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路桥工程既是一个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载体,也是保障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是极为严格的,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施工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优劣,对工程产品的质量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不仅要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监管体系,还要抓好技术管理工作。如何科学的组织施工,将质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技术工作业务上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根本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做一探讨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桥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路桥工程既是一个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载体,也是保障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路基处理技术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长期承载着高载重车辆的碾压,路基荷载压力过大极易产生路基基面开裂、下沉、边坡滑塌等问题。如果施工前期不注重对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往往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交通事故悲剧的发生。
市政道路的路基承受着城市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双重作用,这一情况往往导致市政道路路基强度的下降。在冰冻时节,受到气温水温下降的影响道路的路基也会随之产生周期性的冰冻,路基的强度将会进入低谷。因此,路基要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才能保障在较差的水温条件下路基强度的稳定性。
路基设计的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半挖半填等形式。在施工时,路基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填筑的路基形式称为路堤。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挖掘的路基形式称为路堑。不同的形式对路基的坡度要求是不同的。在施工时,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确保路基的的压实度。分层填土施工是调节压实度的良好对策。路基的不同层位压实度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上层和下层的压实度应高些,中间层可低些。在施工顺序的设置上,要在达到上一层压实质量要求之后,再填压下一层的土方,循序渐进。在碾压之前,可以先进行平整工作。弯道的部分碾压的处理,建议采取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另一侧边缘进行过渡的方法。压的时候先旁边后中间,应该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以求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的强度,避免土层松动。
另外在现实中,施工条件是复杂的。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结合土层的含水量,在下层土层透水性小于上层土层的情况下,则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应自填方轴线向两边做成不小于4%的坡度。在相反的情况下,则透水性较大的土层表面应做成平台。路基的稳定性也极易受到地下水的干扰,在路堤的底部进行填水确保,用砂石材料和用无机混合料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公路基地形成水稳性良好的稳定层。在施工中,有淤泥层的地段,地基的承载力就会受到削弱。对于局部出现的淤泥地段,通过清淤泥换填法,填料采用碎石土,石渣等是较好的处理方法。对桥背软地基的处理也是路桥施工设计中的重点。国内常用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这些方法应结合设计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合理使用,以达到保护路基,延长路桥使用周期的目的,提高工程质量与运行效益。
二、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技术要点
2.1 搭板设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搭板的设置方面,我们通常会采用的施工技术是,桥台和搭板的连接部分标高一致,但是路面和搭板的连接部位则应该比设计标高略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在预留反向坡大小方面,则需要参考路桥之间的沉降差综合确定。预留反向坡施工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确保公路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基础上来明确沉降差、预留反向坡。
在锚固桥台和搭板时,通常会采用水平锚固和纵向锚固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车辆荷载作用于搭板的自由端時,它必然会出现纵向位移的情况,因而建议采用水平锚固的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显然更加符合搭板的受力要求,对于桥台受力而言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枕梁的设置方面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因为枕梁设置既有益处,也有弊端。具体而言,设置枕梁的益处表现在它分布在搭板之下,能够将搭板是受力分布于面积较大的基础上面,并且设置枕梁也可以强化搭板的横向的抗弯刚度;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搭板的尾部设置枕梁不利于我们有效地控制搭板底部的弯拉应力,在搭板的尾部设置枕梁最大可以增加搭板底部1/3左右的弯拉应力,假如搭板尾部设置枕梁的周围基础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局限沉降的问题,形成二次跳车问题,影响道路的通行安全。另外,为了增强枕梁下部基础的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带来的危害,可以在其内部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设置碎石桩。有不少的工程实践已经证实了这种处理方法的积极意义,更加难得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可以节省工程成本。所以,如果工程需要设置枕梁,则建议通过在枕梁下部基础内部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设置碎石桩的方式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2.2 台后填筑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压缩变形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
由于填料自身固结和施工要求不严,若不对整个台背填方作加固处理,则不能彻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国内一些成功解决桥头跳车的实例也证明需对整个台背填方作加固处理,如济青高速公路要求所有构造物台背回填透水性好的砂性土或石灰土。因此,对整个台背填筑从地基开始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采用砂性土、砂砾、碎石土填筑,必要时用石灰或水泥进行稳定处理,也可采用半刚性材料填筑,以此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同时相应提高压实度要求。
2.3 地基处理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
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则软土会因回填材料的质量而向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其后果是使桥台产生水平位移或转动。这将损坏支座、伸缩缝,有时还会损坏桥面和桥台。为了避免不正常的位移的出现,必须减轻回填材料,或者增强地基土或用基桩,达到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结语: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技术是包括整个施工环节的系统工程,绝不仅仅局限于笔者的以上简单论述。在施工中,只有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作后盾,路桥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够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康文斌.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预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2]冯金珠.对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桥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路桥工程既是一个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载体,也是保障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路基处理技术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长期承载着高载重车辆的碾压,路基荷载压力过大极易产生路基基面开裂、下沉、边坡滑塌等问题。如果施工前期不注重对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往往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交通事故悲剧的发生。
市政道路的路基承受着城市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双重作用,这一情况往往导致市政道路路基强度的下降。在冰冻时节,受到气温水温下降的影响道路的路基也会随之产生周期性的冰冻,路基的强度将会进入低谷。因此,路基要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才能保障在较差的水温条件下路基强度的稳定性。
路基设计的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半挖半填等形式。在施工时,路基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填筑的路基形式称为路堤。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挖掘的路基形式称为路堑。不同的形式对路基的坡度要求是不同的。在施工时,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确保路基的的压实度。分层填土施工是调节压实度的良好对策。路基的不同层位压实度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上层和下层的压实度应高些,中间层可低些。在施工顺序的设置上,要在达到上一层压实质量要求之后,再填压下一层的土方,循序渐进。在碾压之前,可以先进行平整工作。弯道的部分碾压的处理,建议采取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另一侧边缘进行过渡的方法。压的时候先旁边后中间,应该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以求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的强度,避免土层松动。
另外在现实中,施工条件是复杂的。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结合土层的含水量,在下层土层透水性小于上层土层的情况下,则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应自填方轴线向两边做成不小于4%的坡度。在相反的情况下,则透水性较大的土层表面应做成平台。路基的稳定性也极易受到地下水的干扰,在路堤的底部进行填水确保,用砂石材料和用无机混合料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公路基地形成水稳性良好的稳定层。在施工中,有淤泥层的地段,地基的承载力就会受到削弱。对于局部出现的淤泥地段,通过清淤泥换填法,填料采用碎石土,石渣等是较好的处理方法。对桥背软地基的处理也是路桥施工设计中的重点。国内常用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这些方法应结合设计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合理使用,以达到保护路基,延长路桥使用周期的目的,提高工程质量与运行效益。
二、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技术要点
2.1 搭板设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搭板的设置方面,我们通常会采用的施工技术是,桥台和搭板的连接部分标高一致,但是路面和搭板的连接部位则应该比设计标高略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在预留反向坡大小方面,则需要参考路桥之间的沉降差综合确定。预留反向坡施工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确保公路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基础上来明确沉降差、预留反向坡。
在锚固桥台和搭板时,通常会采用水平锚固和纵向锚固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车辆荷载作用于搭板的自由端時,它必然会出现纵向位移的情况,因而建议采用水平锚固的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显然更加符合搭板的受力要求,对于桥台受力而言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枕梁的设置方面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因为枕梁设置既有益处,也有弊端。具体而言,设置枕梁的益处表现在它分布在搭板之下,能够将搭板是受力分布于面积较大的基础上面,并且设置枕梁也可以强化搭板的横向的抗弯刚度;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搭板的尾部设置枕梁不利于我们有效地控制搭板底部的弯拉应力,在搭板的尾部设置枕梁最大可以增加搭板底部1/3左右的弯拉应力,假如搭板尾部设置枕梁的周围基础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局限沉降的问题,形成二次跳车问题,影响道路的通行安全。另外,为了增强枕梁下部基础的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带来的危害,可以在其内部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设置碎石桩。有不少的工程实践已经证实了这种处理方法的积极意义,更加难得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可以节省工程成本。所以,如果工程需要设置枕梁,则建议通过在枕梁下部基础内部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设置碎石桩的方式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2.2 台后填筑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压缩变形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
由于填料自身固结和施工要求不严,若不对整个台背填方作加固处理,则不能彻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国内一些成功解决桥头跳车的实例也证明需对整个台背填方作加固处理,如济青高速公路要求所有构造物台背回填透水性好的砂性土或石灰土。因此,对整个台背填筑从地基开始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采用砂性土、砂砾、碎石土填筑,必要时用石灰或水泥进行稳定处理,也可采用半刚性材料填筑,以此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同时相应提高压实度要求。
2.3 地基处理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
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则软土会因回填材料的质量而向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其后果是使桥台产生水平位移或转动。这将损坏支座、伸缩缝,有时还会损坏桥面和桥台。为了避免不正常的位移的出现,必须减轻回填材料,或者增强地基土或用基桩,达到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结语: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技术是包括整个施工环节的系统工程,绝不仅仅局限于笔者的以上简单论述。在施工中,只有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作后盾,路桥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够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康文斌.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预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2]冯金珠.对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