与电机部件之间的紧力的情况下,必须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对比具体数据后,再决定进行二次加工或者直接安装,必要时还应加热后再进行安装。
四、结语
从之前的案例分析及检修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检修工艺上的细节,往往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检修工序,其实是不够严谨的。作为一名电力检修人员,我们应该多进行沟通交流,善于总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抱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